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梵网经讲录 参 劝大众奉行
持之于身。若不诵戒,则久而忘记或疏忽戒法,这就不算是敬心奉持。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
释迦牟尼佛,说完四十八条轻戒时,又嘱咐诸大弟子说:「这菩萨戒,三世诸菩萨都诵;过去的已诵,未来的当诵,现在的今诵。」足见菩萨戒是很重要的。
诸佛子听。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
释迦牟尼佛再三叮咛:「诸佛弟子!以上的菩萨戒,乃为三世诸佛所共受持读诵怀念,系最重要之戒律。我今亦诵此戒。」有人问:「佛已成佛果,不会犯戒,何须诵戒耶?」虽然如此,但菩萨戒是诸佛心地本源,三世诸佛同尊,故佛佛诵持。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
此段是嘱咐流通。嘱咐诸大弟子,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都应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辗转不断。盖因菩萨戒是关乎佛性因果之无上律仪,故大众应尽心竭力去广泛流通,教化群品,使佛种常住,绵绵不绝。
前面劝受之戒文,有列出淫男、淫女、黄门、鬼神、天龙八部畜生等,但今只言「信男、信女」,其他品类,因何不提呢?此乃因众生受戒后,皆名第一清净者。纵使从前不务正业(淫男、女妓、邪命等),受戒后皆归第一清净。但须知「清净」,是指受戒后不复犯戒。若受戒后又犯戒,那就算不上清净。
「佛性常住戒卷」:是指此戒卷若能流通于世,则佛性因缘可以持久,永远不灭。此戒卷若坏灭,则世人也无佛性因缘可言矣。
得见千佛。为千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
此略举三益:(一)见圣。(二)离苦。(三)得乐。「授手」,即是由诸佛授记,将来毕竟成佛。谓秉戒人(受戒人),与佛相邻次不远。并且受戒已,世世不会堕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八难:(一)地狱。(二)恶鬼。(三)畜生。(四)长寿天:此天众生长寿,虽享天福之安逸,但不能见佛闻法睹僧,故名为难。(五)六根不具:即是盲聋喑哑,残废破蹩等。(六)北俱卢洲:或云边地。(七)世智辩聪:纵有多闻,仍属于世间智,非出世间智,并且善于狡辩智伪丛生,树我慢幢,自命不凡,看不起佛法。此辈亦属八难之一。(八)前佛后难。以上八难,皆无机会闻佛法,植善根,发菩提心,故名为难。凡受菩萨戒者,永不堕于恶道八难,而生生世世得生人间或天上,受胜妙之法乐。
以上略举三益:(一)见圣:世世由千佛摩顶授记。(二)离苦:永出离三恶道、八难。(三)得乐:常得生人天。此是略言之,若详细研究,受菩萨戒之利益何止此耶?而受者将来必定成佛,此利益更是不可思议!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
「七佛」,是指过去庄严劫中最后的三位佛,以及贤劫的四尊佛。现今我们所居乃是贤劫,而释迦牟尼佛是贤劫中第四位佛。此戒是过去七佛亲自授手宣扬之法戒,故吾人亦须一心顶戴奉行。
一心是专精不二之意。波罗提木叉(PRATIMOKSHA)是印度话,翻此方话,名为「戒」,亦名「长养」,「净除」;复有「解脱」、「别解脱」二义。「解脱」,意谓依戒行持,必定超凡入圣,而得解脱。「别解脱」,意谓每一条戒律,亦有彼特别解脱之功能。此戒皆应欢喜奉行。无相天王品劝学章,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中之一,但此土不传。
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
此段乃承按前面最初之戒文。此一品之开端,述释迦牟尼佛坐于莲华台上金刚之座,由报身佛卢舍那于华藏世界宣说菩萨戒;而同时于一一世界海中,千百亿释迦牟尼佛,各于其莲华座上,同时宣说此戒。卢舍那,此云「净满」,谓已圆满一切净法。「十无尽戒法品竟」,谓释迦牟尼佛刚说完十重菩萨戒法的时候。十重戒:(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七)自赞毁他戒。(八)悭惜加毁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谤三宝戒。云何名为「无尽」呢?盖因一切诸戒法,无不从此十大戒流出,永恒不绝,故谓无尽藏。当释迦牟尼佛宣说此十无尽藏戒法竟,其他千百亿世界里的释迦牟尼佛,也同时宣说完毕。
从摩酰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
释迦牟尼佛,一共于十住处宣说此戒法品。最初在摩酰首罗天王宫(MAHESHVARA HEAVEN)说。此天通常谓色界最顶天;住于色究竟天的中央。摩酰首罗,译为「大自在」,因为此天主是最自在,洋洋自得。《地藏经》又云此天是色界顶天,即是第四禅天之上。
释迦牟尼佛,从摩酰首罗天,直至娑婆国土菩提树下,一共十处,演说此法。「不可说」,是印度大数目之一,亦是《华严经》上一百二十四个大数字之一,谓其量广大得不可悉数,不可言说之义。佛为不可说那样多的菩萨和诸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一世界中是如此,而一一世界中,亦复如是。
莲华藏世界,是卢舍那佛所居之华藏世界海。这世界海里,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莲花,一一华叶上,有一世界海。一一世界海内,复有无尽无尽之世界海,如微尘许。尘尘混入,剎剎圆融,所谓「华藏世界一一尘,一一尘中见法界」;这种境界,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圆融无碍,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喻,玄妙叵测!欲要仔细研究这种道理,可参考《大方广佛华严经》。试想想:假如把一个世界,粉碎成微尘,其微尘粒,必定是数不过来那么多。假若每一粒微尘内,复有一个圆整的世界,你说有多少世界?必定是无穷无尽,不可悉数那么多。而在这些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海一一世界内,各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在同时演说菩萨戒法,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一世界是这样,其他所有如微尘许世界中,亦复如是。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
前五句为「别」,后一句为「总」。藏,有负戴、包藏之意。此戒藏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五句为:(一)一切佛心藏。(二)地藏。(三)戒藏。(四)无量行愿藏。(五)因果佛性常住藏。
这五句就叫「别」,后一句呢?后边一句「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尽。」后边一句就是「总」。
(一)心藏:即三十心──十发趣(十住),十长养(十行),十金刚(十回向)。此三十心,通则包括一切诸法之因果。(二)地藏:即十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三)戒藏:即十重四十八轻戒;此乃一切戒之本源故。(四)无量行愿藏:「行」,即六度,或云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愿」,即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等。(五)因果佛性常住藏:本来,佛性非因非果,乃是超出因果之外。但因果却不离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实相,即是佛性的一个别名。诸法实相,是即相离相,无相而无不相;不生不灭,故云「实」相。一般凡夫肉眼所睹之形形色色,非诸法实相也。实相是无相,但无所不相。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则因果亦常住。通了一切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别则「佛性本源」,亦是菩萨戒之异名。就如前边正文说过,「本源自性清净妙戒」,这就是佛性常住藏。
「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如是」,是指法之词,指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诸佛,说无量一切法藏(心、地、戒、行愿等法)竟。
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以上是约略讨论菩萨戒相,假使要详细分析,则其相别是无穷无尽。若要广泛研究心地法门一切诸法相,可参照「佛华光王七行品」。《梵网经》有一百二十卷,共六十一品,但只有「菩萨心地法门品」传至中国,余品不存。以下最后一段是偈赞。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悯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诸佛子
接下来之偈赞,是总结菩萨戒之功德。「明人忍慧强」:明人,是有智慧者。忍,是安忍,即定力。唯独定慧俱强(殊胜)者,方为明人。「能持如是法」:必须有殊胜智慧的明人,头脑敏捷,思想清朗,能辨邪正者,才能持此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即使未成佛,已获五种殊胜利益。成佛时,故然证得三明四智、五眼六通,福慧双圆,自在解脱。纵然未成佛者,亦获五种利益:
(一)诸佛常护念。一切诸佛,皆从此法出,此法犹如佛母。故持之者,与佛气分交接,特别受诸佛之所慈悲加护。
(二)命终时,正见欢喜。持戒者寿命将尽,心怀正念,无有恐惧,亦不惑乱,故生欢喜。一般人不守戒律,故命终时恶报现前,业障缠身,乃至忧悲苦闷,忐忑不安。故孔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姑勿论彼在生时刚强凶狠,难调难伏,很多人到死时也良心发现。唯独持戒者心无畏惧,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恒不舍离诸佛故。
(三)生生为菩萨友。人在未成佛前,尚要受多番生死,但若能持戒,则在在处处,以不退菩萨为伴侣。
(四)功德戒度悉成就。戒为一切功德之聚,即是十重四十八轻戒。「度」是六度万行。戒品已具足,则一切功德聚亦悉成就矣。
(五)性戒福慧满。性戒,即是本源自性清净的妙戒。此戒是自性里本来具足之金刚光明宝戒,是福慧之源。非独成佛后才圆满福慧,而是生生世世悉要修持圆满,故云「今后世满」;谓从观行满,乃至究竟位也要圆满。人若获此五种利益,是真佛子,能绍隆佛位故。
智者善思量 计我着相者 不能生是法 灭寿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恶 悉从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智者善思量」:「智者」与前面「明人」是同一意思。唯独有智慧人,方能善于观察。愚痴人都是「计我着相」。这世界里,人人执着「我」。若再深推究之,这个身体死后,焉有一个「我」存在?「我」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凡夫不但执着「我」,还执着「相」,执着眼前所见一切形形色色诸象。但一百年后,这些「相」还会存在吗?计我着相,是凡夫的境界。此等人对于佛法,不能生出真信心,不但不能发菩提心,亦复不能明了无上妙戒。
有人问:「凡夫既不能出生此种殊胜法,圣人可以吗?」偈赞中云:「灭寿取证者」,即是指二乘人,阿罗汉。罗汉是自了汉,证果后舍去受用而执取空理,不愿留在世间度众生。罗汉沉空止寂,不知道真空中还有妙有,妙有又产生真空;真空妙有,是互相无碍。此辈得少为足,化城自困,故谓「非下种处」,不能栽植菩提种子之沃田。以上是说,凡夫和二乘人,皆不能修此无上妙法。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是指趣向无上正等正觉者。「光明」,即是智慧。
「应当静观察」:「静」,是「止」之异名;「察」,是「观」之审细。此句即是「止观」。必要止观双运,方为实修。人用功办道,其实不出「止观」这两个法门之外。止,即是放下;观,即是提起。譬如,习禅打坐,参话头,间中或遇着昏沈、掉举,则要用「观」的法门,把话头提起来。反过来说,有时妄想纷飞,如波涛起伏,腾跃而生;此时则要用「止」的法门,把妄想放下。故用功是止观同运,止观不二。人习禅定时,要观些什么呢?要观「诸法真实相」。云何为诸相?即是「十法界」和「十如」,权实之法。
十法界
六凡
(一)地狱 三恶道
(二)饿鬼
(三)畜生
(四)天 三善道
(五)人
(六)阿修罗
四圣
(七)声闻(下乘)
(八)缘觉(中乘)
(九)菩萨(上乘)
(十)佛(上乘)
十法界中,前三法界是三恶道,第四至第六是三善道;又前六法界是六凡法界,后四是圣人法界。四圣道中,以声闻为下乘,缘觉为中乘,佛菩萨为上乘。菩萨是因,佛是果。以上十种众生,为十法界。单在人道,就能通达其余九法界,一切在乎你的心。你所发的心,是天道的心?抑是饿鬼的心?一切唯心造,故云「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照略释十如:
(一)如是相──外表
(二)如是性──内容
(三)如是体──身体
(四)如是力──力量
(五)如是作──作为
(六)如是因
(七)如是缘
(八)如是果
(九)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
(一)如是相:相即是相貌,外表。譬如人人各有其相貌,就拿三国时代曹操、刘备两人为喻,二人皆有帝王之相,但两人面貌不同。曹操是隐,刘备则显。刘备是圆头大耳,印堂饱满,一看去便知是个皇帝相。但曹操的相貌却比较不显著,故为隐。
(二)如是性:性就是指内里的性能、内容。
(三)如是体:可以说是身体、体格。
(四)如是力:即是力量。
(五)如是作:即是作为。
(六)如是因:所修之因。
(七)如是缘:从所修因,发展为缘。
(八)如是果:即是从所种下之因,而获这种果。
(九)如是报:报,与果相似,即所获得的报应。以上因、缘、果、报,皆有互相连带的关系。
(十)如是本末究竟:本是根本,末是枝末。言归究竟,本末同源。故云「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即此意是。
以上是以十法界、十如两个法门,来解释「诸相」的道理,在法华经上有详细的解释。
至于「实相」者,偈赞中举出四对,可省而思之。四对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此八「不」,乃中道了义。若不偏于任何一面,始臻中道。盖因如来藏是无相,然无所不相。譬如人的心,有何形相呢?虽然无形相,但无所不相。诸法实相,亦复如是。
第一句是「不生不灭」。《楞严经》云:「众生灵明觉性,本然清净。」本然清净,故「不生」。然而,各各循业发现,随业往生到十方国土──忽然为天,忽然为人,忽然为修罗,或为地狱、或饿鬼、或畜生,轮回六道,故谓其性「不灭」。因此,循业发现,故生即不生;清净本然,故灭而不灭。于是有「不生不灭」之中道理。
第二句是「不常不断」。不变随缘,故不常;随缘不变,故不断。就拿水为喻;若把水放于方形器内,其形则方;设于圆形器内,其形则圆,这是随缘的例证,故云「不常」。然水之形状虽然随缘,但其本性,即湿性,却不变动。这是不变,即是「不断」。以上是以譬喻来浅释「不常不断」的中道理。
第三句是「不一不异」。理随于事,故「不一」;事随于理,故「不异」。事法是多不胜数,但理是纯粹一味。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一个理,能生出一切事;一切事,始终不离一个理。往究竟处,事理是圆融无碍,相即相容的。
天台判教设四门来解释理。四门:(一)空门。(二)有门。(三)亦空亦有。(四)非空非有。此四门又各分为四门。譬如第一空门:又分出空门、有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余三门亦复如是,也有这四门。四四一十六,理随于事开十六门,故不一。事随于理,此十六门,总归于一,故不异。因之,诸法实相是「不一不异」,是同一体性。以上是第三句的浅释。
第四句是「不来不去」。众生迷无所从,故「不来」。若悟无所灭,则「不去」。迷时是众生,悟时则是如来。如来,亦是无所从来,不来也不去,故名如来。以上是显浅略释八不。若广而思之,通达诸法实相,悟彻中道了义。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如是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应静观审谛,依戒奉行。观察和持戒,皆名方便庄严。观察即理方便,名为智慧庄严。持戒即事方便,名为功德庄严。庄严,乃庄严心地也。然必要念兹在兹,深省思维以上「八不」之道理,精益求精,始能悟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修持菩萨戒,即要在此地用功夫。次第学,是循序有次,不躐等,不能杂乱无章。举一个显浅之例子:人读书时,先入小学,次入中学,复而入大学。总不能从小学生身分,一跃而成为大学毕业生。修道其理亦同。
「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有学位与无学位,是大乘、小乘里诸位分别之名词。小乘教中以阿罗汉为极果。初果、二果、三果罗汉,皆名「有学」位,尚要向前修学故。四果罗汉,是「无学」位,因为已证空理,了分段生死,超出三界。大乘教中,以三贤(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为有学位;以十地为无学位。菩萨于有学或无学位,均不起分别心。若人尚置身于有学位,你无学位的人,也不应轻蔑他。此即是第一道,是无作妙修,全同理性。又无学妙性,起于真修,名摩诃衍(MAHAYANA),此翻大乘,谓运载自他,同入大涅槃城。
「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凡外道,二乘种种戏论,皆为不善,故名为「恶」。若以此大乘第一道,能灭所有异端邪论。萨婆若(SARVAJNA)是梵语,此翻一切智,亦悉从此处生出。既破一切戏论,必然生大智慧故。谓行人应当方便勤庄严,时刻不忘,观察修持矣。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此文是结劝护持戒相。欲归一心实相,须修心地法门;欲修心地法门,必须护持诸佛净戒。故结劝护持戒相,以为入道进修之本。「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是故,是承前启后。所以诸佛子应当发大勇猛;若不发大勇猛心,则尘劳不易驱除。
「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明珠,即是如意珠,能偿满诸愿,遂心如意,思食食来,思衣衣至。此珠复有三义。(一)洁净义:护持不使染污。(二)圆满义:护持不使残缺。(三)光明义:护持不使昏暗。谓守持戒相,如护明珠,令其不失光洁圆满矣。
「过去诸菩萨,已于是中学。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此菩萨戒,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菩萨所修学。亦即是佛所行处,因果同符,故为圣主所称叹。圣主,即圣中之圣也。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
「我已随顺说,福德无量聚」:释迦牟尼佛云:诸佛自诵此戒,我今亦诵,名之曰「随」。诸佛半月半月如法说戒,我今亦如法说,故名为「顺」。如此随顺说,则福德自然无量。但佛不自私,「回以施众生,共向一切智」:把功德皆回施与众生,不令众生堕在二乘三有,而共向一切智。此是诸佛及众生究竟归依处也。
最后云「愿闻是法者,悉得成佛道」:佛慈悲心切,愿一切众生,但能闻此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者,永成道种。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又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故愿彼等,将来皆得成无上道。在此处,佛乃予所有众生授记──包括现在的你、我、他。谁能闻持《梵纲经》菩萨戒者,将来必冀佛果矣!
- 上一篇:佛说梵网经讲录 壹 叙说戒原由
- 下一篇:花钱雇人打掉自己嗔恨心的普照老和尚
- 《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玄义
-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 梵网经忏悔行法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四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三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
- 花钱雇人打掉自己嗔恨心的普照老和尚
-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
-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
-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
- 佛说梵网经讲录 壹 叙说戒原由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一·杀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二·盗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三·淫戒
-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四·妄语戒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