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
- 观经四帖疏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毗婆尸佛经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
- 净土修学导引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百喻经》原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文
- 净土探微
- 弥勒净土论【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慈悲道场忏法
- 大乘无上续论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佛说七佛经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般泥洹经原文【西晋 白法祖译】
- 般泥洹经
- 中阿含经
- 佛说千佛因缘经
- 《贤劫经》原文
- 安乐集
- 歧路指归
- 清莲飘香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净土风光
- 念佛速证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师:入香光室
- 思归集
- 导归净土
- 印光大师文钞
- 李济华居士遗集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苦观
我们今天所过的生活虽然安逸幸福,但就象做一场美梦一样,不久就要醒来。而且,梦里的幸福安乐是虚假的,有什么实质可言呢?过去生我们修了一点善,今生能享这一点福,一旦福享尽了,就只剩下苦了。福报毕竟有限啊!即使是天王,命终后也在眨眼间堕入三途。轮回里的安乐是靠不住的。佛在经上说:“三界通苦,犹如火宅。”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屋子已经着火了,可是屋里的人还蒙在鼓里,沉浸在眼前的快乐气氛中,寻欢作乐,醉生梦死,不知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根本想不到要赶快逃离。这是六道里安乐的真实写照。所以,当我们真正了解透彻六道的真实情况,自动自发就会生起求出离的心。
二、别说六道之苦
1、地狱之苦
地狱可分为四大类:八热、八寒、近边、孤独地狱。
① 八热地狱
从复活地狱向下到无间地狱共八个。这些地狱的地面与周围全部犹如打造的烧铁一般,在熊熊烈火中觉得火烧火燎,热到极点。它的温度有多高呢?目连尊者只抓了两把地狱里烧出来的灰放到人间两个湖泊中,湖水立即蒸干。我们可以闭眼想象一下,炼钢炉的温度可以说很高,人不敢靠近,但这样的温度还远远无法把一整个湖泊蒸干。那在地狱这种燃烧环境中,怎么能呆得住!由此可知,地狱众生受的苦多么剧烈。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忍受其它的刑罚,而且他们的寿命很长,我们举几个地狱为例。
a、复活地狱
此地狱众生因嗔恨心重,彼此见面象不共戴天的仇敌一样互相撕杀,最后全部亡命。这时从空中传来声音:“愿你们复活!”随即所有众生死而复生,又和从前一样争斗不休。
这个地狱众生寿命500年,一天相当于人间900万年,一年按365天算,可以知道他们的寿命多长。这是八热地狱中寿命最短的,其它七个地狱依次呈八倍递增。
b﹑黑绳地狱
狱卒在地狱众生身上用黑线分成几份,众生被狱卒用火红的铁锯锯割,这些刚刚被锯开的部位马上又粘连在一起,就这样反反复复感受剖割的痛苦。我们闭眼想象一下,人间动手术,开膛剖肚,有点与此类似,但程度不知道轻多少倍,都是上麻药的。可是一旦麻药醒来,就受不了了,叫苦连天。这点苦已很难忍,那地狱里一天中万死万生,怎么受得了。
C﹑众合地狱
众生被关在很大的铁臼内,狱卒们挥舞铁锤打他们,在万分痛苦中死去活来。
这个地狱又叫夹山地狱,在川谷中所有相对的山岭变成自己以前杀害的动物头像,地狱众生被业力牵引来到两座山中间,两山碰撞在一起,把他们全部夹死。当山分开时,他们就又活过来。反反复复死而复生。
d﹑烧热地狱
大如三千大千世界的铁器内装满了沸腾的铁水,众生遭受熬煮之苦。当他们浮到水面时,狱卒用铁勾将他们勾住,用铁锤锤打他们头部。于是他们便昏迷不醒,此时全无苦受。当他们醒过来之后,便以为昏迷时是一种安乐。苦不堪言。
我们都煮过螃蟹,见过它们在沸水中挣扎的模样。假如换了我们被煮,会是什么感受!
e﹑无间地狱
在燃火的铁屋内,狱卒将众生放到堆积如山燃火的铁块中央,众生的身体与烈火燃成一体,只能发出惨叫而身体却显不出来。
时无间:受苦没有停息的一刻。
身无间:地狱有多大,身就有多大,充满地狱。
刑具无间:饱尝前七种地狱所有苦。
寿命达一个中劫。
② 近边地狱
无间地狱的四方各有四个近边地狱,共十六个。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各有一铁柱山。
铁柱山地狱是为破淫戒的出家人或邪淫众生转生之地。由于业力牵引,他们来到此山前,这时听到山顶上有昔日恋人呼唤自己,于是便向上爬,结果身体被铁树上的树叶刺穿。爬到山顶,飞禽啄食他们的眼球。这时,又听到山脚下传来呼喊他们的声音,于是往下奔去,所有铁树树叶转向上方,从他们的前胸刺入,穿透后背。到山脚下,等候在此万分恐怖的铁男铁女将他们拥入怀中,将头颅活活吞入口中细嚼慢咽,并不时从嘴角两边流出白色的脑浆。
③ 八寒地狱
中央与周围都是冰川、雪山;到处是狂风四起,暴雪纷飞;众生赤身露体,遭受寒冻的苦难。因有八种不同的痛苦,所以安立了八种名称,统称为八寒地狱。
寿命:以具疱地狱为例。在二百升的大盆里装满芝麻,每一百年从中取出一粒芝麻,直到将所有芝麻全部取完,才是具疱地狱众生寿命结束的时候。其余地狱依次呈二十倍递增。
我们来观想一下这些地狱的痛苦。如果在人间,寒冷季节一丝不挂在外面停留短短的一瞬,尚且无法忍受,假设真的生在那些地狱里,又怎么能忍受得了呢?我自己因体质寒,冬天常常有寒彻骨的体验,骨子里都是冷气,身体象在冰窟窿里一样,晚上躺在床上,虽然困得要命,但冷得睡意全无,分分秒秒都在受煎熬,只盼着快点天亮。长夜漫漫,好象没有出头之日。这点寒冷已被折磨得感觉生不如死,那这些地狱众生更不知是什么感受了!
④ 孤独地狱
处所不固定,痛苦也是变化不定。
佛在世时,有一屠夫晚上持不杀生戒,而白天大开杀戒。他死后转生到孤独地狱,夜晚身居美妙宫殿里,有四名美女供奉饮食,快乐无比。到了白天,宫殿变成燃烧的铁屋,美女变成恐怖的花斑恶狗来咬他。
以上八热、八寒共十六个,加上近边和孤独地狱,合计共十八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八层地狱。
闭目观想地狱之苦,令人胆战心惊。佛说阿罗汉回忆起自己往昔在地狱所受的苦,身上都出血汗,他还心有余悸。我们听了这些地狱苦难的描述,仍然生不起畏惧心,什么感受也没有,麻木不仁,是自己善根不够,薰习不够。真正善根深厚的人,听了后会感同身受,生起极大的恐惧心,畏惧三途苦,决定不敢起贪嗔痴的念头。我们检点反省自己,假如贪嗔痴念头不断,说明对三途的苦难依然认识不够透彻、深刻,所以还敢造三途因。要继续加强薰习。
堕地狱之主因是嗔恨心。如果我们看这人不顺眼,看这事看不惯,就不行。小小的不满都是将来堕三途之因,“勿以恶小而为之”。安世高的一个师兄弟是讲经法师,仅仅因为一次托钵托到的饭不好吃,心里有点不高兴,死后就堕入畜牲道变成一条大蟒蛇。我们与他比,我们的嗔恨心不知比他重多少倍,修的福不如他,智慧也没法和他比,我们恐怕连畜牲都当不上呢。所以痛悔以往所造深重罪恶,诚心忏悔,发誓今后宁死也不造堕地狱的恶业。从现在起就要训练看一切人事物都看得惯。应该做到和什么人相处都好,在什么环境中都好。
2、饿鬼之苦
① 隐住饿鬼:分三类
a﹑外障饿鬼
障碍来自外部。甚至在几百年中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整日饥渴交迫。四处找寻饮食,结果一无所获。有时看到远处有江河,可到了近前,所有的水已干无一滴。有时远远望见果实累累,郁郁葱葱的树木,到了跟前时,所有树木已干枯成了树干。有时看见品种繁多的饮食,可到了近前时,却遭到全副武装的看守殴打、驱赶。对于这些饿鬼来说,夏季月亮也显得火烧火燎,到冬季太阳也是寒气逼人,实在是受尽了折磨。
b﹑内障饿鬼
腹大如海,咽细如针。即使有一星半点的水进入喉咙,也满足不了他们大如盆地的胃口。即使腹内稍稍有一点饱的感觉,在夜晚期间腹部也会燃起大火,烧尽心肺等所有内脏,是何等痛苦。当他们想走动的时候,茅草般的肢体却难以支撑大如盆地的腹部,真是痛苦到了极点。
c﹑特障饿鬼
在庞大的躯体上,居住着成群的小饿鬼,这些小鬼不停地啖食着大鬼。此外还有许多不定的疾苦。
我们想想看,假如我们自己少吃一顿饭,便会觉得何等痛苦,如果真的生到长年累月不闻江水名字的地方,那将如何面对呢?投生为饿鬼的主因是悭贪。有人生前饥荒时怕挨饿,就囤粮,结果死后变饿鬼。所以一定要舍贪心。贪是没有的想得到,“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所以,要克服私欲。儒家讲格物,格除物欲,于世无求。看一眼,知道是什么,但什么也不要,要样样知足,就自在。
② 空游饿鬼
包括妖精、死魔、厉鬼、鬼女等等,这些饿鬼始终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以及恍恍惚惚的错觉状态中。尤其难以忍受的是,他们每过七天就要重复一次死亡的痛苦。他们希望把痛苦转移给别人,于是找替死,所以,居心不良,怀有歹意,无论到哪里都是损人不利己,死后下场多数都是堕入恶道。而且,他们接近谁,谁就倒霉。本来满心欢喜来到昔日的亲朋好友面前,结果却使他们重病缠身或发疯。
3、畜牲之苦
动物世界是弱肉强食,时时刻刻处于万分恐惧的心态中,经常面临被天敌吞啖或被人猎杀之危险。家畜被主人驱使承担众多劳役,老了被主人一刀结果性命。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家禽,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被宰的厄运,自然死亡的几乎一个都没有。所以,畜牲道又叫血途,最后都是血流而死。
畜牲呆头呆脑,愚昧无知,根本不懂得取舍的道理,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畜牲又很执著,以为这个身形就是自己,不知道可以换一个身形。畜牲寿命不见得长,但它死后又投胎作畜牲,生生世世很难出离。祗园精舍蚂蚁,七佛出世,还脱不了蚂蚁身。
我们看到,三恶道的众生受苦受难,这种苦难的数量多不可数,程度无比剧烈,时间极其漫长。更悲惨的是,三恶道是八难之处,没有修行的可能性。一经生到恶道后,要想解脱出来实在是难之又难。
看看三途众生苦,回头想想自己苦。谁没造过三途业?我们过去今生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有体积的话,尽虚空界都不能容受。《地藏经》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所干的事都是损人利己。造作这些业因,招来将来堕三途的果报。念众生苦,回过头来就知道自己苦。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脱离轮回,三途果报我们一定要受。这一生好不容易得人身,闻佛法,也开始修行,那是不是就出得去了?念佛念经管用吗?我们看到一万个念佛人往生的只有两、三个,什么原因?古人批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口里念佛,心里想的还是六道轮回的琐事,甚至还都是贪嗔痴的念头,你的心与六道相应,你怎么能逃得出去?古人在列举念佛人一百种果报中,第一种就是堕地狱,嗔恨心太重了!所以念佛要会念,心口要相应,心心要与阿弥陀佛相应,决定不能与三途六道相应,这才能了脱生死。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如果不明了此理,修一辈子都是糊涂修行,把这一生好不容易得来的脱离轮回的机会白白葬送掉了,空过此生,转眼又堕入三途,长劫受苦,太可惜太可惜了!
4、人类之苦
一般人认为人间有苦有乐,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人间有哪些苦:
① 苦苦
佛在经上用两个字来形容“苦苦”,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义:身心是业报身,众苦所集之处,已很苦,再加上外面种种苦,苦上加苦,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苦!
二义:前面的痛苦还没有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们可以从八个方面去了解苦状:
a﹑生苦
出生的苦,就如同在地狱受苦一样。十月怀胎,所处环境是浓血屎尿,身体只能缩成一团,无法舒展,如同在地狱一般。母亲喝一杯冷水,感觉如在八寒地狱;母亲喝一杯热水,感觉如在八热地狱。出生时,从那么窄的地方挤出来,如同受夹山地狱之苦。一接触外面空气,风吹到身上,感觉如同受风刀地狱之苦。所以每个婴儿一生下来都是哇哇大哭,感觉苦,才哭。有谁见过哪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是笑眯眯的?没有吧!
b﹑老苦
年轻是所孜孜追求的种种物欲享受,对老人来说,白送给他,他也享受不了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你看,再香再好的食物也消化不了了。牙齿掉落,好东西也嚼不动了;味觉也迟钝了,品尝不出饮食的味道。好看的东西,眼睛花了看不清了;动听的音乐,耳朵聋了听不见了;优美的风景,体力衰弱也不能游玩,活动活动就气喘吁吁;背也驼了,说话含糊不清,忘性很大,一天到晚昏昏沉沉,意根衰弱,神志不清;体温失调,少穿一点衣服就冷得要命;身体不是这里有病,就是那里不舒服,活着真是受罪;昔日的美貌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上皱纹累累,现出丑陋、衰老的形象。正是“渐渐鸡皮鹤发,步步老态龙钟。”想想自己将来也有老的一天,心里不免凄凉。
c﹑病苦
人在生病时,追求欲乐的心就淡了,心灰意冷,一心只求病好,别的什么都不想了。所以,对修行人来说,病苦不是一件坏事。不生病,对世间的贪恋很炽盛,终日沉缅在声色场中,不知回头。一生病就会产生苦感,才能生起出离心。所以,明朝妙叶禅师把病苦称为良药,有病,你的精进修行的劲头才拿得出来,它是逆增上缘。
d﹑死苦
死,我们还没有经历过。不过,佛在经上给我们形容为生龟脱壳。可见,死苦是所有病苦中最严重的。古人形容临终是百苦交煎,这时候就靠一个忍字。广钦老和尚在给弟子们出的修行考题中有一道就与死苦有关。他专门挑弟子们干了一天重活,晚上累得精疲力尽时,吩咐弟子去把一盒铁钉分大小尺寸捡好。弟子不明白他的用意,老和尚说:“难道临命终的时候,还让你选时间吗?”这是明白告诉我们,临终的时候,总是这一生最衰弱又最累的时刻,所以,平常就要训练,培养自己的忍耐力;那么,即使临终痛苦、疲惫的时候,还能保持正念分明。
另外,平时要多吃苦少享福。这一生该吃的苦是定数,你平时不吃苦,就全部挤到临终时吃,那时心力弱,体力衰,就受不起。平时多吃苦,吃苦了苦,临终就少点苦。平时修福,不享福,把福报留到临终时,头脑清醒,走得自在,那是享大福。
e﹑怨憎会苦
怨家对头偏偏聚在一起,躲也躲不开。外面的怨家对头还好对付;做你同事,你可以换个工作;做邻居,我可以搬家;惹不起,还躲得起。如果和你做成一家人,成为父子、夫妻、兄弟,那真是没地方躲藏,可能要受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折磨。怎么办?学佛人明白因果,要作还债想,逆来顺受。同时要生忏悔心,把修行功德回向,希望把怨结化解,转恶缘为善缘、法缘。
f﹑爱别离苦
相爱的人不能常常相聚,喜欢的东西不能常常现前。古人尽孝道,“父母在,不远游”,一生承侍父母。今人为自己前程,小小年纪就去外地求学、工作,甚至出国留洋,难得团聚。
g﹑求不得苦
所修福报不圆满,故总有求不到的事。主要还是因为欲望太多。所以,儒家教人要清心寡欲,少欲知足,知足就常乐。
h﹑五阴炽盛苦
五阴指色、受、想、行、识。色指身体,受、想、行、识是精神活动。我们欲望、追求多,贪嗔痴三毒烦恼象熊熊烈火在体内燃烧,让人热闹,不得清凉自在。身体为满足欲望终日奔波忙碌,心劳身苦,这是苦的因。感得前面七种苦果。
以上是人间之苦。说到人间的苦,大家多少都有同感。但一般人看不破的是人间的乐。一般人认为人间有苦有乐,所以还苦苦追求,热爱生活;好死不如赖活着;连念佛人临终还不能走,想多活几年,对这个世界还留恋;全迷在世乐之中;不知道世乐的真相还是苦。佛在经上形容它是坏苦。因为它不长久,最终会落空,会变成苦。
②坏苦
我们从几个方面仔细去体会:
a﹑乐不长久,终必失去,失去后更苦。小的来说,每种乐境不能维持长久。比如旅游很快乐,但你最多也就乐几天,过后还得回到原来那种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这种乐就象打吗啡一样,刺激一下,很兴奋,过一阵子就失效了。世乐只是苦暂时停止一下,过后,苦又现前。而且,因为有了苦乐对比,使得原来还能忍受的苦也变得无法忍受,真是苦上加苦。大的来说,人一生福报有限,哪能天天享福快乐,你能享一辈子吗?古人还“富不过三代”,今人连一代都保不住。乐不能保住,早晚会失去,失去后更苦。明智的人,干脆就不沾它。
b﹑乐极变苦。乐是假的,苦是真的。乐境加码,程度加深,会变成苦。例如吃东西,吃一碗很好吃,心里还想多吃点,如果给你一口气吃十几、二十几碗,你就叫苦连天了,乐不就变成苦了吗?那这个乐哪是真的。苦不会变成乐。饿一顿很苦,饿两顿更苦,饿上几天,只会苦上加苦,不会到最后变成乐,哈哈大笑起来。所以,乐是假的,苦是真的。
c﹑乐是观念和习惯。例如中国人第一次喝可乐时,觉得象药一样苦,难喝死了。中西方饮食习惯所好不同。但多喝几次习惯了,觉得也蛮好喝的。现在可乐已成了家庭常用饮料。
d﹑我们所乐所喜欢的东西,真的那么令人喜爱吗?那是业力所致,使你看不清真相,产生了执著。等业力消失,你所喜欢的也喜欢不起来了,甚至会奇怪,我当初怎么会对这种东西着迷。
e﹑六道众生因分别执著不同,所乐也不同。如人见骨头当垃圾,狗见骨头当美食。假如一个孩子从小跟人长大,是人知人见,见了骨头就弃之不要。假如他从小跟狗长大,是个狗孩,那他就是狗知狗见,见骨头很喜欢。所以都是虚妄分别,不是真的。
f﹑乐是苦因。享乐会增长贪恋执著。执求心强烈令人丧失理智,为求己乐而损人利己,现世必苦,来世堕三途更苦。这就象刀头舐蜜,得那一点点小甜头,付出的代价太昂贵----三途长劫受苦。世乐就象魔王下的诱饵,引诱你上钩。那是魔力加持,你就看不清真相,被迷惑,全是糖衣炮弹,是把你捆绑在六道的绳索,不要受骗上当。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他一出生就是王子,世人所求荣华富贵他都具足,但他全部舍弃,出家修道。成道后示现的样子: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最简单清苦的生活。这是表演给我们看,乐不可沾,不可纵,要远离,过清苦生活,不致堕落。
从上述分析可知,世间苦已很苦,而世间乐实质上还是苦。其实听听这个世界的名字,你也能觉悟。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意思是堪忍。忍什么呢?忍苦。这是个苦难的世界。要在这个世界求快乐,没有这回事。知世间唯苦无乐,则对世间种种追求自自然然就放弃了。既然世间苦,为什么还留恋呢?在这里多呆一天,岂不就多受一天苦。苦还没受够啊!真是多一刻也呆不下去了。通往人间的门关上了,通往极乐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5、非天之苦
阿修罗福报与天人相等,但嫉妒心强,好争好胜,没有天德,终日在战火纷飞中过日子。修罗之间争来斗去,又常常与天人发动战争,结果总是惨败;死后多堕地狱。
6、天人之苦
活着时应有尽有,快乐幸福,受用圆满。整天在散乱中消磨时日。虽说寿命很长,但在他们感觉中只是刹那显现,稍纵即逝。
天人临终时苦就现前。如欲界天人,出现五种衰相(光芒消失、宝座不稳、花冠凋谢、天衣陈旧污垢、身上出汗),知自己末日来临,内心十分痛苦。他有神通,可以了知自己后世转生何处,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有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苦上加苦。这种苦感相当于地狱的十六倍。
由此可知,人天福报都是虚幻不实,福尽还堕。在六道轮回里,三恶道是老家,三善道是出来旅游观光,转眼又得回老家受苦受难。所以,我们修行决定不求来生得人天福报,而要一心求出离轮回。思惟轮回之苦,我们理当发自内心放下今生尘世的一切琐事,否则,即使表面上有修行的样子,也不可能真正踏上正法之路。
阿底峡尊者教导人说:“你的一切修行应当依止仲敦巴,主要就是舍弃今世。”
这个故事背景是这样的:一位僧人绕寺时遇到阿底峡的高足仲敦巴格西。仲敦巴说:“尊者绕寺固然值得欢喜,但是如果能修持一个卓有成效的法门不是更好吗?”于是僧人就去诵经。仲敦巴说:“诵经固然值得欢喜,如果能修持一个行之有效的法门不是更好吗?”僧人又想:参禅比诵经功德更大吧。于是放下经书参禅。仲敦巴又说:“参禅固然值得欢喜,但是如果能修持一个行之有效的法门不是更好吗?”僧人只好请问:“那我该修什么法呢?”答:“舍弃今世!舍弃今世!”
舍弃今世并非是一个修行的法门。但是却是一切法门的基础。任何一个法门,如果不以舍弃今世为前提,所修都成人天有漏福报,即使来世做到天王,又有什么用;三世怨,还要堕落。六祖大师说:“这件事(指生死大事),福不能救。”惟有以舍弃今世为前提,则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帮助你出轮回。念佛法门也是如此。今生尘世间的一切琐事,都会导致自己现世直至永远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这条开往西方的船万事俱备,风向也顺,风帆也扯起来了,可是怎么也开不动。仔细一看,原来那个绳缆还绑在岸上没断,桩还未拔掉。古德把它们比喻作爱桩情缆。你对世间还有贪恋,放不下,怎么去得了西方?广钦老和尚说:“假如你贪这个世间一根针,一棵草,极乐世界就去不了”。所以,我们务必要彻底斩断此生的牵连,全心全意向西方。
- 上一篇:皈依的意义
- 下一篇:人生指南六 普劝念佛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