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
有人自以为看破了世事,参透了人生,有修养。尤其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心里出现了问题,在他的劝说开导下,不再沉陷忧悲苦恼,他就越发地自我感觉很厉害,有本事,比别人强。可事情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被缠缚其中而做不了主,无论如何都转不过来这个弯,拧不过那根筋,饱受折磨煎熬。他也想从捆绑中脱身,可就是解不开,挣不断。他也想走出来,可脚下那一步无比沉重,根本就抬不起,迈不开。
以前能帮他人安心,为何这时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以前能劝醒他人的道理,为何这时不好使而劝不下自己?以前能引导他人释怀心中的固执,为何这时不能突破自己的困顿?以前在他人面前讲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能言善辩,为何这时在自己这里却软弱无力?怎不令人笑叹!
劝别人容易,劝自己难啊!正所谓,旁观者清。遇见他人烦恼,好言相劝,解粘去缚,往往能将他人的心事释怀,让他人放下纠结,度过难关。但若是自己,当事者迷,无法看破,被困在了里面。这其中的差距不在于知不知道这个理,理大家都知道,但在劝他人时,你是一个旁观者,你站在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清晰地为他人去分析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能知道他的症结在哪里,为他进行一番开解,进而再为他疏导心事,使他从中跳脱出来。
然而,若自己遇到困境时,身为当事人,因太着意,有顾虑,有负担,常常会失去理智而迷在里面。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的执着!当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你无法透过这点执着,让自己认真清晰地去看待整个事相,所以就不能突破这一点症结。若能放下这执着,那你自然能看清所有事,能清晰地认识自己,自能无解而解,敞开心怀。
人心有种种牵挂,很难放下。若事情的关卡卡在那一点你最执着的事情上时,人便迷陷在里面,纠缠在里面,被蒙蔽在里面……这执着会蒙上你的慧眼,这执着会搅乱你的心思,这执着会使你忘却你所知道的道理,这执着会让你拿那些道理来为自己强言辩护……这就是为什么他人好劝,自己难行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来解决呢?必须彻底放下你心中的执着。当事情来临时,你要知道,面对当下的困境,你的执着点在哪里?既然你心中生起烦恼,一定是你的心出了问题,一定是你的心有过错,一定是你对某一点有了纠结,这一点正是你的着点所在。若你心能坦然,平静地来分析,将自我意识减到最低,跳出事相,超然事外再来看,你就能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就能看清自己,客观地处理事情。
若是如此,你就能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生烦恼正是在这人事上着意了。若能有这番认识,你便能知道,这一点着意不过是虚妄而已,放下吧!
若是个有心人,你也许能想起自己曾经是如何劝导家人和朋友的。若你能将那时的心境,那时说的道理,重温一遍再来反观自省,你也许能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心情。人生不过如此,若放下了,也不会怎么样。真正放下了,反而能给自己一片广阔天地。
若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能觉察到,人从痛苦纠结到豁然开朗,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当你劝他人时,你知道这一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是在于自己的执着要完全放下。当你面对现前的烦恼时,你能把这一点提起之当下,你就知道,真的就在一念回光,这即是心的力量。在劝导别人时,你能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他人,赋予他人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人放下心中的郁结,明达顿开茅塞的喜悦。
在自己处于窘境时,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起脚迈步自然不济。若你一点灵光乍现,智慧就会在此显发,眼前的这个坎,你就能一脚迈过。这一步就是智慧的力量,当然也是你放下自心的执着所呈现一派无限风光。
在这个世界上,凡有一定阅历、悟性和智慧的人,他的心量宽阔,在很大程度上能打破自我的封闭及坚固的意识,把自己的心向外界敞开。这样,他就能广泛全面地接受外来的信息,换位思考,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
在劝别人时,你心中无事。若有事,不用劝就能没事,你是个智者无疑。若能在很短时间内把事摆平,你也是个了不起的人。若被事困扰,你拿劝别人的道理来劝自己,可还是过不去,那这就麻烦了。
被境缘事相所困,你就会被拿住,不得自由。若把自己的执心破除,那虚妄不实的一切,就会云消雾散。做一个无事人,随应事,无住事,自了事,根本没有事。心敞亮,事无生,自在王国就是你的太平世界。
你能劝得了别人,也劝得了自己吗?你能调整好自己那颗不安的心吗?你能始终保持同样的心境和清晰的视角来看待一切吗?你能无论何时何地都客观现实地解决所有事吗?你能随缘顺应而无住任何,处为世间直至觉行圆满吗?此大须慎思!珍重!
原文标题:为何劝得了别人,劝不了自己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 上一篇:什么叫凡夫和圣人?
- 下一篇: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