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受持篇 九想观
第二卷 受持篇 九想观
九想观(此观修成后,才了解死后的种种凄惨境况,这是用人生最后死亡的状况灭除淫念的方便法门。)
人只要想到死后的情形,欲火就会顿时熄灭,化为清凉。世俗之人听到死便觉不快,以为不吉利,然而千方百计保养,百年之后同样化为灰烬。这里所讲述的菩萨九想观,是引领我们脱离生死苦海的宽广桥梁。
一、新死想
静心观察刚死去不久的人,僵直仰卧,全身冰凉,没有任何知觉。当想我贪财恋色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二、青瘀想
静心观察尚未棺敛的尸体,从死后的第一天到第七天,气色越来越黑,变成青紫色,看着非常可怕。当想我像鲜花一样青春英俊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三、脓血想
静心观察死尸开始腐烂,身上的肉化成脓,好象马上就要淌出,体内的肠胃等器官已经溃烂。当想我风雅潇洒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四、绛汁想
静心观察腐烂的尸体停放已久,里面的黄水不断流出,气味臭不可闻。当想我肌肤细腻香洁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五、虫啖想
静心观察停放很久的腐尸,遍体长满蛆虫,钻来钻去啃食着,每个骨节里面都像蜂巢一样聚满了蛆虫。当想我与爱侣相偕相伴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六、筋缠想
静心观察尸体腐烂后,皮肉被蛆虫吃尽,只剩下筋还连在骨节上。就像用绳子捆扎的木柴,全身骨架连在一起没有散开。当想我爱意缠绵、偷香窃玉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七、骨散想
静心观察死尸,筋已烂掉,骨节四处分散,不在一个地方。当想我高贵富有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八、烧焦想
静心观察死尸被火烧过之后,又焦又黑的抽缩在地上,各部位被烧情况或轻或重,惨不忍睹。当想我才华盖世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九、枯骨想
静心观察坟墓毁坏后,人骨被随处丢弃,日晒雨淋,颜色变白或发黄腐朽,人和动物践踏而过。当想我年华易逝的身体,将来死后也必定如此,心中欲望顿时变得很淡。
十、引经策发
《涅槃经》说:“菩萨应当修习对死亡的观想,观察人的寿命,似乎被无数的怨敌所围绕,念念间在不断减少,却不会有任何增长。犹如山间瀑流片刻不停,又如清晨露水无法常在。如囚犯被押赴刑场,步步近死。如牛羊被人所牵,前往屠宰的地方。”
- 上一篇:黑叶猴报恩的感人事迹
- 下一篇:欢喜见佛,却不欢喜佛开的药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