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门故事 >

居苦乐中而离苦乐

  居苦乐中而离苦乐

  热时说"热!",热杀你,冷时说"冷!",冻杀你,说法相当不客气。热时忘记自己适应热,冷时忘记自己适应冷,那就是不暑不寒之处吧。

  彼岸是不暑不寒之地,没有善恶,没有喜厌,没有胜负,没有生死的对方,这样的世界在哪里呢?实际是必须在现实的此岸去发现。

  除去了此岸,哪里也没有彼岸。用似是而非的空想和观念,我们不能得到满足。要在现实的、身在痛苦中发现没有痛苦的世界,身在生死中超越生死,身处寒暑中克服寒暑,那里一定有佛教的彼岸。

  正冈子规临终前做了一首辞世的俳句。

  丝瓜花开时,痰塞苦成佛

  "丝瓜花开时"是夏天的季题,而"痰塞苦成佛"是子规咏自己。子规濒临死亡,痰卡在喉咙咕噜作响,一口痰卡住,子规就会命归黄泉。如果拘泥于死亡边缘的自己,必定做痛苦的挣扎;而暂时离开现实的自己,能够客观冷静地进行观察做俳句,这样的心境不能不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这种心境,我们称之为彼岸。置身现实生活之中,居苦乐中而离开苦乐,居生死中而忘记生死,这样的心境,名之曰彼岸。

  基督教有这样的说法:"不变成赤子心,就进不了天堂。"赤子心是什么心呢?有学者解释曰:"赤子,即十六个月时懂得一,三十二个月时懂得二。"并说懂得二,即懂得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懂得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即懂得好恶,懂得亏盈,懂得胜负,懂得善恶,懂得美丑,懂得生死。即意识的对立性分裂。"不变成赤子心,就进不了天堂。"即懂得二以前的、纯真的、本我的心,自觉自我意识以前的纯洁无瑕的心。

  如其教诲"你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那样,摒弃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摒弃善恶、亏盈差异的心境,所以"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那里不就是彼岸吗。

  亲鸾圣人所说"弥陀本愿不择老少善恶",是说在如来面前,老人、年轻人、善人、恶人一律平等,而达到老少善恶无区别的心境,即"到彼岸",抵达彼之岸。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