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经论 >

楞严之行门与禅密问题

  楞严之行门与禅密问题

  即诸法而通法性

  即定刺而成性定

  以律仪清净为基楚

  以密咒诵持为扶助

  楞严经中最主要的,即是楞严之行门。阿难遭摩登伽之难,蒙佛说咒度脱。本经第七卷上,阿难复请佛说咒。佛说咒时,顶上放光,光中现佛。因咒之持诵功德,古今来不少入以楞严经属于密宗。然以楞严经之全部脉络义理观察,明理、修行证果,仍以归入千余年来最盛行的禅宗较为确切。且经中以律仪清净为基楚,以密咒诵持为扶助,而正行则在反闻三昧;与纯粹以咒仪为主者不同,实唯禅宗的修行法门为最相近。从经的意义观察,以救摩登伽之难为发起,制服劣欲,发达超三界、二乘之胜欲;从所明理,修所宗行,均合禅宗。而与密宗修大悲方便,活用贪、嗔、痴以行四摄不同,此为对于楞严行门总相的观察。

  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明皆妙真如性。由于真性之迷惑颠倒而成六凡流转;觉悟了达而成四圣解脱。所有一切世出世间之法,皆依妙真如性之或迷或悟。迷则烦恼生死,悟则涅槃解脱。所以一切诸法,本来是妙真如性。即诸法而通达法性,如一念智慧相应,无明烦恼分别当下净尽。凡夫众生不出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之法, 一一法即是如来法身。 如是观察,依一一法,门门入道, 头头解脱。

  从阿难尊者多闻功能习惯,易起分别。本经第四卷阿难受如来训,阿难自谓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主赐与华屋,不得其门而入。如来为他示两种决定义:于四大、五浊众生世界中欲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令因地心同果地觉,须依不生灭心作因地心。此心圣凡平等不二,乃能与果地觉平等不二。依是发起趣向菩提,坚固不坏。先明诸法实相之理,从以增修禅定,得证定益,对治定病,均于此为本。

  从六根以说明六尘、六识之十八界法,阐明六根功德浅深广狭。耳根、舌根、意根、功德圆满,眼根、鼻根、身根,功德缺少,始知选择依那一种法去修。圣凡法界依六根为本。从圆满根修圆通行,与依不圆满根,一日一劫相抵。欲从六根觅最圆通者去修,乃选出耳根。即从四大、五浊中见不生灭性,依不生灭性为因地心,是为第一根本。次明一切生死烦恼根本都在六根,欲得修行入手之处,选出耳根为修行圆通门。十方如来,依一门深入,证无生忍,得大解脱。经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又云:“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真归元,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然佛及十方菩萨,依十八界诸法,皆可为悟入法门。

  本寺大殿上供楞严圆通诸圣,两旁二十四位,连中间观音,共二十五。自憍陈如从音声悟入得成阿罗汉,以及大势至、弥勒,从根大、识大通达法性入无生忍。就修禅定,文殊师利乃选观音耳根圆通门,为最当机。从耳根通达无生法性,以虽心迷业系之众生,耳根在睡眠不昏。经云:“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行虽寐,闻性不昏。纵汝行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故圆通常义俱胜。

  三摩地、此云定,又云三昧,直译等持。平等任持,摄伏攀缘六尘的定心。从反闻以修禅定,散乱易离。定心成就,不入色,声、香、味、触,不缘五尘,不起五识,定心在意识相应,专注不纷。若到真正定心成就,行住坐卧常在禅定。然修禅定入手工夫,在乎静坐。坐得平稳调和,眼光闭断前境,鼻、舌停辨香、味,身、心调和,冷、热、轻、重、饥、饱之触觉亦不起。其时最难离者即耳闻的声。在经论上讲,声为定刺。如刺入肉体,使痛不安;声亦刺定心,令不安稳,不成长久相续。故止静时,打板以声止静,出静亦以磬声或板声。昔四川吹倒一大树,内有一僧人入定,似死非死,但未断暖气。地方官送入京师,召佛教大德,施出定法,在其耳边打磬,遂渐出定。可见定心不获坚住,不易相续,声闻是最大甚深的关键。闻声使从定心起散乱分别,故修禅定在身心调和后,从耳根返闻,为止散乱最胜方便。

  经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如何修持?即于闻中入流亡所,逆闻流使返入闻中,亡脱所闻,能亦不得。反闻以闻如来藏妙真如性,融化闻根,入人空境界;见、闻、觉、知六根,融化成一体圆明妙觉,证生空真如涅槃法。进到觉所觉空,悟入法空,一切皆空;空所空灭,俱空不生。所有一切生灭对待悉皆超脱,寂灭现前,超越世出世间;法法悉成解脱,尘尘俱证菩提。此谓从耳根反闻入三摩地,故经云:“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复次、经云:“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而先之以淫、杀、盗、妄四根本戒清净,为修耳根圆通定之基础。经云:“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倘受戒不能圆满,持戒不能具足清净,因有宿习不能灭除,故以密咒诵持为扶助。经云:“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阿难倘无宿习,不堕摩登伽之难,则持戒修定,不须佛咒救护。

  以上、阐明悟妙真如性以修圆通行门。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