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佛教的四众弟子是哪“四众”?

佛教的四众弟子是哪“四众”?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即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日子;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尼是梵语中女声。俗称比丘为“和尚”。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同处称为众(旧译作四比丘以上)。出家准则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则。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桑门”),义为止息全部恶行。印度别的教派既未传入我国,所以沙门也就变成出家佛教徒的专用称号了。尘俗也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那”,义为亲教师,与风俗所称师传一样。尘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法师”,意谓讲说经法的师傅。其中比丘,沙门二词多用于文字;和尚,和尚多用于白话。至于互相称号,对通常和尚则称某某师,对上层人士称某某法师,对寺院住持称某某和尚。蒙藏区域称和尚为喇嘛,相当于汉族区域所称和尚,也是师傅的意思。俗称比丘尼为“尼姑”。尼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汉语。尘俗也称比丘为“大僧”,而称比丘尼为“二僧”;或称比丘为“首堂”,而称比丘尼为“二堂”。这些称号都不见于经论,只是流行于民间罢了。

  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称为“优婆夷”。优婆塞是梵语,义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接近奉事三宝。优婆夷义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这是梵语“迦罗越”的义译,原指多财富乐的人士,即是居积财贿之士,转而为居家修道之士的称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