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们都会忘记前世的事情?
人若不修身养性,违反经戒,随流入俗,邪命养身,切断处死,于法味真理,不信不乐,更不愿奉行,就象愚笨的人背明向暗,世世障蔽,劫劫染污,究竟无法看清存亡的本相。佛陀告诸弟子:人这一生禀受身形,肉眼所见如今之事,爸爸妈妈亲属等,明理解白,但是不能看见知道宿世从哪里来,当此生老死往生后世时,再受新的身形,也不能知道了知当代之事,为何呢?一生一死,心识转迁,十二缘由,无明愚痴是其主,模糊暗钝,一转生即不知道了。
比如煮炼白丝,染成各色,青、黄、赤、黑,改变了本有的白色,难以还原正本的皎白,生和死的改换,也如白丝相同地改变了色彩,人的心念好像规律,一念即成,试想在这一生中,心念万端,赏善罚恶,各随业使,故身已灭,新身未久,存亡的规律当然是痴妄与暗蔽来构成的。
假如你想了知全部业因苦果的由来,就必须修学崇高的品德,清净的梵行,以回归到菩提正路的真如妙性。你自然会顿悟全部正本,如沉睡的人醒了相同。佛陀告诸弟子:人的心识是随了人的善恶二业而具有选择性,心识的本身受选择性的驾御、死转往受,随善而善,随恶而恶,才幻变出万端形状来。好像火因柴的焚烧才出生火焰的相状,若然将柴弄湿或搬掉,火焰的相状也就幻灭了。未证得菩提道果,要在存亡的苦海里沉沦,是因知道没有转过来。
比如布满了尘埃的镜子,极度昏蒙,拿起来照照自个,一无所见,知道也如这镜子相同,一经藏污纳垢,便不识自个的正本面目,形成存亡的流徒,引起的凄惨盈蔽,祸福牵连,即是这忘记的真空妙有,如照蒙尘纳垢的镜子相同。又比如深邃混浊的湖水,虽然虫鱼游历其间,而难以让人察觉。存亡错综繁乱,忧愁与思虑阻塞了人的睿智,遂成为隔胎之迷,转世即忘,亦如这浊水的虫鱼相同不辨去来。比如黑暗的夜晚,闭起双眼往前走,什么都看不见,生和死的暗昧,随了灾殃与祸福,或喜或恼,即受制约,不识宿世,和暗夜闭眼是同一道理。
佛陀告诸弟子:今我为佛,慧眼清净,全部存亡,来往三界,佛悉知见。比如水晶、琉璃,用五颜六色丝线贯穿,青黄赤白,记忆犹新,佛见存亡,亦如这贯穿的珍珠相同,理解理解。比如清水,清澄见底,其间的鱼虫、形状毕具,佛见存亡,如见清水中的虫鱼一无遮盖。比如大桥,全部行人来往不停,佛如旁观者逐个明晰。佛意高远,了知存亡,如俯视山下村落人群相同,历历可数。
佛陀告诸弟子:你们当随顺我的教训,即可具知千亿大劫的存亡之事,怎么做呢?当修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路,断除知道的垢染,消除贪、嗔、痴三毒,疑问结使瓦解散失,得到与佛陀相同的才智,便知曩昔将来之事,好像揩净了的镜子,纤毫俱现。
佛陀告诸弟子:世人所作善恶,死之后世,也都相互酬答报应,仅仅人没有得到清净的法眼,所以不见不知,不识其本。
因为前面所说的六种隔碍,只凭肉眼,看不见酬答报应之本,妄说没有三世因果。未得道者,常作浊秽之行,为愚痴所没,存亡转化,新受身形,肉眼不识,脱离旧的身体捆绑束缚于新的身体,为生老病死四痛所打乱,究竟无法得知己识随善恶之行所受之业报。
现世之人或受福,或受殃,或相怜,或相憎,这些即是宿世所作善恶之行酬答报应的验证。因为没有得到清净法眼,所以不见不知。假如没有修道之意清净之行,而想了知宿世之事,知道报应的业果,就如没有手想要写字,没有双眼想要看东西相同,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出生,阐扬经道,以开解人意,想要了知亲见心识于存亡之间的来往不断,应当随顺佛所教训的三十七道品,收摄身心,证入禅定三昧,方可具知,心识的来往不断。
佛陀告诸弟子:心识只要姓名没有形体,随善恶之行,依地、水、火、风四大为体,刚出生时身体尚小,六根的功用不齐备,识见也小,所知也不多,跟着年纪的增加,六根的功用逐步齐备,心识也跟着身体,熏习各种贪爱愿望,日渐炽盛,到了年迈的时候,四大所成的身体逐步朽坏,心识也是不明晰,六根的功用逐步阑珊。
人在一生傍边,经历各种无常变易,不能忆起曩昔的工作,年迈时也记不起年轻时的工作,何况是记起宿世的工作呢?因为隔阴之迷和胎狱的捆绑束缚障蔽,若未得道意,被愚痴疑问染污,想要见到心识的来往不断,当面回来陈述,是不可能的。人若没有道行,而想知道宿命之事,就犹如暗夜里穿针,水中求火,究竟是见不到的。
所以,你们应当勤行为戒,沉思存亡从何而来,终归何处,何因来往,所缘是什么。细心地思想空无之法,得到净眼断除结使,则所疑自解。佛陀说此经已,见正比丘等五百人及诸居士,皆得初果,诸菩萨得不倾回三昧,各起绕佛三匝,头面着地,作礼究竟,悉随佛陀俱还精舍。
- 上一篇:女孩子为什么不能穿着太暴露?女孩子穿着暴露果报
- 下一篇:为什么佛说富贵难求?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梦参法师]念经时忽然看见异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思想]禅门机锋盛行于唐宋两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观」离「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入门须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净界法师]念佛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 [黄茶]黄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公案]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从容则有余味,人宽容则有余年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与人生]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学常识]《宋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