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
- 观经四帖疏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毗婆尸佛经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 净土修学导引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百喻经》原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文
- 净土探微
- 弥勒净土论【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慈悲道场忏法
- 大乘无上续论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佛说七佛经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般泥洹经原文【西晋 白法祖译】
- 般泥洹经
- 中阿含经
- 佛说千佛因缘经
- 《贤劫经》原文
- 安乐集
- 歧路指归
- 清莲飘香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净土风光
- 念佛速证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师:入香光室
- 思归集
- 导归净土
- 印光大师文钞
- 李济华居士遗集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佛说四不可得经》原文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俱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
佛明旦着衣持钵入城分卫。四辈皆从。诸天龙神各赍华香伎乐。追于上侍。佛道眼睹见兄弟同产四人。远家弃业山处闲居。得五神通皆号仙人。宿对来至自知寿尽。悉欲避终。各各思议。吾等神足飞腾自恣。在所至到无所挂碍。今反当为非常所得。便危失身命。当造方便免斯患难。不可就之也。于是一人则踊在空中而自藏形。无常之对安知吾处。一人则入市中人闹之处。广大无量在中避命。无常之对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一人则退入于大海三百三十六万里。下不至底上不至表。处于其中无常之对何所求耶。一人则计窃至大山无人之处。擗山两解入中还合。非常之对安知吾处。于时四人各各避命。竟不得脱。藏在空中者便自堕地犹果熟落。其在山中于彼丧亡。在大海中则时夭命鱼鳖所食。入市中者在于众人而自终没。
于是世尊睹之如斯谓。此四人闇昧不达欲舍宿对。三毒不除。不至三达无极之慧。古今以来谁脱此患。佛则颂曰。
虽欲藏在空若处大海中
假使入诸山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
是故精进学无身乃为宁
佛告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获致。何等为四。一曰年幼颜色炜晔发黑齿白。形貌光泽气力坚强。行步举止出入自游。上车乘马众人瞻戴莫不爱敬。一旦忽耄。头白齿落面皱皮缓。体重拄杖短气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终不可得。
二谓身体强健骨髓实盛。行步无双饮食自恣。庄饰头首谓为无比。张弓捻矢把执兵仗。有所危害不省曲直。骂詈冲口谓为豪强。自计吾我无有衰耗。疾病卒至伏之着床不能动摇。身痛如搒耳鼻口目不闻声香美味细滑。坐起须人恶露自出。身卧其上众患难喻。假使欲免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谓欲求长寿在世无极。得于病死命既甚短。怀万岁虑寿少忧多。不察非常五乐自恣。放心逸意杀盗淫乱。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嫉邪见不孝父母。不顺师友轻易尊长。反逆无道希望豪富。谓可永存。讥谤圣道以邪无双。嘘天推步慕于世荣。不识天地表里所由。不别四大因缘合成犹如幻化。不了古今所兴之世。不受倡道。不知生所从来死之所归。心存天地。谓是吾许。非常对至如风吹云。冀念长生命忽然终不得自在。欲使不尔终不可得也。
四谓父母兄弟家室亲族。朋友知识恩爱荣乐。财物富贵官爵俸禄。骑乘游观妻妾子息。以自憍恣饮食快意。儿客仆使趋行骑视。顾影而步。轻蔑众人。计己无双。奴客庸骂兽类畜生。出入自在无有期度。不察前后。谓其眷属从使之众意可常得。宿对卒至如汤消雪。心乃怀懅请求济患安得如愿。呼噏命断魂神独逝。父母兄弟妻子亲族朋友知识恩爱。皆自独留。官爵财物仆从各散驰走如星。欲求不死不可得也。
佛告比丘。古今以来天地成立。无免此苦四难之患。以斯四苦佛兴于世。设无此难。不现身相教化群黎。犹如四方有洪石山广大且高。上生草木众果药树。华实悉茂。忽失野火四山俱发。暴疾相向速于日行。有人白王。说有此患宁可避乎。答曰。不可得也。天中之天。唯有神通乃可济矣。
佛言。有心意识。不解深妙空无之慧。心计吾我。五阴所缚六衰所惑。欲不老病。规拔此恶分离之患。志于常存终不可得。唯成法身阴衰悉蠲。无内无外进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难之患。如春种谷。令秋不熟终不可得。殖老病死别乖之本。欲离不终不如志也。犹树生果。欲使不落终不可得也。犹人饮酒。欲使不醉孰有获愿。种诸根本。欲令不终不可得也。如人服毒。欲令不死谁有获愿。种离根本。欲令不别终不可得也。犹人入溷。欲令不臭谁有获愿。植老病死欲免斯患。未有如愿。人不识此四苦。放心恣意没沈五道。犹如车轮不得离地。悲哀呼嗟转相恋慕。无有竟已。犹如狂逸裸形而游。恍惚妄语谓为真谛。痛哉谁了此义唯有解道乃知之耳。比丘白佛言。何缘免济此苦之难。
世尊告曰。当求解脱。何谓解脱。佛言。护身口意初中竟善。不为声闻行。身不犯三罪。口不犯四过。意不念三恶。初中竟善也。又身口意和而归三宝。除于三毒。入空无相不愿之法。向三脱门。是初中竟善之德也。三界皆苦。生老病死。视身如怨。行于四等悲慈喜护。不遵大慈无极之哀。趣欲免身至于泥洹。不念一切便得罗汉。不及十方。虽得免于四患犹有限碍。
佛言。发菩萨意。普令众生常念遵六度无极之行。初中竟善者。谓发意菩萨也。初亦善者。视一切人如父如母如身。常等无异。中亦善者。不畏勤苦在于生死无央数劫。不以为劳。竟亦善者。分别空慧不见吾我。
又初亦善者。本发大意愿济一切。不为己计。中亦善者。行四等心慈悲喜护。竟亦善者。弘无极慈欲导群黎。遭诸恼患。初亦善者。观身四大本无化合。缘于无缘。中亦善者。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有斯四事则受身矣。无缘无攀何从得因。犹如立屋。有材有土有水有草。四事别离各散异处。人合作舍因得屋名。计身四事亦复如是。各在一面心着所有我人寿命。四大合成因号为人。竟亦善者。了知无身不倚三界。一切悉空。初亦善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之道。中亦善者。晓知六通之法。入柔顺法忍。竟亦善者。知身自然诸法自然人物自然。一切如化如幻计皆本无。初亦善者。谓发无上正真之道。中亦善者。解音响慧。得无所从生不起法忍。竟亦善者。逮一生补处。勇猛之状游一切生。睹无所起救济一切。如日普照无所不遍。是为菩萨初亦善者。中亦善者竟亦善者。佛言。行菩萨道多所度脱。犹众星中月而独光。光如日初出一时悉遍。犹如炬火在所如照。疗诸病如良医。度群黎如船师。安三界犹国主。降异道如师子。道心普如虚空。心等如地。洗垢如水。烧诸罪如火。游无碍如风。是为初中竟善菩萨之事。乃为究畅。
佛说如是。诸菩萨及众比丘。诸天龙神阿须伦。闻经莫不欢喜。
- 上一篇: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
- 下一篇:佛说医喻经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