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謙之案:碑本「昔之得一者」止「有生於無」句為一章。嚴遵本與上章相連,同此石。又宋趙志堅疏義「反」作「返」。又案「反」,復也,此易義也。易復彖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雜卦傳曰:「復,反也。」乾彖傳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泰彖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反即復也。故老子曰:「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云云,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又曰「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此復之即返而歸之也。「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此待其遠而後反也。反自是動,不動則無所謂反,故曰:「反者道之動。」反自是逆,逆而後順,故曰:「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又「弱者道之用」,蓋得易之坤者也,乾藏於坤,故曰弱。易曰「潛龍勿用」,而老言無用之用,是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嚴可均曰:「天下万物」,河上、王弼作「萬物」,御注作「之物」。
謙之案:廣明、景福、御覽六百十九引並作「万物」,同此石。邢玄、磻溪、樓正、室町、傅、范、高、趙並作「之物」,同御注。敦煌、嚴遵本作「天地之物」。又景福、范本「無」作「无」。馬敘倫曰:「弼注曰:『天下之物,皆有以為生。』是王亦作『之物』。今作『萬物』者,後人據河上本改也。」謙之案:首章「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以「無名」與「有名」對,「天地」與「萬物」對,「始」與「母」對。此章亦言「有」「無」,則「天下万物」,當作「天地万物」,於義為優。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姚文田、奚侗無韻。鄧廷楨、陳柱、高本漢:動、用韻,是也。案孔廣森詩聲類(四)陽聲四東、鍾、江合為一部,並收「動」「用」二字,引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右景龍碑本二十一字,敦煌本、河、王、傅、范本同。河上題「去用第四十」,王本題「四十章」,范本題「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 太上感应篇原文
-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经全文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一卷
- 太上感应篇感应选录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遥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经名句
- 始计第一
- 太上感应篇后记
- 卷一 畅玄
- 捭阖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东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师序
- 老子道德经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韬
- 齐物论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贫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经简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三卷
- 马蹄第九
- 人间世第四
- 第一计 瞒天过海
- 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