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维则《净土圣贤录》
维则,字天如,姓谭,永新人。出家后,嗣法中峰本禅师。至正初,住苏州师子林。屡召问,称疾不赴。则既密契单传,复推天台永明之旨,兼宏净土之教,著净土或问,破诸疑惑,策进修行。今录其尤警切者。或问,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然则我且做世事,待临终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赚自己,又赚天下僧俗男女,皆此言也。逆恶凡夫,临终念佛,是夙有善根,故遇善知识,而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中无一。群疑论云,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善友未必相遇,无劝念之人。二,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偏风失语。四,狂乱失心。五,遭水火。六,遇豺狼。七,恶友坏彼信心。八,昏迷致死。九,阵亡。十,坠高岩。此皆寻常闻见,不论僧俗,人皆有之。宿业所招,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忽然遭著一种,便做手脚不得了也。知识活佛,救不得了也。便随业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到那时,要闻佛名,不闻了也。直饶无此恶缘,好病而死,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如生龟脱筒,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无病而死,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扰乱胸怀,又兼家俬未明,后事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死以前,只些少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向个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未老以前,正是少壮,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饶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于世相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翁随他颠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老病之时,少壮清闲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况临终时哉。更道且做世事,你真痴人,说痴话,敢保你错用心了也。且世事如梦,那一件替得生死。纵饶造伽蓝、增常住、攀名位、结官豪,将谓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岂不见道,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日所为,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镬汤下增柴炭,剑树上助刀枪。袈裟下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曾许你临终念佛乎。死心禅师道,世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见耳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老来念佛,岂不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死心如此苦口劝人,曾许你且待临终念佛乎。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或问,定力未成,念头无主,眨得眼来,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摆脱不去,当何策以治之。答曰,呜呼,此天下学者之通患也。汝当间断之时,若不痛加鞭策,则专修无间之念,永无成就之期。余闻古人有三种痛鞭之策。一曰,报恩。二曰,决志。三曰,求验。第一报恩者,既修净土,当念报恩。佛恩国恩,固未暇论。只如父母养育,师长作成,此恩岂非重大。你出家以来,便说要报重恩。离乡背井,二三十年,父母师长,艰难困苦,你总不顾。父母老病,你又不看。及闻其死,你也不归。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你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经云,不孝之罪,当堕地狱。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地狱业也。又且不织而衣,不耕而食,僧房卧具,受用现成。你当勤修净业,图报信施之恩。祖师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减刻将来。道眼未明,滴水寸丝,也须牵犁曳耙,偿他始得。你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酬偿有分。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畜生业也。第二决志者,若学专修,志须决定。你一生参禅,禅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头未死,又要说几句禅,又要说几句教,又要写几个字,又要做几首诗。情挂两头,念分四路。祖师道,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你却志无决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间断正念。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途羁锁业也。又且守护戒根,志不决定。或因身口,念念驰求。教中道,宁以洋铜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饮食。宁以热铁缠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况因诸戒不严,邪心妄动。因此妄动,间断真修。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何止热铁洋铜业也。又且断除憎爱,志不决定。每于虚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属我,便生贪爱。名利属他,便生憎妒。古人云,贪名贪利,同趋鬼类。逐爱逐憎,同入火坑。你却因此爱憎,间断净土。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饿鬼火坑业也。第三求验者,既学专修,当求灵验。你如今发白面皱,死相现前,知道临终,更有几日。须在目前,便要见佛。只如庐山远法师,一生三度见佛。又如怀感法师,称念佛名,便得见佛。又如少康法师,唱佛一声,即有一佛从口飞出。此等灵验,万万千千。你若心无间断,见佛不难。间断心生,决不见佛。既不见佛,与佛无缘。既无佛缘,难生净土。净土不生,必堕恶道。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三途恶道业也。如上三策,当自痛鞭。使其念不离佛,佛不离念。感应道交,现前见佛。既见乐邦之佛,即见十方诸佛。既见十方诸佛,即见自性天真之佛。既见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现前。然后推其悲愿,广化一切众生。此名净土禅,亦名禅净土也。(苏州府志,净土或问。)
- 上一篇:元善继《净土圣贤录》
- 下一篇:元必才《净土圣贤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