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嗔恨心毁谤比丘,坠入无间狱
◎诽谤正法令人生热恼,堕极炎热地狱,不停的受大火烧逼的苦报。
◎杀害无数各种动物,当堕众合地狱,受种种严刑拷打,死而复生,不停受相同苦报。
◎诽谤挑拨离间,当堕号叫地狱,猛火烧不停而常痛苦大叫。
―摘自《六趣轮迴经》
◎偷三宝和贫穷人财物,堕大号叫地狱,猛火更大,痛苦叫声更大。
◎杀父母及有德贤人,定堕无间地狱,烈火凶猛,痛彻骨髓,长期受苦无暂停。
◎结冤互相斗争残杀,死堕铜爪地狱,锋利铜爪刀杖,不停砍刺身体。
―摘自《六趣轮迴经》
◎爱杀水生动物,常堕镕铜地狱,被火烧煮。
◎自讚毁他,掩饰排斥他人善行,堕铁磨地狱。
―摘自《六趣轮迴经》
◎若有人说邪法,破坏桥樑,路上放利刃而强逼人行走,或是以指甲杀蚤虱,堕二羺头山地狱,相击死复生,不停受苦。
◎出家而不守戒,堕煻煨地狱,肢体皆消烂。
◎假威仪以邪法谋生,堕尸粪地狱,为蛆虫咂食。
―摘自《六趣轮迴经》
◎看见五穀有虫不捡出而研磨杀生,堕铁碓地狱,常被舂擣。
◎不喜布施又盗众人饮食,堕大瘿鬼,吃粪为生。
◎吝啬又阻碍别人布施,堕针口鬼,腹大常飢渴。
◎吝惜财物,捨不得用也不布施,堕匮乏鬼。
―摘自《六趣轮迴经》
◎健康:为何有些人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果)
敬爱父母―因为过去世他们照顾生病及年迈的父母。(因)
◎智慧:为什么你的今生比别人更聪明和有智慧?(果)
协助佛教―因为你协助僧侣、教士和学者弘扬佛法和推广佛教道德观。(因)
―摘自《因与果》
◎受欢迎:为何你能在朋友群中受欢迎,到处受人讚赏?(果)
爱心―因为你在过去世以爱心对待他人,而且对任何人都没有伤害之心。(因)
―摘自《因与果》
原标题:果嘎勒嘎比丘(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一时,佛在王捨城。果嘎勒嘎比丘(提婆达多的眷属之一)住在萨呷玛山,此山环境幽美,鸟语花香,十分僻静。附近的施主与婆罗门对果嘎勒嘎比丘十分恭敬,经常对他供衣物药食等。当时,舍利子和目犍连一同游方到萨呷玛山,他们住在一个寂静的山林中。果嘎勒嘎比丘听说他们二位尊者到了这个地方,就前往顶礼,迎请二位尊者光临他的住处,并许诺:将供养二尊者一切资具。
但二尊者因那裡人多不易修习,想到附近一个寂静的地方安住,就婉言谢绝了果嘎勒嘎比丘的善意。当时,他也遵从了二位尊者的意见,并说:「无论如何二位能在我们附近森林中修习,我本人非常随喜,二位能在这裡住多久,我们可以供养多久。」二位尊者就答应住下来,只对果嘎勒嘎提出一个要求:「请不要告诉任何一个人我们在这裡,一旦有许多人来来往往的话,那我们会不辞而别的。」果嘎勒嘎比丘也答应了。这样一来,二位尊者就安住下来了。
在很长时间裡,果嘎勒嘎比丘也一直供养着二位。一晃多年过去了,二位尊者一直相安无事,没有任何违缘。当时,果嘎勒嘎身边有一个对他很好的大施主,家裡生了一个孩子,孩子稍大,便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信心,跑到果嘎勒嘎那裡皈依受一些戒,并请求出家。
当时,果嘎勒嘎问他:「你有没有通过父母同意?」。
「没有。」。
「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必须通过父母同意,你先回去徵求父母的意见,若他们不同意,我可是不敢摄受你的。」果嘎勒嘎十分明白的告诉这个孩子。
他回去请求父母:「我愿在如来教法下出家,请父母同意。」。
他的父母根本不同意,对他说:「除非我们死了,那是不得不离开你,如果我们在世一天,你别想离开我们。」他只好顺从父母,暂时不出家。
果嘎勒嘎比丘对二位尊者供养了多年,大施主的儿子都长大成人了。一次,果嘎勒嘎比丘准备出游,临行前,他把弟众全交给了舍利子和目犍连二位尊者说:「二位,我准备出游,请您们为我的弟众传授一些教言,好好地调化他们。」交咐完毕,他便出门了。二位尊者就观察他弟子们的根基,觉得堪为法器,并跟二位很有法缘。观察后,二位就显示神变,给他们传授了一些相应的法,他们都勇猛精进,全部获证了阿罗汉果位。
这时,那位大施主的儿子恳求父母同意后,便来到经堂准备出家。比丘们得知他想出家就告诉他:「果嘎勒嘎比丘外出,有舍利子和目犍连二位尊者在这裡住持,带我们闻思修,你若在尊者前得出家,那是很殊胜的。」大施主的儿子听了很高兴,就在尊者舍利子前出家了。
尊者为他传授了一些法要,他证得了预流果,再受比丘戒,更加精进修持,摧毁了三界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得罗汉果后他就对他自己的父母传法,这两位大施主也得了圣果。于是他们做广大的佈施来酬报三宝的恩德。
久而久之,二位尊者的德行感动了萨呷玛山的天人,天人就告诉本地的居民:「现在,我们萨呷玛山上有两位尊者:一名目犍连,一名舍利子,他们二位是真正的善知识,你们为何不去拜见?」天人们这样告知后,前来拜见者络绎不绝,两位尊者觉得天天很多人来恭敬供养,因琐事虚耗时光,于自己修习无益,便决定离开此山。
他们就告诉那些已得罗汉果的果嘎勒嘎的弟子们:「以前在这幽静的森林中安居非常殊胜,但现在来往的人太多,我们曾与果嘎勒嘎约定,如果人来得多我们就不辞而别,现在,我们打算离开此地,你们最好去王捨城,我们大家各奔东西,都好自办道。」。
依据尊者的教言,寺院裡的全部僧众、施主都去了王捨城,二位尊者也另去他方。路途中,天下雨了,越下越大,二位尊者看见前面有个山洞,想进去避一避雨。也看见了先进去了一个牧女又进去一个男人。过一会,那个男人出来走了。
两位尊者未多观察便走进山洞裡避雨。这时,果嘎勒嘎出游已经回到萨呷玛山,一看森林中的两位尊者没了,经堂裡的弟子也全部没有了,他心中既着急又烦恼,东打西听询问。
结果别人告诉他:「是那两位尊者把你的弟子、施主等全带走了。」他听了马上生起了大瞋恨心。又跑到那位大施主家,施主家的儿子也没有,他问施主:「您家的儿子哪去了?」施主说:「他跟舍利子出家了,现在不知他们一起又跑到哪裡去了。」听到后,简直是火上加油:不但把自己的眷属带走了,还把施主的儿子也带走了。又有些不明事理的人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当初你倒是对他俩蛮好的,可现在反把你的眷属全带跑了⋯⋯。」。
他越听越生气,怒不可遏,一刻也难以平静:这样太不应理了,无论如何,我去把我的弟子眷属带回来。打听两位尊者的去向后,立刻起身追赶他们,在山洞裡追上了,他就强压心中的怒火,在二位尊者前仍然恭敬顶礼,说了些悦耳的敬语。
先前先进山洞的牧女在裡面听到洞裡有三位比丘说话的声音,就悄悄从山洞深处溜了出来。果嘎勒嘎看到一个行为不规的女子从洞深处走出,心生怀疑,再仔细地观察那个女子是刚做完不淨行的眼神,心想:洞裡只有他们三个人,肯定他们之间有关係。
他心裡生起了邪见,再加原有的怒火,果嘎勒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恨,当面对二位尊者恶口辱骂:「你们已经犯了戒,行为不如法⋯⋯。」说了很多不堪入耳的恶语,两位尊者见他恼羞成怒,也就无言相对,不再解释。
然后,果嘎勒嘎就追去了王捨城,凡见到比丘就对他们说舍利子和目犍连是怎样怎样地与女人有关係,持戒不清淨等过失⋯⋯。果嘎勒嘎就这样在王捨城散佈着谣言,对二位尊者妄加诽谤。诸比丘闻之就前往佛陀前请问:「世尊,果嘎勒嘎比丘逢人便说舍利子和目犍连的过失,该怎么办呢?」。
佛陀就特意找到果嘎勒嘎,语重心长地劝他:「果嘎勒嘎,果嘎勒嘎,请不要诽谤他们两个,他们的戒律是很清淨的,不然,你如是诽谤,你自己将来会恆常遭受大苦报的。」。
果嘎勒嘎执意对佛陀说:「世尊,对您老人家我的信心是很大的,舍利子和目犍连确实是恶性比丘,不是清淨比丘。」他仍然继续诽谤。
佛陀又二次、三次对他说:「果嘎勒嘎,果嘎勒嘎,请不要诽谤舍利子和目犍连,他们的戒律是清淨的,若你继续如是诽谤,将来恆时遭大苦报。」。
他仍固执己见对世尊说:「世尊,我对您老人家的信心是很大的,但这两位比丘确实是恶性比丘。」仍是照旧诽谤两位尊者。
后来,果嘎勒嘎生病了,身上有很多小虱子,先是芥子那么大,再长为芝麻那么大,再长到青稞一样大,再长到豌豆一样大。最后,长遍全身,口吐鲜血,浑身滚烫,忍不住大喊大叫:「很烫啊!我的身上很烫啊!」他一边叫很烫,一边身上流下脓血,在很大的痛苦中去世了。
去世后,马上堕入最底层地狱―裂如大红莲地狱(1)中,身长一由旬,业力显现的狱卒们拉出他的舌头当作大地,地上五百农夫拿着燃烧的犁锄铁耙等农具在上面耕犁,整个舌头上燃火,使他痛苦得无法忍受。
农夫和耕牛的脚每踏一处都立即燃起火焰,令他整个身体成为一个燃烧的火团,一个身体烧尽了另一个马上又复活,又受新的痛苦;业力显现的铁嘴大狮子、恶狗、大熊、豹子等大口大口地撕咬他,吃他的肉,还有铁嘴的老鹰、鸱枭、乌鸦啄食着他,他浑身痛得无法忍受,大哭大叫。
时有三色三天子一起飞来佛前对佛恭敬顶礼,一位天子禀白:「世尊,提婆达多的眷属果嘎勒嘎已病故。」。
一位白曰:「世尊,果嘎勒嘎已堕入裂如大红莲地狱,因诽谤二尊者之故。」。
最后一位以偈白佛言:「无论是何人,说过毁己因,勿赞恶人德,不讥毁正士,倘若如是行,唯口徒造业,永离于安乐,尤其于圣者,若生瞋恨心,百千万劫中,地狱受痛苦。」即说偈毕,三天子都不见了。
次日,世尊告之于大众:「昨晚来了三位天子分别告诉我:『提婆达多的眷属果嘎勒嘎已病故,他已堕入裂如大红莲地狱,因诽谤舍利子和目犍连之故。』另一个以偈曰:『无论是何人,说过毁己因,勿赞恶人德,不讥毁正士,倘若如是行,唯口徒造业,永离诸安乐,尤其于圣者,若生瞋恨心,百千万劫中,地狱受痛苦。』。
现在,你们要知道果嘎勒嘎已堕入地狱受大痛苦,如果你们愿意听的话,我给你们讲一下寒地狱之苦,如『果萨拉』(印度市名)地方全遍满芝麻,百年出一粒,取完全部芝麻的时间是最上层具疱地狱的时间,这样每下一层将增加二十倍,依次类推,到最下一层是裂如大红莲地狱,果嘎勒嘎就是堕在这裂如大红莲地狱中受大痛苦,若未得如我之境界,则难以了知别人的根基等。
所以,大家不要说人过失,如果真正想了知一个人,要通过八种观察:观察行为、行境、道友、生活、听闻、身业和口业。从多方面综合观察才能真正了知一个人,切莫以偏概全,轻断善恶。诸比丘,对一般的木头也不能生瞋恨心,何况对有情众生。以后,要多注意这方面,精进修行。」舍利子和目犍连听到后,就到地狱裡,想救那个诽谤他们的果嘎勒嘎。
在距裂如大红莲地狱很远的地方,就见到他正在受极大苦,当果嘎勒嘎看到他们二位时,还是生大瞋恨心:「你们两个,在人间加害于我,现在,我在地狱裡你俩还不放过我,还想对我再做什么?」因他瞋恨心又加强了,所以,所遭的苦就更加猛烈,身上的火更加炽燃。他们两位见无法救他,就回到王捨城来了。
到王捨城后,他们对众人如实地宣讲了现量见闻到的正在受苦的果嘎勒嘎,人们听后对因果不虚生起了诚信心,对轮迴生起了厌离心,已堪为法器。舍利子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有些得了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有些得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得梵天、帝释天;有些得独觉、辟支佛位;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多数对佛法生起了诚信并皈依了佛门。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果嘎勒嘎比丘对二尊者生瞋心作诽谤,死后即堕地狱?唯愿开示,吾等欲
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也有对他们诽谤堕入地狱的因缘。那是很早以前,在无争城市裡有一位大自在部国王,他手下有一位婆罗门大臣,精通世间一切学问,人人对他像罗汉一样地恭敬。为时不久,在一个森林中,居住着一位有五百眷属的仙人,精通一切学问,因在森林中生活不太方便,就迁到了无争城近郊结茅安住,很多人对他们很恭敬。久而久之,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全跑到仙人前供养恭敬。
婆罗门大臣得不到以前那样的名闻利养,也不像以前那样受人尊重,就生一个噁心,想办法来害五百仙人。当时,仙人座下有两大弟子,也精通一切学问,守持淨戒。婆罗门大臣就开始到处造谣说:『那两位婆罗门持戒不清淨,作不淨行,不是梵淨行者等等⋯⋯。』害得他们也得不到供养。
后来,那位仙人去劝婆罗门大臣:『你不要诽谤我的那两位弟子,他们的戒行很清淨。』这样三番五次地劝诫他,他还是不听,仙人就警告:『你还这样下去,以后要堕入地狱受极大痛苦的!』大臣还是不在乎。
这样,婆罗门大臣死后就堕入地狱受了很多苦。诸比丘,当时的那位老仙人就是现在现前菩提的我,两位弟子就是舍利子和目犍连,当时的婆罗门大臣就是现在的果嘎勒嘎比丘。当时他是因为无因诽谤而堕入地狱的,现在亦如此。」。
复次,众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舍利子、目犍连已是罗汉仍受如是诽谤?再愿为说。」。
世尊复告曰:「诸比丘,一切众生的业不会成熟于外面的地水火风,而是成熟于自己的界蕴处,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还是在很早以前,俱尘城中住着两位苦行者,各有五百眷属,当地居民对他们很是恭敬。距城较远的森林中居住一位具足五神通慈悲的婆罗门,带着五百眷属。林中生活不太方便,就迁居到城郊,时城民们多转依这位婆罗门,在他前出家并得了一些神通。
此时,苦行者觉得自婆罗门来后,供养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了,二位苦行者为了得到供养就开始无因诽谤他们,他俩还令弟众一起去城市路口经常对人散佈谣言。婆罗门自己觉得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就返回森林去了。走后,苦行者的供养又恢复如初。当时的这两位苦行者就是现在的舍利子和目犍连。因当时说别人的过失,死后堕入地狱千百万劫,从地狱得到解脱后,生生世世都遭人诽谤,以至得罗汉果位,仍受果嘎勒嘎的诽谤。」。
诸比丘请问:「世尊,果嘎勒嘎在地狱中受种种的痛苦,被铁嘴乌鸦、狮子等啄食,此因从何而来?」。
「此是他亲口诽谤舍利子和目犍连的果报。」世尊如是宣说竟。
注释:
1. 裂如大红莲地狱:八寒地狱之一。谓受罪众生因寒苦增极,皮肉冻裂,我身变似 大红莲花。
- 上一篇:擅用僧物的果报
- 下一篇:因诽谤而坠入无间狱的三藏法师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