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被带着走;一念消失,知止,如同不动。
1919年,弘一法师送给好友夏丏尊一幅字,上书“知止”二字。那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一年零一个月了。知止是什么意思呢?“止”是指“归宿”、“立场”,“知止”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归宿和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知止”寥寥二字,其中却蕴含着无限深意与禅机。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整日早出晚归,辛勤地劳作,仍然不能温饱,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他的老婆每天都到佛前虔诚地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点。她的祈祷果然感动了佛祖。一天,樵夫外出打柴时,在一棵大树下挖到一具金罗汉。
一文不名的樵夫一下成了富翁,买田置地,日子好过起来。按说,樵夫从穷光蛋变成百万富翁,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樵夫才高兴了几天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了。
他老婆就问:“我们现在吃喝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还唉声叹气的做什么?难道你是怕小偷来偷吗?小偷可偷不走这些房屋和良田,有什么可怕的。你真是个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完老婆这一番话,却发起了脾气:“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偷不偷倒在其次,让我烦恼的是那十八个金罗汉我才得了一个,那十七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我怎么能安心?”就这样,樵夫终日为那没能得到的十七个罗汉失魂落魄,没多久就病死了。
这个人不懂得知足,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终于害了自己。世上的人,表面上死因各样,其实,多数都可归结为不知足,不懂得“知止”。如果我们懂得知足、知止,就会少很多的烦恼,身心清静,让自己多活几年是没有问题的。
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他不懂得知足、知止。不知足,无论有多少财富他都会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永远为得不到的发愁;不知止,不懂得见好就收,最后反而连同到手的都一起失去。
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两块石碑,其一刻“送秦一椎,辞汉万户”八个大字,另一块上刻“知止”二字。两块碑合起来,也可看成一副对联。张良辅佐刘邦灭了秦朝,天下初定,他便托病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只有张良因懂得“知止”的妙义得以保全性命。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伟人,莫不是因懂得“知止”二字的妙意,而让自己功成身退,留下人生最完满的一笔。
一天傍晚,虚有禅师在河边散步,看见几个人正在岸边垂钓,禅师无事,就站在旁边观看。这时,其中一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来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活蹦乱跳的,旁边围观的人都为他齐声欢呼起来。可是,这个钓者却熟练地取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就将鱼丢进了河里。人群中响起一阵惋惜声,但心里又很佩服这个钓者,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这是个钓鱼高手。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不屑一顾,又顺手扔进河里。第三次,钓者的鱼竿再次扬起,却是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失望的叹息,有人心想,早知如此,第一次就不应该丢掉那条大鱼。不料这次钓者却将鱼小心解下,放进鱼篓。
围观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他:“为何舍大而取小?”
钓者回答:“因为我家最大的盘子不过一尺长。”
看到此,禅师深有感触地说:“世人皆求大不求小。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钓者而言,他可以给自己买一个更大的盘子,他也可以把鱼切断烹制。所以,在旁观者看来,这个钓者其实是很傻的。但我们都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肚子的容量是一定的,钓者只要一尺长的小鱼,岂止是因为盘子不够大,钓者要的是那一份知足常乐的自在生活啊!
圣严法师曾说:“如果现代人能淡泊名利、不去计较,用‘一粥一饭’的态度过日子,必然会觉得格外充实,而且在充实之中会有淡泊、宁静、轻松、自在,仿佛无事一般的心境。”
仰山禅师问师父沩山禅师:“师父,等您圆寂之后,如果有人问起师父的道法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
沩山禅师只说了四个字:“一粥一饭。”
为什么说一粥一饭呢?因为在禅宗的寺院,早上吃一顿粥,中午吃一顿饭,晚上不吃东西,所以,僧人每天只吃一粥一饭。沩山禅师这样回答,是不是说他每天只吃粥吃饭混日子就可以了?当然不是,禅师的意思是说,无论人有多少欲望,其实每天只需一粥一饭就足够了。就算你是皇帝,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天三顿饭,沩山禅师用“一粥一饭”四个字告诉人们要学会知足。
李嘉诚的办公室中悬挂着“知止”二字的条幅,以此来警策自己凡事适可而止。在李嘉诚看来,世上之事,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原理,过度的行为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晚年的李嘉诚虔心向佛,慈悲喜舍,将个人三分之一的财产捐出成立基金会,致力于慈善事业。只有懂得“知止”才不会在事业最鼎盛之时跌入低谷。钱财多失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巴不得满盘皆收、赢家通吃。
如果当下只有一个馒头,我觉得知足,真好,我今天没有饿肚子,有多么幸福;如果当下有一桌山珍海味,我也知足,真好,人生可以有这么大的幸福,我还有什么不开心的?有多有少都一样快乐,这样的人,就是知足。因为知足,内心便充满富足感。而那些不知足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还不够,永远像一个穷人那样说:我太穷了,我拥有的太少了,我何其不幸。所以,即使他是百万富翁,其实还是个穷人。因为不知足,最后把自己的所有都失去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 上一篇: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 下一篇:知足的人生最富足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追着别人的幸福跑,你永远不会幸福
- 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 通过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坏习惯
- 十分福气,享受三分
-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 舍弃浮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 玄奘法师取回的经书有哪些?
- 别让欲望绑架了你的心
- 如何用六根来布施?
- 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受煎熬
- 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 追求不圆满的人生
- 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中国佛教史上有哪四位佛经大翻译家?
- 人生不过是路过,没什么不可放下
- 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
- 如何亲近善知识,才算是常随佛学?
-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活明白了?
- 佛教徒按身份来分有哪七种称谓?
- 布施结缘时,也要看对象如何吗?
- 佛教创建于何时?
- 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印光大师]心净就能往生净土
- [乌龙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来的?
- [禅宗五家]万松行秀是怎样使曹洞宗宗风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
- [宗门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禅师的慈悲
- [佛与人生]追着别人的幸福跑,你永远不会幸福
- [佛学常识]法相宗缘何而来
- [其他汉传法师]众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备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普洱茶名的来历
- [禅宗典藏]《指月录》是怎样一部禅门经典?
- [佛经故事]世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
- [哲理故事]常释怀,做人何必太较真
- [佛与人生]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 [佛学常识]什么是六相
- [其他汉传法师]一计漂亮常知歌
- [红茶]古树红茶的功效、作用与工艺
- [禅宗五家]临济宗在元代保持着怎样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