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一章
第一章 舍利弗尊者
智慧一的舍利弗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拏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
舍利弗八岁时,即能通晓一切书籍。时摩竭陀国有吉利、阿伽罗兄弟二人宴请王太子、大臣论师,谈古论今。八岁的舍利弗走上论师的宝座,与诸论师及其子弟辩论。舍利弗言词清晰,义理周详,语惊四座,折服了所有的人,受到人们的赞叹。国王对他很欣赏,当即赐给他一个村庄。
二十岁时拜大师删惹夷为师,与同学目犍连为知友,经过一个时期学习,对删惹夷的学问不满,想另投高师。恰巧一天遇到佛弟子为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法的道理,使其顿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目犍连一起带领二百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
著名的建筑师
舍利弗不仅精通四吠陀、奥义书和佛学,还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乔萨罗国舍卫城的须达多长者用金砖铺地,买下只陀太子的花园,给佛陀建造一所说法的精舍,要求派一位设计和管理施工的人,佛陀即派舍利弗去担负此项重任。
在舍利弗的设计下,造有十六所殿堂专供集会之用,六十所小堂,分寝室、休养室、盥洗室、储藏室、厕所等设施,是当时舍卫城著名的建筑群。
在施工过程中,许多外道一致反对须达多建造精舍,供养佛陀,要求与舍利弗辩论。如果外道胜了,舍利弗离开舍卫城,工程停止。辩论结果,舍利弗战胜所有的外道,这些外道纷纷要求舍利弗介绍,皈依佛陀,弃邪归正,使佛陀在舍卫城的教化,奠定群众基础。
不退菩萨行
传说舍利弗于六十小劫前。行菩萨道,不但愿意把所有的房屋、田园、财产等资财布施与人,甚至连身体、生命也愿布施与人。
一天,一位青年对他说:母亲患有不治之症,医生说要一位修道者的眼球作药引,才能治好母亲的痛。舍利弗毫不犹豫地将左眼取下,交给青年。青年手接过眼球说:‘医生说要右眼。’舍利弗按著又挖出右眼球交给青年。青年接著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说:‘你是一个什么修道的人?眼球臭得难闻!’扔在地下,用脚一踩,拂袖而去。舍利弗听到青年的话和踩眼球的声音,叹了一口气说:‘众生难度,菩提心难发,菩萨行难行,我还是当一个自了汉算了。’立即有人对舍利弗说:‘刚才那位青年是你的大善知识,是考验你的菩萨行是否坚定。你不应退失菩提心,应更勇猛精进,上求佛道。’
舍利弗听后,更加坚定菩萨的行愿,所以一些大乘佛经,几乎部有舍利弗为当机众,如《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国土依正庄严,《般若经》里佛陀为舍利弗说深般若法门,《法华经譬喻品》佛为舍利弗授记未来成佛,号曰‘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玻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旁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其国有无量无边菩萨,皆久植德本,于与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华光如来,寿十二小劫,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涅槃后,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
提婆达多最怕他
舍利弗智慧第一,常代佛说法。当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佛称赞他是众生的生母。僧团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都由舍利弗来解决。如提婆达多叛佛后,用种种威胁和引诱的办法来勾引佛弟子跟他跑。有不少信仰不坚定的人,贪图阿阇世王给提婆达多丰富的供养,跟著也变节了。
舍利弗到提婆达多处,质问这些人说:‘你们出家是为了修道?还是为了接受供养?现在被区区小利所动摇,放弃正道的信仰,你们不觉得可耻吗?’经过舍利弗的教育,变节的人和提婆达多原来的弟子当下认错,跪下求忏悔,舍利弗又把他们带回到僧团。
舍利弗对维护僧团的统一做出重大卖献,受到佛陀的表扬和僧众们的尊敬。提婆达多最畏惧的人就是舍利弗。
先佛入灭度
佛陀在毗离城附近的森林中说法后,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三个月后就要入涅槃。舍利弗听到这一消息,和大家一样十分悲哀。在禅定中思维:过去的诸佛,上首弟子,都在佛陀以前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应先佛陀而进入涅槃。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佛陀同意后,就回到故乡迦罗臂擎迦村,拜见了百岁的老母亲,在诞生的房中进入涅槃。
- 上一篇: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五章
- 下一篇:证严法师说故事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