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无它求,无奢望,所以生命强大

\

  “寡欲”就是少欲,和佛家所讲的“清心”是一个意思,但程度有所不同,“清心”有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世俗人难以做到,“寡欲”却是可以做到的。人心不静,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

  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人生如果没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也会索然无味。对正常的欲望,每个人都可以用正常的途径去追求,从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不满足是人的一种本性,我们是永远不会觉得自己的欲望多的。弘一法师所处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粗茶淡饭,能吃饱就是富有了,如果这时候还幻想天天吃肉,那就是奢望了;有衣服穿,冻不着就是福气了,如果还能穿着不打补丁的衣服,就是富有了。如果还天天奢望穿绫罗绸缎,就超出了人的正常欲望,如果此时不加以克制,就会陷入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之中,如果他为了钱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会使人生走向罪恶的深渊了。如今,我们希望自己每天有肉吃,每天有漂亮衣服穿也不算是奢侈的事。“寡欲”不能再以过去的标准来定。那么,对现代人来说,欲望到底在一个什么度上,才算合适呢?

  其实,只要是通过正常的劳动便能够满足的欲望,都算正常。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多是少,可以看他在不能满足欲望时,是否仍能安之若素,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方便、抱怨和痛苦。比如两个人到一个贫困山区旅行,平时这两个人的生活条件差不多,到了山区以后,甲在山区物质极度缺乏、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很愉快地生活,吃着别人吃不下的食物;而乙则感到非常痛苦,每天抱怨不已,好像生活在地狱中。这两个人在平日的生活里虽然消费差不多,但是乙显然过得很不快活,因为他的欲望太多。

  法师说“寡欲故静”,寡欲者大都淡泊名利,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不为外物所累,因而能够在红尘中做到“静”。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当人有欲望的时候,就会为了满足欲望而“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清心寡欲”,自然不会有任何动作。现实中的我们忙忙碌碌就是因为欲望太多,当我们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另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永远不会有终结的时候。因此,我们始终不得空闲,难以腾出时间修养身心。

  儒家认为修养身心主“静”,所谓“静以养德”,一个人必须要心如止水,没有杂念,才能做好修养身心的工作。弘一法师给了我们一个“静”的方法,那就是减少欲望。当我们没有欲望的时候,世间的权势、金钱、名利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内心,心绪就会安定,这对于修养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孙思邈曾经指出,长寿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五难”:名利难去,喜怒难去,声色难去,滋味难去,神虑难散。“寡欲故静”,静则能排除“五难”,人自然能长寿。弘一法师则进一步提出了“有主则虚”,“有主”就是有目的。当我们做到“静”的时候,则需要用另外一种东西来填充我们的内心,否则,心无一物,必如无根之萍,随波游荡。

  有一位老书法家谈及自己当初练习书法的缘由时说:“人长着手,就总想拿点东西。比如,看见女人的腰,就想搂一把;看见钱,也想抓一把;看见官印,更想据为己有。可是我知道这些东西会让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为了转移自己的欲念,有一天,我就想,就让手抓住这支笔吧,每天都把心思放在练字上,手里也不闲着,那些欲望也就都消失了。”

  用健康的爱好代替酒足饭饱之后的各种欲望,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些老年人退休之后,骤然闲了下来,反而很难适应,这时候,一些人开始学习书法、绘画、唱歌等,人活得充实,精神变得饱满,心头的烦恼也一扫而光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