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禅宗禅修的理念基础
一、 以正见为基石
禅宗的修持奠基于正见,这是修行人的真理标准,即便没有立刻变成证验,也已经是非常确定的修行趣向了。这类正见来自佛教的核心义理“般若”,禅的正见是离不开般若的,最为明显的是对于世界、人生等现象界的直接判断——佛教世界观与人生观,一旦确定,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它。明末憨山大师将其命名为“决定之趣”[1],大致相当于常用佛教名词“定解”。
这种正见,将能确认正见的“自我”也纳入其中,说是虚假的。因此,最终获得真见地的主要难题便是“以楔出楔”而“依我离我”。历代禅和子们都看重“积功累德”对禅修的直接负累,既不失德而又增持盈满,则必有倾倒之危,如《道德经》所言“持德不如无德”,才能真正“进德”,所以禅和子极重“破相”,破除一切功德表象的存在感与执着,看重“破持德之相”重于看重“持德本身”,一切以实际禅修的进展而不执着为第一要务。
二、 心的构成与修行原理
禅宗的修行原理,就像“解铃先看系铃”的道理一样,根据心的构成来路,来确定修行的路线。佛教正见是不承认实有身心的,因为依据“身心妄有”的原理去修行,所以修行方案往往不拘一格。因此禅门的修行手段多种多样,以直指顿悟为上乘。由于生死凡夫最直接的自我感受是“心与身的关系”,所以,修行的原理和起点也就基于心与身,依息相(气)和念头相关的道理,来确定用功的方法。
憨山大师认为,在平常人的生命中,人赖“气”而有生命,以“妄有之缘气”于中积聚而假名为心,心随气行,心妄动则气愈刚,气愈刚则心愈动,形成恶性循环。修行的工夫首先在“制心”,“制心”先要“制其气”不使“妄动以薰心”,又制其心不使“妄动以鼓气”。
这样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心静则气自调柔,工夫进展,则“怒出于不怒”、“如婴儿终日号而不嘎(shà)”,修行便逐渐纯熟。
三、 魂魄与意志精神
禅宗的修行,虽然根据般若指示以身心为假名,却也依据众生执习而确定了大众可行的入门修行方案。本宗越到后期越重视参研《楞严经》,其中第九卷,将魂魄意志精神作为解除贪嗔的两种必要元素来解读: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澈。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楞严正脉疏》引灌顶大师主张说:“扁鹊《难经》[2]说五藏,藏者,人之神气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楞严指掌》[3]云:“气之上升者为魂,下沉者为魄,敛静者为志,散动者为意,充和者为神,浸润者为精。”
虽然心是由缘气积聚而成,而普通人因为思想纷扰情绪动荡,而使“意”越来越散动,时常松懈散乱,而使“志”越来越趋向沉迷,生计奔波体力劳损使“精”涣散不可收拾,终生虚耗劳用不止使“神”亏损如长河决堤,“魂”向上散不能守静,“魄”向下沉无行动力。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魂魄精神意志一一散懈不能凝聚和合。
四、 收散致聚
禅宗修行的起步,是收拾身心而脱离散乱的。一旦魂魄精神意志各守其藏,顺乎精神意志的根本特性,便逐渐得到身心安定,达到修身的目的。
《楞严经》说:“余皆涉入”,大意是说:魂魄精神与意志,原本是可以相互摄入的,魂原本以上升为特性,但它也可以下沉;魄原本以下沉为特性,但也能上升;它们可以这样相互涉入。意志精神也可以如此相互涉入,涉入以后则“互为宾主”,魂若下沉则魄为主而魂为宾,魄若上升则魂为主而魄为宾,精神意志皆可相互摄入互为宾主。
如果不能做以上的工夫,人死而埋藏消散了,魄便归沉于大地,魂也消散于虚空。精神意志也各自分散,归于新的因缘。在活着的人而言,身体就像车船一样,承载着精神魂魄意志,如果它们能够相互合作,归合在一起而不离开,便妙契真如,与《道德经》所说的“载营魄抱一”的道理相同。如果不能和合相互背离,无度损耗,则生命如长河决堤,寿算都难以期待,哪有积累功德、成就道业的可能?
因此,修行的初步工夫,有一条不言的轨则,便是魂魄、精神、意志的“收散致聚”,从而获得道业的健康基石。
五、 意守的价值
高峰禅师说:“将话头如一石子直沉潭底不起他念,七日之中不悟,截取老僧头去!”净土宗的经典说:“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现在其前……”。禅宗的话头工夫最讲究的便是“打成一片,绵绵密密”,根本原理还就在一个“专”字。禅宗门下微妙殊胜的成就案例都在反复阐明此一道理。
高深的入道工夫源于起步的用心方法,这里当然要谈到“守意”的问题,确认“守意”工夫的价值。凡人的颠倒生死业由身心去推动,解脱之道自然要基于人的身心,身心的方位上下都关系到“守意”的功用。《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当魂散动时,注“意”于魄的方向,则自然魂归;魄力消沉的时候,注“意”于魂的方向,则自然魄健(魄力强健)。《童蒙止观》及《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著,将这类功夫称作“对治”,一是对治昏沉与沉没、二是对治掉举。意志精神无不如此,意散时注“意”内守,则意稳神安;志迷时注“意”不动,则敛静心明。
很显然,“意守”是有其特殊功用的,佛教各宗都有“意守”的修行方法,这是一套收拾散动以归心魄的理路,历史以来虽不明言,其实是修行者们反复摸索的真实经验。
对大众而言,若论修行的真正难点,还在这入手工夫上;而入手工夫的真正效验,恐怕还得从“意守”得来。意守的作用应该要确认,虽然来自妄心,但却有“以妄治妄、以楔出楔”的功用。
六、 上下求索、动静一如
“意守”是个死题目,心的问题是复杂的,意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烦恼方面,心过上浮,便形成掉举;心过下沉,便形成沉没与昏钝。在这些问题面前,必须要善于调治,不定时地使用对治方法,使心的状态脱离僵局;上扬掉举则以方便使其下行,沉没昏钝则以方便使其上行,因为执着背离本性,就在上下调整的过程中,其心会时常得到回归的机缘。
虚云老和尚有诗云:“向孤峰顶直钩钓鲤,入大海底拨火煎沤”[4],恐怕,这不光只是人生志向情怀的抒发,极其相似于上文所说的“反复调整心理环境”的禅法经验。
《楞严经》说,魂魄常有离合,而若合一持久,则成善种,得善境界,不作圣解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则受群邪。《道德经》说,营魄抱一,魂魄合二为一,证道便有希望。依《憨山大师道德经直解》中的说法,修行人工夫纯熟,不会只是“魂归于魄”,也不会只是“魄归于魂”,而是“处静时魄归于魂,则魄与魂合,静而常动,虽寂寂而不昏沉”;“处动时魂归于魄,则魂与魄合,动而常静,虽惺惺而不乱想”[5]。
动而常静,有似于付大士“桥流水不流”[6]的说法;静而常动,则相似于泰国阿姜查尊者“静止的流水”的说法。
憨山大师云:“道若如此常常抱一而不离,则动静不易,寤寐一如。”又云:“魂与魄合,则动而常静,虽惺惺而不乱想;魄与魂合,则静而常动,虽寂寂而不昏沉。”[7]
上下求索工夫的极致,不光是静中工夫各自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在动中的一切功用,也照常不移不易。工夫还需向下审问,下审其用,更进一着。在现实生活中,爱民治国的大士虽然也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关键,但修行人的第一目标仍是“治身”,此一工夫做得圆满,天下事自然是“圣人有天下而不予爱民治国,可无为而治”。
普通人接人应物,由心不虚,治乱之间,其心常有留藏,所以心日茆塞不能豁见。上下求索,动中静中的工夫,必须做到为人处事,来无粘滞去无踪迹,以心应物毫无留藏,这才是真正动静一如的高尚修为。
七、 涤除玄览能无疵
当以上动静不易合一不移的工夫越来越纯熟,所形成的妙境,修行人容易将其境界览在胸中,执之而不化,成为一种通病,《道德经》称之为“玄览”。必须将其一一“涤除”,净尽无余,修行工夫才能上升至道的极致。
憨山大师在修道过程中便曾遭遇类似的问题,表象为微妙诗词不断涌现无法抑制,最终经道友点拨工夫日深才脱离纠缠。这些用功过程中的善恶境象,禅门的对待方法多提“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像“贴肉布衫”,往往是修行者最紧要的微细习气,执著程度当然不同一般,不是一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
八、 徒说无益、要有受用
禅修的事,本不是用来谈论的,所以常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能说不能行,戏论无边际”的警策之言流传在禅门。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8]古人早有交代,修行的事,光有喜好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行是不济的,这最多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矣。修行,必须历经长时间的熏修和摸索,最后在身心方面产生了修行的效验和觉受,才会有真实的信心产生。
以真实的信心为基石,不断进修,自然胜进而充实,充实之谓美,而有光辉,则谓大,大而化,圣而不可知(无知、非见闻觉知)的地步,便进道了。
九、 来去不留痕迹的修行生活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这也是禅门修行人的心态。阳施阴受,物之阴者谓“雌”,有留藏之意,“天门”指天下之所从由,“开阖”指治乱之际虚通出入。人心虚灵,应事接物,由“天门开阖”而经通天下。即便在大生大死的命运抉择面前,也不会出现像普通人那样“由心不虚故凡事多留藏,心日茆塞不能豁见”的留藏问题。
普通人每每有智则用于外以炫耀见闻,而修行人则含光内照智包天下,明白四达而“无知无为”,无为则“物化”了,现象界转依了,为人处世则当然“来无所粘去无所滞,以心应物毫无留藏!”
以上,是我对于禅宗禅修理念基础的初步摸索,愿与大家共勉!
[1] 注:憨山大师在《圆觉经序》中云:“然文有所捍格,则义有所不达,义不达则理观难明,理观不明,则恍惚枝岐,而无决定之趣矣!”
[2] 注:《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3] 注:《楞严经指掌疏》,【清】通理述。
[4] 注:虚云老和尚有诗云:“向孤峰顶直钩钓鲤。入大海底拨火煎沤。不获知音徒自伤悲。笑破虚空骂不唧留。噫。问渠为何不放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5] 注:《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
[6] 注:付大士有诗云:“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7] 注:《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
[8] 注:《孟子·尽心下》。
- 上一篇:2014新年润笔
- 下一篇:“以护止杀、教启人文”的弘一法师
- 净慧法师: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净慧法师: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界文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界文法师:如何禅修?禅修前的准备工作
- 明一法师:禅宗讲的开悟,最终是达到什么境界?
- 惟海法师:禅修的类型
- 圣严法师:三种常见有关开悟的错误观念
- 宽见法师:去道场禅修可以提高定力、智慧吗?
- 界文法师:慈心禅与正念禅
- 能弘法师:点滴禅修,积功累德
- 净因法师:禅修的真正动机是什么?离苦得乐
- 济群法师:禅修是心地功夫,而不仅仅是腿功
- 明海法师:祖师禅的智慧与手眼
- 正慈法师:“不立佛殿,唯树法堂”禅宗寺庙为何有此格局?
- 明一法师:放下包袱,以无所求心一门禅修
- 明海法师:要不忘初心,善于观察因缘、随顺因缘
- 明贤法师:从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变 为什么说僧服是无价宝?
- 明贤法师:修行人对人生的三点理解 进入禅修境界的重要常识
- 大安法师: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 明贤法师:玄奘大师扬威异域立论高明一字不易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