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信之义
行信之义
夫行信之义者,一宗之眼目,古今之学者,尽力于此;解说纷纷,各有发明。今于彼诸说之间,摘撮兰菊之美。略立三科,以拟解释:一、示一宗常教。二、辨业因差别。三、述经释宗致。
一、示一宗常教:
信心正因,称名报恩,此名一宗之常教。《信文类》云:「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此证大涅槃之真因者,简别余法而专持一信,判决唯以信心,显示更无余因。而信后之称名者,正因已满之行故。于说明获信现生十益之中,名此为「知恩报德之益」。后引西河、终南之释证明其义,以辨定「称名报恩」之宗义。《正信偈》、《和赞》等,皆此义也。此乃他力真宗之常教。
《口传钞》云:「一念多念,皆本愿之文也;所谓『上尽一行,下至一念』等释,是其文也。然而『下至一念』者:信持本愿,决定往生之时刻也。『上尽一行』者:即得往生之后,报谢佛恩之务也。乃至此等文证,皆以无常根机为本故,显明以一念决定为往生治定之时刻;命若延者,自然及于多念之道理也。因此,平生之时,一念往生治定之后,即成报谢佛恩之多念称名者,文证、道理显然也。」中兴宗主相承此义,五帖之宝章,殷懃劝谕,唯在此一途。此乃末代浊世之明证,凡夫往生之龟鉴。
此之常教,源出佛愿,「三心」是正因,「十念」是报恩,信因称报,二义互成。谓:称名若非报恩,不成信因;信心若非正因,称名亦不得为报恩,唯信一因之上,得称名报恩;称名报恩故,信因独立。然则,本愿之十念,乃信体全现,自然及于多念之信后相续之妙行,机之用心者,即是报恩。一念决信之时,往生之因圆满,虽一业未断之凡夫,临终舍命之时,必成就涅槃之大果,信知此全是愿力之所自然也。深深感荷大悲之恩德,岂不念报佛恩耶?是故行住坐卧,忆念佛恩,昼夜朝暮,称名相续。此乃弘愿如实之大行。
然而,于本愿十念,立报恩之名,他流不许之,可谓误矣!今试问之:信因称报,一家之常教,谁争之耶?然而,其一宗教旨之滥觞者,高祖耶?七祖耶?释尊耶?佛愿耶?若言是高祖、七祖所立出者,信后称名,不求余愿,「乃至十念」岂不具报恩之义耶?信因一旦建立,称报自成;称报义显,信因愈明。是故,茍信心成为正因时,不得不成称名报恩。
然则,「乃至十念」者,佛心之所誓,即是在使众生生报恩心而十念相续也。若不尔者,则称名即是不如实,信因即不成。若是如实称念时,机之用心相应于佛意者,必具报恩;若佛意不能使行者思报恩,行者何有称名报恩之意?三心正因既是愿意,称名报恩岂不就是为愿意耶!然而有人云:「称名报恩者,乃行者自勉之心,佛何教我谢恩耶!」此似以佛自好求报,以遮此为名,立「无报恩」之义,反而有立「称名正因」之意。然而就佛意而言,存报恩之义者,如上所言,其义唯在成如实修行,何可类同贪凡夫之报,而议佛意之有无耶?第十七愿已愿诸佛赞叹,重誓偈更誓闻名,岂可同于凡夫之求名闻耶?准例可知。
复《大经》中,称名报恩,虽无其文,其义自存,如上已示。信因称报,一双之法,若缺其一,二共不成。是以,信因之义成者,称报必存。本愿成就文所说「闻信一念,即得往生」,即是彰显称名报恩之义。所以者何?闻信之剎那,往生之业成办,即得往生,入必定聚;信后之所作,无可其之果,大果已决故,佛恩溢身心,一生之称名,起岂有他耶?唯念无尽大悲之恩德,而行住坐卧称名相续。称名报恩,其义必然也。
经中不说报恩之义者,称名大行,别有诠显,所谓「行之一念」是也。谓:对圣道万行立弘愿一乘时,非二行相对不能废彼立此。故说「一念大利,无上功德」彰显一乘真实之利益。是以说无上大利之处,即在相对废立之意。故《行卷》释云:「大利者对小利之言也,言无上者,对有上之言也。」为显此义,略报恩之义,示正业之义。尔时的示信心正因,彰机受之安心,以显称名报恩之义,开显称名之大利,示法体之胜胜益,以对废圣道万行,此《大经》一部之说相也。
高祖达见此义,于《正信偈》〈龙树章〉彰显「称名报恩」之义,开示经释之幽致。此本以龙祖《智论》中所明「菩萨报恩」之义,合《易行品》,成立此义。彼《智论》七云:「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此者泛通一切,而以彼论文,即成别途之义。
《易行品》云:「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言念佛之功德,得其功德故,入必定聚。此即彼论所谓「智慧功德从佛得」也。「是故我常念」者,彼论云「知恩重故常念佛」也。是故偈中处处云「常忆念」、「我常念」,即是知恩报德之意。称名报恩,,其义自名。若依终南,杂修十三之中,举「无念报彼佛恩」之失,弘愿之专修,反显而知。是以《正信偈》中,显明此义于始祖,以及于七祖,确定「信因称报」之宗义。莲祖之宝章,显明此义,中兴净土真宗;历世之大法主,相承为一,秋毫无差,此谓一家之常教也。
二、辨业因差别:
凡今家圣教中,论业因者有三:曰名号,曰信心,曰称名。
初名号者:如《正信偈》云「本愿名号正定业」,业是因之义,正决定之业因名「正定业」。「本愿名号」者,至德圆满之果号,众生往生之行业摄在其中,本是佛施此予众生,使诸众生功德成就,成办往生之业。故众生闻信之一念,至德名号能融入烦恼心中,成如实之大信,为克果之力用。能克其信因之果者,全是名号所具之德用,法体名号本来具此大力用故,名为「正定业」。《执持钞》云:「名号谓之正定业者,若持佛之不思议力,往生之业即决定故也。」然则六字名号,入众生之心口,遂成为克果之用,故得业因之名。法体名号直向当果,而非成就佛号佛果之理;犹如所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若人修三福之行者,必成得以解脱之因故,其行体名为「业因」。然而,彼若不修之,则不成因。今此名号,但能闻信,则成往生之因,虽云自力他力不同,得因之名一也。然则名号是正因之法,成众生得果之因故,名为「正定业」。
次信心者:高祖判决为「涅槃真因,唯以信心」。谓:众生闻信之一念,彼正定业之法体,印现众生心中,成无碍之一心,此为「涅槃之真因」。是彼名号成为大信,正施克果之大用也。在法体时,虽已具其力用,未成其作用,克果之作用,唯在闻信之剎那,故名此大信为「涅槃之真因」。
后称名者:就至德具足之称名,立业因之名。谓:闻名之剎那,乃所得之大信之全体露现,念念相续,是为「他力之大行」。是以十声、一声皆具足万德而无缺减,故常持名号而念念相续,远至尽形寿。然而,闻信之一念,正因圆满,乃以无不破暗、无不满愿故,信后称名毫无助成功德力用;虽无其用、体德常圆满,经说此为「一念大利,无上功德」,高祖云「显开选择易行至极」,以一声之处万德圆满为易行之至极。然则信行相望,虽有作用、持用差别,因其体无彼此,故云「称名则是最胜真妙正业」,此约持用相续名正定业也。
然则,名号、信心及称名,三相虽异,其体唯一六字名号,一以贯之,故三法通名业因。又虽同称业因,然其异不同:「法体名号」约当体具用而名业因,万德圆满之嘉号,能具众生克果之力用故。「机受信心」约正作力用而名正因,闻信之当体,正施破暗满愿之力用,成办涅槃之真因故。「信后称名」约持用相续而立正定业之名,信体全现之至德故。
然而,正成克果之力用,独在信心,故简别而言「唯以信心」。是以今家就业因而示其差别:「信心」之一法,名为正因;「名号」及「称名」,名之以业。业因有通用、别用。其通用者,行信虽异,然因体无别;其别用者,作用与持用,表其义不同。然则正作力用之真因,在唯一信心;信心正因更无余因,是佛祖的传之真印也。依之,约正作力用之文义,「信心正因」决判为无文无义。如彼称名行,不成克果之用,岂如「信心正因」有正作力用之文及义耶?是故遮遣为无文无义。传持信心正因之慈诲,深奉感戴也。
问:如上所言,作用之真因,唯是信心,然而名号与称名,虽同名正定业,然能所有别,同异如何?
答:名号、称名共是大行,其相虽异,能称、所称其体一也,他力之妙行能所不二故,终日称名唯是名号。所以然者?凡净土真宗者,以行信皆愿力之回向也。然而有人误解高祖所言之「称无碍光如来名」,而言:众生若不口称,不成大行,必待口称,始成大行。
若是如此,能称即是众生之所作,生佛相依始成一行,与二力念佛有何差别?何可称为他力回向之妙行耶?吾真宗不然,信行共是愿力所回向,众生之能信本是弥陀之所成,「三信释」中其义明也。三信已然,信心之称名岂非愿力回向耶?六字名号本具能称之德,且如五念门之礼拜、作愿、观察、回向,皆是弥陀之所成;乃至一切无量万行,其能修之行,菩萨于因中悉皆圆修,以成众生之能修,摄之于名号,回施众生,何缺称名之一行耶?
菩萨永劫称无量之佛名,而成众生之能称,此亦摄在名号中,闻信一念令领彼法体,万德圆具无有缺减。是以众生虽未口称,已具能称之德,此言为「获得往生之心行」。获得心行,唯在一信;众生机受,唯此一信。此信流露而成称名之行,能称、所称全是信体之显现。
内心有大信,外发为大行,唯隐显之异耳。尔者,终日称名,即是名号他力之妙行也,具能称之功故;又六字名号之当体大行即是其行,具能称之德故。名称一体,能所不二,岂待口称之后始成大行耶?是以众生称名合之于法体名号,安于所闻位,以为净土真宗之行,此《行文类》所明也。
问:他力妙行,日夜十二时炽然称名,亦不堕于自力之失,不见自我能称之功故。又至临终剎那,虽不及口称,正因圆满,无自我能称之功故。是以称亦不得,不称亦得,此为不回向行。以此为例,信心本从他力回向故,可云信亦得,不信亦得耶!
答:不尔!舍自力依他力为弘愿如实之信心,宿善开发而闻其名号时,久远劫来之自力机情,一念顿破,全托佛愿力云「他力信心」。机功脱故依他力,依他力者即机功之尽。故疑盖无杂者亡机功也,信心欢喜者依他力也。唯此遮表之异,无始之机情始脱却名「无疑一心」。是故领受他力回向,及不见自我能称之功,皆依信心,若遮信者,反而立机功。信与行,义门各别,不可例难。
问:信因称报,一家之常教,圣训明白无所诤论;然于称名论业因之义,圣教之中其文不一,其义皆如上辨;然或时正业、报恩,似二义乖背,如何?
答:正业报恩,二义互成,非是相违。如本愿言「乃至十念」,此信心必具之妙行,大信流露之十念相续,以此为他力之妙业,此是妙行。论法之具德即是「正定业」,约机之用心即是「报恩」,唯信心之妙行,具此二德。若毫执机功者,已非报恩,拟往生故;正业亦失,不如实故。今弘愿他力之妙行者,信立于佛愿,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忆念摄受众生之佛恩,称名相续故,信体万德念念显发,十声一声皆是正业。然则,正业故报恩,报恩故正业。报谢佛恩之称名,能圆备万德。正业报恩,二义互成,此为他力不思议之妙行也。
三、述经释宗致:
一、依经说述。二、就师释示。
《大经》一部以第十八愿为其根机,第十八愿中并说「三心十念」而誓「若不生者」。信行二法,源出佛愿,是以,先明因位选择,次辨本愿誓意。
初、明因位选择:
《选择集》〈本愿章〉具明弥陀选择之相,摄取称名一行,为往生之行。然则论菩萨因中之选择时,所选之行体正在称名。凡求生于诸佛土中,须求往生之因法。虽十方佛土无量无数,无不以行业为因,以修行之深浅,感果之优劣,此为十方诸佛教道之通规。菩萨因中覩见诸佛国土,选择往生之行,简易且殊胜者,唯在称名之行。故选取称名之一行,为往生之本愿。然本愿之行,本是自力行故,若直取称名得生之法,以称名念佛为往生之行时,与二十愿有何差别?
是以,法藏菩萨取诸佛国土中之称名行,冠以三信,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其三信者,即是疑盖无杂之一心,舍自力依他力之心。此无疑之信乐,冠于十念之上,以遣去自力能称之机功,若亡能称之功,成就愿力之功,无疑之一心依托佛愿,乃至任运相续。是以,自力称名亦由菩萨愿心而来,随属于他力之三信,正成他力之妙行,无明犹在之称名转为如实修行之大行,此为弘愿他力之心行。
尔时,约所选之行体,则以十念为主,三信从之;若约能选之愿心,则以三信为主,十念自具。如此能所具足,本愿方立,《行卷》名「选择摄取之本愿」。是故十八愿之中信行并说,彰显弘愿妙法之全相,而以所选之称名行收于能选之愿心,并立念佛往生之本愿。是故弥陀之愿心,三信为主,十念自从;《信卷》云:「真实信心必具名号」。
然吉水,约法相废立,就所选之行体,显「选择称名」之义。高祖结归本佛之愿心,约机受安心而示往生之正因,依能选之愿心辨立信心一法,〈别序〉所谓「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是也。选择之义略尔。
次、辨本愿誓意:
第十八愿誓「三心十念,若不生者」,此显法之全相,真实信心必具名号,如实称名必由信心而发,信行圆具得其全相。三心一立,流至十念,初发后流,安心起行,一念多念,等流相续,临命终时得往生大益。此弘愿法之全相,不论所对,不须巧说,唯誓愿弘愿真实之现象,而说三心十念往生,此乃本愿一乘妙法之法尔自然也。
此妙法自尔,破疑情成明信,废诸行立念佛。具破与废之大力用,显机受安心,示法相废立,以成法界之化导。谓以十念从三心而即一之信乐,向往生之果时,即成信心正因之义,显机受安心。真门、要门及圣道一切众机,不了佛智,总属疑惑。弘愿之信乐独得明信之名。然而净除机情而获得明信者,即依了之信疑之得失。然则消散疑情,乃是信乐之力用,故《教卷》云:「难信金刚信乐,除疑获证真理」。信疑决判,于此而立,此约「机受门」。
又以三心属十念,表行门对诸行时,成「教相废立」之义。谓:八万四千修行得解脱之法门者,乃十方诸佛之教道,行业深浅能感果差别,此为佛法之通轨。然于诸佛法中,欲立弘愿一实之时,若无念佛之行,不能废彼立此。因位之选择既有称名,果上之废立岂得不尔耶!故《选择集》以胜劣二义,显选择之所由,念佛一行最胜独绝,故废诸佛之教道,立本愿一乘。是以第十八愿对诸佛之教道时,选择称名,废尽余行,念佛一行,巍然独立,教相废立,于此立矣!此约「教义门」。
如此,三信十念具足而显弘愿之全相,且能具破与废之大用,此是愿海自尔之德用。佛愿以立,佛教随起;《大经》一部开说弥陀愿海,显明本佛之愿意。本愿成就,开阐其意,的示机受安心,彰显闻信即生之妙益。胎化段之经文中,劝诫信疑得失,正为此也,为开说本愿所誓之三心也。又付嘱文,以本愿之十念摄归于一念,彰显行之一念说:「一念大利,无上功德」。近对三辈诸行显念佛之胜益,念佛诸善比对废立,是故经说无上大利之处,即是对小利有上,存废立之意。
故《选择集》云:「此大利者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以乃至一念为大利。又无上功德者,对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行卷》云:「言大利者对小利之言也,言无上者对有上之言也。信知大利无上者,一乘之真实利益也;小利有上者,是八万四千假门也。」教相废立,于此可见。更至《观经》开说十九愿意,彰显随宜,二行废立。谓:初广开定散诸善,投其机宜;至下品,开念佛一门,显示三福无份之机,唯念佛一门能摄之,而成往生之益。终至付嘱文,废定散诸善,立弘愿念佛,相对废立,于此究竟。如下品中说「闻以即灭」,示同本愿成就文「闻信即生」之义,此显本愿速疾之妙益。镇西流虽经文略隐,必许口称之行;西山流特加破之;其破中的。他流尚尔,况无流他力真宗耶!闻信必生,道理必然。然而《观经》者对定散诸善故,前后诸文皆曰行门,以法相废立为主,不同《大经》也。经说略尔。
后、就师释示:
经说既立,诸祖传之,皆依修多罗显真实义,投之时机,进退随宜。如终南大师,正当圣道偏见之徒,窃盗吾法,弘愿念佛之一道几乎殆尽。故欲开立净土之门,顺「行之一念」教意,专依《观经》而显废立门。对诸行弘宣真宗念佛,是为急务也。吉水亦然,于圣道诸宗之中,别立净土一门也,全依终南开宣真宗念佛。终南与吉水,其说如出一口,念佛一门于此而立,此是二祖以法相废立之所以也。
然若论机受时,信心正因之义确乎存在,其义如下明之。至吾高祖,念佛之门渐开,真宗之规正立,是故据经释之明文,演布一家之法义,开立二相四法,辨明真化二土,大成净土真宗。于此乎行信各得其所,经释之正意粲然显明,信心正因如见白日,高祖之开宗为此耳。又终南、吉水谈行信之义,有二次第:一、就行立信之次第。二、安心起行之次第。
初、就行立信之次第:深信释中,说明立信之方法,开示就人、就行二种。
就行立信者:说明约解说之人,唯信佛了义之说,不可信因人不了义之说,是以不问其所说之法,唯以信满足大悲之佛说为要。之候举出四重破人之中,或云定散二善,或云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或云专念专修。此唯举《观经》所说之佛语,而非判定正杂差别,不问正杂要弘,唯劝应信佛语,此为「就人立信」。
就行立信者:约所说之法,要、弘同出佛说,能说语同,然所说法异。若不判法之正杂,何以辨立信之得失?故于所说之行,分别正杂正助,而显称名正定业,以辨定立信之地为「就行立信」。本愿之念佛,是所就所信,以第十八愿为所信,以《观经》之深信为能信,此是就行立信之次第也。吉水相承此义,于《选择集》前三章之中,次第简择圣净、正杂,而结归本愿念佛之一法,此是辨立所信之法义也。其能信之安心,至第八章依《观经》之三心,具出终南之解释,终了时决判为「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此及是本愿念佛之能信也,此是传持终南「就行立信」之规则也。
次、安心起行之次第:
此约众生之信受起行,众生之机受者以安心为先,安心一立,起行必从。《往生礼赞》前序云:「弥陀如来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信心求念」者行者之安心,「一声一形」者信后之起行。本佛光明号之摄化,能使行者信心求念,十声一声,皆得往生。「但使」之言,简持其要。此约安心起行之次第。
《选择集》之中,〈三心章〉之次,立〈四修章〉,即使依安心起行之次第。是故彼章之中,明其修相云「专称专礼」等,亦云「礼拜、赞叹、忆念、观察、回向」等,而不论助正之差别,唯以专相续为要。分别助正者,是简择立信之所就,若三心之安心既立时,无意于立信故,行体之助正,置而不论,若正若助,在于专念相续,安心起行前后次第,道理必然。然则〈三心章〉,若向前之〈本愿章〉时,是就行立信之次第,而示能立之信;若向后「四修章」时,是就安心起行之次第,立安心之本。
在如此二种次第中,以就行立信为主,取起行之称名,而置此于所就所信之位,对定散诸行,立念佛一行欤!终南、吉水之法相也。
问:相对废立之义,以行为主,其义虽可,然终南吉水之所明,似以口称佛名时,始能成办往生之业,云何?
答:一往见文似如所难,镇西之徒封执文相,至昧却正意;唯吾高祖独达二祖之极致,开宣净土真宗,以行信两卷为指南。今依高祖之指麾,窥二祖之解释,略作二由,以辨二祖之正意:初、唯信之一因能达彼岸故,二、众生能称离回向失故。
初、唯信一因能达彼岸故:
凡终南大师明弘愿法,有其二途:曰称名、曰乘愿。「称名」者如常;「乘愿」者,序题门释弘愿云:「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深信释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乘者谓乘托,〈玄义分〉二乘门云:「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或藉(二河譬喻中云:藉弥陀悲心招唤),或凭(礼赞前序云:增上释愿可凭)。皆是信顺投托之义。「皆乘愿力」者,正指归命之一心,称名者自从;「念念不舍」者,是乘彼愿力之相故。如此显弘愿法,或以信为主,或以行为表。然而,论其克果之正因为何时,其真因则为大信。所以然者?二河譬喻之中,以中间白道合清净愿心,从娑婆东岸彻极乐西岸,显示从此至彼之直道,唯清净愿心之一道,更无余道。其清净愿心,是愿力回向之信乐,亦即所信之彼佛愿力,其所信之愿力名为「愿力之道」。亦即西岸之招唤勅命是所闻所信,而机受之能信者清净心。其清净愿心,是愿力之白道印现于众生心中也,此云「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然而彼愿命云:「一心正念直来」,此一心是三信,正念是十念。愿命中有心行,机受唯清境之愿心,信心必具名号故,唯一信心之真因究竟。清净愿心者唯此一道。若步此道之人,念念步步进于西岸,百千万称是信体之露现,其一道者唯此一信心,唯信心正因,不待言自明也。此是终南大师决判涅槃之真因也;终南已然,吉水岂不尔耶!《选择集》〈三心章〉具引三心释,自己决择而云:「涅槃真城,以信为能入」,正是此义也。
二、众生能称离回向失故:信心一因已至彼岸,信后称名何有称功?若毫未亦执称功,立即落在定散位中。《选择集》〈二行章〉,依〈散善义〉判正杂得失,就能修之心示回向不回向之一对,以回向为失、不回向为得;是知脱却机功一任愿力,虽终日称名,不见能称之功,此为弘愿如实之称名。若必待能称方成往业者,以称功期来果之自力回向之行,与弘愿念佛,得失天渊也。〈散善义〉中判念佛自具二重,有弘愿所立之念佛,有散善位中之念佛,称名一行废立异其位。〈付嘱文〉分别二行,其义愈明也。彼散善中之称名者,下辈十一门中,既有「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之一科,即是以回向之心称念佛名,是自力之念佛,与此二行得失之文相对时,具是回向之失,故摄入杂行中。弘愿如实之称名者,远离彼之过失之他力不回向之行故,无能称功,功在愿力。
《和语灯》二云:「问:念佛者必得往生乎?答:他力之念佛者往生,自力之念佛者不往生。」同四十二个条问答云:「莫思以我行之力,以我心之贤得往生;应信以佛愿力之不思议,使不能往生之人亦得往生,心思命若终时,佛必来迎,此心犹如金刚,一切物不能坏,此心深信,而贯彻临终者,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也。」然则定得往生者,唯愿力之所自然,其能称者唯全托佛愿之相,更无一分之称功,此为之不回向行。既无称功者,唯名号为正定业,其业成者在闻持名号之一念,闻开名义而托佛愿力,更不借机之造作故,业成者正在信一念。然则一信圆满,无称无功;往生之业成办,何待口称之后!唯深信以愿力不思议得往生,常念愿力之白道。就称名相续之信因全现之他力不回向之妙行论正定业,是终南、吉水二行废立之法义也。
上来「信因称报」之常教为规则,而分别业因之差别,辨明经释之旨趣,其要唯欲不异于高祖之圣训,学者须仰高祖之明训,以此为指南,以窥诸祖之释义;若不然者必误真宗之义。
更辨:一家之圣教中,就称名论往生之业者,诸文非一:
或约能修之行体:如云「称名正定业」,此直就行体示业因之义,如上以明。
或约所得之利益:如说「念佛往生」,简别杂修杂行之人,而显专修念佛之人必得往生;此弘愿念佛之行者必得往生之意者,说终日念佛往生,更不违信心正因。
或约业成之时节:谓言「发信心、称名号者,当其时分,往生决定也。」约临终、平生相望,示业成时节;若行信相望之时,往生之业成办,局在信之一念。然于称名之后论业成者,是与临终业成对简,非行信相望克论正信。《执持钞》云:「造杀生罪时,已结地狱之业,虽临终不再造,亦被平生之业所牵引,必堕地狱。念佛亦复如是,信本愿、称名号者,当其时分,必往生决定也,应知。」此文简别「临终业成」明「平生业成」,故彼上之文云:「虽临终不在称名号,亦得往生,事乃当然。」此以简别临终业成为主故,其言稍缓,而及于称名,虽不称名非云不业成,故次之文云:「平生之时于善知识之言下,发得归命之一念者,以其时为娑婆之终,应思是临终。」所望不同,义门各别,勿执文害义。此余如《略文类偈》云:「发信称名光摄护」等,一切多约临终、平生相望之义。
如此根据一家之常教,应文随义,应如是会之时,虽为文甚多,无有不通。伏乞诸子,应据他力真宗之正义,严护「信心正因」之法城。
问:圣教之中,或约业因之体,或约机受之相,谈称名之义,如先所办。然如《执持钞》云:「信本愿、称名号者,当 其时分,必往生决定也。」约业成之时节,往业成办者,在称名之后,此义如何?
答:凡今家谈平生业成之义有二:一、对多念之称名而示一念业成,二、简临终正念而示平生利益。
初、对多念之称名者:信行相望,而以闻信之一念示业成之时刻,上所引之《口传钞》中,证明一念往生时,引竟经释之三文而云:「此等文证,皆以无常根机为本故,显明以一念决定为往生治定之时刻;命若延者,自然及于多念之道理也。因此,平生之时,一念往生治定之后,即成报谢佛恩之多念称名者,文证、道理显然也。」如此诸文,皆信行相望,而以信一念决定业成之时刻。五帖之保章完全相承此旨,显「信因称报」之宗义,以此为一家之常教也。
后、简临终正念者:不论信行之分位,总就弘愿念佛之上,简别其它之期临终正念,而显「平生业成」之义,故《执持钞》中,初标「行业虽疏不可疑」,次说明云:「临终虽不在称名号,亦得往生,事乃当然。」乃至「至死期,除兴起妄心之外,以凡夫习性,又何能起称念名号之正念,何能有往生净土之愿心乎?若不随顺平生业成之誓愿,往生之望则落空。」又云:「又造杀生罪时,已结地狱之业,虽临终不再造,亦被平生之业所牵引,必堕地狱。念佛亦复如是,信本愿、称名号者,当其时分,必往生决定也,应知。」此皆为遮临终正念之计,约平生念佛之机而言「信本愿、称名号者,当其时分,必往生决定。」 专以简别临终正念为要,非行信相望,辨定业成之时刻。尔则,非必云不称名则不业成,故前文云:「依平生之一念,决定往生之得否也」;承此又云:「平生之时于善知识之言下,发得归命之一念者,以其时为娑婆之终,应思是临终。」是显究竟之旨归也。故应根据他力真宗之正义,严护「信心正因」之法城。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