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什么是度牒与戒牒?度牒和戒牒的区别

什么是度牒与戒牒?度牒和戒牒的区别

  “度牒”是指由政府发给僧侣的证明文件,表示其乃依法得到公家经试通过认可,非由私人剃度出家

  度牒起源于北魏。唐天宝六年(七四七)诏令天下僧尼须经由尚书省祠部出具“祠部牒”的度牒以为证明。出家僧尼须领取度牒后,方可受戒,受戒后再领取戒牒,此皆由官方颁发。故度牒又称“祠部牒”。僧尼以度牒为身分凭证,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免除税赋、徭役等。僧侣行脚时,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以便随时证明其为公度僧侣。至清代为止,代代沿用。

  “戒牒”是指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得到的证件。根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曾敕任辩章法师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的滥觞。

  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一三六八—一四二四),曾三度颁敕僧众受戒者,须随身携带牒文作为执照,遇关津隘口之处,须经验明才准予放行,戒牒遂成为僧尼的旅行护照。清朝雍正时,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

  民国之后,已无度牒的颁予,仅存戒牒之制,而由中国佛教会或传戒寺院颁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