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凡入报土”辨正

  “凡入报土”辨正

  弥陀净土思想当印度大乘教兴起时便已产生,后汉时弥陀信仰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700余年。东晋慧远大师集众修念佛三昧,求生弥陀净土,肇净宗念佛法门之始。

  其后,北魏昙鸾大师创二道二力说,论述往生弥陀净土可以成佛,以称名念佛为重,简化了修行方法,从而把印度的净土信仰改造为中国的净土学说。南北朝以前,净土学说成为一时之盛,隋净影慧远、天台智者、三论元匠吉藏等一大批当时名僧都在弘扬净土,各自提出对净土的看法,且大多否定凡身能生报土。在这股异说蜂起的热潮中,道绰坚持并发展了昙鸾的净土学说。

  《安乐集》第二大门第二节明白标示“明破异见邪执”,绰云:“大乘深藏,名义尘沙。是故《涅槃经》云:‘一名无量义,一义无量名。’要须遍窨众典,方晓部旨;……但净土幽廓,经论隐显,致今凡情种种图度,恐涉谄语刁刁,百盲偏执,杂乱无知,妨碍往生。今且举少状,一一破之。”

  他将诸说归为九种: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异见偏执。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第三、破系心外无法;第四、破愿生秽国,不愿往生净土;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著乐;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第七、破求生兜率,劝不归净土;第八、会通若求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第九、料拣别时之意。

  这九种“异见邪执”,都是当时名宿大德论争的重点。如晋宋之际竺道生提出“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的命题,这本来是对般若性空观的发挥。可正当其时庐山慧远大师集123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期生净土。“佛无净土”之论与慧远的净土信仰相对立,形成对慧远净土信仰的批评。到了道绰时代,由于净土信仰势力大增,三论学者也加强了对净土信仰的批评。他们说大乘诸经都以无相为出离要道,要求观诸佛国及众生空,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

  对此,道绰认为是对般若性空的片面理解,称之为“恶取空”。他先从真俗二谛之理说起,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是佛教的真理;俗谛又称“世俗谛”、“世谛”,指世俗的认识。俗谛是虚幻的、颠倒的。真谛本来无法用语言、名相概念表达,而不表达又不能使人了解和把握,为了使人们证得真谛,就必须为真谛而说俗谛,即以俗谛为阶梯,才能由俗入真。而证得真谛仍有俗谛,即由真化俗。真谛随顺世俗的种种语言、概念而作种种方便,逐渐提高众生的觉悟,趋向究竟。

  按真谛说,诸法皆空,此“空”是说事物没有自性,只是各种因缘的暂时和合体。一方面是各种因缘暂时和合而有,为“因缘有”或称为“假有”;另一方面是没有自性,称为“空”。以事物为实有,不知其性空,是错的;而以事物为虚无,不知其假有,也是错的。综合真谛之性空和俗谛之假有,而成立“中”。不偏于真也不偏于俗,是为“中道”、中观。从来,佛或破诸相,令归无相,除我、法两执,见、思二惑,说一切皆空;佛又说因果差别,凡圣不同,净秽二土种种诸法,由真化俗,以成就佛法,利益众生。道绰引《无上依经》中释迦佛之说指出:不懂真谛空理,坚持俗谛的我见——以我为实有,即使此见大如须弥山,这种凡夫是可以教育的,他不坏因果律,不失果报,可由因果报应观度化他获得解脱。但如果不懂二谛道理,只知一切皆空,把因果、净土等都当作虚无,这种看法破坏因果,不能度化众生,是“恶取空”,或叫“堕灭空”,“若起空见如芥子,我即不许。”

  而且“未来生处,必背我化。”道绰由此说明,尽管从真谛而言,往生即是无生,但由二谛之理,也即从中观学而言,往生为真实之生,真不碍俗。他引《维摩经?佛道品》说:“虽知诸佛国,及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引《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大师由此批判了恶取空(《安乐集》中多称“堕灭空”)说“如此计者,将谓不然。”

  其他,对求生净土是否小乘,求生净土是否贪图“唯有乐事”,有的人“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等等异见,道绰都作了精当破解或有力批驳。特别针对当时势力强大的弥勒信仰,对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作了比较,说明弥陀净土远优於弥勒净土。

  不过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一形凡夫能否以十念之善往生弥陀净土。问题起自于对阿弥陀佛佛身、佛土的看法。大乘佛教认为,佛所说之法是因时因地因众生之方便说,要把握其精神,须用佛智,即般若,般若波罗密意译称为佛法,是佛教真理的代称。在佛法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依照佛法,修习成佛,由此出现了无量诸佛。大乘般若学又将佛法人格化为“法身”,早在东汉支娄迦谶译的《说内藏百宝经》中就明确指出:“诸佛合一身,以经法为身。”

  摄论学者提出了佛的“三身”说,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又称一法身,二报身或应身之化身。按大乘理论,既然有三世十方无量诸佛,且一佛一净土,那末,一佛有三身,是否净土也有三种呢?诸宗说法不一,最有影响的是摄论师主张的净土义门二种:一为报之净土、二为化之净土。报土是实证实修之土,化土为二乘、凡夫所见之土。其后各宗各代大师对“净土”有不同分法和叫法,大都认为净土是诸佛於因位修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誓愿,无量永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

  对阿弥陀佛净土亦即西方极乐世界,东晋隋唐各宗匠都有论说,但认识却大相径庭。摄论师认为:弥陀净土是报土,在三界之上,但凡夫不能往生,因为需要成就众多的善根之因,才能往生,凡夫做不到。《观无量寿经》第十六观说的具足“十念”便可往生,是“别时意”说。别时意,是为了消除懈怠的障碍而宣说的教法。如:众生修行,其利益将见于别时而非即时,但为免众生懈怠,用“即时可得”的机宜说鼓励。这种别时意说,对净土的流传很有妨碍。既然只有地上菩萨才能往生弥陀报土,凡夫念佛是别时(将来)而非即时,念佛之心自然削弱,甚至不愿去修了。

  净影慧远是隋代地论学者,对净土有精细的分类,总的来说,业因不同,所感之国土因之有优劣。他认为弥陀佛是应身(化身),其净土为应土(化土)。在《观无量寿经义疏》中,他说弥陀佛另有真身真土,即便有妙刹,西方净土只是凡夫所居之土,是阿弥陀佛随众生机宜化现之土,至于报土那是诸贤圣所居之土,凡夫是不能入的。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