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略谈“法”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略谈“法”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3月21日下午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8室

  开学 今天是个很吉祥的日子,现正式学习《入中论》。

  本次学习,我有个愿望:希望大家开始了第一课,以后尽量不要缺席。《入中论》这种学习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我们每一环都认真地学了,也不一定能够学得很好。如果缺了,往后的那些环节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开始了大家尽可能努力,以后课程尽量来参加。 有一点声明在先,这里所讲的,只代表我个人对此论的认识,别拿我去背负庞大的历史责任,或去比历史或现代这里那里人家怎么学,我讨厌这种自己不思受用,就谈是非。我不是为此等人的比较而来。

  翻开《入中论颂词》第一页。在早年印的红色版本的《入中论》颂词前面有表格。第一张是一个方框图,是整个《入中论》的结构。图的中间的部分,有十五张表格,实际上是按照从凡夫到成佛的一个横的走向,以及从外道的原始唯物主义观点一直辨析到圆满中观见,按照一个十字交叉的组合方式来编辑。这个表格十分重要。我们暂不一定能读懂,等往后对《入中论》这一本书的大致结构了解以后,会发现这张表实际已经把整个《入中论》所要表达的内涵都框架起来了,都有了。后面分支的表格,只是对这个方框表格的每小部分、小部分的解读。

  略谈“法” 在开讲前,有几点学法的基本规矩,我们需要先学习。如果是从汉传的讲法的方式来说,在庄严正规的法座上, “听者下座,说法者上座”。正式的说法的仪式:首先是唱赞,然后是对于说法师的迎请,接着是求法弟子当众在说法师面前有一个祈求的过程。像这样法师才能正式开口说话。这是在汉传佛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的模式。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法跟普通的文化、知识不一样,法所要表达的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大言之,法一共分成约十类,这十大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直接引导人解决生命终极问题,解决生和死的问题。世间学问可以允许它有圆满和不圆满,可以有解决生死和与生死无关的学问;而“法”一定是要解决生死问题才能被称为“法”的。

  有它独特的殊胜性,比如说:在某类相关的经论当中,对于法曾经有过区分,区分所说法的优劣。如果有解脱意义的、能引导人去成佛的,这样的言论就被称为优等的法;它需要符合佛来到这个世间弘法的真正目的,包含这些的才能称为优等的法;另外,能够辨析内外道的关系,让人离开外道知识,离开邪见,能逐步进入清净的、内道的修学,这样也可称为优等的法。其他的,比如说有夹杂的,或者仅仅只是知识,没有可操作性,让人无法真正地去实证,这样的法不能称为优等的法;另外,对于世间道理无法澄清它所在位置的高低、对于世间道理无法理清头绪、无法脱离世间说法对于解脱道的这个框架的束缚,这样的也不能称为优等的法。

  以前在那烂陀寺,世亲论师归纳的十种的法当中,每一种都是按照最为优秀的法进行归纳的,这样的法才有弘传的意义。对这样的法进行弘传、我们进行学习就要有一个要求,叫做“如法如律”。“律”起到对于法要的规范作用,于我们学法的人群起到规范的作用。所谓如法如律,有个大概形式上的要求就是:“听者下座,说者上座”。

  法的十种类别,第一种叫做“所知”,第二种是“道”,第三种是“涅槃”。

  所知的法就是世间人凡是能够了解的,有为的法、无为的法都被称为所知法。佛经里面把我们凡能够了解、能够知道的这些法都称为“所知”,也就是说我们凡是能够了解到的这些法要、知识、事物,它们都具有解脱的一面。因为佛法的归类不同,就使它们获得了新的价值。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外面的一栋楼、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个篮球场,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在解脱法要当中、在佛的法当中,对它们进行了另外一个方式的诠释。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学佛法能够得解脱的原因,因为我们天天看的都是庸俗的事情,都是世间的事情。为什么我们通过学佛经以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改变,而我们的生命改变了?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所知的一切法,它原来都具备解脱的意义,哪怕是很傻的法、很错误的法、很不合理的法、或者很罪恶的法,这里面都有解脱道。所以所知的一切都被概括为法,但是要用佛法的方式来进行概括,我们才能够得到这个法。

  第二个部分是道。道有三个方面,有间接的道,和成功了的道,还有修行当中的道。在《入中论》当中把它解释成为三种涅槃:基涅槃、道涅槃和果涅槃,此三种都称为道。从基础的方面来说,我们具备了成佛的知识,这个也属于道。虽然只是知识,我们没有证悟,但实际上它的价值跟成佛的意义是等同的,只因为我们个人水平不一样,对它理解有深浅,而实际上它归于佛法的一类,所以基也是道。那么中间的修为过程也是称为道,也可以称为法。最后的涅槃、得到果位,这个也是法。

  第三部分是涅槃。我们刚才举例涅槃有三种,其实涅槃的种类还有很多,到后面再一一地解释。但是能够被佛教称为涅槃的内容一定都是有了解脱意义的。就像现在有个电视台叫做凤凰卫视,凤凰卫视所取的就是凤凰涅槃的意义。而凤凰为什么要说涅槃这个词汇呢?这是佛教来了以后大家才知道的词汇,涅槃就是说这只凤凰它获得了真正解脱的果位,它的生命从此已经离开了庸俗。

  第四个部分的法叫做意境。意是内在的,境是外在的。意是内在的,是我们的心的内容;境是外在的,是环境、现象界的内容。但意和境实际上它们也都具备法的意义。这里似乎在提醒我们对于世界的一个全新的了解方式——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当中,而要知道是相对的:我们心是一部分,现象界也是一部分。心是我,现象界也是我。现象界的这个“我”显得犹为重要,它还不同于我们现在能够知道这个心是我的这个“我”。为什么不同呢?因为它更深密一些。拿到一个普通的道理来讲,现象界的这个“我”是我执着得很深的那一部分;我现在心里能知道我在想什么的这个“我”,是比较肤浅的一部分。拿到唯识宗里面来说,我动了念头的这个“我”,是第六意识;那个现象界是第七意识、或者更深的意识,它所表现而成为物质世界。

  第五种——福报,我们的正报和依报。这个福报的正报和依报两种,我们也能从其中获得解脱果位。所谓正报,就是直接感受在自己身心方面的我现在的生存状态;所谓依报,就是完全在现象界当中,脱离开我身心所直接进行统摄的范畴,它分布在现象界当中。就像我是个七十年代生的人,身心的条件如此了,但是七十年代当时有一个社会,它有一些社会现象,那些属于依报;而在自己身性的这一部分属于正报。这是福报方面的法。福报,依普通的了解,我们觉得这个福报好像就是算命先生说的你命里注定的,你前世几斗粮,未来有几份官职……这些好像都已经命里注定的,它仅仅只是世俗的生存状态而已,并说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事实上我们的任何一个生老病死的现象,我们的任何一个烦恼欢喜,实际上都与道相关,这就看我们如何地去诠释它了。所以福报也是法。

  第六部分是寿命,人的寿命。事实上人的寿命也是法,人能长寿、短寿,多活一年、少活几天,这事实上也都与生命的根本的来龙和去脉有关系。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我们现在在感受痛苦或者享受快乐,不知道这里面解脱道的因由到底是什么。而佛能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从我们最浅显的、我们对于生和死的困惑的地方,让我们知道解脱道。所以寿命在佛法里面它也是法,不能仅仅停留在我们庸俗的认识当中。

  第七部分是教典,就是佛所说的教典,后来结集成了大藏经。在佛过世以后一百年左右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有了比较圆满的结集。再往后面进行了第二次结集、第三次结集。佛经的结集工作除了大乘佛教的四次结集以外,后来结集的工作还在进行。几十年前,在缅甸还完成了佛教大藏经的第六次结集,第六次结集的内容全部都是巴利文的。集结要有很多条件,比如说要有能够持三藏者,结果国际上把这个能持三藏者的条件一提出来,果然在缅甸就出现了一位明昆长老,他就真的把整个的巴利文所有经典都背会了,所有的论典都记得滚瓜烂熟,后来进行结集的时候,他如法如律地一个字都没有缺,都给整理好了。现在已经有二十几位持三藏者。所以第六次结集就顺利地完成了。佛的教典也是法,教典当中所承载的是完整的解脱道。而且如果从大乘的根本意义上来讲,教典它并非仅仅是纸张、油墨、文字,并非仅仅是这些东西。教典更加深刻的意义是什么呢?在大乘佛法当中有过诠释,说大藏经和我们的大乘典籍,佛的所有言教记载成为书籍的这些,其实都是佛的化身来到人间,来示现成为这样的一些事物。包括我们能够读一本书,我们在读这一本书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在进行着法的收获。比如说我们读完一段佛经,我们留下了一个印象,留下了一个功德。它为什么有功德呢?因为佛的一部分法身与我们相应了,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已经具备了清净法身的这样一种联系,这样的一种关联已经产生了。所以教典也是法。

  第八部分是未来。佛说未来也是法。未来是时间上的。有人会想,时间跟佛教有什么关系吗?时间跟佛教有关系。有人认为时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没有到来。那我问你:你说的时间,“现在”是指是什么?其实现在在没有过去时间它的意义依然存在的这个前提之下,对于未来我们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过去和未来无法确定的时候,我们对于“现在”的确定纯属概念。这一点到未来我们学习深入了以后再来一步一步地诠释。现在我说这些话,大家听起来就跟听谜语一样,所以就不多说了。未来也是法。如果我们能够对于未来有一个如法的诠释,事实上那就是道。这个到后面再去详细说明。

  第九个部分是决定。比如佛在佛经当中就说了:因果是决定的,这个不容置疑。我们可以质疑说某种观点对、某种观点错,但是因果,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个不容置疑。比如佛是一切智,这个世间的一切事他都知道,全知、全能的、而且他没有死亡,这个是确定的。还有业力是确定的,业的力量,这个也不容置疑。这些确定的东西,佛在《辩法法性论》当中就说,这些事、事件,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质疑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思考,第二种方式是辩论。思考呢,佛就说这是思;辩论呢,佛就说是议。佛在佛经里面就说:不容许思、议。古文典籍中过去的大德就翻译成为“不可思议”,就是有很多事物由佛来确定的,这些是不容许我们去进行思维、不容许我们去思考得太多。比如说“因果”,为什么我做了坏事以后一定会有一个坏的果报呢?这个质疑的过程就是否定的过程,所以这是不容许质疑的。第二个,佛为什么能够不死呢?这个质疑的过程就是否定的过程。所以,思维和议论都是被否定的。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叫做确定。确定的这几部分法,如果我们事先能够接受,我们事实上就已经具备了进入解脱道的因缘,这种顺缘我们就已经具足了。

  第十个部分是法规。对于法规我们也许会觉得这是不是有点不像佛法了?比如说世间的规定。比如车,我们得从右边走,我们不能从左边走,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是坐车来的。为什么只能从右边走,不能从左边走?我们今天进这个教室,从东南门走,而不能从北门走。我们在路上不能一遇到一个人就跟他生气、去骂人家。这些是法规,或者说是世间伦理的事情。为什么把它们也说成是法呢?因为世间的这些法规也是法的一部分。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比如说,在藏传佛教的黄教里面对于世俗谛的定义,认为世俗谛也是无自性的。这个跟藏传佛教的觉囊派就产生了差异,觉囊派就说:世俗谛、世俗的事物在凡夫眼里是有意义的,所以暂时的世俗是应该去承认的,不应该否定它的存在。那么法规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你不能否定它。你能够说你是个修行人,走路就不从右边走吗?你如果不从右边走,就属于触犯了世间的法规;触犯了世间的法规,它的最后面的影响,是使你出世间的道、出世间的修行也修不好。所以打碎了世间法的这一个瓶子以后,你得不到胜义的法要的空性。“打碎瓶子的空性”,这是在藏传佛教当中常常做的譬喻。所以世间法规里面也有法。有人认为:我是念佛的,所以我就可以不遵守世间的法规。这些想法就有一些错误。他们的理由是说:我们佛法比你世间法要高过多少了,要高太多了,我们佛法是什么都包括的,是最高深的、有最究竟意义的,你们这个世间的法规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要确定的十种法里面,把世间的法规也确定成为法。只有顺应了世间的法规、明白它的意义、遵守它的规则,我们未来的解脱之道才有希望。我们还不能因为说我是吃素念佛的,我就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不能批评的地方去批评、不能违越的地方要去违越,那样就会出问题。

  我们今天《入中论》开讲,就从这十种法开始。这十种法在佛、法、僧三宝中属于第二类。佛的部分和僧的部分我们暂时不去铺开,《入中论》的行文中自然会诠释。我们先从这个法的部分来开始学《入中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