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礼佛大忏悔文》的理解与背诵

  三、忏悔回向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

  这几句启请证明,求佛哀佑。“如是”指以上八十九佛。“等”字通代十方微尘刹土无量诸佛。一切世界诸佛世尊,是横遍而言。常住在世,乃竖穷而说,谓佛真法身湛若虚空周遍法界恒常不动。“是诸世尊,当慈念我”是求佛哀佑,意思是诸佛大慈当哀念佑助于我,令我今日发露忏悔,罪障悉除。

  所忏罪部分“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是略说。下面“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从盗窃三宝物、五无间罪、十不善业三个方面分述。

  上面忏悔的是业障,接下来“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三句是忏悔惑障。依业起惑。“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忏悔的是报障。前面恶业是因,这里七种报是果。“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总申忏悔。如是,指上面的业惑苦三道障处。等,摄八难及余见障。“所作罪障”指于身口意所作三障罪。“今皆忏悔”是希望如上等罪悉皆消灭。

  有的法本在紧随上面还有“从此制止”四个字。用这四个字作为防护力。忏悔须要有四力,即依止力、对治力、拔除力和防护力。像人生了病一样,急求离病,是拔除力;治病需要的良医良药,是依止力;服药及行针灸,是对治力;得病之由、发病之因,坐卧小心防护,不敢再做,是防护力。忏悔业障也是这样。皈依三宝为自救处,是依止力;称名礼拜对治罪业,为对治力(喇嘛教认为,礼拜三十五佛中的每一尊佛都有独特的对治功德,详见《礼佛大忏悔文法相宝典》);业障罪过决意拔除,为拔除力;守护三门不复造业,为防护力。

  上面是忏悔,接下来是陈善回向,分为三层:“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是再请证明,“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是别举善根。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净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戒、菩萨大戒等。布施对治前面的盗取。持戒对治前面的逆恶。净行指三十七品助道法,八万四千波罗密行,对治前面的覆藏。成就众生,对治前面的三途苦报。修行菩提,对治前面飞四恶趣及边邦地。无上智是一切智、一切种智,对治前面的下贱与邪见人。施善是因,菩提是果,回因向果;施畜成就是回自向他;守戒修行是回事向理。“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是总结回向。合集、约过去,校计约现在、筹量、约未来。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这八句是重颂。“众罪皆忏悔”颂前六忏,“诸福尽随喜”颂前七善;这两句是回事向理也。“及请佛功德”颂前二证成智。“愿成无上智”颂前菩提上智。此二回因向果也。“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颂前成就施畜,普愿九界众生同于三世诸佛,共成正觉,是为回自向他也,此即普贤十愿。“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总赞回向。如上五愿三向,功德深广如海,唯诸佛能知,故我一心皈命礼也。

  四、普贤行愿

  该部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开始是正发行愿,最后是结愿无尽。

  (一)礼敬诸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我以清净身语意”,指以戒摄心,身不妄动,口不妄言,意不妄想,如是三业虔诚,一心观佛,正念翘勤,五体投地。这8句礼敬诸佛,能够忏悔多生以来的我慢障业,得尊贵身。

  (二)称赞如来。“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所以说是“各处菩萨众会中”。因为有主必有伴,主处伴中,刚好主伴和融,因果交彻。这8句称赞如来,可以忏悔无量劫来的恶口障业,得无碍辨才

  (三)广修供养。“以诸最胜妙华曼,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广修供养能够忏悔多生多劫的悭贪障业,得大财富。12句总共3个颂,最后一个颂“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是法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上等法,我以胜解心深信供养诸佛,皆仗普贤愿力方得成就。前面的供养虽有无量功德,但不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的百分之一。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

  (四)忏悔业障。“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正忏无始以来所有诸恶业障,能够得依正具足。

  (五)随喜功德。“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有法师这样开示随喜功德:通常凡夫人的烦恼较粗重,如果看见别人做得好,心中就不是很痛快,这就是嫉妒。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凡夫与凡夫之间互作随喜的话,就能得到相同的功德。为什么随喜的功德会这么大呢?因为真正的随喜是没有私心的,而我们自己做功德时往往自利的心很大。随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善巧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六)请转法轮。“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忏悔无始以来不求佛法之障,得慈善根。平时遇到善知识时往往也要请求传法。

  (七)请佛住世。“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惟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忏悔旷劫以来的轻慢佛障,能够得智能多闻。

  (八)普皆回向。分为总别两部分。

  “所有礼赞供养佛,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礼即礼敬诸佛;赞即称赞如来;供即广修供养;回向即普皆回向;众生即恒顺众生;佛道;即常随佛学。前三句是回向前七愿,后一句回向二处。今第八愿回向,回前七善向归众生与佛道。此即回因向果,也是回事向理。此一颂是回向中的总回向部分,也是十大愿中的十者普皆回向。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此16句是别回向,分为4个部分。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这两句是回事向理。胜功德指前十愿,是事。真法界是理。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无障碍性,故云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这4句是回因向果。性佛法及僧伽,指的是自性三宝:自心性上,照穷法界即名佛宝;自性湛寂不迁,即名法宝;自心性中寂照不二;即名僧宝。相佛法及僧伽指的是别相三宝。法报应化,即名佛宝;教理智断,即名法宝;三乘阶次,即名僧宝。性之三宝,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全依自己一性而显。此是理。相之三宝,佛不是法,法不是僧,各各别有义相以明事。理性三宝绝朕,(朕,zhèn,预兆、迹象的意思,“绝朕”同于“绝迹”),纤毫不立,是真谛。事相三宝森然,万法齐彰,是俗谛。真俗融通,圆成中道谛。入此谛观,名为海印三昧。三昧是正定,或者说是真如自性,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总而言之,若性若相,若理若事,都不离此一心性中海印三昧定。前两句举所向,第三句表示所能回向的,指上面的十愿诸善法。整偈的意思是:我今以此十大愿王,无量功德海因,皆悉回向给自性三宝,一心三谛的海印三昧果海之中。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这6句是回自向他。先是依仗回自向他之力,消诸业障尽净无余。见惑:身见、邪见、边见等惑。弹,贬斥。谤,诽毁。“我法等”含二意:一,我佛所说法;二,我即身见,法指佛法。谤无佛法、拨无因果即邪见。等指断常二边见说。他人造业,应须他人自忏,如何我之回忏能消他人之业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人的业障,也就是我的业障。我的回忏即他人的回忏。“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两句,回向度生不退。心运实智,证诸佛法界理;心运权智,度法界诸众生。三法既然同一性天智月,故我回自向他之力,能令念念智周一大法界广度众生,皆到诸佛不退之地。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四法指虚空界、众生、业、烦恼。这4句总结普贤十大行愿无有尽际,是结愿无尽。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供养一切,心无厌足,为大;难行能行,难作能作,为行;行弥法界,为普;位邻极圣,为贤。万行庄严,诸佛法藏,所以称为大行普贤菩萨。无边胜福莫过行门。诸佛菩萨,从行门出。华严会上,推普贤菩萨为长子,以其先入如来藏身三昧后说行愿,复称愿王。示其愿行,依此修证,不但灭罪生福,还能见性成佛。大行是法,普贤同佛,菩萨属僧,三称则三宝全具,首尾照应,事理无碍。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