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中文版本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北宋施护所译《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为同经异译,本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 1 念头的训练与心的改造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三(1)
三【原文】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讲 记
一、念头的训练与心的改造
这部《十善业道经》讲的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和命运。我们要真的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就不得不学习这一部经典。“菩萨有一法”,就是菩萨所修的法门。因为修菩萨道的人,或者说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法门,这是菩萨的一个奥妙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好处就是能断一切诸恶道苦。畜生、饿鬼、地狱,苦不苦啊?这个法门就能断。你想想看,如果我们不小心下一世堕落要投到猪胎,当一只猪、一只虫子、一只蚂蚁,可不可怜啊?饿鬼道可不可怜啊?要是到了地狱道岂不更可怜?想不想永远消灭这三恶道的苦?通过对这个法门的修行,就能永远断除三恶道的苦。当然,只要在轮回当中,无非是这六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属于三恶道。因为众生造了恶业,所以堕落到恶道里去。为什么叫恶道呢?一个原因是因为造了恶业所以堕落到里面去,所以叫恶道;还有一个原因是三恶道的环境非常险恶、痛苦,所以叫做恶道。如果我们能修习这“一法”,就能断除恶道之苦。
那么,“何等为一?”到底要修习哪“一法”呢?佛答:“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我们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有没有念啊?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观察也是思维的意思。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就是特别要注意对念头的把握,所以我写了炼心二十四字: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所以要特别注重对我们念头的把握啊。因为世间上这种种的差别归根究底是念头的差别,就是心的差别。
“心想异故”,就是你心里的念头不一样,所以就有这个世界种种的不一样。心想就是一种思维、一种念头,由于众生在念头上的差别,才导致了众生在世间上的各种处境、果报的差别。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那真是差别太大了,你看有些人住的房子,豪华别墅啊,还有游泳池,有些人住的地方,屋上连一片瓦都没有,连遮雨的环境都没有啊。这个处境的差别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心念差别。凡圣的区别在哪里?善和恶的差别。圣人和凡夫的差别主要在哪里啊?念头的差别。就是你念头不一样,你的心也不一样,所以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一种念头;我们是抱怨、嗔恨、不平,这也是一种念头。你的世界如果是由大慈大悲所造作出来的,那就是极乐世界,如果是由抱怨、嗔恨、讨厌造作的,就是一个令人苦不堪言的世界。世间的人心念是千差万别的,佛说要“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我们每天都在思维什么呢?色声香味触法,名色财食睡,妻子、儿女、名利、钱财、得失、是非、对我好、对我不好……你看看我们思维的东西超过这些没有?一天到晚为儿女打工,一天到晚做饭……都是思维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观察自己的念头就会发现,一天到晚都在这里打转:中午吃什么啊,儿女怎么怎么办,要穿什么衣服啊……你有跳出这个圈子没有?哪怕是别人吃什么你都不关心,你关心的就是自己吃什么,因为我们一天到晚的念头都在这里打转,所以你的世界就是由这些念头所创造的。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所以叫“炼心二十四字”。
我们的世界痛苦不堪、烦恼深重,年轻的姑娘往往为情感而烦恼,年轻的男子往往为名利烦恼,年纪大了为身体烦恼,为儿女烦恼,甚至为孙子孙女烦恼,为每天吃什么而烦恼——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修理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改造自己的念头。炼心要改造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听话,你把念头改造了,你的世界就改造了。
佛跟众生的差别就是念头上的差别。《六祖坛经》讲,前面迷即是众生,后面悟就是佛。佛跟众生的差别只在迷悟这一念上的差别。我们听过这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放下屠刀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屠夫把手中的刀放下来了呢?其实不是,是你把杀念、恶念放下,把嗔恨、抱怨、不平的念放下,把恶念转化成善念,把杀心、嗔恨心、抱怨心转化成慈悲心,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佛。所以说成佛和当众生看起来很悬殊,其实也不悬殊,就是我们心念的改造而已。我们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相应什么啊?一念与善相应,这一念就是佛,一念与恶相应,就是三恶道。我们每天都在念什么?都是轮回。可见修行的关键就是把握念头。我们为什么念阿弥陀佛?是来改造我们的念头。你在念佛号的时候还能乱七八糟的吗?有一些人就有这功夫,他一边念佛这一边还在想这想那的,所以我们就是需要训练这个念头啊。在禅坐的时候把你的身口意全部放在佛号这个念头上,你的念头就改造了,念头改造了你的世界就改造了,这就是念佛的奥妙。
所以念佛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我们散乱的念头,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弥陀佛,你来救我吧!不是这样子的。把我们的心训练得像阿弥陀佛一样慈悲柔软。念佛怎么念?眼观佛像,耳听自己念出的佛号的声音,身口意都在佛号上,你的思想也放在佛号上,没有乱,等于你就改变掉了,这就是念佛的奥妙。
我们一边念佛一边抱怨、嗔恨,这样念佛有多少效果呢?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么“都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把六根都摄住,摄在佛号上。我们的六根都散掉了,眼睛看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耳朵听着靡靡之音,鼻子闻着那种味儿,好香啊!嘴巴、舌头想尝那种味道……这样你怎么修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大家知道受八关斋戒有多么大的利益吗?不让你贪这个,不让你贪那个,就是都摄你的六根,这就是修行的关键啊,这样贪嗔痴就无机可乘了。因为贪嗔痴无非是从你的六根门头进来的,现在六根都看好了,都有人把门,念头就改变了,这个贼就不能来抢你的东西了,这样贪嗔痴就无机可乘了,没有机会来困扰你了。一但妄想烦恼息灭之后,你都摄六根时间长了,念头逐渐改变了,妄想一息,就是持戒。持戒之后,定力出来了,智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念佛其实为了培养我们的正念,训练我们的念头,这才是真正的念佛,是念佛的实质。我们以为念佛是什么呀?到底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观音菩萨啊?
- 自己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 修行什么法门会遇到五十阴魔?
- 把功德回向给别人,会被对方的冤亲债主缠上吗?
- 受五戒后可以喝红酒吗?烧菜能放料酒吗?
- 弟子吃素,和别人吃饭时显得格格不入,该怎么办?
- 念再多佛咒,若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
- 丧失特别在意的孩子,要去寻找救他吗?
- 偶尔觉得佛法好像一把枷锁把我锁住了,如何是好?
- 受五戒后因应酬,把酒戒给舍了,这样如法吗?
- 如何按时持诵经典为好?
- 宝宝经常生病,是因为过去堕胎的婴儿吗?
- 给家人买佛菩萨吊坠会担什么样的果报?
- 好的修行人是不是不应该讨厌任何工作?
- 如何帮助不信佛的病人树立念佛的信心?
- 去道场禅修可以提高定力、智慧吗?
- 佛弟子可以开炸鸡店吗?会有因果吗?
- 学佛与做生意之间是否有障碍?怎么办?
- 敬畏心是什么?不敢看天王殿与敬畏鬼神的区别
-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畜生道也能修行?
- 不信佛的人都能往生,那还要精进修行吗?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