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讲义》读后
《印度学讲义》读后
湛如法师
本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印度学的研究可谓代不乏人,梁漱溟先生、陈寅恪先生、许地山先生、向达先生率先开印度学研究之先河,奠定了印度学在国内研究的基础。此后季羡林先生、金克木先生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且硕果迭出。文革后,黄心川先生、巫白慧先生、蒋忠新先生、王邦维先生等人已成为国内印度学研究的中流砥柱。不难看出学术界对印度学研究的关注,而佛教界对印度学,特别是佛陀以前的印度文化讨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传印法师的《印度学讲义》的出版,可以说是印度学研究的又一可喜的收获。
众所周知,文革后佛教界的研究状况是在逐渐恢复中展开的。以佛学院为个体单位,承担了劫后复兴的人才培养之重任。佛学院的课程设置与讲授,往往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某一专业选择的兴趣。《印度学讲义》是作者从事授课所编写的讲稿,在计算机尚未兴起的时代,用蜡纸刻板印制分发给学生。在没有正式进入书评之前,先对本书的编写背景做简单的介绍,以便增进读者对本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传印法师长期主持中国佛学院院务与教学工作,身为佛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并处理繁杂的院务。接待海外来宾与国内友人,也是法师的工作之一。中国佛学院是佛教教育的重要窗口,对外交往无疑加强了教内合作与教外往来的直接渠道。同时,佛学院又是宗教的高等院校,日常宗教生活对庄严学生的道业,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因此无问寒暑迭迁、花开花落,传印法师同学生一起上殿过堂与羯磨说戒,无数学生从法师的行持谨严中激发了自己的宗教情怀。
教学是人材培养的核心环节,法师在相当一段时期担任印度佛教史、戒律学及净士学的课程讲授。为了备课研究,法师工作室的灯光至午夜不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日复一日地耕耘,年复一年的写作,令人不由地生起虔敬与庄严。这里的耕耘是奉献,这里的耕耘是清明,这里的耕耘更是一种朗照的超越,世俗的功利思想与这里无关,也是无缘。《印度学讲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作完成的。笔者有幸聆听法师的讲课,望着案边往日的油印本讲稿,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如今,《印度学讲义》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无疑是学界与教界的一件喜讯。笔者个人由于学术的机缘问学于北京大学,所从事的博士后课题方向以印度早期佛教为主,这种专业选择的潜在原因,应该说同传印法师在印度学方面的培育有着一定关系。再次于未名湖畔捧读尊作,每为心折。笔者认为本书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以年代学的方法,按历史时间的脉络论述古印度文化的进程。与一般的印度学着作不同,《印度学讲义》除了运用历史学常见的文献学方法之外,特别利用年代学的方法,清晰地从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河文化开始,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六派哲学,对佛陀时代以前的印度古代文明进行了绵密的考辨与整理。这种论述显然同前人的以流派为中心的方法是不同的。一些创见性的结论,在外学文献与内学资料的有机结合中,变得具体而又透彻。佛教史上内外史兼通的义学大德常见于史传,而今日则多乏其人。研究外学的目的,无疑是希望通过比较参照,对内学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
《印度学讲义》全书共分三篇,由十二章内容组成。首篇为印度概说,考索了印度的名称、地理与人文等状况。第二篇是佛陀以前的印度社会,从题目即可看出作者将本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所在。作者将印度的远古文化按时间次第分为印度河文化与雅利安人文化,这种划分方式是以远古文化的逐渐演进与发展为基础的。在讨论印度河文化时,分论了印度河文化的规模、文化成就、社会形态、文化年代、文化民族与印度河文化、宗教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将古代印度文明中某些理念与佛教对照研究。关于佛教的某些基本观念与印度古代文明的关系,在本书中有着比较性的阐释,应该说这种符合客观规律的论述,在沙门学者中是不多见的。这种研究为我们理解佛教创建的背景及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可供参阅的信息。加之,作者以印度文明发展史为基本脉络,对漫长的印度文明进程的把握程度是令人钦佩的。也正是因为印度文化是在固有与外来的交融中发展的,所以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创建时,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百家争鸣、异常活跃。因此,只有将佛教放在整个印度社会背景中去考察,所得出的结论才是公允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可以说印度古代文明的成就,为佛教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与理论基础。佛教的一些早期思想无不有着其他宗教乃至其他学派的痕迹。
《印度学讲义》的作者在论述印度古代文明的进程时,时时扣紧文化的时间性与时代性,在论述与佛教思想有关的问题时,总会进行比较说明,这种做法恰恰揭示了本书撰写的主旨与目的,也是本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正如作者自己指出:“佛教的思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印度诸派有所关联的,凡属合乎真理的思想,皆为佛教所接受”。(P263)如讨论印度河文化的宗教思想、习俗时,指出了雕塑遗品中一躯男像的服饰与比丘偏袒右肩的关系,还说明了葬法与佛教的关联。
在讨论雅利安人以牛为重时,作者指出:
此种观念影响及佛教,也是极其自然的。佛经往往以牛譬喻佛,如《涅?1经》卷四十说:“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等。并将无上的佛乘之法比为“大白牛车”或“露地大白牛”等。(P37)。
在第三章古代婆罗门教的宇宙观的一节中,作者对缘起观这一问题进行了追索性的研究。佛教的因缘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如对照《无有歌》看,其最初的“无明”,便可以理解为产生一切“现象界”迷妄的根源。其次,“行”即发动、造作,是由于“意欲”所结成的业。第三“识”,结生相续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可与歌中所谓现象界的能见者,——现识相当。由此可见,十二因缘的无明、行、识等,完全可以与歌中所述的序列相一致。十二思想的成立,仿佛亦可由此溯其根源。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由于一向总也未被人们注意到的缘故吧!当与《大乘起信论》对照探讨时,会使吾人意外地感觉到,这首赞歌所述之意趣,仿佛是将吾人带到了追溯该论基本思想的渊源那去了。这大概不应当仅仅简单地看作是偶然的巧合吧!(P92—93)。
类似的将一些习惯地被认为是佛教的基本理念进行追溯研究,在本书还很多见。如“耮”字的讨论(P95—97)、“娑婆诃”的讨论(P97—98)及“劫波说”(P112—114)、“三衣法服”(P118—119)等。作者的这种追溯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揭示早期佛教与印度古代文明的各种渊源。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普及,佛教徒已经习惯地将“耮”与“娑婆诃”等字样全部接受,而这种考辨则澄清了一些基本的、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常识。第三,纲要性的讨论,突出问题点。
《印度学讲义》在论述问题时,往往章节分明,要点突出。如第三篇的六派哲学,在讨论弥曼沙派时,以前、后弥曼沙派的由来—本派的起源和成立—本派的经典—本派的思想—本派的论究法—本派与正理派、胜论派的关系等次第展开讨论,这种多级标题的处理方法,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的掌握。在讨论胜论派的极微说,极其简练地得出这种极微说在胜论派中的地位及其思想传承。如:
胜论派物质观的极微说为本派教理的一大特征,一提到极微令人觉得好象是胜论派的专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派教典对极微并没有详确的说明,倒给人一种似是推想的感觉。果属自派创说,理应力为详尽之说。因此,汉托氏曾认为胜论派极微说系承自他派,且认为是佛教说一切有部承袭而来。吾人虽同意汉托氏的承自他派论点,然而不认为是佛教说一切有部来,而认为是由顺世派承袭而来。(P223)
这种深刻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为读者进一步对极微说进行多元比较研究留下广阔的余地。六派哲学也是本书重点论述的问题,作者在对正理派进行讨论时,专论了因明与佛教。对佛教如何吸收正理派的思想,并于最后组建自己的伦理体系作了详尽的介绍。作者指出:“原始佛教时期,还不具备有组织的伦理思想。未几,正理派思想兴起,遂即为佛教所吸收,特别是包容恢廓的大乘佛教对因明尤为注重”。(P263)作者对佛教的因明学与正理派互相渗透的关系进行精辟地论述,突出佛教思想的包容性。
几年的时间很容易过去了,再次捧读法师的大作,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学生时代,聆听法师的教诲。法师《印度学讲义》一书的出版,对于我,对于很多人,都是一种鼓励,希望新生代的青年学子能步法师的后尘,常转*轮,永继慧灯!
- 上一篇:讲经说法已产生持续性效果
- 下一篇: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 湛如法师:中日韩佛教的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 :中佛协副会长湛如法师专访
- 湛如法师:1994年赴欧洲考察欧洲佛教现状
- 湛如法师:论中国佛学的特征
- 湛如法师:论信行禅师及三阶教
- 湛如法师:责任心的修炼——从中国文化谈责任心
- 湛如法师:唐宋时期的禅宗教团与清规之研究
- 湛如法师:商场即道场
- 湛如法师:讲经说法已产生持续性效果
- 湛如法师: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 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塔信仰起源与流变
- 湛如法师:印度早期佛教的四大广说与净法原则
- 湛如法师: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
- 湛如法师:宋代禅宗丛林组织制度辨析
- 湛如法师:全球伦理背景下中韩日三国佛教的社会责任
- 湛如法师:论唐代士大夫奉佛的原因
- 湛如法师:2001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总结发言
- 湛如法师:世界佛教论坛主旨思想辨析
- 湛如法师:敦煌结夏安居考察
- 湛如法师:僧祐律师评传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