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的慢生活
一年多同喜班的修学忙碌而充实,好似弹指间漫不经心,却又饱含太多的感动和改变。与加入三级修学前已过去的那些年相比,这一年,仿佛才是生命的真正开始,蹒跚学步,诚惶诚恐,又笑中有泪。
一年多的修学有太多难忘的记忆。最让我感恩的,就是一年的修学打磨,让我这个急性子,渐渐变成了慢性子……
修学前,自己因多年来从事的工作关系,养成了风风火火的习惯。朋友们常笑话我,怎么连走路都是急匆匆的,听别人说话也常听到半句就忙着做其他事去了。在工作中,我的上级领导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让我看来,事情要干得漂亮,结果要很圆满。以结果为导向才是对上级领导最好的交待,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性子急、做事急、追求完美的心态贯穿在多年来的做事过程中,也理所当然认为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样子,没觉得有太大问题。修学后,这样的“着急”心态却给我带来不少烦恼。
记得刚开班时,当班长的我,对许多事大包大揽,认为这样才是发挥了班长的作用。随着刚开班的新鲜感过去,师兄们的修学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不认真自修,共修请假,分享跑题,感情似乎也不那么凝聚……对班级的种种状况,我开始焦虑,在三级修学模式里,不是应该越修越畅快吗?怎样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自己因不停地做事,又要参加一些培训,觉得时间不够用而心生疲累,于是不停地进行错误的观察修。时时问自己,在这里,要求话要善巧、心要慈悲、事要利他,行事和思维全然与世间的那一套不同。凡夫习性这么刚强难调,如果总是善巧、慈悲,却不解决问题,这样学佛真能解脱吗?如果解脱是这么难,那么修学的意义在哪里?面对问题,甚至一度对自己的修学也产生了怀疑。
回望心路历程,并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心态开始转变,情绪开始明朗,性子由急躁变得和缓,而班级的修学也从一开始的种种问题到后来的大改观……改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就像一棵小树苗,种在土地里,每天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有良好的土壤,有干净的空气,有园丁精心培植,有一天,它突然冒出了新芽。
三级修学就像对“凡夫心”重新进行改良和培育,自修、共修、闻思法义就是为这颗“心的种子”的成长创造各种因缘,帮助自己调整转变心行。而对我而言,每周的班委会,也是我的“辅助药品”,对我辅以“凡夫心”心病的治疗。辅导员慧悟师兄每周末都通过网络和我们相聚。刚和慧悟师兄相识,难忘于她的“慢”性子。每周的会上,师兄总是不厌其烦了解各组师兄自修的情况,有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她说话总是不急不缓,不温不火。她会反复和班委师兄沟通,听取每位师兄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时师兄们说话并不如法,她也从不直接否定,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大家思考。她总不急着下结论,也不会急着说再见。会上,她三番五次地提醒:对师兄们的帮助不在世俗的事情上,而是安住法上,要创造一切促进师兄们参加共修的因缘而不执著于结果;要智慧地慈悲,对师兄的帮助其实是成就自己的成长,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心行的调整而非事情结果要多完美……
那时,我常常想,慧悟师兄说话好慢、性子也好慢啊。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很简单很容易就可以达成共识的吗?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这么长时间去讨论,又常常没有效果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能体会慧悟师兄的良苦用心,甚至常常在师兄的反复引导中,陷入自己的想法里。感觉每周开会就是例行公事,师兄们总在分析别人的问题,却不真诚面对自己,不说真话。这样下去,班级的问题怎么解决?
在又一次的班委会上,当讲到师兄们的状况时,我忍不住哽咽、泪崩,心中充满侠客般的豪情,认为自己这样说话才是最真诚的。慧悟师兄并没有当场顺应我的情绪,而是在第二天与我通了长长的电话。电话里也并没有对我批评指责,只是温和地和我聊天,了解我的想法。她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柔和缓慢,让我觉得在和她的对话中,时光也静止了一般……这样静与慢的对话,对于特别急与躁的我又是别样的考验。
随着修学的深入,我的观念一点点改变,也一天天看到自己的问题。同喜班一年来,导师带领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走近佛陀,解读皈依。我认识到一切烦恼的根源,都与外在无关,而是源于自己的无知与执著,源于强烈的“我执”。无知让我颠倒黑白,产生错误观念并使生活充满迷惑、混乱和痛苦,错误的认识造就了当下的生命状态并让生命沉沦于无尽轮回。佛法的修行先是观念的修行,“随喜他人,检讨自己”才能看到更美好的世界。
对于如何做事,导师说,“修学不仅是对法义的闻思,更是对心行的调整。”“要在做事中修行,关键是用什么心做事,在做的过程中怎么用心,怎么调整,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用功的地方。”我那么急着赶路,急着完成任务,急着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急着看到效果,并不是自己有多优秀,而是我的心出了问题。着急得到认可和肯定,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我追求的这些目标,对于生命品质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成就的只是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这些感觉给生命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让我活在慢不下来的世界里。
我终于明白了“话要善巧、心要慈悲、事要利他”的真正含义,就是一颗无我利他的菩提心。我终于渐渐体会到慧悟师兄的慢和静,其实是一种坚定的安住,是一种正念的散发,是修学对生命品质带来的变化,是智慧与慈悲的交织。我感觉自己慢慢打开心,一点点随师兄一起融入“慢与静”的频道,并更多地体会到喜悦。
感恩每一次佛法智慧的洗涤,给我内心注入满满信心;感恩每一天与师兄们相互陪伴的坚持,每一点艰难的成长,都好似新生。
三级修学引领我回归“慢”生活,重新学习说好每一句话,观照每一个念头,从真诚、认真、老实地面对自己的“心”开始……
- 上一篇:回顾四十年我只在修我执
- 下一篇:修学让我享受少欲知足的喜悦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