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讲义 第二章、闻法趣入

  《成佛之道》

  〈第二章、闻法趣入〉

  释开仁编.2006/10

  ◎归依以后,应该『多闻正法』,这才能趣入佛道。

  有以为:佛法在乎修行,听法有什么用?岂不见楞严会上,阿难尊者『一向多闻,未全道力』,1不能免脱摩登伽女之难吗?

  〔导师评:〕不知道阿难尊者,问题在『一向多闻』,而并不是闻。

  ◎一切圣典,都说修学佛法,非闻法不可。如什么都不闻,

  怎么会知道了生脱死?

  怎么知道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怎么知道有向上一着?

  怎么知道这是佛教正法?

  如一切都不听不闻,连归依三宝也不会呢!

  甲一、闻法

  乙一、利益(p.37)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一、圣典中赞叹闻法功德的偈颂

  这是圣典中赞叹闻法功德颂──「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2可说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闻法而来。

  二、龙树菩萨说闻法应从三处闻 3

  从佛闻法

  从佛弟子闻法

  从经典闻法

  从佛及弟子闻法,是亲闻语言的开示,所以经上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4不过释迦如来涅槃以后,我们只能从佛弟子闻法了。

  虽然十方诸佛──东方药师、西方弥陀佛等现在说法,但对于此时此地的我们,除非已经闻法修行到相当程度,是不可能亲聆佛说的。

  从经典闻法,就是自己『以古为师』,从阅读经论中去了解佛法。

  所以,从佛弟子闻法,或者阅读经教,都称为闻法;学佛法,就从此下手。

  三、多闻正法有四类功德

  1、由闻知诸法

  由于听闻正法,能知道诸法。什么是诸法?如善法恶法,有漏法无漏法等。听了,才知道这一切,知道应该修集,或者应该舍弃。又,法是合法的意义──善:听了佛法,就知种种善法,可以依着去修学。

  2、由闻遮众恶

  由于听闻正法,能遮止众恶。或是内心的恶念,或是见于身语的恶行。如听闻了正法,知道什么是恶的,有什么恶果,就能将恶心息下来,遮止恶心的现起。

  3、由闻断无义

  由于听闻正法,能制断种种无意义事。有些外道,虽有求解脱心,却误入歧途,修种种苦行──不食,不卧,裸形等,以为修这些苦行,可以得道。他们自己修苦行,也以苦行来教导学众。这些苦行,佛名之为无义,就是毫无意义的,自找苦吃的愚痴事。听闻了佛说的正法,自然就远离这些苦行,正道修行,不落外道窠臼了!

  4、由闻得涅槃

  由于听闻正法,如法修行,能得涅槃解脱。

  这样,佛法的一切功德,不是都由听闻而能得到吗?

  乙二、离过

  丙一、水器喻

  丙二、种植喻(p.39)

  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谛听善思念。

  一、如法的听法

  1、佛在开示正法时,总是告诫听众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因为,如听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闻法的功德了。

  2、闻法──闻熏习,就是出世心法种。5所以闻法而求有利益,必须离去三种过失(不专心,有成见,心散乱),好好的听闻,思惟,忆念才得。

  二、举两个譬喻来说明听法时应离去的三种过失

  1、如器受于水

  (1)举喻

  A、如将钵或杯,倒覆在空地上,那雨水就不能进去。

  B、如钵或杯中,有秽汁毒素,那即使受到了水,不但无用,而且还会害人。

  C、如钵或杯有了裂缝,那即使清净无毒,也还是漏得一无所有。

  (2)证成

  A、如不注意,不专心(如倒覆),那听了等于没有听。

  B、虽然专心听,可是心有成见,有怀疑,有邪执(如有秽汁毒素),那对于听受的正法,不能生起功德,反而会引发邪见毁法的罪恶

  C、心中虽没有成见疑惑,可是内心散乱,事务忙,不久还是忘得一乾二净。

  2、如地植于种

  (1)举喻

  A、落在砂石上,那是不会发芽的。

  B、落在荆蔓丛生的土内,即使能发芽,也无法生长,不久就枯萎了。

  C、落在肥沃的土上,没有莠草障碍,可是没有深藏在土内,不久就被鸟雀啄去了。如播种而如此,有什么收获呢?

  (2)证成

  A、如不注意领受;

  B、或领受而与杂染心相杂;

  C、或心虽清净,而是不久又遗忘了。

  乙三、态度

  丙三、病喻(p.40)

  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

  丙四、镜喻

  随闻如说行,佛说法如镜。

  一、听法时要用什么态度来接受佛法?

  1、了知佛出世的因缘

  释迦佛说:众生身有三病──老病死;心有三病──贪瞋痴:如来为此而出世。6换言之,佛是大医王,法是良药,僧是护病者7──三宝的出现世间,是为了救济众生身心重病的。

  2、应病施药作观想

  (1)病想

  自己从无始以来,就为身心重病所缠绕,弄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生死死生,苦痛无穷。自身有重病,所以有忧苦,这是必须确定认识的。如不觉得自己有病,或觉得有病而不肯求医药,那就与佛法无缘了。

  (2)医想

  知道自身有重病,非一般人(外道)所能医治:佛弟子──说法师,才是能治此重病的良医。所以亲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如病人的信赖医师,礼聘医师一样。

  (3)药想

  医生治病,不是读读药方就有效,要使用治疗的针药。说法师也如此,开示教导修行方法,要依着法药去服用,才能根治身心的重病。否则,如读药方而不服用,那有什么用呢!如经上说:『我虽宣说极善法,汝若闻已不实行,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疗自体病』。8

  (4)殷重疗治想

  生死大病,真是病入膏肓。幸遇良医良药,也要久服法药,才能见效。可是有些学众,希望立刻见效,少少修习,还不能解脱生死重病,就失望而懈怠下来。这样的不能励力进修,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二、闻法以实践为目的

  1、随闻如说行

  佛法,不是知识的传授,更不是作为娱乐的消遣品。佛法是认清自己有病,而求良医法药的。所以随所听闻的正法,应痛下决心,如所说而努力修行。

  2、佛说法如镜

  佛曾说过:我说的法,如镜子一样,9是要你反照自己的。佛法这么说,就得观察自己,有没有种种过失,种种功德?

  如有过失,就应该惭愧忏悔,远离过失。如没有过失,应生欢喜心。

  如观见自己有功德,应该生欢喜心;如没有功德,应努力去修习。

  听闻佛法,是作为自己修持的准绳;听法而能见于实行,这是最重要的!

  甲二、趣入

  乙一、方法

  丙一、亲近善士(p.42)

  趣入正法者,应亲近善士。

  丁一、善士条件

  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

  一、从善知识听闻佛法

  1、正法,虽可以从经典去了解,但主要还是要从说法师去听闻。法师的开导,比起自己阅诵,到底迅速而容易得多。所以为了要趣入正法,进求佛道,应该亲近善士──善知识,尤其是大乘善知识。

  2、佛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10说为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了。

  二、辨识善知识的方法

  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这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好,或者是世法场中多知多识。因为他有:

  1、证德

  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2、教德

  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3、达实性

  实性是正法的别名,这或者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4、悲愍

  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5、巧为说

  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的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

  如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

  三、末法善知识难逢

  1、末法时代,全德的善知识,是难得遭遇的;而修学佛法,却又不能没有师友,所以不能不退求其次。

  经上说: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以亲近。11

  《涅槃经》说『四依』──四种可以为人依止的师长:初依人,虽没有断烦恼,证实性,但已能通达佛性义十六分之一。12

  2、总之,末世善知识难逢,如于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长处,胜过自己,也就不妨如法亲近了。

  丁二、亲近态度(p.44)

  观德莫观失,随顺莫违逆。

  丁三、亲近功德

  佛说满梵行,学者应尊敬。

  一、观德莫观失

  1、观德

  无论是全德的善知识,少分功德的善知识,如不能如法亲近,都不能得应得的功德。所以对于善知识,要观察他的功德,莫观察他的过失。如听受善知识的教导,或从举止动静,待人接物处去学习,只要有一分长处,就注意他的长处而修学。

  2、莫观失

  如不观功德,专在善知识的缺点上着想,那虽然逢到全德的大善知识,也毫无利益。因为全德善知识,也不能一切圆满,没有一些缺点的。所以亲近善知识,应随时提醒自己:来这里做什么?不是为了寻求知识的过失,而是想学习师长的长处。能这样,就到处有师长可亲近,随处都能得益。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随顺莫违逆

  1、如法者则应随顺师命

  亲近善知识,扼要的说,要随顺师长的意旨,使师长欢喜,切莫违逆师命。就是师长有所呵责,也应受责,不可生嫌恨心,恚恼心。14

  怎么能使师长欢喜呢?

  (1)要随力供养种种财物;

  (2)为师长服劳务;

  (3)照着师长的开导教授去修行。

  佛法的恭敬亲近善知识,完满的表现『尊师重道』的精神。

  2、不如法者婉转拒绝

  假使师长要你作种种非法呢?那是不应该随顺的,但应该婉转的说明不能奉行的意思。

  3、修学佛法应尊师重道

  修学佛法,如不能如法尊敬师长,想得到佛法的功德,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如经上说:『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15

  三、佛说善知识是满梵行【参见附录】

  1、佛对善知识的重视

  某次,如来赞叹善知识的功德,

  阿难说:『半梵行者,所谓善知识』。

  佛说:『莫作是言。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善知识』。16

  阿难的意思,亲近善知识,那清净梵行,可说已完成一半了。可是佛的意思,亲近善知识,可说圆满清净梵行,已经完成。

  2、所以学者,应该尊敬供养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功德,《华严经》等都说得非常详明。17

  乙二、条件

  丙一、离八难(p.46)

  离彼三途苦,不生长寿天,佛世生中国,根具离邪见。

  古人说:『善知识难遇,佛法难闻』。遇到这难得的良好机缘,切莫看得太容易了!要知道得闻佛法,要离八难才得。

  一~三、三途苦(地狱,傍生,饿鬼)

  如生在这三恶道中,就没有听法的机缘了。虽然大力鬼王,龙王等,也有来听法的,但是机缘太少,而且还不能出家受戒,随佛修行。

  四、不生长寿天 18

  无色界有四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色界有无想天,寿命都极长,如非想非非想天的寿命,有八万大劫。这些,都是没有机缘听法的。据《增一阿含?八难品》说:凡是生天的,都称长寿天,都是难得闻法修行的。

  所以上不生诸天,下不堕三途,唯有人身,才能逢此难逢的佛法。

  五、生得人身亦生逢佛世

  生得人身,也还要生逢佛世,佛出世与佛法住世的时代。如生在佛出世以前,佛法衰灭以后,那人身也无缘闻法修行了。

  六、生逢佛世亦生于中国

  中国,对边地而说。凡有佛或僧众弘扬佛法的地方,就是中国,反之便是边地。如生长边地,没有佛法,那虽然与佛同时,也不能闻法修行。

  七、生于中国亦须六根具足

  如眼盲,耳聋,舌不能说话,心狂或暗钝到不能明了事理,那虽然佛世,生在中国,也是徒然了!

  八、生长邪见、外道家

  虽没有上来所说的障难,可是生长邪见家:或是生长外道教区,外道家庭;或是颠倒邪见,久习成性,那也还是与佛法无缘,所以说:「离邪见」。

  这八事,平常称为八难,是学佛的障难。依梵语,应译为『八无暇』,就是八种没有修学佛法的时机。这样,我们不落八难,是应该怎样的欢喜呀!19

  丙二、得人身

  丁一、赞得人身(p.47)

  生死流转中,人身最难得。

  丁二、三事殊胜

  戊一、智慧

  戊二、惭愧

  戊三、坚忍

  忆梵行勤勇,三事胜诸天。

  有人把人生看得太无意义了,或是知能低,或是环境坏,于是自怨,自恨,自虐,不能发心来修学佛法。不知道在这生死流转的五趣中,人身是最为难得的。这是希有难得的机会,如看轻自己而空过了,实在是太不值得。人身的难得,可从两方面说:

  一、善趣中的人身极难得

  1、生善趣者如爪上尘 20

  在生死流转中,生恶趣的多如大地土,生善趣的,少得如爪上的灰尘。生善趣的,如生天上,就长期受乐;等到从天殒没,又是堕落的多。

  2、人身难得如盲龟浮木 21

  人身的难得,譬如盲龟的浮沈大海中,海中飘着一块木板,中间有一孔,盲龟伸出头来,恰恰在木孔中,这是怎样的难以遇到!

  流转生死而得到人身,也是这样的不容易!

  二、忆念、梵行、勤勇──三事胜诸天(参见书本p.274)

  还有,人身虽有种种苦痛,不如意事,但实是很难得的。据经上说:人的忆念,梵行,勤勇──三事,不但不是三恶道所及,还胜过诸天多多。22

  1、忆念胜

  人能忆念过去,保存历史的经验,因而人类的思考力,推理力,特别发达:这叫做忆念胜。

  2、梵行胜

  人能不计功利,克制自己,修习梵行──清净行,使自己的身心,清净合理,有利于人群等。为了这,克己牺牲都愿意,人类的道德精神,非常伟大,叫做梵行胜。

  3、勤勇胜

  人类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能忍苦忍难,精勤勇猛的做去,非达到目的不止,这叫勤勇胜。

  儒家说「智、仁、勇」为人类的三达德,与佛说大体相同。

  所以,人为众生中最可宝贵的,成贤成圣,成佛作祖,都是尊重此人类的伟大,而努力向上所作成的。

  人间于天则为善趣 23

  经上说:如诸天命终,其他的天就说:『愿得生于安乐趣中』。他们所仰望的乐土,就是人间。人身还是诸天所仰望的乐土,怎么生而为人,反倒自怨自卑,空过此生呢?

  丁三、勉励勤学(p.49)

  难得今已得,精勤修法行,莫使入宝山,垂手叹空归。

  一、生命就在呼吸间

  人身难得,今已得到了,那应该怎样的欢喜,把握这难得的时机,精勤的修习正法行呢!生命是无常的,经说:『人命在呼吸之间』,24切勿等待明日,明年,或者将来。趁此大好时光,在佛法门中,勇往直前的行去,才能于佛法有所得益。

  二、入宝山莫空归

  莫使悠悠忽忽,空过一生,等到一息不来,于佛法中还是一无所得。如入宝山,见种种奇珍异宝,却不知急急的拣取受用。等到时间到了,离开宝山,这才垂着一双手,徒然的懊悔慨叹,空空的归去。生前不努力,临死徒伤悲,这有什么用呢?

  乙三、目标

  丙一、总说(p.49)

  闻法而发心,随机成差别。

  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而发心来修学。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一味的佛法,也就随机差别而成为种种差别了。

  一、闻法而发心

  1、说到发心,就是立定志愿,所作所行,以所愿为目标而前进。

  2、发心,并不是偶然的起心动念,要发起信愿,达到坚定。

  二、随机成差别

  1、佛菩萨有神力辨别众生的根性

  如来或大菩萨说法时,

  如听者为一人,那当然应机说法,适合听者的根性,授以浅深不同的法门。

  如在大众中,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所以在听众听起来,都各以为,佛说他能懂的语言,说他要听的法门。所以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25在这种情形下,不妨说,闻到什么法门,自己便是适应于这种法门的根机了。

  2、一般人不易有神力识别众生的根机

  一般说法师,不易有『一音说法』的能力,也不一定有识别根机的能力,那只有弘扬自己所解所行,或大多数能解能行的法门。听众听到这样法门,便不一定是适应这一法门的根性了。

  有的从经典去闻,无论是随手取来,或是循序而读,或是听人说而选读,都不能说遇到什么就是什么根机了。例如西藏密法盛行,南方小乘盛行,中国从前禅宗盛行,几乎到处如此,你能说西藏都是密宗根性,南方都是小乘根性,中国从前都是顿悟的根性吗?

  3、自己的根性乃依自心的发愿而定

  自己是什么根性,主要依自己所发的心愿而定。切不要读诵受持某种法门,便自以为是什么根机了。

  所以,不要偏执什么法门,是大是妙,还是检点自己的发心要紧。

  丙二、别叙

  丁一、下品增上生(p.51)

  下求增上生,现乐后亦乐。

  丁二、中品出离心

  中发出离心,涅槃解脱乐。

  丁三、上品菩提心

  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乐。

  关于向上的发心修学,真是万别千差,说不能尽。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类:增上生心,出离心,菩提心;这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下士,中士,上士。26

  一、下品人──发增上生心

  1、增上生之定义

  佛法中下品人(这是佛法中的下品,在一般世间,是上品)的发心,是求增上生心。什么叫增上生?

  就是来生所得的果报,比起今生来,要增胜一些,上进一些。例如:相貌,寿命,名誉,财富,权位,眷属,知识,能力,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乐,朋友的协助等,这一切,都希望来生比今生好得多。

  2、虽不彻底却是正当的善心

  (1)二类善心

  在佛法中,这是不彻底的,但却是正当的,因为这确是以正当的方法,求向上的进步。这里面,还分为二类:

  愿生人间;

  愿生天上。

  (2)现生乐与后生乐

  这种人天乘根性,求现生乐,更求后生乐。

  A、因为依佛法修持,能得现生安乐,来生也能得善报。

  B、不过,在某种情形下,但求后生福乐,就是现生刻苦一些,牺牲一些,也未尝不可。

  所以现生乐而后生乐的,最为理想;不得已,现生苦而后生乐,也不要紧。

  C、至于现生享受而来生受苦;

  D、或者现生冤枉受苦,而来生苦痛无边,那不属于如来正法,而是颠倒邪行了。

  3、发心影响业果

  以人天的福乐为目标,因此发心,为此而修行,都属于佛法的下士。凡发此增上生心,那纵然修持出世法,也不过人天福报

  反之,如有此愿而却造作种种恶行,那是业力强大,下堕三途,想求增上而不可得了。

  二、中品人──发出离心

  1、观人天善道的不究竟

  增上生心的人天果报,虽说不落恶道,而且是向上进步。但进步又进步,终究在三界以内流转,并不能到达究竟地步。

  如生天的,从欲界而色界,从色界而无色界,一直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再也不能上进。一旦业力享尽,又开始堕落。

  2、引发出离三界的解脱心

  由此深刻理解,感觉得『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而发起出离三界生死的志愿。能这样发心,修集出世的法行,那就能了脱生死,得涅槃的解脱乐。

  解脱乐,是从离去烦恼而得到的,与世间乐的乐极生悲,乐去苦来,完全不同。这是彻底了脱生死,不再流转,比起下士的人天善果,彻底究竟得多!

  3、出离心可分为二乘

  这里面,又分二类:(1)声闻乘,(2)缘觉乘,合称为『二乘』,发心与结果,大体相同。

  4、发心影响业果

  上面说过,发出离心的,虽修大乘胜法,而充其量也不过证得小果。

  反之,如发出离心而不修出离行,或者造作非法恶行,那又是业力胜过愿力,连人天善报也不可能呢!

  三、上品人──发菩提心

  1、无上菩提心

  梵语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如来果位的一切功德,称为『无上正等菩提』,是以大觉为中心而统摄一切功德的。发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的大志愿。

  2、观自利的不圆满

  中士的出离心,虽说是究竟的,但还不够高尚。这犹如船舶在中途失了事,大家落在水里。如有人不顾一切,尽力游登岸上,望着水中的难友们,无动于衷,自己舒适的躺下来休息。从脱险来说,那人是成功的;从人类的德性来说,这人是不圆满的。

  3、引发自利利他的菩提心

  所以,有人不愿独善其身,不愿个己解脱,而发愿来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能与一切众生,同登彼岸

  但这要怎样才有可能呢?唯有佛,能完成此一大志愿;佛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才能彻底的救度众生。这样,就以佛为榜样,而发成佛的大志愿,这就是菩提心。

  4、勉励以成佛为目标

  菩提心发起了,修菩萨行,自利利他;到究竟圆满时──成佛,有大悲大智,能得最极究竟的大涅槃乐。本着这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目标,而发心修行,才是佛法中的上上发心,上上品人。希望学佛同人,大家能以此为目标而修行!

  丙三、抉择

  丁一、相依相续(p.54)

  依下能起上,依上能摄下;

  丁二、随机差别

  随机五三异,归极唯一大。

  一、抉择一乘究竟的佛法

  佛法,虽有下、中、上法的分别,但从究竟的意义──一切无非成佛之道的立场来说,这不是独立的,不相关的,而有着相依相摄的内在关系。如图:

  这一三层的高塔(详见书本p.55),由底层到最高层,有着相依相摄的关系。

  1、从相依来说

  依底层为基础,才能建立中层;依(下)中层为基础,才能建立上层。如一心想建最上层,而不从下、中建起,那一定是脱空妄想,永不成就。这样,在佛法的三类中,也是依下士法(五乘共法)能起中士法(三乘共法);依中士法(三乘共法)能起上士法(大乘不共法)。这如:

  ◎龙树菩萨说:『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27决定胜,就是中、上的究竟解脱法。

  ◎这一次第,本是《阿含经》中所说的『诸佛常法』。

  ◎提婆菩萨也说:『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28

  (1)遮非福───是离恶行善的下士法;

  (2)破我────是无我解脱的中士法;

  (3)断一切见──是尽一切戏论的上士法。

  能知这一先后次第,才能于一切佛法而得善巧。所以提婆菩萨又说:『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29

  2、从相摄来说

  如三层塔的建立,有中层就有下层;有最上层就一定有中、下层。所以在佛法中,依上士法,能摄得中、下士法;依中士法,一定能摄得下士法。

  如《法华经》中说:二乘为三百由旬,大乘为五百由旬。然五百由旬中,就含摄得三百由旬;三百由旬,就是五百由旬的中站。

  这一相摄的见地,为贯摄一切佛法,善巧一切佛法所必须的。

  3、汉藏智者对三阶的见解一致

  太虚大师称下士法为五乘共法,中士法为三乘共法;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称下士法为共下士道,中士法为共中士道。这一『共』字,就是汉藏智者不谋而合的正见,也就是相依相摄的标帜。

  二、随机立方便与唯一佛乘之别

  1、随机立方便

  从适应众生来说,佛法是随机方便:

  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根机不同,法门当然也有不同了。

  2、唯一佛乘──菩萨乘(因位)或佛乘(果德)

  然从如来出世本怀来说,一切法门无非成佛之道,归宗究极,唯有一乘,或大乘。

  这不是说,一切众生都要成佛,归根结底,有一乘法就得了。

  这是说,从佛法归于究极的立场说,一切(上中下)佛法,都是成佛的一乘──大乘法。例如:

  (1)声闻乘(中士)的修出离行,得涅槃果,而佛在法华会上,认为这是方便说,其实就是大乘法,所以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30

  (2)《大智度论》也说:『二乘智、断,即是菩萨无生(法)忍』。31

  (3)又如《法华经》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等。32一香一华的供养,一举手一低头的敬礼,一称佛名,这些人天善法(下),在同归大乘的立场,都是成佛的一乘法。

  三、一乘与大乘

  一乘与大乘,有些人觉得不同,其实是一样的。如《法华经》及《胜鬘经》,都说一乘法,有时也就称为大乘。

  1、大乘:多用在与二乘相对处。

  2、一乘:多用在一切都要成佛的说明上。

  3、佛乘:着重因位,就称为菩萨乘;着重果德,就名为佛乘。

  这只是随义而立名不同,在修学佛道的全体历程上,都先后贯摄而没有胜劣的差别。

  丁三、归极一乘(p.58)

  不滞于中下,亦不弃中下,圆摄向佛乘,不谤于正法。

  一、不滞不弃中、下士法

  1、不滞中、下士法

  佛法的始终次第,上来已简略说明。所以修学佛道,不应该滞留于中、下士的历程上,如滞留于中士、下士法,就成为人天道,小乘道,而不能契合如来说法的本意了。

  2、不弃中、下士法

  发菩提心,以成佛为目标,也就不应该舍弃中士及下士法。因为这一切都是菩萨所行道,都是成佛的法门。有些人求高求妙,以为大乘不需要中、下士法。不知道弃舍了三百由旬,怎能到达五百由旬的宝所呢!

  因此,经历菩提正道的修学者,要圆满贯摄一切──中、下法,而同向于佛乘,切不可好高骛远,谈玄说妙,在一味的无边法门中,横生枝节,以致谤于正法。

  二、圆摄向佛乘,不谤于正法

  毁谤正法,有两类人:

  1、以为某经某法,不是佛法。

  这类谤法,可说人人都能发觉,知道远离。

  2、取小舍大

  有人以为,我是大根机,不需要中、下法。

  有以为,因果善恶等法门,为下愚人说,与我无关。

  有以为,大乘法中,只要某部经(甚至是其中的半部),某佛,某咒就好了。有了某经,某佛,某咒,就等于一切佛法,再不用其他了。

  有以为,只要真实修行,不要闻思经教。

  这些人,可说是异途同归,都是舍弃了无边经典,舍弃了无边行门。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尽在于此。

  这在他们个人,愚痴锢蔽,似乎过失还小;而对于佛法的弘扬,却成为大障碍。这一类的毁谤正法,由于不识佛法纲宗。论上说:『无慧之信,增长愚痴』33,愚痴是怎样可怕呀!

  -----------------------------------------------------------------------------------------------------------------

  (附录)(厚观法师整理)

  有关「善知识是满梵行或半梵行」的问题,民国83年4月25日释心行法师发表了一篇文章〈论善知识是满梵行或半梵行〉,登载于《谛观》杂志第77期(民国83年4月25日,p.25-31),认为导师误解了经文的原义。其实相关经律说法不同,兹分述于后。

  (一)「善知识是满梵行或半梵行」之相关文献:

  1. 《杂阿含》卷27(726经),大正2,195b。

  2. 《相应部》45.2(巴利文PTS本:SN.vol. V.p.2-p.3;日译本:《南传大藏经》十六上,p.140,142)。

  3. 《相应部》3.18(巴利文PTS本:SN.vol. I.p.87-p.89;日译本:《南传大藏经》十二,p.147-149)。(佛告波斯匿王):「大王应如是学:“我(大王)将来是善知识,善友,善伴。”」〔佛勉励大王:如果能不放逸,将来大王也是善知识〕。

  4. 《杂阿含》卷46(1238经),大正2,339a-b。

  5. 《别译杂阿含》卷4(65经),大正2,396a-b。

  6. 《增一阿含》卷40「九众生居品第44」(10),大正2,768c-769a。

  7. 《杂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8,大正24,398b-c。

  (二)内容比对:

  这些经、律一致的说到「善知识是满梵行」,但如果仔细比对这些经典,会发现各经典所说并非完全一致。就以「到底谁是善知识」来说,就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A、释尊本身就是善知识:

  《杂阿含》卷46(1238经),大正2,339a-b:

  阿难云:「半梵行者,是善知识…」

  佛云:「……莫作是语,……我为善知识,……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

  此经中说:佛令众生脱离老病死,佛本身就是善知识。

  B、释尊因善知识而脱离生死:

  《别译杂阿含》卷4(65经),大正2,396a-b:

  阿难比丘…言:「善知识者,梵行半体。…」

  我(释尊)告阿难:「止,止,莫作是语,…我(释尊)以善知识故,脱于生死,是故当知,善知识者梵行全体。」

  此经中,释尊说他本人也是由于善知识之开导,才能脱离生死,所以不应说「善知识只是梵行半体」,而应说「善知识者,梵行全体。」

  C、释尊因善知识而脱离生死,而释尊本身也是善知识:

  1、《增一阿含》卷40,大正2,768c:

  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复次,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与善知识共从事者,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犹如月欲盛满光明渐增倍于常时。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亲近善知识,信、闻、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我昔日不与善知识从事,终不为灯光佛所见授决也。以与善知识从事故,得为与提和竭罗佛(DIpaMkara=燃灯佛)所见授决。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此经说的很明白,并不是说「善知识一定要全梵行,信、闻、念、施、慧皆悉具足的人,才可以当作我们的善知识」;而是说「亲近了善知识,能引导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信、闻、念、施、慧皆得以增长,就此意义而言:善知识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释尊本人也是因善知识故,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并度化众生,令其脱离生死。如果释尊往昔没有亲近善知识的话,也终必无法得到燃灯佛授记。

  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38,大正24,398b29-c11:

  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作如是念:『善知识者是半梵行』,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

  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语:『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何以故?阿难陀!我由善知识故,令诸有情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得解脱。若离善友无如是事。阿难陀!于我所说应勤修学。」

  在此律典中,阿难陀对于「善知识为何是半梵行之理由」作了说明。修行者是透过善知识,而得以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而佛则说:「善知识者是全梵行。」其理由是:亲近了善知识,在善知识的熏陶之下,便能不再造作诸恶,进而常修众善,而具足圆满纯一清白梵行之相。(此处说:具足圆满纯一清白「梵行之相」,不是说:已具足圆满纯一清白「梵行」)若得与善知识同住,不断的接受善知识的引导,乃至究竟涅槃,亦能无事不办。在这个意义下,故说「善知识是全梵行。」

  接着佛说他本人也是因善知识故,才脱离生死 ; 而佛不是自己了脱生死就好,更令弟子们同得解脱。这样子辗转相传,就能法身长在,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话,就一切无法成办了。

  《增一阿含》与《杂事》所述,包含了上述 A与B两个层面,释尊本身就是善知识,然而释尊也还是因善知识而了脱生死的。

  (三)综上所述,可归纳以下几点:

  1、「善知识」不必限于功行圆满的佛,「善知识」有可能是佛,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或许可以进一步说:从发心到了脱生死,善知识不必限于同一个人。有的人虽然未功德圆满,却能让我们发心修学佛法 ; 有的人自己有修证,又能指导修行者断惑证真,这些都不妨称之为「善知识」。

  2、「为什么善知识是满梵行?」从经、律的解说是:由于亲近善知识,不再造恶,进修众善,乃至脱离生死,从这个意义来说「善知识是满梵行」。并非「满梵行的才可以称为善知识」。

  (四)1998年8月3日,厚观法师于南投拜见了导师,请教《成佛之道》(增注本)p.45中有关「亲近善知识,清净梵行是否已经完成」的问题。导师的解说,要点如下:

  1、 一般说的「梵行」,就是「清净行」,特别是「不染爱欲」的行为。出家人持不淫戒,虽然有的尚未得禅定,未完全断欲,只要不犯淫戒,也是修梵行。

  2、 《杂事》是属于戒律,重在「行为」,强调与善知识共住 ; 与《经》之重在从善知识「听闻法义」稍稍不同。有些经从「善知识」这边来谈,我(导师)的重点则是从「亲近善知识」这边来谈。

  3、 善知识不应该局限于佛,凡能引导我们走上正道,能帮助我们增长戒、定、慧的,都可以称之为「善知识」。

  4、 我(导师)在《成佛之道》中说「亲近善知识,可说圆满清净梵行,已经完成」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一亲近善知识,所有的清净梵行就通通已经完成了」。我的意思是说:「亲近了善知识,一直在善知识的熏陶、引导之下,不再造恶,不再有染污,就可说是清净啰!这样一直修下去,虽然还没有成就,也可说早晚会圆满成就的。就像一个人从高楼摔下来,虽然在半空中还没死,但我们可以说他已经死定了。所以我在《成佛之道》中加了『可说』这两个字,并非说『亲近善知识的当下,圆满清净梵行就通通已经完成了』。」

  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大正19,106c)。

  2 (1)《大毗婆沙论》卷1(大正27,2b):「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2)《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引《听闻集》颂(卷1,9上)。

  3 参见《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6a14-15)。

  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19,130c)。

  5 (1)《摄大乘论释》卷3(大正31,333c):「复次,云何一切种子异熟果识为杂染因,复为出世能对治彼净心种子?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

  (2)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p.134以下。

  6(1)「老病死」,见《杂阿含经》卷46(大正2,339c)。

  (2)「贪恚痴与老病死」,见《杂阿含经》卷14(大正2,95c)。

  7 《大智度论》卷22(大正25,225c20-21):「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药禁忌。」

  8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引经(11页上)。

  9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11页下)。

  10(1)《杂阿含》卷30(843经)(大正2,215b14-c1):「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2)《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2(大正26,458b)。

  11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27页):「《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1)具慧形貌正,(2)洁净姓尊趣注法,(3)大辩勇悍根调伏,(4)和言能施有悲愍。(5)堪忍饿渴及苦恼,(6)不供婆罗门余天,(7)精悍工巧知报恩,(8)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12 (1)《佛说大般泥洹经》卷4(大正12,875c29-876a10):「佛复告迦叶:有四种人,于此大般泥洹经,能趣正法,护持正法,能为四依,多所度脱,多所饶益,出于世间。何等为四?

  一者、凡夫,未离烦恼出于世间,多所度脱多所饶益;

  二者、得须陀洹、斯陀含果;

  三者、得阿那含;

  四者、得阿罗汉。

  是四种人为真实依,多所度脱,多所饶益。彼凡夫人者,自持戒德,威仪具足,为护法城,于如来所听受正法,诵持义味,广为人说,能自少欲。复为人说大人八念,化诸犯戒,悉令悔过;善知众生种种语言,习行菩萨护法功德,是名第一凡夫菩萨。」

  〔大人八念:参见《中阿含.74八念经》(大正1,540c-542b)阿那律陀:(1)无欲(2)知足(3)远离(4)精进(5)正念(6)定慧(7)智慧(8)不戏、乐不戏、行不戏。〕

  (2)《大般涅槃经》卷6(大正12,639b)。

  13 《论语》「述而」。

  14 参见《大智度论》卷96(大正25,733a26-c19)。

  15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引经(22页上)。

  16 (1)《杂阿含经》卷27(大正2,195b)。

  (2)《增一阿含》卷40〈九众生居品44〉(10)(大正2,768c5-769a4)。

  17 《华严经》卷64〈入法界品39之5〉(大正10,345b9-21):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悲水故。」

  18 长寿天:《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39a6-11):「长寿天者,非有想非无想处,寿八万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无色定,通名长寿天;以无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处故。

  或说无想天,名为长寿,亦不任得道故。

  或说从初禅至四禅,除净居天,皆名长寿,以着味邪见,不能受道者。」

  19 「八难」(八无暇、八非时、八不闲),参见:

  (1)《中阿含经》卷29,第124经《八难经》(大正1,613a29-614a11)。

  (2)《长阿含经》卷9,10《十上经》(大正1,55c5-21)(「八难解法」、「八不闲」)

  (3)《增一阿含》卷36〈八难品第42之1〉(大正2,747a-c)。

  (4)《望月佛教大辞典》(五),页4221下~页4222中(「八难」条)

  20 生恶趣者多,生善趣者少:《杂阿含经》卷16,(442经)(大正2,114a21-c19)。

  21 盲龟浮木:《杂阿含经》卷15(406经)(大正2,108c6-20)。

  22 人类的特胜:

  (1)《长阿含》卷20(30经)〈世记经?忉利天品〉(大正1,135c5-25):「阎浮提有三事胜郁单曰(北俱庐洲)。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以此三事胜郁单曰。……阎浮提人以此三事胜四天王。……阎浮提人亦以上三事胜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2)《起世经》卷8(大正1,348a7-b5):「阎浮提人有五种事胜瞿陀尼。何等为五?一者勇健,二者正念,三者阎浮佛出世处,四者阎浮是修业地,五者阎浮行梵行处。……有五种胜诸天种辈,如上所说。」

  (3)《大毗婆沙论》卷172(大正27,867c19-25):「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勇猛者,谓不见当果而能修诸苦行。忆念者,谓能忆念久时所作,所说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谓能初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等殊胜善根,及能受持别解脱戒。由此因缘故名人趣。」

  (4)《大智度论》卷65(大正25,516a6-9):「如经说:阎浮提人,能精进,书持精学,正忆念。如经说:阎浮提人以三因缘,胜诸天及欝单曰人:一者、能断淫欲;二者、强识念力;三者、能精勤勇猛。是阎浮提人,能书写、读诵、受持,以是故诸天来下,礼拜般若经卷,或欲闻说。」

  23 人间是诸天所仰望的乐土:《增壹阿含经》卷26〈等见品第34〉(3)(大正2,693c9-694a9)。

  24 《四十二章经》(大正17,724a)。

  25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14,528a)。

  26 《瑜伽师地论》卷61(大正30,643c)。

  27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40页下)。

  28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40页下)。

  29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40页下)。

  30 《妙法莲华经》卷3(大正9,20b)。

  31 《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5a)。

  32 《妙法莲华经》卷1(大正9,9a)。

  33(1)《大般涅槃经》卷36(大正12,580b18-20):「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

  (2)《大毗婆沙论》卷6(大正27,26c17-21):「复次为止谄曲及愚痴故。谓波罗衍拿是婆罗门种,虽有智慧而阙净信,无信之慧增长谄曲。为止彼谄曲故说信为顶。新学苾刍是释迦种,虽有净信而阙智慧,无慧之信增长愚痴。为止彼愚痴故说慧为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