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七)菩萨圆满布施的

  (七)菩萨圆满布施修证境界

  1.佛弟子一定要布施吗?

  大智度论卷八十说:‘若菩萨所有布施皆回向萨婆若(佛道之大智慧)者,有二种人。一者软根,一者利根。软根者少多布施皆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根者破是取相而戏论;空法信力转薄不用萨波若,但求诸法实相,是二种人皆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一者以信力多慧力少,二者以慧力多信力少故。佛今说信慧力等故能回向萨波若。念萨波若者是信力,加萨波若回向者是智力……。’

  智论这句话说明了不论是利根或钝根的佛弟子,都要修学布施法门,而且由‘布施波罗蜜\’就能带引我们圆满成佛之道(待后说明)。因为六度每一度均是相摄相通的。单是停留在取相布施的信行人阶段,不能具足布施波罗蜜,相对的,停留在修空法的程度,没有实际度众生的事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的行为,福德不具足,更不能成就布施波罗蜜,到达成佛的彼岸

  布施波罗蜜,佛不仅为初发心的在家菩萨宣说,同时也是久学的佛弟子在成佛道上不可缺少的福慧资粮。不论从初发心起,就以布施为佛道的初门,或者六度齐修,做为佛道的资粮,或者证空解脱后,再回小向大,实践布施波罗蜜,条条通往佛道的修行法门,都不可缺少布施波罗蜜,只是初发心入门处的不同,而使成佛的时间形成远近先后之别。

  不要以为佛只为初学者说布施,久学之人可直从证‘法性实相\’起修,不需要行布施,这是不明白布施波罗蜜的整体意义。只要你发心往成佛道上走,不论是在家修或出家修,先修禅或先修净,或者初发心起就力行菩萨道,在过渡到成佛彼岸的中间,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就不能成佛。所以虽然修行法门各有不同,但成佛的资粮,却是相通的,了解这层道理,在今生不论修持任何法门,随缘行布施,无论财施或法施,是绝对需要的。除非你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佛,否则没有理由不修学布施波罗蜜。愿好学者善思之!

  2.菩萨行布施胜过二乘的原因

  初发心菩萨的功德果报之所以会胜过二乘,就是因为菩萨在初发心学布施时,便朝舍离五欲的修心方向去故,故能在布施具足禅定的修持下,因不染著世间五欲,又能具足大慈大悲心量的精进行舍,在长远成佛道上应具备的幅慧资粮来看(因中说果),当然胜过一切声闻、辟支佛行者,只为断除己身生死,而不广泛、深入的为成佛果而在无量劫中广修布施的功德大。(大方广十轮经卷七)。

  菩萨因为行布施,获得转轮圣王及天主帝释、梵天王的殊胜果报,由这三种胜报,而加速菩萨在度众生时的财、法二施具足;因菩萨福德资粮深厚,才能证入菩萨十地果位(大宝积经卷四十一)。所以基本上说,菩萨‘十地果位\’,是福德与定慧的长养地,二乘的福慧果报,绝不可与菩萨的十地福慧资粮相比。

  3.外布施圆满相

  (1)外布施的德行显相

  当初发心菩萨在因地修学布施法门时,一定会经过前述‘布施入门愿\’所说从浅入深、由因至果的行持布施波罗蜜,再进入不愿—‘布施圆满愿\’所述学习大菩萨深入布施行持的历程(已说明),必然会有超于常人的慈悲、福德、定慧、财富、权势显相,让大家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首先在外布施的事行与心态上,势必能做到以下所说三十六点。身为凡夫的我们,亦可藉此仔细的反省自己在外布施圆满的德行上到底已经做到几点?

  1.在布施时,对一切有情众生,真正做到发平等心、生福田想,绝不会分别受施的怨亲之人有德行、没有德行,有痛苦、没有痛苦,有智慧、没有智慧,有福报、没有福报的优劣差别之想而行布施。

  2.在布施时,一定会如先前所说,如先前所许布施乞者,绝不会减少应允之施物,只会增加或如数施与。

  3.绝对不曾在事先答应布施好的财物而生悔意,转以下劣的财物布施乞者,一定会依约惠施,并且只会在先前答应施与卑劣财物时依言而施,如果后遇好的财物,则另当别论,随喜布施。

  4.绝对不会用异意、愤怒、挠浊的用心而行布施。

  5.绝对不会在布施后,常常向受施之人称赞说:我曾经布施多少财物给你,若不是我经常伸手救援于你,你早就如何如何等等要受施者记住自己恩惠之语。

  6.在布施卑贱之人时,绝对不会用不恭敬的态度掷丢与他,何况是布施有德者!

  7.在布施时,遇到受施者的本性掉举、躁扰不安、行为不端,专门喜欢骂詈、嗔恚、呵责别人时;菩萨行者不会因此而生出厌倦之心,反而更加怜愍他,并运用种种善巧方便之言辞规劝他,令其改过,导向正轨。

  8.在布施时,不会用外道知见,杀害生物,惠施神庙,亦不会有想求吉祥、瑞感相应的行为而行布施。

  9.在布施时,不会执著我在行世间有相之施或者出世间离欲清净之施,贪著因此布施必得一切种智至极清净之果,只会反观自心:我所行一切布施,有无与离欲、清净、无相的佛道资粮相应。

  10.在布施时,虽不执著、衡量所得果报而行布施,但对种下布施何种之因,必得何种布施相应之果,如实了知。不必由他人告知、牵缘、规劝,即能自动自发而行布施。

  11.在布施峙,绝对不会因为怖畏自身贫穷而行布施,只会用悲愍众生之心而欢喜布施。

  12.在布施时,绝对不会用不合律仪的物品而行布施。如用自己挑剩的、吃过或别人吃过、挑选过剩下来的残食布施三宝。或者布施的食物,有渗杂不洁净的污水、涕唾、便秽、脓血、吐痰……等杂染糜饭之物而不告知受施者;或者用葱蒜等布施不食葱辛者,或者用肉食等布施与不食肉类者,或者用酒类布施与不食酒类者……。

  13.在布施时,绝对不会令受施者等待良久、徒劳往返,见其生出攀缘、依附、随顺施主之心才行布施。另会见有之者到来,如其意愿,即行惠施。

  14.在布施时,绝对不会因为希求世间的名声、赞颂之表相而行惠施。

  15.在布施时,绝对不会要求受施者反报恩德而行惠施。

  16.在布施时,绝对不会贪求未来天王、转轮圣王之果而行惠施。

  17.在布施时,绝对不会为了趋炎附势而特别用财物巴结、贿赂达官贵人:更不会藉种种媒体、广告四处让人知道自己广做善事,令他人恭敬、尊重、赞叹、供养于我而行惠施。

  18.绝对不会因自己财物少而不布施。相对的,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在财物薄少时,尚发广大心布施,何况钱财多时而不惠施?

  19.绝对不会诱骗人家,对人先行少许恩惠,俟其对己生出贪爱、亲附之心后,竟然轻视于人,不再与其接近。

  20.绝对不会存有蓄意令人背乡叛国之心而行布施。如我惠施财物于你,你必须背叛家乡,听我指挥,甚至我赠送一块土地、一座村邑予你,你必须背叛国家,听我指挥……。

  21.绝对不会自己不布施,却殷勤劝人布施。相对的,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能够做到:不仅经常督策自己布施及劝勉他人布施,并且在做任何布施时,皆是保持一颗恭敬、净洁之心,不会以倦怠之意行布施。

  22.当无量众生群集求乞时,能以智慧,如实了知,谁在持戒,谁在犯戒?并且按照长幼顺序,依次排坐,一一亲手布施财物,令其欢喜而归。

  23.如果目前有无量财物,不会将其积屯起来,只施舍少许钱财,一定会大作布施法事

  24.绝对不会先诃骂乞者或者捶打乞者、毁辱乞者,或者系缚乞者、拘禁乞者、斫刺乞者、驱摈乞者、恐吓乞者,再以怠慢之心布施。

  25.在布施前,一定做到:心意喜悦;在布施时,一定做到心念清净;在布施后,一定做到心无反悔。

  26.绝对不会用谄媚、诡诈之心而行布施。如用假的摩尼、真珠、琉璃、珂贝、壁玉、珊瑚等宝物而行惠施,希望藉此收买受施者之心,换取真的珍珠等宝。

  27.不论拥有多少财物,不分贫富贵贱,先来先得;后来之人,亦以宾至如归,如取自家钱财的心境对待他,而且在行布施时,用归还乞者财物的心态礼敬他。

  28.绝对做到施得其时、施得其所、合仪而施、定心而施;如饥者施食,渴者施水,寒者施衣,贫者施财,病者施药,乏车砸车,乃至房舍、卧具、灯明、香华、供佛之具……;无不随乞求者所需,欢喜惠施;因菩萨的净心布施而感动乞者亦以敬心受纳。

  29.遇到贫贱之人来求财物,绝不嗤笑、轻弄其人,令其心生羞愧;亦不因见其身分卑微,而蹙眉施与;始终保持平心静气之诚、和颜悦色、面带微笑地布施。

  30.虽然不见他人前来求索,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也会主动去探访贫民、修行人,或者需要布施之人,依其所需,结集乐施者,尽力布施。

  31.若见众生遭遇虎狼、狮子、水火、怨贼等种种灾难所侵,皆能挺身而出,拔济其厄。

  32.经常以法施度众,而且做到清净法施。

  33.纵然自身有要务待办,遇到愚钝之人前来求乞,也会以施为重,立即惠施愚者,成就无碍之施。

  34.绝对不会慢慢贮积财物,到拥有大量财物时才行布施,一定做到,随得随施。一般人不能体会今生的钱财与生命,无常难保,现在不施,时局一乱,或遭遇意外死亡、暴死、病死,就再也没有机缘行布施、种福田,况且等到积屯大量财物才惠施时,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病苦、贫困的众生,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35.因深观‘布施之名\’及一切有为法,有如空中风、藕根丝及梦、幻、泡、影一样的虚幻、不实,刹那即逝,故施时不求一切名闻果报,完全做到用‘无著心\’布施,回向佛道。

  36.因为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故每一个人见到菩萨时,皆大欢喜。

  以上略述菩萨外布施圆满相,广说无量。(菩萨善戒经卷四、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大乘宝云经卷一)

  并且这仅是菩萨在外布施的举止行为上,让每一个人能够感受得到的‘德行\’。

  外布施深入的菩萨在他内心的修持上,必然做到像大智度论依大乘经典所说释迦牟尼佛于过去行菩萨道时,在某一世到龙宫求财得财的几个修证境界成就的重点:

  (2)略谈外布施的内心证量

  1.已得宿命通。(因初到龙宫,见龙王夫妇,即自识宿命,如是前生父母)。

  2.已断嗔心,证入甚深、广大的慈心三昧中。(因见毒蛇,即能当下入慈心三昧,转化毒蛇嗔斗之志;证明已能用多劫修积而来的深厚慈心力量,感化嗔毒众生)。

  3.已断我法二执,得证虚空界广大三昧。(因见莲华软脆,欲行莲华上,便能立即证入虚空三昧,步行莲华之上七日,莲华不谢不坏)。

  4.已得神足自在。(因在龙宫,获得宝珠后,即轻举其身,飞腾虚空,于一刹那之间,回到阎浮提世界)。

  5.已断贪心,大悲成就,悲愿自在。(因其果报虽生天界,不贪施福,以方便力(悲愿力)舍弃天寿,从天而降,辗转投生人间,续以财、法二施化导众生)。

  6.福德成就,所欲随意自在。(因到龙宫,取得如意宝珠,回到本生世界,发大誓愿说:若我从此能在成佛道上随意厦脱一切有缘众生,坚固不退转的话,这颗从龙宫取回的如意宝珠,从此刻起,随我意愿出生一切宝物,随人所需,尽皆施予,不令匮乏。当菩萨作这样的誓愿后,当时那颗如意宝珠便像大地般地显现变化,令旁观者都看到祥云普遍的现象,顿时种种宝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无量人类所需之具,如雨而下,一切具足。而当那位菩萨行者离世之后,那颗‘如意宝珠\’仍然普雨宝物,直到当时的众生福德享尽为止……)。

  (按依智度论卷十说:如意宝珠出自佛舍利,当法没尽时,诸佛舍利皆变为如意宝珠)。

  卷三十四又说:‘若作法性生身菩萨,如文殊等,在十住地有种种功德具足,众生见者,皆得如愿,譬如如意宝珠所欲皆得。’

  八十华严卷三十九亦说:‘十地菩萨能随其意,雨众宝物,如众生心,充满其愿。’

  由此可知,当一个菩萨行者修学布施的内证境界,到达十地菩萨深广的福慧证量(以上只是略说),便能真正达到外布施圆满成就的境界。(见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等)

  4.内布施圆满相

  一分菩萨行者在行外布施,尚未达到以上所说外布施行为的深入发心时,是很难由外转内,修成内布施圆满相,当然由内、外施齐修,也能增长菩萨内布施心态的加速成长,然而更要配合四无量心定及甚深三昧力的修持才能彻底做到的。

  如智度论卷八十说,菩萨经过无量劫以来,常修毕竟空法,以及为众生修集慈心三昧,故能在布施身命时,深观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空无自体,不起嗔恨心而成就内施之德。

  并且菩萨在最初行布施时,即经常发愿说:愿将身肉布施与众生,并愿引渡乞我肉者及食我肉者,修学佛法,而不生嗔恨之心。(智度论卷八十八)

  就因为菩萨世世发此施身施命大愿,故能累世转增其大悲心量,在见闻之者求索身命时,义无反顾地弃舍身命,欢喜承担施身之痛,而不嗔、不恼,无丝毫怨悔之心。

  想要在今生学菩萨行身施—脑死后,捐献器官甚至发愿活生生的行身命施的善男信女,绝对不可忽视开发‘悲愿心—修学四无量心定\’的重要性;因为你的悲悯众生心,才会有身命施—捐献器官的义举,然而坚固的慈悲行愿,是带引你的身施行为,达到不堕恶道,获得来世福德果报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看菩萨在未证法身前,世世以身命布施,甚至为法舍身,而加速其断身执、证空性的力量。在获证法身(断七识我执)后,仍然为度众生而续行身施,但彼时因证法身、我执断,而使悲愿心巩固,当行身施而命未断时,只要一发誓愿心,就能令身体平复如初(智度论卷四、卷十二)。这是大菩萨以其异劫薰修不退的禅定力量及大悲心量成就,才能完成身体复原如故—‘心能转物\’的境界。而当菩萨行内布施,达到能令割截的血肉,恢复如昔正常的色身—身心康健时,就是菩萨获得布施圆满相的特征之一。(如大般若经卷三九九,有菩萨为法舍身,在成佛道心已得不退转的情况下,而令身形平复如故的记载)。

  5.内外施圆满相

  (1)结业生身圆满相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菩萨有二种身,一者结业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种身中檀波罗蜜满,是名具足檀波罗蜜。’

  如菩萨在未得法身、烦恼(结使)未断前(结业生身),能以一切宝物、国财、妻子、头目、髓脑尽用布施,而心不动转,因一分菩萨在初发心行布施时,即舍离五欲(大方广大轮经卷七),故能深观所施财物,从因缘假合而有,仔细推敲求其实性,都不可得;于是在无量劫以来,经过有相布施,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施舍,成就无相布施功德(金刚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觉悟一切有相、无相之实性,皆清净如涅槃相,虽获无尽财宝的果报而心不贪著。在菩萨未证无生法忍前,能够于每一世的受生中在布施时随时做到:能以一切内外所有身、物尽用布施,而且不论布施之物的大小、多少、粗细……,皆不会生出吝惜、贪执之心。并且真正发出平等布施心—在布施时不择对象,不会做这样的分别:大人应与,小人不应与;贫穷人应与,尊贵人不应与;出家人应布施,非出家者不应布施;人类应布施,禽兽不应施。施不求报,又得‘布施实相\’。而且布施者的心理,没有‘昼、夜、冬、夏、春、秋、吉、衰\’季节时令之分,一年四季随时行施,乃至布施头目脑髓心无悔惜,令乞施者,皆大欢喜,普结未来引渡之缘。在行法施时,也是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从世间法至出世间法,因材施教,绝不吝藏法财,不教授人。菩萨如果在行内、外布施时,达到这种‘无相、无著的净施\’境界,就称为菩萨结业生身(在分段生死受生中)做到修学布施波罗蜜‘具足圆满\’(此外如‘法施圆满相、无畏施圆满相另论)。

  (2)证法身后布施圆满相

  而当菩萨自末后肉身(最后分段生死中的受生),得证无生法忍,舍肉身得证法身后,能于十方世界的六道受生中,变现无数化身,并且每一个化身,皆能在一时之间,变化种种珍宝、衣服、饮食惠施众生,并且以国财、妻子、头目、髓脑等内外所有财物、身躯尽用布施,满众生愿,并且为众生运用种种譬喻、论议、语言、方便及诵读方式,讲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道理,令无数众生,步入佛门,修学佛道。当菩萨获证法身后,能将物施、财施、身施、法施,做到以上所说能化现无量财宝给足众生,一时能随一切上、中、下根器,普为说法,皆大欢喜,一时之顷,并能化作无央数身,供养十方诸佛,便称为法身菩萨行布施波罗蜜具足圆满。(大乘经典中诸如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中广述)。

  而当菩萨在分段生死中行布施及证法身后以变化身行布施的历程,都能做到具足、圆满,就称为菩萨‘内外施圆满成就\’。

  6.法施圆满相

  一个菩萨行者法施圆满的象征,当然表现在多劫以来对于世间法、出世法无碍辩才累积的成果—四无碍辩才上,四无碍辩才即是指法无碍辩才、义无碍辩才、词无碍辩才、辩说无碍等四种辩才(按四无碍辩才义将在‘智慧辩才愿\’及‘辩才无碍愿\’中广释)。

  如十地经卷七所说:‘菩萨住此善慧地(九地)时,具法师行,以无量智随行善巧,以诸菩萨四无碍解所引音词,而演说法,于此菩萨圆满无杂四无碍解,恒常随转。’

  而且九地菩萨获得四无碍辩才时,便能于果地中‘于一念之顷,通满三千大千世界,随一切有情意乐差别,而为说法。又能以一音词演说妙法,能令大众皆能解了;或随菩萨之欲,以种种言词音支剖析,令诸大众皆得开悟……。’

  这即是大菩萨成就法施圆满的显相之一,广说无量。(见十地经卷七、十住经卷四,渐备一切智德经卷四)。(按法施圆满相非本愿述说范围,故略述之。)

  7.无畏施圆满相

  菩萨行者无畏施圆满的象征,当然表现在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所说观世音菩萨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后,随类变化种种形相,于众生怖畏急难之中,广施无畏救拔的显相上。

  如法华经卷七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昔得解脱……。是菩萨皆以无畏施于众生……,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按无畏施圆满相,亦非本愿解说范围,但亦属布施圆满相之一,故略述之)。

  8.供佛圆满相

  (1)财供养圆满相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说:‘如来所有一切神通事业佛法胜相,皆是菩萨宿修大行,以世间所乐财物,奉施如来,以摄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静涅槃。’

  大智度论卷三十说:‘菩萨业有二种,一为供养诸佛,二为度脱众生。以供养诸佛,种下授记因缘,并得无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众生,所谓满众生愿。’

  由以上经文可知,菩萨行者以财、法二施供养诸佛有四种目的:一是为求佛法,一是为求寂静涅槃,一是为求诸佛授记,一是为得无量福德,利益众生。

  菩萨以此‘初发心\’,而在无量劫中发菩提心,依愿导行,称念佛名,广修福德,求生诸佛世界,供养诸佛,听佛说法,深修定慧,当获得广大福德时,又回入浊恶世界,以财、法二施普济众生。

  而一个亲近、供养过无数诸佛及受持法藏,以布施心圆满般若波罗蜜,证入不退转地的大菩萨行者,必然获得财宝无量、福德自在的果报。从亲身供养佛,到化作一身、二身、三身、百身、千身、万身、百千万亿化身供养佛,都能随意往返十方世界,用种种妙华、珍宝等庄严之具供养诸佛,而任意自在,远近无碍。这在诸大乘经论中多有记载。

  如华严经贤首品至十地品记述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之前,都没有离开以‘愿力见佛、供佛\’的重要圆满佛道的行愿资粮。就是已经亲见智慧光明心地的菩萨,如初地至十地菩萨,不但没有离开供养佛的行列,更因定慧力的深入,为了报佛法乳之恩及普渡十方世界的众生,而变化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供养无量诸佛,广度众生。

  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记述:‘菩萨摩诃萨乘放大乘时,以五神通而自庄严。菩萨住是大乘修持中,一时变身无数,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度脱众生,常不离诸佛,乃至成就佛道,恒常不离此大乘菩萨行。’

  这是说明菩萨在尚未证入不退转地前,绝对不会脱离经常发愿到十方世界见佛、供佛、闻法度生的行列。就是获证无生法忍、证入不退转地的大菩萨行者,仍然没有脱离到十方世界见佛、供佛,修学布施波罗蜜等六度的行列。

  如大般若经卷四百四十八、四十九说:‘不退转菩萨,经过无数大劫,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以无量种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财、花香等物,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尽诸佛,复于无量诸佛所,修行布施波罗蜜……。’

  八十华严卷三十八亦说:‘菩萨住此不动地(八地),以三昧力,当得现见无量诸佛,恒不舍离承事供养。此菩萨,于一一劫,一一世界,见无量百佛、无量千佛,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皆恭敬、尊重、承事、供养一切资生之具……。’

  智度论卷三十又说:‘有菩萨知佛无所须,又如诸物虚诳,如幻一相,所谓无相,为教化众生故,随众生国土所重,引导故供养。复有菩萨得甚深禅定,生菩萨神通,以神通力故,飞到十方佛所,或于佛国所需,遍雨天华,即时布满三千世界持供养佛;或雨天栴檀,或雨真珠光明鲜华;或雨七宝,或雨如意珠大如须弥;或雨妓乐,音声精妙……,供养诸佛,如是等名为财供养。’

  而当菩萨达到‘能以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或百或千或超过是数(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此一切手皆持无量超过诸天上妙华香殊胜可爱种种珍宝,奉散、供养如来及佛舍利,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真实功德;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最上最妙环玔璩印宝庄严具,幢盖幡灯种种供具,供养如来及诸佛舍利,于一切佛土,往来供养,皆得无碍自在,供具如意(众具自在)的程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便称为菩萨显发供佛圆满相—属于财供养圆满相的一种。而印证了本愿所说‘净土菩萨,在诸佛前,供具如意—财供养圆满的布施修证成果。’

  由此可知,极乐净土中充满了此处所说已经在宿世中广修布施波罗蜜,往返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获得供具如意—财供养圆满相的不退转菩萨。

  (2)法供养圆满相

  以上是大菩萨在财供养方面显发布施波罗蜜圆满相的成就,现在再来探讨菩萨行者在以法供佛获得法供养圆满相的成果是什么?

  如大智度论卷三十说:‘又菩萨行六波罗蜜,以法供养诸佛;或有菩萨行一地法供养诸佛,乃至行十地法供养佛;或时菩萨行无生法忍,自除烦恼及众生烦恼,是名法供养佛。或时菩萨住于十地,以神力故,令地狱火灭,于饿鬼道昔得饱满,令畜生得离恐怖,令生人天渐住阿鞞跋致地(不退转地),如是等大功德力故,名为法供养佛。’

  又说:‘菩萨供养诸佛法王故,得受记(版主注,此字打不出来,上草下别),以无量善根珍宝,及得无量智力,来入众生善人供养贫者,随其所须而给众生,魔民邪见外道之属悉皆破坏,是为供养诸佛,欲满众生所愿。’

  由此可知,菩萨行法供养佛的基础是行六度波罗蜜,而菩萨行六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佛心本性,与佛同证法身。所以凡是在菩萨行六度末成佛的中间,一切为证菩提而利益众生的所有事行,皆称为法供养佛。

  如大乘经论中广说,获得神足自在的菩萨,能够往返十方与其有缘的无量饿鬼世界中,变化种种饮食、衣被,令其充足享用。当其享用完毕之后,皆在菩萨的教化下,启开宿世善根,激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地狱世界中,能令罪报将尽、宿根显发的众生在菩萨开导下,暂息地狱、饥渴、受苦之心,得到温饱。并使宿根力强的罪苦众生提前开启宿德善心,生到人天之中,因此而获得善知识的指点,启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贫穷人家,施舍财物,又到富贵人家,施予异味异色,令其欢喜接受;因此布施感恩因缘,皆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适,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欲界天中,应机开导,令其开启修道之心,除却享受天上欲乐之念,皆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色界天中,以菩萨禅法引导其去除色界著定之心,启开出世禅修之意,从此走向修学佛道的无上禅定境界而不退……。(大般若经)

  菩萨行者就是这样经过引渡无数众生踏上佛道的修持历程,而使自己在利他的事行中,完成开发十地的福慧资粮,完成法供养佛的修持。而当菩萨从发心欲行法供养佛,进入‘身入禅定,护证甚深禅定,从其身变出无量身,化作种种供养之物满诸佛世界,以此妙物供养诸佛’(智论卷十),到觉悟以神通力变化外物供养佛,不如与佛同证法身—用法身供佛,圆满十地修法,才能彻底报达法乳之恩的道理,真正做到如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所说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用神通力释放出‘三昧真火\’,以悲智之火烧尽烦恼色身,当下愿现法身真体,而使得悲智光明,偏照无量无边世界的程度,便称为菩萨成就法供养佛—布施波罗蜜圆满相的显相之一。(前为已说明)

  (3)净土菩萨如何获得供佛圆满相?

  极乐净土中的菩萨,无论以财施供佛或者法施供佛,都能具足圆满,何以证明呢?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净土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具足……,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观无量寿佛经也说:‘上品上生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

  净土经典明示,净土众生在证无生法忍后,便能于须臾之间,以神足通力经历十方世界承事、供养诸佛。而不愿所说的‘净土菩萨到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以其所欲,供具如意’的愿文,亦正是菩萨过渡到圆满修证布施境界—法供养佛的必经过程。当净土菩萨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时,亦能做到如法华经所说,与佛同证法身—以法身供养佛的最高法施境界。

  9.布施果报圆满相

  (1)布施果报圆满的显相

  大般若经卷四百六十七说:‘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行布施……,如是乃至圆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形好,而不摄受施异熟果,虽不摄受施异熟果,而由布施波罗蜜多善清净故,随意能办一切资具。’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五又说:‘十住(十地)菩萨在无数佛所,变现己身,如是无量,现在手掌,以是手掌,精进供养十方诸佛,一一手掌,示江河沙华,在诸衣祴上,以用供养诸佛世尊……。’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又说,菩萨获得布施圆满相时,‘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变为琉璃,化作转轮圣王,随众生所欲,须食与食,须饮与饮,衣服、卧具、花香、房舍、医药……种种所须,尽给与之,与已而为说法,所说应六波罗蜜法,众生闻是法者,终不离放六波罗蜜,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四十六又说:‘菩萨内外施具足,福德果报圆满时,一切众生皆来依附。’

  由此可知,无量寿经卷上所说的弥陀‘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旛、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出天人,而得自在’。正是十地菩萨布施圆满的修证境界。

  由此亦说明了菩萨布施果报圆满的显相,有几点特征:1.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相2.眷属圆满3.财物无量4.法施无厌5.权贵具足6.所求如意7.满众生愿8.神通如意9.供具自在10.十地圆满(见十地经)

  (2)外布施果报圆满相

  现在再来看外布施果报圆满相,诸经论多有说明,如大宝积经卷四十一、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十七、十善业道经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等皆有说明初发心布施时,必然获得果地的无量福慧显相(因中说果),如诸经说:

  布施饭食—获得长寿、辩才、安乐妙色、雄力勇健的果报。

  布施饮料—获得永离一切烦恼渴爱的果报。

  布施交通工具—获得一切利益安乐众事的果报。

  布施衣服—获得成就惭愧心,皮肤清净犹如金色的果报。

  布施香鬘—获得净戒、多闻、诸三摩地、涂香圣行,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末香涂香—获得遍体香洁,妙香圣行,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诸美味—获得甘露上味,大丈夫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舍宅房宇—获得与一切众生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所趣向的果报。

  布施医药—获得无老病死,圆满甘露不死妙药,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资生之具—获得菩提分法、胜妙资具,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灯明—获得如来清净五眼,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音乐—获得如来清净天耳,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一切珍宝—获得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种种妙宝及众名花—获得如来八十种随显之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象马车乘—获得广大徒众、眷属围绕,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殊妙园林—获得禅定、解脱、等持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财谷库藏—获得诸法宝藏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奴婢仆使—获得所作自在,身心闲豫,如佛自然智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男女妻妾眷属—获得最胜可爱可乐可意无上成佛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四洲(国土)自在一切王位—获得菩萨一切善法成就一切智慧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五欲妙乐—获得成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五蕴色身)清净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上妙嬉戏娱乐器具—获得清净游戏法乐,无不具足的果报。

  以上略说外布施果报圆满相,广说无量。

  (3)内布施果报圆满相

  内布施果报圆满相,诸大乘经亦多有说明(因中说果),如大宝积经说:

  布施双足—获得圆满法义之足,趣菩提座,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双手—获得圆满清净双手,拯济众生,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耳鼻—获得诸根圆满成就,无有缺坏的果报。

  布施身体—获得清净无染威严佛身,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双眼—获得观视一切众生清净法眼,无有障碍,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血肉—获得坚固身命,摄持长养一切众生,真实善权,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髓脑—获得圆满金刚坚固不坏之身的果报。

  布施头顶—获得超出三界,修证一切种智,圆满具足的果报。

  以上略述内布施果报圆满相,广说无量。

  10.总结

  而以上所说菩萨布施果报圆满显相之一—三十二相,正是后续‘三十二相愿\’,所要说明的内容。

  净土中的每一个众生,皆具有三十二相,便代表净土中的天人、菩萨及声闻行者必然在过去生中,种下深厚的福德资粮,而当在净土获证无生法忍后,就能于一刹那间—往返十方世界,亲近、供养诸佛。纵然未证无生法忍,在佛力的加持下及自身定力成熟时,也能于‘净土的时间—每日晨朝之时,持名贵天华,于一食之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十万亿佛);于诸佛所,各以无量花树,持散供养,还至本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此正是印证了本愿所说的:极乐世界中,现在正有不可思议的无量地上菩萨,运用神通力,往返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广修布施波罗蜜。又有无尽的天人众生,正在本国亲近、供养阿弥陀佛,学习布施波罗蜜,开发了无量的神足境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因此现在正在娑婆世界欲步入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初发心菩萨,应该说是凡夫学佛者,皆应对极乐世界及十方诸佛世界久学布施的大菩萨,生出最崇敬的效学、赞叹之心。

  若是更能将今生‘净施\’功德,回向净土,并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便能像净土的菩萨大众一样,从此稳当的走向布施波罗蜜的圆满修证境界,入佛知见而无疑碍。

  你自诩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吗?那么认识并建立初发心菩萨的修行道路—为成就道业,广度众生而往生净土,供养诸佛,随佛修行,是不容忽略的事实。愿好学者善思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