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恒顺众生”等几个观念
常常见有些学佛的朋友,看见有人批评附佛外道和邪教,就很诚恳地劝阻:普贤十大愿里说要“恒顺众生”;“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甚至有附佛外道、邪教的痴迷者,也常常拿“不见世间过”为武器,污蔑批评者:若见世间过,即非修行人。
果真如此吗?
末学以为,这种现象出现在学佛人身上,是典型的“鸵鸟政策”;而出现在附佛外道、邪教痴迷者身上,恰好应了那句古语“君子可欺之以方”,他们抓住了某些迂腐学佛人的弱点。
现对以上问题加以简要分析:
《普贤行愿品》关于“恒顺众生”的经文如下: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看看这段经文,主要说发此愿的菩萨要饶益众生——“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从经文中根本找不出要菩萨随顺众生“作恶”的意思啊。
注意“随顺而转”,可以有如下理解:
一是顺着众生正当的欲望、爱好、习气,满足他们、饶益他们,而非协助、放任众生作恶。试想儒家的君子尚且“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难道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反而会放任、纵容众生作恶吗?
二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即使菩萨化身妓女出入烟花之地,也是为了让众生断除淫欲,而不是让其增长淫欲。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
如果佛魔不分、善恶不分、正邪不分,《普贤行愿品》大谈忏悔恶业、降服诸魔,岂不是多此一举?此外,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岂不是也成了大妄语?佛教千经万论让人止恶行善、断惑证真,岂不是也是诸佛菩萨闲着没事、蛊惑众生?
“不见世间过”,原文出自六祖《坛经?般若品》。
以下是原文: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为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是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这个偈子讲了修行的大原则,也可以说是根本心法,具体意思不再多说,网上高僧大德讲的很多。单看偈子内容,里面正邪、善恶、真妄之别很多啊,难道六祖也起了分别心、是非心,在骗大家?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末学的理解是,真正的修道人,不是浑浑噩噩、是非不分,而是不被是非迷了心性,不去故意招惹是非。注意,这里可以与儒家“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本来意思在此。后来,“为己”“为人”的意思发生变化,甚至走到各自的反面,所以认识这两个词的意思,一定要分清具体语境,否则即是颠倒黑白、善恶)。
“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有人解释为如果你看见他人错了,说明你起了是非之心,因此你也错了。末学认为,如果这样理解,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岂非大错特错、大恶特恶?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看见别人错了,自己也(以此为借口)犯同样的错误,是与修行目的相左的、背道而驰的。
后边两句“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就可以证明前面的意思:他犯错误可以,我不能这样,我如果(以此为借口)也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大过错。
把上面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普通人可以犯错误,但是修行人你要超越世间,决不能向下看齐、向后看齐,你自己也找借口去犯错,就没有资格做个修行人。
总结一下,“恒顺众生”不是纵容众生犯错,而是真正去利益众生、诱导众生向善(有些经典讲:菩萨必要时甚至可以杀死那些将要造无间地狱罪业的众生,避免其下到无间地狱受无量劫苦刑。当然,这种说法一旦被滥用和歪曲,后果很可怕);“不见世间过”,是让修行人时刻警醒,不要眼睛向外光看别人,更不要给自己找犯错误的借口。这两种说法,绝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学佛人推行“鸵鸟政策”的借口。
当然,佛法圆融,如果从理上、体上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众生住地无明,即诸佛不动智”,有人说“无是无非、无正无邪、无佛无魔、无对无错”,可以讲得通(与“离四句、绝百非”是同是别?有缘人可以参参看),等等;如果从事上、相上、用上讲,则因果历然、善恶分明,南山高、北山低,僧是僧、俗是俗,屁是臭的、花是香的,降妖除魔就是降妖除魔,不是谈情说爱,大粪不能吃,毒药不能喝,得了艾滋病,肯定要死,摸一下通电的十万伏高压线,估计自吹“阿难转世”“人天之师”的骗子,照样也会烧焦。
所以,如果谁不分场合地鼓吹“无是无非、无正无邪、无佛无魔、无对无错”,则多少有点“贵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这样“不见世间过”(说句粗话,把大粪当作米饭吃),肯定是脑袋出了毛病!进一步讲,在需要明辨是非、正邪、佛魔、对错的场合,如果有人这样和稀泥,甚至指责别人不该批评邪魔外道,此人要么是心怀鬼胎、助纣为虐,要么是迂腐无知、傻得可爱,这种人最受附佛外道、附佛邪教欢迎了。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