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经中介绍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数量不一,最多为四十八愿...[详情]
四十八愿 第十二讲:无真实信心,则心、行不一
四十八愿 第十二讲:无真实信心,则心、行不一
讲解:纯祥法师
传统净土教特别注重专念,《佛说无量寿经》讲“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佛说阿弥陀经》也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依经文要有正确的理解。净土法门依阿弥陀佛的本愿有往向回向的真实行、真实信,念佛有时指“心”;有时指“行”,一心一行,“心”属于安心,“行”属于起行,我们容易在“安心”和“起行”上混淆。
没有真实信心时“心”和“行”不一
因愿文和成就文重点都是信心,没有成就信心前,念佛的行不能称为“真实行”。净土教次第特殊在佛的“行”在前,信心的获得从“真实行”上成就,是倒过来的次第。其它通常修法是先通过教理、再自己修行、证果,是先行后证的次第。“真实行”属于佛的纯他力。获得信心进入到“真实行”,才“信”、“行”合一。佛的“行”成就了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摄持你,就叫做“行”,念佛是佛用愿力把你摄到名号里,“行”是佛已经成就的。没有信心就是心口不一,即使是念佛也没有进入到“真实行”里。开显了信心才是跟“行”合一起来,就是有“心”、有“行”。不知道次第就会依常识慢慢地修行,净土法门是果教,是佛已经“行”好给你的。关键就在于对佛“行”的信心,反而不在于你的修行。有信才能够进入到佛的真实行中,没有信,佛的真实行已经成就,但你并没有真实的。
信心就是一心,进入到一心一行。没有成就信心,虽然口里念佛,由于有怀疑带有自力的原故,就没有真实的信心,这是需要明确认知的。当成就信心以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念佛,叫做专心专念。信心是念佛的成就,是佛用“行”来救度我们,你被救度了,佛的“行”也就落实在身、心上,跟佛的“行”合一,就是念佛人。如果没被救度,佛的“行”在运行,但你还没有跟佛的“行”合一,佛是在救你,还在救度的过程里,好像还没有把你救起来。
往生极乐净土要发无上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念佛获得“即得往生”的信心,所以“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菩提心是佛道的正因,是度众生的心、成佛的心。念佛最后还是要落在心的上面,所以说“心外无佛”。念佛成就在信心,信心就是信佛的心,也就是念佛的心。信佛的心是真实的心,念佛的心由于真实信佛,念的心就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我们通常念佛,口里像打工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念得再怎么样,如果还有怀疑、没有成就信心,心口还是不一。只有被阿弥陀佛所救度,得到法藏菩萨回向的信心,才是一心一向、一心专念、专心专念。念佛是法藏菩萨发愿让你来口念,口念要回向给你的是信心,在没有成就之前,念佛就是佛用“真实行”在摄取你,用誓愿力、光明力把真实心给你,你获得就跟佛合一了,就是被救度了,不单只是保证。念佛有的时候可以指口念,但更真实的念佛是指信心念佛,谁成就了信心就是真正的念佛人。如果没有成就信心,还只是阿弥陀佛在救度你,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取中,保证你一定获得往生,只有获得了一心,你的行与佛的行合一,才是你真实的修行。不然还是带有自力怀疑的,就是带有虚假的、谄曲的,所以“一心专念”就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
佛的誓愿是保证,即得往生是信心。
首先确定佛肯定要救你,并且救你的“誓”、“愿”力量已经成就,佛力可以保证你一定往生。知道佛一定要救你,还不是信心,这是佛的誓愿,你还没有到达“即得往生”,要救你还是落在佛的这边。被救起来了就“即得往生”,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佛的保证才落实在你的身上,自己明确知道,已经被救度,获得了往生,这才是信心。一个是保证,一个是落实,保证的东西不见得就是落实。知道佛肯定会救你,并不代表你就被救起来了。比量属于道理的层次,现量是经验。佛的保证已经拿到,获得了救度才叫真实的信心,但信心一定要在保证的基础上。这样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有没有被救,保证是保证,得救是得救,是两回事。当然如果得救了,这两回事就是一回事,保证就落实了,这是细微的地方要理清楚,不然容易混淆。佛的誓愿很多人都知道,比较欢喜。以前不相信能够往生,现在相信了,但是什么时候得到往生还是不知道。真正的要得到,现在就已经得到了,不是未来时。不是说佛给我保证,我就往生了,是现在已经得到往生才叫信心,得到了就是得到了,没有就是没有。
获得“即得往生”才是真实的念佛人
善导大师解释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是坚固不动摇的决定心,“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是深信的、坚固不动摇的“一念”,“一念”是佛回向给你的,并不是你自己听了这个道理觉得很相信的一念。深心、决定心必须是已经被救度,得到了往生的信心,就是无上上心、真实的心,是相续、不间断、什么时候都是往生的。相续是因为“心”与佛的“行”合一了,佛的“行”是淳一、相续、决定的,真实心也是忆念佛的心,成就了就不离开你,口里面没有念时,信心也没有间断。忆念并不是要故意去念,信心成就自然就忆念,所以这个心叫真实一心,真实一心就明确地知道三界六道已经结束,已经不再轮回,这时就是大庆喜心。只有得到才能体会,自己得到了别人都没有的宝藏、真正的利益,知道无穷的苦恼要结束了,而不单只得到了保证。就像证得阿罗汉果,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知道不会再轮回了。获得往生自己也非常清楚,生死轮回要结束了就非常欢喜,是发自于内心深处、非常真实的。
大庆喜心平常是不可能生起来的,只有获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即得往生”才有这种真实的金刚不动摇的信心,也就是愿做佛的心,获得了愿做佛的心多少大阿僧祇劫都不动摇,超出了时空的界限!我们在时空中的缘起心全部都是动摇的,只有获得了佛回向给你的往生决定的信心,就金刚不可动摇。愿做佛的心也就是度众生的心,度众生的心也就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的心,你自动的就生起了愿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的愿望,对别人的最大的关怀就是劝他往生净土,劝他皈于佛愿就是你生命的目的。
如果你还没有这个,就是没有获得,至少没有这么殊胜。拿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以后向别人介绍,就像把家里最好的宝藏拿出来,把获得最大、最真实的利益介绍给别人,欢欢喜喜地向别人介绍往生净土成为你的自然本性和价值观,而不是世间人说的这个经好、那个咒好、哪个法会很好、朝山有多殊胜,到这时,什么也没有获得了金刚不动摇的信心殊胜!见到了这个宝藏,任何东西往这上面一碰,全部都没有价值,不能比较。这时就是真正的念佛人,劝导别人也具有力量,这就是信心的功用和德用。
信心就是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因为你已经跟佛的心连在一起了。《观无量寿经》里说,“以见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通过名号被阿弥陀佛救度后,就见到了佛的心,佛心者即是大慈悲,就成为你的菩提心,这个心由无量光生起,信心中就生起了对众生平等的慈悲。获得了信心是非常殊胜的大成就,是阿弥陀佛要给我们的真实利益。名号落实到你的身上就是信心,没有获得之前,名号就是佛保证一定要救度你的金刚誓愿力,救度了就是摄取不舍,跟你合一、入了你的心,在心上已经放出光来。
念佛人必定成佛
信心的获得不分贤愚贵贱、造罪多少,信心跟深信心、金刚心、真实心、菩提心一体,有了信心,后面的种种心都会有。里面包含这么多宝藏,获得了信心,这些宝贝都是你家里的了,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家,家里所有的宝藏都是你的。开始可能有点陌生,通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地熟悉起来。信心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愿是平等的,“愿海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者是佛道的正因故。”获得了平等的真实就是进入到佛道的正因,你就真实地知道自己可以成佛,是真正的佛子了。
法藏菩萨本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信心,就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所以“三心”即“一心”,“一心”即“信心”。获得了真实的信心就横超、断除了生老病死,阿弥陀佛的光明力量帮你过了死魔关,现生就住于正定聚之中,来生往生报土决定成佛。本愿是“超发无上殊胜之愿”,所有的法门里,净土法门是最为殊胜、顿超的,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就往生净土进入到正定聚。真正的生死凡夫恶人通过信心马上就入正定聚,来生成佛,非常快速,没有什么法门比净土教应机更广。像我们这种没有智慧、没有福报、充满了罪业的众生,其它法门不要说成佛,证得小果都很难。本愿力就直接进入大乘不退转的阿鞞跋致位,发起菩提心转生就成佛,非常殊胜。是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维,超发无上殊胜的本愿。“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要把成佛的果实给你,所以法藏菩萨的成佛跟你的成佛是一体的,《无量寿经》说“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平等觉经》说,“会当作世尊,将度一切生老死”,获得信心成就的人,就是要成佛,念佛成佛。
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忻。
不过我们可惜就是对生死生不起厌离之心,善导和尚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忻”。我们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中,长劫以来受尽了痛烧,但还是很贪着这个地方,并不觉得讨厌,所以每个人都怕死,还是希望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为了什么也不知道,凡夫就是颠倒得不得了,苦中作乐、无知。“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本来就没什么可贪的,但是生不起厌离之心;“净土不可轻而不忻”,其实我们心里是非常轻视净土的,与对娑婆世界的贪恋比起来,向往净土的心是非常轻的,贪恋娑婆世界的心是非常重的。如果不打妄语,可以量一量自己的心,肯定知道孰轻孰重。既使是遇到了这么殊胜的救度、大慈悲的呼唤,心里也不重视,没有觉得有多么殊胜。别人随便说有什么事还没有做、世间还有什么愿望没有满足、这个事、那个事情都很重要,然后你就觉得:哦,是啊,其实你也是这么想的。反正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去轻视往生净土、轻视念佛,反正还有时间,慢慢念嘛,我现在还没有往生,那不着急,反正我是愿意去的,但是我不着急,更多的人是在做这种自欺欺人的游戏,没有深信之心。真正讨厌娑婆世界,既使在这里,你已经是净土的人,你跟别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了,对这里的一切并不是那么贪恋,真正向往、看重的是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无量光的世界,所以“忻则净土常居,厌则娑婆永隔。”
凡夫的心就是宁肯在污泥里跋涉、沉沦,也不愿意去念佛体会净土的安乐,饮苦食毒习惯了,离不开贪嗔痴毒品、离不开各种的色身香味触法、五欲六尘,尽管受尽苦楚,还是贪恋它,哪怕一刻也不愿意离开。所以既使念佛也是口是心非,内心里并不真正想离开这个让身心受尽苦恼的娑婆世界,真想离开就不会怕死,从对死亡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你对娑婆世界的留恋程度。因为凡夫都是留恋娑婆的,要自己成就忻、厌之心万难万难,所以就在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状态里。还没有得到往生,就是求生不得;在六道里轮回,听到招唤又不想放下,认为娑婆世界确实很苦,但就是不想把苦连根拔掉,还得留着,所以就很慢。本来阿弥陀佛保证“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可以把你救起,但是你非常留恋,怎么能一下子就死了呢?我的罪还没有受够,要多体验体验,慢慢地死。虽然念佛,一边阿弥陀佛在招唤着,一边跟阿弥陀佛较量,那边拽着我去,手搭上了,但不愿意去。
善导大师劝导,不管什么人,既使获得了救度,也要行住坐卧,白天、晚上都要念佛“上在一行,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其实我们都做不到,确实中毒很深,在娑婆世界里都是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好在进入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海,得到了救度固然是大庆喜,没有得到也遇到了殊胜的誓愿,也将会得到救度,是值得安慰的。但还是要获得真实的信心,不能只处在这种上不来、下不去的状态。
皈入功德大宝海,必获入大会众树。
获得了真实信心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的真实弟子,入了佛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是我们家里人,都是真实不虚,并不是开玩笑。金刚心行人就是在佛的心里面出生,跟清净大海众一体。法藏菩萨本愿里说:“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获得金刚信心就是光明照到你的心,被光明所融入,摄取不舍,所以“身心柔软,超过人天”。你对身、心的固执、三界的执着已经比天人还要殊胜。没有那么刚硬、贪恋三界六道了,所以天人是不如你的。“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生总持者,不取正觉。”获得信心就是获得了大总持和菩萨的无生忍,总持是持佛的智慧大宝藏,智慧的钥匙交给你来看着。当然没有信心就拿不到钥匙,打不开宝藏。
佛家比你家是富得太多了,所以我们没必要死命在这里赚点东西再锁起来,直接拿佛家的钥匙过来,永远用不完。在这出了事,那点积蓄还不行,真正的死亡来了,啥积蓄也没有用,除了往生的积蓄,其它的积蓄都不好使,挡不住的,阎罗王不吃这一套。我们生了病,有的病可以治,好多病治不了,老病哪里治得了呢?积累再多的钱都治不了的,我们直接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无量寿,当然你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宁愿去赚钱。要对佛言生起信心“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佛对待真正的念佛人说是他好的亲戚、朋友。佛不会跟我们打妄语,也用不着跟你客气、拉关系,不过我们跟佛菩萨攀上亲戚还是很有必要的,是佛菩萨的亲友、跟观世音菩萨有关系就厉害了,观世音菩萨威德广大,攀求的人多了,信心念佛人就是观世音菩萨家里的亲戚、朋友,求他当然更灵一点了。
“其有至心,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真正愿生极乐世界的人,就是有真实智慧和功德的。这并不是由于你怎么样,是你得到了佛回向的信心,跟佛的行合一了,佛德回向给你,你就有了,是这样的缘故。信心念佛是广大胜解的人,有大威德,能生佛法广大异门,这个利益非常殊胜,《观经》里说:“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妙善好人。”信心没有成就,利益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再上一步,一定要获得真实的信心。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
要想获得真实的信心就要好好的闻教,信心是从“诸有众生,闻其名号”而来,本愿怎么听闻呢?《大集经》云:“于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要对说法的人想作医王在拔苦救度我,痛苦得要死时对医生妙手回春的渴仰,听法要有这种感觉,急救车我们要给让路的原因是太急了,苦得要死,要找医生,所以都要让路,比别的都重要。如果没有,像逛超市,随便挑一下,那麻烦了,就没有特别重要的感觉。对所说的法要做甘露想、醍醐想,甘露就是不死药,现在不要说得到不死药,保健品做广告可以年轻一点,都要花大笔的钱去买,还不是醍醐、甘露,就想方设法要得到了。信心非常珍贵,实际上就是真正的不死药。
现在是物质崇拜的时代,有些人特别看中钱,注重财布施,不看中法义和法供养的殊胜。法义可以引导你的心,听法就是接受法布施,只有重视法义才能增长智慧。智慧从听法而来,财布施只能增长福报,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佛法一向注重落在心上,不能落到物质上,主次一定要分清楚,不然法义就看轻了。有的人虽然听了几年,还没有多少利益,甚至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样听法就没有意义。有些人说听不懂,听不懂有诸多原因,自身的障碍是最主要的方面,比如往生都不愿意,跟你离得太远了就听不懂。人的心力是不可思议的,再难懂的法义,只要好好用心还是可以听得懂的,净土教的法义并不是很难听懂,你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吃力就不想听,因为没有渴求的心。确定想得到往生,哪有听不懂的障碍?《无量寿经》里说冲过三千大千世界的猛火也要去听闻佛法,何况一点点的听不懂,也是业障太重,效果就差。我们在这里连续地念佛共修好几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毕竟佛力不可思议,虽然这样,落实到自身上还是要好好的反省,要尽快地获得信心得到大庆喜。南无阿弥陀佛!
录音:白莲花整理:如意审核:纯祥师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