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婆娑罗王监狱
频婆娑罗王监狱
进入灵鹫山山门不远,右侧有频婆娑罗王被囚禁的监狱遗迹。
频婆娑罗王的王子叫阿阇世,他出生时有过一段奇特因缘。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生下王子后,请相师观相,相师说此子将有杀父祸行。频婆娑罗王十分惊恐,就在婴儿出生后不久,把他从楼上抛下意欲跌死。但婴儿只是摔折了手指,活了下来。韦提希怜悯,带回抚养,起名为阿阇世,意为“未生怨”,是未生时已结怨之意。
阿阇世王子出生后并不知道这件事。后来释尊在五印度弘法,而摩揭陀国的提婆达多逐步有了自己的队伍,并得到了阿阇世王子的支持。
有一次,释尊示现病相,用了医师耆婆给的铁膏药。提婆达多想与释尊共享此药,但服药后反而生命垂危。在释尊加被下提婆达多保住了性命,但不知感恩,反而记恨释尊,决意报复。于是他煽动阿阇世弑父篡位,实现“新王——阿阇世,新佛——提婆达多”的目的。
在权臣的帮助下,阿阇世王子篡位,并将父王囚进牢狱,不予提供饮食。为了不让频婆娑罗王饿死,韦提希王后沐浴后把酥蜜等涂到身上,又把葡萄汁注入小容器挂在璎珞上,秘密带入地牢供丈夫饮食。频婆娑罗王在狱中时,对佛法生起了比以前更强烈的渴仰和敬信,他向灵鹫山方向释尊遥礼祈祷,感得目犍连尊者飞临地牢,为频婆娑罗王传授八戒。释尊又派富楼那为王说法,就这样度过了一段日子。
阿阇世王未见父亲死去,事情暴露,韦提希王后也被幽禁在了宫中。韦提希王后万念俱灰,也向释尊遥拜祈祷:“今我有难,世尊威重,无由得见,不敢相请,只愿您派目犍连和阿难二位尊者和我见上一面。”释尊知她的心愿,遣目犍连和阿难直达宫中,自己也从山中隐去,现在其前。韦提希极为欢喜,对佛说道:“世尊!不知我宿世因何罪业,生下逆子,与提婆达多造下重罪。我厌恶阎浮提这五浊恶世,希望死后能到一个好去处,安心修行,自在无碍,希望世尊为我指教。”
释尊眉放金光遍照十方,显现十方诸佛的净妙国土。又从口中发出五色祥光,穿透地牢直照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使其虽在幽困之中,却能见到佛陀的慈容,听到释尊演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的种种功德。释尊又为韦提希讲解十六观法,引导她观想弥陀净土种种殊妙依报,庄严功德等,韦提希依照释尊的指导见到了西方三圣。
国王与王后因释尊说法从痛苦中解脱,得无上法喜。阿阇世王听说后大怒,派人砍掉了父王的双腿。不久,阿阇世王的儿子手指长出毒疮,阿阇世王吸出他指头里的脓血吐在地上。王后对他说:“你小时候也患过毒疮,父王用嘴吸吮你手上的脓血,为了不让你哭,把脓血咽进肚中。”阿阇世王问:“父王这么疼爱我吗?”王后道:“是的。”阿阇世王不禁后悔起来,于是宣布:“谁先来告诉我父王还活着,就把半壁江山赐给他。”众人奔向地牢,惊动了频婆娑罗王,他大叹一口气后死去,随即转生到毗沙门天界。噩耗传来,阿阇世王悲痛地昏厥过去。
但由于奸臣的教唆,阿阇世王继续与提婆达多狼狈为奸。提婆达多曾学得一点神变法门,此后便借助神通招摇撞骗,收了五百个弟子。他以各种神变迷惑阿阇世王,宣称自己的神通超过了释尊。后来,阿阇世王又受提婆达多的怂恿,以狂象加害佛陀,引起了其他国王的愤怒,而摩揭陀国也遭到了冰雹、饥荒和瘟疫的灾害。阿阇世王受到良心的谴责,心生悔悟,但是为时已晚,全身长满了恶疮,臭秽难当,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来到佛陀面前,哀求忏悔。
佛陀见到阿阇世王,非常欢喜,阿阇世王祈求忏悔。佛陀进入“月爱三昧[1]”,身放光明,犹如月光,照在阿阇世王身上,恶疮马上痊愈,顿感轻安无比。佛陀又为他传授三皈五戒,使他转化成了忠诚的护法。
众比丘问佛:‘阿阇世王杀父篡位,死后必下地狱。世尊为什么要救度他呢?”佛陀说:“善男子,你们当知,佛陀的慈悲是无量无边的,无论冤亲憎爱、贫富贵贱,都给予同等救度。上至人天,下至三涂,都毫无分别。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恶的人;二是虽造恶业,却有羞耻心,深心向善,忏悔业障的人。再说罪业是没有实体的,本质是空幻的,能彻底放下作恶的心念,就是真实的忏悔。”
有比丘问:“阿阇世王死后会到哪里去呢?”佛陀说:“他将来命终之后还是会堕地狱,但时间很短。他从地狱命终后当有二十劫不在恶道中流转。他会有一生受生人间,出家修道,证得圣果。善男子,你们当知,一个人造了恶业,只有他自己的忏悔心、向善心才能够救拔他。如果阿阇世王不杀害父王,他就会在这个座位上当即明悟真谛。因此,对一根烧坏了的木头都不应该瞋恨。”
关于阿阇世王杀父的前因,《阿阇世王经》、《大般涅槃经》记载说: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婚后一心求子,一位婆罗门仙人预言:山里有一位修行人,由于修行功德,死后将投生王妃之腹。由于得子心切,频婆娑罗王到山里看望仙人,但仙人没有将死的迹象,于是派人将仙人杀了。不久王妃怀孕,腹中之子即为仙人再世。由于有此前因,故有频婆娑罗王被囚至死之果,可见因果如影随形,如实相报,丝豪不爽。
阿阇世王弃暗从明,而提婆达多依然执着于“自立门户”。某年僧团结夏安居期间,发生了灾荒,斋源成了问题。提婆达多向五百位有学比丘提供了三个月的供养后,说道:“你们之中谁不愿接受五戒并想脱离世尊的人,就跟随我吧。”五百比丘听后都跟随了提婆达多。目犍连和舍利弗赶去处理此事。提婆达多心想佛陀的两大弟子也前来投靠,是莫大的鼓舞。于是模仿释尊的样子说:“来得正巧,我的背有点不舒服了,就由你们来讲法吧!”说完,他便侧身睡着了。
于是目犍连展现神通,在空中现形说法,幻化种种神变,而舍利弗也为大众宣说释尊的教法,他们彻底纠正了提婆达多的教法。在取得这些比丘的信心之后,两人便昭告僧众,希望大家仍能回到释尊的僧团中。就这样,五百比丘接受了劝导,随着他们两人回到原来的僧团,经释尊教化解除了悔恨之苦。
提婆达多看到自己造下无间罪过,知道死后会入地狱。但是他听信邪道,用珍珠收买了一个会礌术的人和五百礌手,另外埋伏了二百五十人,吩咐他们,如果礌石没有消灭释尊,就冲上去杀掉他。五百礌手准备就绪,但当他们看到释尊时,却都没敢发射,并偷偷逃跑了。这时,释尊化现出一架梯子,他们都顺梯而下,来到了释尊面前,殷重忏悔,至诚皈依。那位礌师也带着珍珠逃跑了。提婆达多躲在一棵大树下久久听不见礌石的爆炸声,便带着另外五百人去察看缘由。当他看到众人已跑、只有礌架孤零零地躺在那里的情景后,怒不可遏,想带领着同来的五百人亲自发射礌石。释尊加持那五百随众令其逃走,自己却在那里等候。
金刚持委派药叉更跋罗护卫释尊。提婆达多发出礌石后,金刚持在空中用金刚杵将礌石击碎。一块碎石飞过释尊的头顶,击中药叉更跋罗,药叉当即毙命,死后生为天神,并来到释尊面前悟了道。另有一块碎礌石被布禄金刚接住,使他的头顶受了伤,释尊吩咐诸弟子立即给布禄金刚送去了治伤水。还有一块碎礌石击伤了释尊的脚,当场流血不止。
提婆达多犯了无间大罪,众人劝他到释尊面前请罪。他在压力下答应了此事,可去的时候又在指甲上涂了毒药,想寻机划伤释尊的脚底。当他跪拜时,释尊把脚化为水晶,使他欲划伤释尊的指甲折断了,也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只好说:“你不是说皈依佛陀就不会生恶趣吗?现在我要皈依你了,如果我生在恶趣,那么你的授记就是谎言。”话音刚落,他全身燃烧起来,痛苦地向阿难求救。阿难心知这是在显示释尊的功德,而不是邪恶,于是他高声向提婆达多喊道:“快点皈依佛陀!至心皈依佛陀!”在生死交关的提婆达多,终于自内心里发出诚挚的悔意,并从心中生出“南无佛陀”的念头,但刚念至“南无”二字,便陷入地狱之中。因提婆达多临终前的一念善根,释尊为他授记辟支佛果位。目犍连尊者来到地狱,将此授记转告正在受苦的提婆达多。提婆达多由此深深感念佛陀慈悲,善心因此而生,对佛陀言教深信不疑,地狱之苦亦甘之如饴。后来,佛陀在法华法会上再次授记提婆达多最终将成就佛果。
- 上一篇:鹫岭遗风
- 下一篇: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献精舍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