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调整心行才能利益众生 会到达佛光普照的彼岸

调整心行才能利益众生 会到达佛光普照的彼岸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发心开始的。学佛的要领,也在于如何用心。所谓修行,固然是对行为的修正,但关键还必须善用其心。所有修行方法,归根结底是用来帮助我们调整心行的。

  导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始以来形成的用心习惯。我们一向关注的只是做事的结果,却从未在意自己是以怎样的心做事。

  对比一下自己,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以往工作的弊端。我是从事小学课外辅导的,在没有进入三级修学以前,我一向关注的只是孩子们的成绩。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用了很多自认为很好的教学方法。

  那时的我也是和现在一样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对孩子们的态度非常严厉,要求也是苛刻至极。脑袋聪明的孩子每次测试都要进入班级前三名,成绩一般的孩子也要达到优秀。如果哪个孩子考试成绩非常优异,我都会很热情地去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尽如意的,我都会很严厉地批评指责他们,哪怕是孩子流泪了,我都很少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内心的感受,甚至还给他们吃“毛栗子”。

  其实现在想来,我的教学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我认为我辅导的学生成绩好了,满足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内心需求,我就有了一种真实存在的价值感。那时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孩子们的内心感受,还自认为对他们是真正的关心。在家长和其他老师的夸奖声中,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我的虚荣心也一次次地膨胀,认为自己是认真教学、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这种思维导致的结果就是我慢心在不断增长。甚至当个别学生因不能适应我的高强度教学而不肯再来时,我仍然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得我没有做错,是孩子自己没有福气来接受我的教育!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以怎样的心在做事呢?这正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一切众生至今流转生死的症结所在。

  在进入三级修学之前,我从没有反省过自己是以怎样的心在做事情。正因为如此,我一直没有摆脱原有的用心习惯,摆脱凡夫心的束缚。孩子成绩好了,我就非常开心;但是孩子如果成绩不好,我就非常难过。我的心情,总是被孩子们的考试成绩所左右,非常烦恼

  在同喜班修学的一年里,我学习了导师的人生佛教小丛书:《学佛与做人》《心灵环保》《佛教的财富观》《佛教的环保思想》和《生命痛苦及其解脱》。学后对我思想的触动非常大。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么多的烦恼?是因为我做事的心未曾改变。我在做教育辅导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发心。表面上看,是在全身心地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是在帮助他们,其实还是在培养自己的贪嗔痴!

  我觉得我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用心方式,以出离心和菩提心做事,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真正具备佛子的心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慢慢开始发心为利益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有爱心的辅导,为解脱每个学生和他们家庭生活烦恼,全心地去做辅导。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也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于是我不断地观修自己的内心,并且越来越感觉到菩提心的力量日渐增长。

  不知不觉中,我的教学做得越来越欢喜,家里到处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我不再以成绩优秀为工作重心,而是以孩子们的心智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我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身上,每天都会说很多爱语去鼓励他们,赞美他们,并且发动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去帮助那些成绩差的同学,让他们从小就充满爱心,多去帮助别人,并且从这份帮助中获得快乐!

  最让我感动的是,家长们纷纷向我反馈孩子们的明显改变:他们不再孤单自卑,每天都很自信快乐。我觉得这才是我给予他们一辈子最大的财富,那就是热爱生活,自信快乐!我相信只要他们拥有这样健康的心态,无论现在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或是家庭,都会非常幸福!

  现在,我最开心的就是用我所学到的佛法,去帮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我的朋友、家人、我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亲。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力量的时候,它真的能够逐步战胜我以前的凡夫心,消除以往错误发心带来的负面作用,让我每一天都充满了快乐。

  现在学到了《道次第》的学前引导课。我真正意识到,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用心方式,以出离心和菩提心做事,这才是成就佛道必须具备的心行!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修学核心。我也真正领悟到导师要求我们每天做皈依共修仪轨的良苦用心——每天的发心和用心,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人格!

  学佛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方向正确,努力坚持,我相信终会到达佛光普照的彼岸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