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佛灯 照亮心灯──光明与智慧的启发
燃点佛灯.照亮心灯
──光明与智慧的启发
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俗语谓「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灯彩有闪烁、明亮、温暖、动人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中国传统,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一与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土后,正月十五「燃灯供佛」的习俗,也就逐渐为人们所沿用。
以佛教来说,「灯」代表智慧、光明,而燃灯供佛为六种供品之一,其他如水、涂香、花、饮食、烧香,取之配以六度,则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饮食表禅定,灯光表智慧,烧香表精进。
燃灯供佛之经典依据来自《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佛事品》:
目连问:「续佛光明,昼可灭否?」佛陀答:「不得。若灭犯堕。虽云佛无明闇,施者得福故,灭有罪。」佛已经证得涅槃,超越一切相对法,没有昼夜明闇之别,然而为令众生有广修供养、积聚福德的机会,方便众生于佛前供灯。因此燃灯供佛宜昼夜相继,长燃不熄。昼夜燃灯,民间称为「长明灯」或「无尽灯」。
此外,燃灯供佛的另一起源,来自于「贫女供灯」的故事:
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人名叫难陀,她生活贫穷,依靠流浪乞讨为生。因常常看到波斯匿王等王公贵戚在佛前供养,她就想:「我前世没有积累资粮,以致今生贫穷卑贱,现在遇到如此广大的福田,一定要种下福德。」于是她四处乞讨,终于化到一枚钱。拿着这枚钱去买油做灯时,卖油人说根本不够,但是出于同情,就给了她两倍的油,刚好够做一盏灯。
贫女非常高兴,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默默发誓:「我是个很贫穷的人,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慧的明灯,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引导他们同得觉悟。」发誓之后,她便顶礼而去。
一夜过去了,其他的灯都熄灭了,只有贫女所供养的灯还在燃烧。第二天清晨,正是目犍连尊者值日,他看天色已经拂晓,便来到殿中收拾灯盏,看见难陀供养的这盏灯依然明亮地燃着,而且灯油和灯芯都没有丝毫减损,与新点燃的灯一样。心想:「白天点灯没什么用,不如先把灯熄灭,到晚上再点。」他就举手扇灯,可是油灯依旧燃烧,没有熄灭。又用衣扇,还是明亮如故。这时,佛陀看到目犍连的举动,便对他说道:「这盏油灯不是你能熄灭的,就算用四大海的水灌注或是强风狂吹,也无法将之熄灭,因为这是发大菩提心之人所布施的。」
佛陀说完此话,正好难陀再次来礼拜佛陀,佛陀便对她说:「你将于来世二阿僧祗劫,得以成佛,佛号为灯光。」难陀得到佛陀的授记后,内心非常欢喜,并且立刻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慈悲允许她的请求,让她成为僧团的一员。当时难陀所点的这盏灯在印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举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争相做灯供佛,历时七天七夜。
从「贫女点灯」的典故,可见燃灯供养佛菩萨能获殊胜大利益,因而一直流传至今。
于佛前供灯,实为佛弟子培福植德之善妙因缘,如《无量寿经》云:「为世之灯明,乃人间最胜之福田。」《大集经》说:「为令众生燃慧灯故。」《 菩萨藏经》中也说:「燃点十千灯明,以忏灭众罪。」因为许多众生心行无明愚痴,佛见之而起怜悯,乃教他们同修智慧,令人人点燃智慧之灯。因此在佛前点灯,是借着佛智慧之灯所放出的光明,照破我们的无明烦恼,使我们心生慧解,成就智慧波罗蜜。
是故,《华严经》云:「慧灯破诸暗。」「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提心灯亦复如此,一入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障,悉能除尽。」一灯能灭千年闇,供灯之种种善妙福德,实在无量无边,不可言尽。世人若以油灯馨香,行清净供养,灯油就像大海水,灯心犹如须弥山,光明遍照诸世界。明灯破除幽冥闇,犹如「菩提之心,能破烦恼之无明」。
供灯的功德,实在是微妙难思,说之不尽,据经中所说:若在佛塔、佛寺、佛像、以及经卷之间,燃灯供养,功德甚大。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所说:「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又《分别善恶报应经》中亦同样记载了供灯之十种功德:「一、肉眼清净;二、获净天眼;三、远离三毒;四、得诸善法;五、获得聪明智慧;六、远离愚痴;七、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八、尊贵自在;九、往生诸天;十、速证佛果。」
供灯除了可获上述二经佛说的十种功德之外(《圣弥勒经》、《佛说施灯功德经》、《业报差别经》中亦各有十种功德与利益),更能于现世获得三种清净心,如《佛说施灯功德经》中云:「若彼众生于佛塔庙奉施灯明,欣喜相应,从信心起,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何等为三?于如来已设供养,知身不坚,摄坚身想;知财过患,摄坚财想,是名第一净心。于如来无上福田、最胜福田,能受最胜供养者,所已作供养,不畏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此善根已作人、天善道之因,得于妙色资生众具,又得智慧、安稳、快乐,乃至能得菩提之果,是名第二净心。于诸佛已作舍施,已作福德,已舍悭贪,已除悭过;施心无悭,施心增长,是名第三净心。」
又同经云:「若有众生于佛塔庙,施灯明者,得于四种可乐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色身,二者资财,三者大善,四者智慧。」也就是说,点灯供佛的人,可以获得相貌庄严、资财充足,具备善根和大智慧。
综合上述所引经文,供灯的功德可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两种;从世间角度讲,众生若有任何所求,通过供灯都能成就;供灯者生生世世眼目清净,不会变成盲人,纵然即生中眼睛不太好、身体不健康,通过供灯也能双目复明、获得健康,还能得富贵、长智慧等等。而供灯最殊胜的意义,乃在于出世间的功德,供灯能让我们生生世世获得心中智慧的开启,驱散无明、愚痴之黑暗,亲睹诸佛菩萨慈悲无量的光容。如《佛说施灯功德经》中说:「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可见其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于寺院中点灯供佛,还更有一种共修的意义,点灯就是在庄严道场,令众生生起敬仰之心;点灯不但象征光明与智慧,且能破除种种黑暗烦恼。因此,近年来,许多寺院都会应信众的要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举办灯供法会。我们西方寺法堂内亦设有增福延寿光明灯,以供善信长年供奉:每盏光明灯供奉于独立的药师佛小佛龛内,庄严殊胜。药师佛乃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于过去世时,曾经发过十二微妙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病苦,消灾延寿,具足诸根相好,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是故,安奉、供养药师佛,因缘胜妙难得,能消除疾病、灾难、魔扰、咒诅等障碍,增长寿命,受用丰足,并种下解脱成佛之种子。是故,为求无上佛道,悉发菩提之心,能点一灯或多灯,皆能获福无量。而寺内于元宵节当日更举行「新春祈福大供天法会」,礼拜二十四诸天(注),祈求诸天降福消灾,赐瑞呈祥。
试想,点一盏明灯,长跪佛前,发菩提心,祈愿如佛成就,是何等的庄严!历史曾上有燃灯供佛、燃指供佛,获生帝王之家,未来世行大布施的典故。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造塔顶或佛像的人,到弥勒佛示现成道时,当生为其眷属,并闻佛初转*轮。即使仅仅供一盏灯、一朵花或随喜他人供养的功德,将来都能亲见弥勒如来,乃至成就佛果。所以说,供灯是一种殊胜的圆满资粮、速得加持的方便法门。短暂时间中供灯的功德尚且难以言喻,更何况是长期供灯的利益?
又按佛教的说法,在新的一年里燃灯供佛,有照耀前途之意。一般人在新年时,都希望未来能有个光明的开始,于是便到寺院来祈愿、祈福;祈求佛菩萨加持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尤其是在新春合家团圆之时,把到寺院点灯当成是全家共同参与的新春活动,实在别有一番和谐喜悦的气氛。所谓一人施灯供佛,一人受惠;一家施灯供佛,一家受惠;人人施灯供佛,人人获福;家家施灯供佛,家家获福。但愿灯灯传续,只要有灯明的地方,诸佛菩萨的慈光自然遍照。
不过,佛教之所以鼓励人们点光明灯,除了祈福之外,主要是希望人们能够借着燃点佛灯,照亮心灯;发菩提心、立菩提愿,启发自性的光辉,为自己积聚觉悟成佛的资粮,这才是真正的消灾解厄、转运得福。
际此新春伊始,让我们一同在佛前普点光明灯──祈愿佛法的慧灯遣除世间一切无明、黑暗,令每一个众生都能获得光明智慧、平安幸福!祈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佛前供灯,点燃内心中「自性慧灯」之光,在新的一年里,改往修来,福慧双增,自照照他,照亮光明美好的前途!
注释:
注: 「二十四诸天」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1.大功德尊天、2.大辩才尊天、3.大梵王尊天、4.大帝释尊天、5.东方持国尊天、6.南方增长尊天、7.西方广目尊天、8.北方多闻尊天、9.大摩尼支尊天、10.摩酰首罗尊天、11.金刚密迹尊天、12.散脂大将尊天、13.大德韦陀尊天、14.菩提树王尊天、15.坚牢地神尊天、16.诃利帝喃尊天、17.日宫太阳尊天、18.月宫太阴尊天、19.鬼子圣母尊天、20.娑竭罗王尊天、21.星宫月府尊天、22.閰摩罗王尊天、23.紧那罗王尊天、24.雷神大将尊天。
除上前述二十四天外,尚有寄位诸天、金刚力士、八部天龙等诸天的使者,叫侍从天。此外更有无数众神未作列举。
- 仁德上人:慧觉歌
- 仁德上人:有智慧的人会为后代留下精神财富
- 仁德上人:恋我慧净歌
- 仁德上人:歇息慧空歌
- 如瑞法师:怎样增进智慧和珍惜福报?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 净界法师:修持首楞严王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 仁德上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而无知是真智慧
- 仁德上人:什么是“世智情见”?修“世智情见”能了脱生死吗?
- 净界法师: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 仁德上人:功德智慧是自己明心见性不着相
- 仁德上人:静中见性动中起用,达到动静一如才是智慧
- 圣严法师: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静波法师:要舍得同别人一起来分享慈悲和智慧
- 仁德上人:悟到圆觉大智慧的人既不住有更不住空
- 仁德上人:道德慧德歌
- 静波法师:智慧才是力量 泾渭应该分明
- 仁德上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 本源法师:如何得到佛法的智慧辩才?十种修持方式
- 仁德上人:什么叫般若智慧呢?
- 净慧法师: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