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
终极的信仰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在没接触佛法之前,我也接触了一些灵修。比如说瑜伽方面的,后来才接触佛法。当时看了一些东西觉得挺好,咱们佛法里说的很多东西跟他们都是相通的。我的朋友里,有的信基督教,有的信伊斯兰教,所以我就有点疑惑:佛教跟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教的区别是什么?
释宽见:一般而言,现在人认为这些都是宗教,是一种精神信仰。宗教跟非宗教不一样,不管是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因为涉及到生(前)死(后)等终极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科学所不能解决、无法回答的问题。
当然不同宗教,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倡导与人为善,但是也有不同点。同样讲善,讲得角度、深浅、广狭不一样。打个比方,美国的学校跟中国的学校,相同点都是教知识,但也有不同点。
一般的正统宗教都讲究平等,提倡人人平等、民族平等、种族平等、国家平等,提倡超越世俗对立的普世价值,而佛教更进一步,讲的是宗教平等——超越了宗教本身、超越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立,甚至再上一层楼——佛教指出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乃至畜生亦如是,更何况异教徒了。佛教从而超越了宗教与宗教、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对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讲究共生的社会、和合的社会,所以应当慈悲对待、尊重一切众生。
而一般的宗教则无法超越宗教本身,往往认为信我教方可得救,而异教徒则是魔鬼、要下地狱,不能包容其他的宗教或教派,甚至历史上因为宗教问题多次引发战争、冲突,而历史上佛教则从来没有因为信仰的差异而引发战争。
佛教从不排斥其他的宗教,也不认为信佛者得救、不信佛者下地狱。相反,佛教认为信佛者若做恶同样有恶报,未信佛者若行善同样有善报。佛教如大海,包容一切,涵盖一切,是终极的信仰,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为佛教超越了宗教本身,所以也有人说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佛教非宗教。
※※:我是这样认为的,可能各个宗教的宗旨是一样的,就是教人行善,然后约束人的一些言行,这样子这个社会才能安定一些。咱们中国现在普遍缺乏一种信仰体系。如果大家都有一些信仰,都按这些信仰来遵守一些规则、行为规范,这样子就会少很多事,治安也会比较好。区别可能就是,根据环境不一样,发源不一样,可能形式上也就不一样。我觉得如果是真理的话,应该都是相通的。
释宽见:不错,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因为有所敬畏,必然不敢为所欲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谈到真理,真理有广有狭、有深有浅、有权有实、有究竟又不究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小学知识也是知识、大学知识也是知识,有一样也有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
※※:是,如果是真理的话,应该是相通的。比如一些灵修方面的东西,可能都是相通的。
释宽见:呵呵,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粗看起来,每个人都是人,两个鼻孔两个眼,两个耳朵一张嘴。就像有些中国人第一次见到外国人,觉得所有的外国人都差不多;有些外国人第一次见中国人,也觉得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差不多。其实,因为我们是从粗浅层次来看,就觉得差不多。
比如说,你站在一个幼稚园的水平,看小学跟大学都差不多,一旦学深,就会知道细微的东西差别太大了。就像小孩子看大人觉得都差不多,一旦长大就会知道,人跟人之间大不一样、甚至天壤之别。你一旦真正明白了再看,就会发觉同样讲善,也有天壤之别。
共业与别业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二)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我一直在接受其他方面的东西,不是关于任何宗教的,说的挺好,然后看了咱们佛教的一些东西,觉得还挺相通的,很多道理非常相似。
释宽见:你现在这么感觉很正常,不过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你的感觉还会变化。
※※:可能吧。我现在只是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来看。还有我想问一下,就是怎么看待前世今生,人真的有前世吗?
释宽见:有啊!
※※:是不是他今生所遭遇的,是他上辈子造作的?
释宽见:不一定是上辈子,也可能是这一辈子,也有可能是上上上上辈子,都有可能。
※※:那我有个疑惑。像汶川地震,很多人遇难,包括现在洪涝灾害,也很多人遇难。这些人,他们上辈子都有自己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才遭致这辈子遇难?
释宽见:对。依佛教来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人的果报,都是各人所造的善恶业力所致。而业力,也有共业和别业之分。
你看,我们都生在中国,说明我们有共业。而我们虽然生在中国,但又有贫有富,有高有低,这又是共业当中的别业。共业就是共同的,别业就是不同的。比如说,他们同时遭受汶川地震,说明他们有共业;但地震当中有死的、有没死的,这就是别业。有的人还丝毫未损,家庭什么都好,甚至房子还有没倒的。共业之中还有别业。
一切都是因果。打个比方来讲,佛在世的时候,释迦族被琉璃王全部杀掉了,释迦牟尼佛也不能阻止。什么原因?因为这是释迦族的果报。原来,在往昔生中,释迦族人在前世把湖里的鱼全杀死了,这鱼就是后来佛世时琉璃王的军队,现在反过来报复。
※※:您的意思,这些鱼也是人?
释宽见:曾经做过人呐!比如说,你下一辈子能不能做人?不一定了。下一辈子很可能变成鱼类,鱼类上一辈子很可能是人。一切众生平等。
※※:那像一些坏的东西,比如蟑螂,您不杀它?
释宽见:你认为它是害虫(所以该杀)?
※※:对,包括现在。
释宽见:别急。你认为对于猪、牛、羊来讲,谁是最大的害虫?
※※:这个很难说。
释宽见:回答我。你如果觉得这个很难说,那刚才就更难说。你认为它害你了吗?它吸你一点血,你死了吗?
※※:它会带病毒呀。
释宽见:对,它带病毒。你死了吗?你就是为了吃肉,把它肆无忌惮地杀害,就是因为它柔弱,不能反抗。
※※:不对,我说的是蟑螂。
释宽见:我说的是猪、牛、羊。道理、逻辑上是一样的哦,那么人类就是最大的害虫。你如果认为它是害虫就该杀,那老虎吃人是不是非常应当啊?
※※:是。
释宽见:这说明什么?这个结论不合理,说明你那个推论也不合理,这并不是你杀害它的理由。
※※:这个我还很难理解……
释宽见:不要紧,我并不强求你理解。如果说你是一个理性的人,去思考一下,你吃过多少猪、牛、羊?
※※:这个可以理解,确实是。
释宽见:它惹你了吗?你只是因为想吃,满足一点口腹之欲。比如说,看见这个餐馆里,哎呦,这鱼挺新鲜的,老板,帮我把它杀了吃。
它惹你了吗?你一句话,它就没命了。你爱惜生命,它不爱惜吗?你觉得,我没错呀。如果你觉得你没错,那苍蝇蚊子有什么错呢?
※※:哦,还有蚊子。
释宽见:对呀。你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吃它理所当然,我杀它也理所当然。我一句话要它生、要它死,理所当然。
※※:蚊子、蟑螂之类的,像你说的不杀生,我很难理解,这种害虫……
释宽见:供你参考,我不要求你理解。你把思路理清楚,你认为很正确的东西不一定那么正确。
千年的锤炼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三)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我还有个疑惑,就是咱们佛教中一直信仰的就是“人无欲”,没有欲望,对吧?
释宽见:不完全如此。
※※:那可能是我理解的比较表面。
释宽见:初学佛时,是不可能完全没有欲望的,而且也不需要完全没有欲望,乃至,我们要有善良的欲望(善法欲),不要有恶的欲望(恶法欲)。或者说,你要制止恶的欲望,善良的欲望要培养。最善良的欲望就是超越一切欲望,就是你所谓的无欲。但这个无欲又不是你想象当中的没有欲望,而是超越欲望与没有欲望。
※※:我原先也觉得如果人没有任何欲望的话,那这个社会也没法发展。
释宽见:你觉得的东西未必正确。
※※:经您这样一说,我觉得挺合理的。
释宽见:而且,你觉得是否合理,也不等于它就是否合理。
※※:那这个真理就没有办法……
释宽见:真理不取决于你的感觉,取决于什么?古之先贤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如果你认为(比如:因果规律)是不正确的,他(圣贤)认为(比如:因果规律)正确,那这个依谁的?
※※:不知道。
释宽见:要依靠圣贤。圣贤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和大众的检验。想想看,你现在有一个认识(想法),过一天之后,你的这个认识(想法)有没有可能会改变?
※※:有可能。
释宽见:对。那你为什么对现在的认识觉得那么正确?你的认识根本就不可靠。它会经常变化,简直就是一点儿正确的可能性都没有。但你却对自己现在的认识那么确定,尽管明天你可能把它推翻掉。
你对现在自己的认识特别执著,其实这挺荒谬。你去年认为很正确的东西,今年看来是不是有一些已经变化了?那你今年看去年会觉得很可笑。我告诉你,现在认为很正确的东西,很可能被一年之后的你耻笑。但是,我们所学习的佛法,其本质,是几千年来从没有任何的更改,其生命力至今持续数千年而未改。你说哪个可靠?
出世与入世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四)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您说得很对。我还有个问题,出世与入世,您是怎么看的?
释宽见:你从哪个角度问?哪里有疑惑?
※※:我觉得佛教好像是出世。
释宽见:不要老是跟着“觉得”走嘛!
呵呵,如果我觉得应该出世,我现在不应该理你。你理解的跟事实有很大的差距啊。出世不是不跟人接触了。那佛法到底是什么?既出世又入世,出世、入世圆融。出世能指导入世,入世不碍出世。
※※:我认为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释宽见:你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问题。“出世”、“入世”只是个名词概念而已。但实际上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非常有限,用什么“名词概念”的语言来表达,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文字背后的东西(内涵)、手指所示的月亮。
比如说,有个非常有哲理的思想家,年老了,说不出话来,声音嘶哑,这无碍他的思想,你明白没有。贪官污吏在台上讲得再头头是道,背得滚瓜烂熟,不等于他讲就得对。
又如,一个小孩子把相对论背得滚瓜烂熟,不等于他就是爱因斯坦。这是两码事,知识跟人生的体验是两码事。比如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和一个混混也在上面喊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效果一样吗?
还有,比尔·盖茨说:“做生意关键是要诚信。”你也讲:“做生意关键是要诚信。”效果一样吗?一个三岁小孩,他也重复一句,“做生意关键是要诚信”,一个八哥也说一句,“做生意关键是要诚信”,一样吗?
※※:那除非自己也成为大企业家。
释宽见:所以即使用同样的话,含义是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我就认为,人生中……
释宽见:你“认为”?
※※:是。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正确,只是我自己个人认为。
释宽见:所以,首先要承认一点,“我认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你才有可能进步,才有可能学到东西。
活着的目的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五)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我认为人活着的目的,其实很重要的是体验过程,当然结果也是很重要。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我不知道以佛法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释宽见:通俗一点讲,是认识自己,认识这个宇宙。活明白,做一个明白人。我们大多数人是稀里糊涂地来,稀里糊涂地走,稀里糊涂地每天很忙,稀里糊涂每天又沮丧,一生糊里糊涂。即使他拥有再多的金钱,这一辈子,空花水月。多少人都成为了过去……
※※:那人生也经历了。
释宽见:是经历了,经历又怎么样?所以有些人最后疯了。他对人生的意义真的思考不清楚:一个人每天那么努力,到了一定的时间,死了;而另外一个人,每天花天酒地乱七八糟,到时候,也死了。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最后不都是一死嘛?!所以他疯了,因为他没有活明白。(其实)不一样,大不一样。
※※:我自己的观点,可能不对之处敬请谅解。每个人同样是一天时间,长度是一样的,有的人可能花天酒地,有的人可能过上其他不一样的生活。即使你明白了,了解了宇宙的意义,又能怎么样的?你的这一天还是度过了。
释宽见:好,照这个逻辑,不妨做一头猪,猪也是一样的呀,那做一头猪不是更好吗?
※※:只要人家愿意呗。
释宽见:那我无话可说了。
※※:我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可能想法不一样,想体验的生活不一样,所以他过的生活就不一样。不可以所有人都是用一种生活模式来生活。
释宽见:是,猪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有它的生活,哪怕是腊月三十被杀了。当然我这个话可能说得有点过,你可以从逻辑上考虑一下,猪也可以这么说。
※※:因为我觉得这世界上每个人可能……
释宽见:你不要逃离我的话题。其实你把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很多问题就明白了,要发现自己的误区在哪里。
※※:我现在没有发现……
释宽见:那就OK了。我的水平有限。
※※: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他想体验的生活不一样,所以他的人生意义也就不一样。
释宽见:你可以这么认为,一个犯罪分子也可以这么认为,一个流氓也可以这么认为,一头猪也可以这么认为,所以愿意做流氓就做流氓吧,愿意做猪就做猪吧,愿意做强盗就做强盗吧?
※※:不是。就是起码做人的基本的原则要有。
释宽见:强盗也有他做人的基本原则:“我挣了钱就行,良心值几个钱!”他只是跟你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一样;猪还有做猪的基本原则,他的原则也跟你不一样啊。你的原则不等于是别人的原则。
※※:照您这样说,这个社会就乱套了。
释宽见:不,这就说明你这个思维是有问题的,因为按你这个思路推下去就是我这个结论。明白我的意思吗?什么时候想好了就可以来问我。或者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决定了,没有第二个答案。就是你需要质疑一下你的这种思维了。
有人愿意当汉奸,有人愿意当卖国贼,他有他的道理嘛。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汪精卫最后怎么样?被人把尸体刨出来。惨!秦桧夫妻跪在岳飞的墓前,千古被人唾骂。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有所为,有所不能为,这个才是世界的准则。
※※:对。
释宽见:所以不能说你认为可以就可以。我认为应该有万有引力,这跟你认不认为没关系,本来就是如此啊!万有引力定律是必然的,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因果规律也是如此。宇宙人生正确的规律也是如此,是唯一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第二种。那个系数g,就是固定的。你说我不喜欢这个数字,太不浪漫了,8.8多好,不是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本来如此。
※※:真得回去好好想想,您把我的价值观给推翻了。
释宽见:是的。很容易。
正确地认识自己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六)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刚才,我在听那个师兄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来这以后很高兴,在家里不干事,到这里就比较积极做义工。我是认为如果真的学习佛法,以佛法来修行的话,这个佛法最根本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入世,他回去之后还继续按照在这儿的行为准则来行事。
可能那个师兄也没有讲彻底,没有讲再回去还会不会高兴。我认为回去以后还能继续保持这种高兴的状态,要把佛法应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对吧,只是跟您探讨一下。
释宽见:嗯。基本上正确。
※※:对您说的那种人生活着的意义,我回去还真得好好想想。
释宽见:你想想看,为什么会有江姐,她为什么要坦然奔赴刑场。为什么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鉴真大师为什么要东渡,以及当年的仁人志士为什么要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人跟人的追求不一样,世界观不一样。有正确的世界观,有不正确的世界观。有比较正确的世界观,有比较不正确的世界观。但是,越正确的世界观就会导致你一个越加光明和灿烂的未来。
学佛也就是改造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自己就是人生观;认识宇宙,认识这个世界,就是世界观。正确地认识人生,正确地认识宇宙,就是彻底地改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学佛的其中一个目的。因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同,会彻底颠覆你的命运,彻底颠覆你人生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对。还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是佛。只有走入自己的内心,才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什么是正确的。我刚才在那听那些师兄讲他们自己的学佛经历,感觉他们好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菩萨身上。我觉得人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真正改造自己,真正有求于自己,这样子才是正确的行为态度。
释宽见:观点其实倒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关键是你错误地理解了其中一些东西。这是个语言文字的东西。比如说,小孩子要上学,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必须要怎么样?
※※:学习。
释宽见:怎么学习?
※※:从书本中学习,把学到的经验和书本结合起来。
释宽见:这样就可以了?比如,你小的时候,六七岁,父母想要你学习。你很聪明,把所有的汉字都认识了,然后,父母就把你放到图书馆,过二十年,你就成为大学生,是这样子吗?
※※:不是。
释宽见:那应该怎么样?
※※:我觉得还是要多和世间接触。
释宽见:不。应该把你送到学校,学校里会有好的老师,要认认真真听课,听老师的话,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我想说的是这个意思。
你要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不要依靠学校,要不要依靠老师,要不要依靠书本。不是要依靠自己吗?不矛盾。我们要依靠佛菩萨,对的,就像学生要依靠老师一样,小的时候需要依靠父母。
不通过老师,不通过父母,你不能真正认知到自己,不能真正了解自己,不能真正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不通过依靠老师,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依靠什么。
规范自己的行为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七)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咱们佛教里面说,好像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普渡众生。这一点我也觉得疑惑,我认为:只要每个人把自己弄好,这个世界就安全了。
释宽见:什么叫"把自己弄好?"
※※:就是说每个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包括思想。
释宽见:怎么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关起来?什么叫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不要尊重老人,要不要爱护小孩子,要不要照顾老幼病残,这不就是利益众生嘛,这就是普渡众生。
这个“把自己弄好”能离得开人,离得开这些众生吗?如果你说的“把自己弄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那更荒谬了。
※※:是。我觉得思想转变过来还是……
释宽见:不要紧。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我觉得每个人如果把自己门前的雪扫完了,这个街道不是就没雪了吗?
释宽见:是啊,所以你希望有这样的邻居,希望周围也都是这样的同事,对吧?
※※:是。
释宽见:OK,那我无话可说了。
※※:好。谢谢师父!
释宽见:阿弥陀佛,你是个有思维的人,不过,既然思维,就要理性,看看师父讲的话符不符合逻辑。
人生有涯,学无涯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八)
(2011-06-18)
地点:天开寺客堂
※※:您的回答挺冲击我的。我觉得我的世界观、人生观,长这么大了应该还算是正确的。
释宽见:多年前,宣武门南堂搞宗教对话活动,请我去讲佛教,我去了。面对很多神父和教徒,很多人向我提问。神父们都是留美的博士,有的教徒对佛教有很强的攻击性、敌对性。但是,没有问题啊,我讲完的时候,他们全部鼓掌,还愿意跟我合影留念。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事实。比如说,万有引力,不可更改。没有什么,我只是说些事实。
※※:以后还得好好学习,发现自己理解得比较肤浅。
释宽见:我们只有承认自己肤浅,才有可能进步。如果认为自己非常深邃,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可以教育你了,那也不需要学任何东西。
※※:我认为我的思想观、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看来自己……
释宽见: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行所不逾矩。”他曾经讲,“我今年四十,才知过去三十九年皆非。”
如果你真的学,就会完全颠覆固有的想象。我们就像那个井底之蛙一样,是多么的荒谬,认识这个宇宙有多少,认识这个地球有多少,地球只不过是宇宙当中的一个微尘而已。
※※:人生那么短,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知道得那么透彻。
释宽见:那为什么还那么自负,你不能了解,不等于说没有人能了解,对吗?你不了解不等于说它不存在。
※※:如果我把所有的人生经历都用来了解,哪还有时间干其他事呀?
释宽见:道理还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个小孩子,他想,他要达到你这种程度,他恐怕也没时间玩什么弹弹球啊之类了。因为你学历也不低,很聪明,一个小娃娃要达到你这个水平,他觉得他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所以,他还是选择做猪(不必付出很多努力)比较合适一些。
※※:人生有涯,学无涯。
释宽见:这话才是对的,这才是智者的话。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些才是顶天立地的真理,才是真正做人的正确方向和准则。你说出这些话来,我非常赞同。只要你愿意思维,会进步的。
※※B:师父,受弟子一拜。今天见识到了什么是“辩才无碍”。
释宽见:这些都说明不了什么,实实在在去行持是最重要的。辩才这些东西都不说明什么,慢慢去体会,世智辩聪而已,智者无言。自我就可以满足大道。独立于天地,浩然正气。不需辩解,不需强求,也不需要别人理解。真正的智者都是耐得住寂寞的。耐得住寂寞,才是真正的不寂寞。
慢慢来吧,我也有很多不懂的,正常。不懂并不可怕,其实也不见得非要把所有东西都弄懂,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看完,不要说世界上,把佛书看完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就好像我们把中国的大学上好,没必要非得把普林斯顿、牛津、剑桥都上一遍。大道是通的。
(终)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实价值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性法师:退步原来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乐逍遥歌
- 仁德上人:人与人相处过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诚敬
- 大安法师:生命分为几个阶段?十个阶段
- 本源法师: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 如瑞法师: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个当下应该做的事
- 仁德上人:问问自己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
- 仁德上人:忏悔悔改歌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仁德上人:活着开心歌
- 仁德上人:人生就在身心相性之中,自性本来就是佛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仁德上人:关于人生的五条经典法语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