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天王殿内两旁的四个武士是谁?

天王殿内两旁的四个武士是谁?

  天王殿内两旁的四个武士像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应该叫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

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居须弥山腰东,黄金为地;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

  佛教把整个宇宙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众生、包括人类都生活于这有情欲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层天,称之为“六欲天”。在有四万二千由旬(一由旬即是军队行军一天的路程,为古印度计算距离的数量单位)高的须弥山半山腰,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层天,名为“四天王天”的犍陀罗山,四大天王就居住在这里。这犍陀罗山有四个山峰,(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大王天,东持国天,南增长天,西广目天,北多闻天。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天。为六欲天之“四大王众天”之天主。居须弥山腰四方。率部属守护佛土、护持佛法。《四天王经》载,四天王皆从属于帝释天,每月之六斋日检视人之善恶行业,并劝勉守戒行善。密教之现图曼荼罗,将此四天王列于胎藏界之外金刚部院。此四天王一般多作忿怒相,身着甲胄防护,手执剑、鉾等武器,脚踏邪鬼,采武神造形。以四天王为本尊之息灾法门,即所谓四天王法。今依我国汉地佛教及藏传佛教所传,表列四天王之身色、持物如下︰

  四天王及其天众之寿量皆为五百岁,且其一昼夜即相当人间五十年。其身量为半由旬,天衣长一由旬,宽半由旬,重半两。天人一出生即形相圆满有如人间五岁孩童。

  为什么把古印度佛教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塑成了中国古代的武将形象呢?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相融的结果。这四大天王塑像的原形,他们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贵,而是属于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四大天王原形的由来,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就是我们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在周武王率兵起义,反对暴虐的无道君主--商纣王的正义战争中,这魔家四兄弟曾经率兵于佳梦关一线阻挡周武王东进的军队。经过数番争斗,结果是被周武王的军队尽数歼灭,魔礼海、魔礼青、魔礼寿、魔礼红这四兄弟也亡命于周军之手。战争结束后,这四个助纣为虐的“魔头”,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时,就被任命为“四大天王”。高大勇猛、气势威严的天王塑像,就是根据他们的形象而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