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修善则能重拾人生的幸福
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过:“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南怀瑾曾经说过:“世人大多粗心大意,大多没有留心到身边的善恶报应,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注意观察身边,二十年间的善恶报应其实非常明显。”
回想往昔邪淫的悲惨经历,我感触良多。我所经历过的这些事情,发生的这些改变,给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痛苦,同样有很多收获,最大的改变在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我年少疯狂自渎的时候,我心中没有人生道义,没有值得敬畏的东西,也不曾有老师或者长辈给我系统传授人生道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现代教育的全部重心在于‘授业’,也就是让人掌握谋生技能,能有一技之长,而最重要的传道和解惑却被抛进了废纸堆。
当今学历和专业教育背景所发挥的空间其实很有限,这些东西大多数只是在踏入社会阶段充当了敲门砖的作用,而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新的高度上专业知识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许多职业在一定的基础上,更高发展取决于说话和做事的水平,而这些都来自于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环——“传道”和“解惑”。
好比教师、建筑、编辑、广告策划等等行业。当你在各自领域成长为校长、经理、副总、总监的时候,这时候就无人看你专业素养怎样了,决定你未来发展的就是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凝聚力等这些说话和做事的水平。
很惭愧,本人少年时代对传统文化接触很少,记得在22岁才第一次觉得一首古诗很美,之前一直觉得古代的一些东西没用,例如古人为孩子找到老师后,会在入学第一天,同孩子一起给老师鞠躬行礼等规矩。
我自以为是犯不着行这样的大礼的,我同我所接触到的老师之间,更多的像是社会服务中的提供者与受众的关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师生关系中的感情因素越来越少。
在23岁的那年,我接触到了南怀瑾老师的著作,南师著作的作品涉及论语、孟子、老子等传统文化,以及佛学和道学领域,在由浅入深阅读南师作品的过程中,我人生第一次感觉,老师应该是开启人慧命,帮助建立一个人精神世界和人格修养的人生领路者!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人会领着孩子向老师参拜。
虽然与南师素未蒙面,但是我视他为我遇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领路人,他老人家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老师风范,在字里行间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教育年轻人,引导社会风气方面的良苦用心和谆谆教诲。
曾仕强在《胡雪岩的启示》中说过,胡雪岩失败的最终原因就在于他的学识不足以匹配他的事业了,在胡雪岩事业的前半生,他的天资和聪颖足以让他开拓事业,但是当他最后富可敌国的时候,他的天资和聪颖就不足以指导他的事业了。
我觉得南师说得很对,学问就是说话和做事的能力,有学问的人肯定是处世游刃有余的人,做学问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使自己能够趋吉避凶、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就像是老子所说的“少欲寡私、见素抱朴”,孔子说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我感觉传统文化就是在传承古人的智慧,将他们在生活中历练所得出的经验流传下来,让后人不需经历那些挫折就可明白事理,进一步顺应自然规律、规避痛苦矛盾,从而实现幸福的生活。
然而,现代社会不是如此,即使名牌高校,高学历毕业的人,有自己坚固的精神家园吗?他们面对这个世界仍然痛苦、迷茫,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人同样不少,虽然做事聪明干练,但是为人处世比普通人高明多少呢?
让我毅然决然开始戒淫的是古老的中医知识,由于手淫的后期换上了前列腺炎,恰逢2011年养生类书籍热销,痛苦不堪的我试图从通俗类中医书籍上寻求帮助。
“中里巴人”写的《求医不如求己》,曲黎敏写的《从头到脚说健康》、《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等书非常好,里面对于纵欲所导致症状的描述让我非常错愕,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才幡然悔悟,原来导致我身体出现各类疾病、痛苦、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手淫!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地摒弃了纵欲无害论。中医理论对我造成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大的,我发现里面描述的内容非常符合自己目前的身体症状和心理感受,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像血液中的密码一样,在我20多岁的时候才发现了它的魅力,并被吸引着开始了回归。
由医入道,道以医显。我由中医开始入门,尝试了食疗、艾灸、泡脚、刮痧、拔罐、健身气功、中成药……
久病成医,我试过了养生类书籍上几乎所有的方法,直到后来看中医的经历,才使我明白了中药配合养生,才是见效最快、对戒色恢复最有帮助的办法。
由中医开始,我又一步步接触到佛学知识。今年去峨眉山旅游的时候,看到门前镌刻弘一法师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话——“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我当时感触颇深。寂静法师说过,人就像一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人的所思所想决定了他的所作所为,如果不明事理,昏蒙可以让人没有顾忌地做出任何事情。
作为我来说,少年时曾经疯狂自渎,现在又修身改过、努力向善。虽然是同一个人,但“瓶子”里的水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我和从前的我截然不同。
- 上一篇:人要是没有智慧,顺境也是一种障碍
- 下一篇:人为什么会遇到倒霉的事以及逆境?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