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禅林象器之太虚服

禅林象器之太虚服

禅林象器之太虚服

  太虚服,就是现代僧人所穿的对襟无领、或长或短、或衬或外的常服—小褂。它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1889—1947)专为学僧所设计的,故又称“太虚服”。历史上,无论在颜色还是样式上,僧服都曾经过多次改革。民国时期,太虚大师出于现实需要,再次对僧服进行改良,因其式样不拘泥古,大方随便,制作省料省工,故成为一般僧人所喜爱的常服。

  僧服是出家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它有区别僧俗的表法意义,同时又是出家人修行的一个环节。僧服之于出家人的内涵,远远深于衣服之于普通人的服装意义,它不仅本身具有提倡简朴之意,同时还从外在对出家人的言行起着监督作用。

  据《佛制比丘六物图》记载,我国古代之僧人即有披着僧祇支之习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缝合两边,称为偏衫,其形制,截领开裾,犹存本相,故知偏衫之左肩即原本之僧祇支,右边即覆肩衣。《竺道袒魏录》记载说:“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因名偏衫(今开脊接领的形式是遗留魏制的原因)。

  印度之习俗,于礼拜佛、师僧,或从事作务时,比丘皆得偏袒右肩;我国由于气候较寒,加以袒肩露臂不合礼俗,故模拟覆肩之制,别制上狭下宽之小衫,着于右肩,此即偏衫之起源,约始于后魏,盛于隋唐。

  佛制僧装,即是“三衣”,本是适应印度情况,参照印度服装,略加改革而成。所以今日南传佛教国家,因与印度气候相近,还大体保持佛制僧装的形式。当佛教传入汉地时,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寒冷,所以汉地僧人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是由当时俗人的常服略加改变而成的。

  在汉地,僧装的改制面临两种需要:一、从实际地理气候出发。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印度与中国气候完全不同,如按佛制戒印度的标准,那么汉地僧人无法生存,因为印度气候炎热,汉地相对寒冷,汉僧若只有“三衣”,根本无法抵御严寒。僧装的调整,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佛陀制戒随方毗尼的精神。二、从礼俗出发。汉地社会的文化基础,基本是儒家礼俗传统。若按印度制戒的形式,比丘皆得偏袒右肩,这样的形式与儒家文化格格不入,佛教更无法在儒家社会立足。本着大乘菩萨戒三聚净戒的精神,佛教要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现状,如果不调整,就没有办法在中国社会生存。不管在自然属性还是在社会属性上,僧装在中国必须要做大的调整。

  在保持僧服本身所富有的文化内涵和佛教教义的前提下,可以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背景,而对僧服进行一些外在的修改,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化的重要部分。时过境迁,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违背佛教的核心教义、佛制戒的精神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是僧团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善巧方便。太虚大师僧装的改制,不但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而且是佛教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佛教面向现代与未来的重大启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