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烦恼都是自找的

\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不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能看得开、看得淡、放得下,而且能够包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偏见,当然就没有烦恼了。——圣严法师

  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可是,烦恼来源在哪儿呢?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圣严法师说:“人类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用智慧面对现实,因此追求外在的假相,举凡虚名、虚利、虚荣、虚位……统统追求。只要有利可图、有名可沾、有势可仗、有权可争、有位可占,他们一定不遗余力去争取。当他们实力不够、德望不足,用正常手法得不到时,就使出歪手段,因此,烦恼的现象就出现了。”

  看看,在大师的眼里,一个人的烦恼并不是外界给他带来的,而是自己让自己烦恼。换句话说,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

  有一次,白云禅师和师傅方会禅师对坐。方会问:“听说你从前的师傅灵喻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诗,你还记得吗?”

  白云答到:“当然记得。那首诗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白云的语气中含有几分得意。

  方会听完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师傅为什么笑。他心里感到很烦闷,整天都在想方会师傅的笑,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大笑的原因。

  有一天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白云实在忍不住了,一大早就赶去问师傅,那天为什么大笑而去。方会禅师笑得更开心了,对着因为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你会背那首诗有什么用呀,最后还是逃不脱‘尘牢关锁’而自寻烦恼。”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方会禅师大笑离开,其实并没有什么,白云禅师反而心生疑虑,烦恼了很久。很多时候,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甚至使我们整天沉迷在愁烦中不得解脱。就像古人讲的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自寻烦恼的人听了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了。

  圣严法师在《叮咛》一文中谈到:“凡夫每个人都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折磨自己、折磨对方和家人。他们并没有想到要折磨人,只是因为自己心理上有矛盾或身体上有困扰,遇到适应上的问题,就会对身边的人发泄,或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一句话,人生的烦恼来源于自身。”在现实中,有些人常常会这样去自寻烦恼:

  一是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如果你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问题也统统归因于自己,不久,就会因此烦恼成疾。

  二是做不可能实现的梦。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这些人因为“得不到”而滋生烦恼。

  三是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自己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自己说话的态度不友善。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吃亏的事情上,不断地用这些消极的思想来给自己制造烦恼。

  四是制造隔阂。有些人绝不去赞扬别人,不使用任何鼓励之辞;相反,他们会喋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做。

  五是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有些人在问题第一次出现时就不懂得正视问题,相反,这些人会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后滚雪球的人总是遵照一条简单的规则行事:“如果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索性再往后拖拖。”这样,让问题变得更糟,从而导致这些人的愤怒和苦恼埋在心底几个月甚至几年。

  我们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烦恼是不是来源于这五种情形。不难发现,人生的烦恼不外乎就是源于这五种心理或做法。其实,很多烦恼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自己在折磨自己。既然烦恼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自己,那么,驱除人生的烦恼,只要改变自己内心,人生不就多些快乐吗?

  人生出现烦恼时,圣严法师是如何去消化呢?大师这样说:“时时提醒自己‘内方外圆’的原则,也是化除我执的方法之一。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我执,不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能看得开、看得淡、放得下,而且能够包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偏见,当然就没有烦恼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