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
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
众生因为心识状态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业力与业报的复杂多样,所以在一定因缘下,宇宙世界就显得非常的大,并有着不同维度的空间(佛门叫做法界),每个空间对时间的感觉是不尽相同的,每个空间的生命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产生和存在的方式、形态等都因业力、业报的不同而迥然有别。我们这个空间叫挲婆世界,地球则叫阎浮提,我们这样形态的生命叫人。若以“人”的存在样式为例,我们自己叫“正报”,所处的时空环境就叫“依报”。修行从“正报”下手,正报变了依报跟着变,它们是一体的两面。
生命的种类是不可穷尽的,单我们地球这个三维空间的物种,科学界就没法弄清楚。而佛学中的生命种类还是超级三维空间的,所以就显得更加繁杂多样了。佛门将不同的生命假名划分为佛(报身和应化身)、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六道众生等类。而这种划分的每一类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或类别。妙泽实在无力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阅相关的佛典。
象我们这样的“人”,则属于六道众生,予此佛门中常有六道轮回之说,那什么是六道轮回呢?佛门把不同的生命状态,即八识的“状态”决定不同的“种性”,因相对的智慧、业力不同、感召的果报不同,对应的境界和状态等的不同,假名划分为六种形态以及对应的空间属性(数字只是表法):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六道众生生存于欲,色,无色三界之中。
善慧业大的众生自然福报大,做人或升天做天人(天人即世俗所言的“神仙”),相反则堕落受苦。六道众生因尚未修证出彻底圆满的智慧和觉悟,无力挣脱业力或灭掉业因,生命状态忽好忽坏,只能身不由己地轮回受报。一句话,对于众生一直都只能处于一种轮回状态之中的客观现象,佛门就将它称之为六道轮回。
一般来讲,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为三恶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为三善道。但这里的善恶仅是一种相对而言,比如相对地狱,饿鬼为善,相对畜生,饿鬼则为恶。以此类推,人道(我们属人道)、天道虽是善道,可相对于佛菩萨则可以认为是恶道。
日常中,我们很容易就把我们这个三维世界存在的东西视为正常的状态,并天经地义以之为感受、判断和识别一切的标准。其实那些所谓鬼鬼神神等等,只是另一些生命形态的存在罢了,同我们一样,都是一种存在。从根本上讲,同我们平等。
都是有情众生心识感召、变现和报得的客观现象。因为我们不能识别和认知另类的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属性,以及存在的环境和空间维度。故而心生恐怖或想当然去妄下定义。以我们惯常的思维,不是迷信这些东西,便是武断地斥之为虚无和不存在。这都是固步自封、刚愎自用的表现。
一切生命的存在,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偶然性,凡事有因必有果。凡认为出于偶然或无缘无故地诞生什么、产生什么,那才叫迷信和愚昧。其实,不合我们人类常态下的东西(比如神通),根本没什么稀奇,众生原本就具备通达一切的功夫,只不过不识本心,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暂时没有恢复罢了。我们往往固执地以为我们并不具备这一切,故而才将鬼鬼神神和另类空间的一切视为“神” ,觉得玄乎和不可思议,往往不是迷信这一切,就是将这一切贬斥为迷信或虚无。
世俗中所说的神仙和天国,其实是天人和天人存在的空间,是一种修行上相对比我们做得更好,福报比我们更大、能长寿、有神通、更高级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存的环境。虽然天人及天国比我们好,甚至相对比我们好得已非常的不可思议,比如人们常说什么所谓的长生不老,与日月同辉,拥有种种神异功夫等。
但做天人还是不算修行成功,因为天国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终极归宿,他们仍旧在生死轮回的圈子里打转转。天福享尽(只不过寿命长得不可思议),神异消失,仍旧同我们一样作不了自己的主。说白了,当了神仙也还是十足的六道凡夫。
无论是人,还是鬼鬼神神,一切的神异功夫都只是一种修行的附产品,都是生命本来就有的一种属性或机制,那不应该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同智慧一样,神通也有层次和高下之分,心性不干净,智慧就不会高,神通的层次也就非常的低。在这个世上,有些人即使有了一点小神通,大多除了求名敛钱、妖言惑众、招摇撞骗以外,往往干不成什么正事,最终神通会消失或没有好下场。释迦牟尼早说过,向佛门求福为迷信;向佛门求术(神通)为邪信;只有向佛门求智慧才为正信,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佛门中的小乘修行证阿罗汉果位,净土法门里的“往生”成功等,即是已脱离三界,不再参与六道轮回,并可在更好更高极的空间里继续生活和修行,直至证得圆满的解脱和自在为止。因此阿罗汉及以上的修行者被称之为行解脱道,所以他们被称之为“圣人”,他们已永远地脱离六道凡夫式的生死轮回了。
然而,佛门中总有一些人由于愚痴或机缘不成熟,虽然入佛修行,却是出于一种迷信和盲目(佛学知见似是而非),他们虽然行善积德,也会做功课,可实质上并不如法,心态也不对,非常贪图世俗回报和所谓的功德,到头来往往还是在六道轮回中打转,仍旧属于六道凡夫。这种修行又叫修“人天乘”,即仅是培植一点道种,修出一种今生来世的世俗意义下的人天福报(即当有大福报的人或神仙)。因此,佛门倡导的修行是走解脱道,即至少要象阿罗汉那样脱离六道轮回才为上策。
生命种类如此纷繁多姿,宇宙万物这般复杂多样,其最大的秘密在于众生的心识状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每一种生命的智慧层次及其所对应的空间维度。众生的心识就象是一切信息的接收器和发射器,也是实现和连接一切现象的终端,但这些“时空”又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
从相对层面上讲,正因为心性标准(心识的状态)与智慧的不同,众生的生命才会形形色色、千姿百态,才会报得不同的空间所依存。而宇宙世界一切的本相就是真如实相,并非差别妄识下的一切二元属性,它本来无大小内外,无时空,无人我、无物我,象太阳一般如如不动,无有来去。一切生命、一切心识、一切现象、一切维度的物理世界都是它的“用”和“显”。
人见太阳有七色,别的生命见之则没有色或比七色更多。何为客观和真实呢?这是由于众生有“业”才有分别的识。诚如水在鱼之眼中意味着一切,在饿鬼眼中则是万劫不复的血河与深渊,在天人眼里则是美景。我们“人”在白天身心安稳,白天予饿鬼则是一片灼热可怕的火海。
如此,何处是宇宙世界最为客观、如实的全貌呢?难道以“人”的见闻觉知为“准”么?不,我们地球人不过是心识中储有三维空间之规则(业因),则相应为三维空间之业报和属性。在众多的生命中,“人”实在是沧海一粟呵。所以佛门才说,我们只要如法修行,转了正报便可转依报。比地球更加美好殊胜的空间实在是多如牛毛。
许多人恐惧死亡,执著于肉身之得失,以佛学的生命观来观照,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恐惧的。因为死亡只是一个环节,肉身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因为无智慧,加上因五蕴的肉身遮蔽,才会有隔阴之迷)。我们执著于本身就不必执著、不可执著的东西,甘被假相牵着走,我们当然就苦不堪言了。
如果我们不修行,不如法净化自己的心识,不能转识成智,那生生世世都可能会造作各种业障,自然活着时要感召许多苦痛,死的时候不良心识还会作崇(其贮藏的不良信息或“程序”太多了),使我们苦痛不已。有濒死体验的人就知道,心识会变现感召出各种相应的境界,我们若被这些境界缠住就解脱不了,我们就同这些不好的空间相应了。
其实一切“相”都是我们自性所显现的,不是自身以外另有实有的一个佛净土、天堂、阎王殿、地狱、或冤家宿主。一切都无自性,当心识干净,“识”转成了澄明的智慧,就不会感召这些。所以佛门才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假相不实,唯业所现,唯识所变,都是业力、心识所变现的。只要我们心识真空净了,这些境界就消失了。
只要心里不空净,着相,造业,就会出现这些恐怖景象,遭遇种种身不由己的果报。心灭罪灭,如果我们心安宁了,不再执著了外境外缘了,死亡时就会现圣像、佛像,往生到更高极的空间(佛门叫净土)。如果我们心里彻底空净了,连佛像也不可得,则是“归位”真如实相了,因为真如法身是无形无相的,将是大智慧觉照下的一片澄明寂静,那我们就成佛了。
一些初学者予此“识”与“境”的关系,在思维上总是难以适应,这是因为我们已习惯了五蕴“我”与我之外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不能接受这个“识”与“境”本来是一个“统一体”,都是真如的“妙用”。比如能量(无形无相)与物质就是一个统一体,它们可以互相转换,物质可以转换能量,反过来能量转成物质也同样成立。予此思维,就有利于我们对妙有和真空、正报与依报及成佛的“理解”了。
所以,我们反过来再看,“真如”又可以随缘而自在地与一切相应。就象如来应化于世,相应同样也依循我们这个世界的属性。释迦牟尼一类的众生又叫应身佛,这便是真如的妙用,这个应身佛传授佛法,也只能通过人的五蕴、六根、六尘可以识别的方式才与我们众生达成联系,取得沟通,形成认识和对话的可能性。所以作为应身佛的释迦牟尼示现的仍是拥有五蕴六根的“肉身”,与我们无别。
万法圆融,绝无非此即彼之二元对立,一切都本然相应相契,诚如水中之鹅卵石一定会圆而细腻一样。佛法的听闻者,修持者,以及传授者,都离不开五蕴、六根、六尘和四大、八识。这就叫相应,是真如无相无不相,是存在之机制本然如此。
比如说众生著爱美和崇高,佛菩萨必得庄严美好、威德之相,处处与世俗的接纳性不相违背。再者,藏民过去信本教(一种原始的鬼神信仰),信奉邪师邪法,如遇冥顽不化,心魔教重的众生,为了降魔和震慑住人心中的魔性,佛门则又是“不依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佛菩萨往往还会现恶相或大威德相,恩威并重地救渡众生。所谓佛菩萨入人道为人态,入地狱为鬼形,入畜生道为畜生形。总之,随类而显现,不可能是那一类空间生命形态外的一个另类,因为另类永无接纳的可能性。
不过,明白了万法唯“识”后,我们更要明白一个硬道理,外因永远只能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修行的本质内因永远在于我们自己,佛菩萨等无论如何伟大和智慧,那都只是“我”的外因外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成全自己,那一切都是白搭。所以,如果我们真想修行的话,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有生之年一定要将我们的八识种子培养成熟,洗涤干净。我们得从“因”上改观自己,标本兼治,自然必有成功的那一天。生命的一切都不会是宿命的,事在人为,不由任何外在因缘或事态所主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 上一篇:11:关于练气功
- 下一篇:9:“业” 是什么?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禅?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