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所感知到的外境都是不真实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流传千载的经验之谈,然而随着对科技与心灵的探索,我们会发现过往深信的一切感官所知都可能不尽真实。本期讲堂,就让我们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方面一起来探讨感官所知,是否真实?
眼
眼睛是我们最常用的感官,因而也最易被外界所干扰、迷惑。从事相上看,微博上无数的反转事件、还原后金灿灿的青铜器无不刷新我们固有的认知。
从科技的角度看,借由VR技术,我们得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几近真实的视觉与触感。但摘下设备以后“真实”便似水中月、空中花。
从生理的角度看,我们的眼睛会受限于对光线、色彩的感知,正如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多为绚目的白色或是日出日落时的殷红。然而光谱的存在告诉我们,阳光缤纷,我们所见的阳光只是它完整面貌的一部分。
耳
眼睛所视,无非身前景致,相较之下,耳朵却可以遍听八方,因而观世音菩萨曾说当今众生耳根最利,但耳朵同样有所局限。从事相上看,一句话脱离了原有的语境,被断章取义地传递千百次后,当它最终传入耳中便会截然不同。
从生理上看,不论是超过我们听力极限的海豚、蝙蝠的超声波,亦或是通常只有青少年才能听见的蚊呐音,都说明了我们有太多的声音无法听闻。
鼻
至于嗅觉也是如此。从生理上,我们有许多无法闻到的气味信息,但不代表它不存在。无论是缉毒还是搜救,警犬都以其敏锐的嗅觉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事相上,就像我们所说的“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意思是在臭/香的环境里待久了,就不觉得它是臭的或是香的。然而当我们因习惯气味而不觉得它臭/香,它就不再臭/香了吗?同样的一堆粪便,对我们而言是“臭”的,但对蚊虫看来却是“香”的,那它到底是香还是臭?
舌
香臭无法具体分别,而“辣”亦是如此。可能四川人口中的“微微辣”便足以令常人脸红流汗,疯狂喝水。
身
身体的感触亦复如是。当我们发烧时会觉得浑身发冷,但实际上,体温却要高于以往。又或者我们可以尝试下面两项感知分离的实验。
实验一:将食指跟中指交叉在一起,然后去触摸豌豆,虽然只有一颗,但会感觉到好像摸了两颗。
实验二:将两臂交叉,手掌朝下放于身前并闭上双眼;让他人轻拍双手手背各一次,并且两次拍打的时间间隔要尽可能地小;你还能正确分辨被拍打的是哪一只手吗?
意
连单纯的意识也会因我们主观的认识而产生偏差。相传,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心理暗示实验:实验者将死囚固定,并在他的手腕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让血滴落到桶里。
在蒙上他的双眼后,实验人员打开水龙头模仿滴血的声音,而死囚没多久便因“失血过多”的症状死亡,但实际上,囚犯手上的伤口早就已经凝血,换句话说,他被自己吓死了。
鲁迅先生也曾“吐槽”过,“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却是臭汗。同样是出汗,为什么会有香臭的区别?
放下对感官的执著
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接触外界所仰赖的这六根形成了我们对世界最初、也最固化的认识。但后来我们发现所谓的美丑、善恶、香臭等等分别,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六根所感知到的也只是世物的一部分,而非真实的全貌。
而真实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有些人会借科学来观测。但科学始终在历经猜想、否定、论证、更新的循环,不断推翻过去、走近真相,因此面对科学可以借鉴却不可尽信。
佛陀作为觉悟的智者,曾多次为我们描述世界的样子,他教导我们放下对“音声、色相”的执著,如此虽然美丑香臭的业力感受还在,但心灵却不会再次被它摇动,生出贪爱或厌憎等多种的滤镜。
但这并不是口头参禅,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修持才能达成的。而你又是否愿意放下固有的认识和观念,去学习、践行、体证2500多年前佛陀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真相呢?
- 上一篇:生活中怎样积累福报?十二种方式
- 下一篇:怎么随喜功德?随喜赞叹的功德福报是无限的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