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上)
引言
佛教的教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巧,出世间法为究竟。所以佛教并不是一味强调追求出世解脱而不问世间俗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更重视世间法,因为不通过世间法的修习实践,就不可能实现出世解脱的目的。
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佛教是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宗教,对国家、社会没有多大贡献,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误解。
事实上,佛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爱国思想;佛陀在世的时候曾多次教导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阿阇世王等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佛陀因而提出「上报四恩」的思想;「四恩」即: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其中的报「国王恩」,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报国家恩」。是故,佛陀在各种经典中经常教导弟子们要守护自己的祖国,拥护国家的领导,报答国恩,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精进努力。这些爱国进步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最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教育局在筹备小一至中六的新必修科时,提出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实施;此学科的设立原意,旨在透过持续学习,使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成就,引以为荣并建立国民认同的身份与归属感,并以价值观和态度为导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国民质素,从而丰富生命内涵,确立个人于家庭、社群、国家及世界范畴的身份认同。同时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能力,使他们明辨是非,能够作出情理兼备的价值判断,并建立个人抱负及理想,对家庭、社群、国家与世界作出承担及贡献。
有关建议,数月来经多番咨询民意,唯于策划推行时引起各界不同之反应;终在9月8日傍晚,政府正式宣布归由办学团体及学校自行决定是否于各自院校实施此项科目。事件暂时得以缓和。
今次事件的引起与发生,相信许多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市民,必然有着深刻的反省。而面对现代教育的种种问题,佛教既然是一种奉献社会、服务人群的宗教,是不是应该提出一种智慧、提供一些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困难,从而达到利益众生、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目的?
佛教的教育精神与教学原理
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还是一种教育,即佛陀对众生的教化──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以德育为根本,以解脱觉悟为目的,并以文化为纽带的多元化的方法与手段。它的教学原理不但可以弥补现代社会教育的不足,而且可以使世界和谐发展,同时可以给予中国传统德育很大的启示。
曾经有佛教长老大德将「佛教教育」定义为:「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谓「九法界」,包括了「六道」: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以及三圣(声闻、缘觉、菩萨)等,都是佛陀所要「教育」的对象;此外,佛陀亦发愿生生世世要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够改恶迁善,导迷向觉,转凡成圣,究竟离苦得乐。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的,不局限于地球,亦不仅限于一世,而是涵盖过去、现在、未来之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此种教学的范围和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仅及于一世并局限于人类相比,实在是广大得多、宽广得多了。
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人天师范」、「三界导师,四生慈父」;自称为「弟子」,佛陀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关系;「菩萨」则是我们的学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至于佛教教育的学位,博士学位是「佛」;硕士学位是「菩萨」;学士学位则是「罗汉」。
所以说,佛教是包括教师(本师)、教义、学生组织、清规戒律、仪规制度,以及修行体验等内容的综合体,也包括在弘传过程中形成的种种特点,既是一种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一种社会现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而佛教教育则更重视人生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这种思想涵盖了爱国、爱民、爱家、爱一切众生。佛教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无数善巧方便的教化方式。佛陀这位伟大的人天师范,为各行业、万千学子,广设八万四千法门;成道后为弟子说法四十九年,留下为数可观的经藏作为教材。由于有好的老师、好的教材,必有出类拔萃的弟子,所以佛教才能绵延两千多年,历久不衰。
从佛教史上看,佛教真正具有规模的第一所大学,是佛入灭未久所创办的印度那烂陀大学,其创校历史比耶稣出生更早。中国大乘八宗所共祖的龙树菩萨在此曾任过校长。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大师曾留学于此,亲近戒贤论师(当时的校长);这所大学,历来培养了众多高僧,即使是今天的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亦难望其项背。
中国佛教自唐朝「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这丛林的创办即是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成立,马祖禅师堪称第一任校长。过去佛教的丛林、宗派各有分科,犹如现代大学设有各种不同科系,而且设有各地的分校;早在达摩祖师来华时就有「我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之说,尔后禅宗分出「五家七宗」,其实就是大学分校。所以说,一个丛林就是一所职业学校,它造就了无数当家、知客、法务、典座等专业、技能人才;武艺高强的少林寺,其中受训的寺僧堪称现代的军人或警员;光是一个敦煌石窟就让大陆开办了一所兰州大学来做专门研究。
因此,佛教的教学工具经常是蕴含在佛教的各项艺术中,即佛教的教具包括经典、音乐、雕塑、佛像、建筑、供具及其他种种表法,希望「学生」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一根都能学习佛法。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教导众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待人、处事、接物的智慧;从而改变众生的习气,使他们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所追求的教学最高目标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以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此,佛陀悟道后讲经弘法不断,目的就是希望令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去除妄想、分别、执着,减少烦恼,并且活得自在、安乐,进一步恢复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与德能。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中)
从佛教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通过佛教的许多经典,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不同根性的学生,佛教的教学工作在方向上可归纳为数个要点,就是:从出世到入世、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生活、从人格到佛道。而在教学的方法上,则可总括为以下六个原理,足供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参考:
一、 闻、思、修并重的教学原理
佛教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世间教育。佛陀是历劫多生修行而成道的,具有特殊的成长经历、超凡的品格与才能,无穷善巧教化的方式,在弟子们心目中具崇高的地位。在许多大乘经典中,佛陀每次在讲经说法之前,必先「入定」,观察学生的根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取向、智力高下、知识多寡、理解能力、接受特点、关注焦点等具体问题,然后选择适合的教法,才展开讲经说法,适时地予以教育诱导,帮助他们增长心中微微萌发的善念,消除蠢蠢欲动的恶念,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佛教讲究闻、思、修的教法,就是说,听闻正法,即修习课程之后,还要如理思维,观察反思,这样才能把所学到、听到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动中去,转变成自己的思想,使所学与所作所为达成一致,这就是进一步要求戒、定、慧的配合,成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功夫。所以佛陀的开示总是契理契机──最令人敬佩的是,佛陀所用的善巧言词,能令出身不同、根器不一、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了解、明白。
正如《维摩诘经.佛国品》中所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学生在佛陀的引导下,自己思维,自悟、自学、自我辅导;佛陀所说,虽然是同一道理,但不同的人都能依其根性的需要,而自我教育成功,而且每个人都觉得佛陀所说的法是专为自己而说的,是专为自己的困惑、烦恼、痛苦而作的开示。所以听了以后,每个人都感到心满意足,法喜充满。这种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化方式,正是教学成功的根本关键,这是很值得现代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地方。
二、 戒、定、慧合一的教学原理
戒、定、慧三学可以说是佛教教育的总纲领;佛陀以戒、定、慧三学教授众弟子;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的心地;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如《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云何谓之『三无漏学』?盖戒、定、慧三学以能断修道者之烦恼,了修道者之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此可谓是佛法之本体,若离此三,则非真正佛法。」
是故,广义的戒律就是指防非止恶、如理如法地生活行事,这样就可以使心不散乱,然后慢慢地使心安定下来,进一步就能处在定境之中,如此才可以生发出智慧。所以说,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戒是德育,而定、慧二学,虽然谈的是体育、智育,但是在佛陀的观点,品德教育是离不开智、体、群、美等领域的,所以戒、定、慧三学是三而一,一而三,不可分割的。
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其实都是建立在戒的修行上。出家修行,固然首重戒律。同样地,在家修行的佛弟子也要严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此,唯有把戒持好,再辅以身心的锻炼,才能入定、生慧。所以德行教育的实施,必须戒、定、慧三者合一;三而一,一而三,这样的教育基础稳固了,自然就会有成效。在《涅盘经》中,佛陀告诉我们:「戒是一切善法之梯磴,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可见德行教育的实施,必须戒、定、慧三学同时实行。
三、 语言、行为、心灵相结合的教学原理
若从语言、行为与心灵三方面来看,教育一般可分为三种:言传、身教与心教,即心灵或精神层面的感化。借助语言、文字的传达只是其中一种,身教与心教属于静默的教育,亦即默教。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其实就是一种更为有效而高尚的教育方式。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开示的经典无数。不过,佛陀不只重视为众生说法,而更重视的是以身作则,也就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化众生。
例如:有位老比丘眼睛有毛病,他要缝袈裟时,无法穿针引线,佛陀见到了,就主动去替他穿针;有个比丘平时不为病人服务,等到他自己生病的时候,就没人照顾,佛陀知道了,就亲自为他洗净身体,照顾他的饮食,并且对他开示,劝他以后要主动照顾别人、广结善缘;当他有需要时,人家才会照顾他;又有一次,毗舍离城闹瘟疫,佛陀不怕被传染,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等等。类似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在经典中不胜枚举。佛陀这种静默的教育方式,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处共事,共同生活,面对面的交流,感情与环境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领悟老师的教法、契入老师的心灵,才能养成高尚的行为与习惯。儒家亦说:「言教则讼,身教则从。」古今中外,任何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没有不重视身教的。而佛教的德育教育更是言教与身教并重,充分利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以言为主,以班级集体为单位,以课堂与学校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与老师单独相处的机会较少,因而缺乏心灵上的交流与相契。这种距离,在佛教的师徒关系中会较容易拉近,因为只有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一对一的交流中,师父或老师的思想、语言与行为的习惯,才能潜移默化地、直接地影响学生;学生身心上的各种问题,才能获得适切的、及时的解决。
四、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原理
在生活与教育一体化的校园环境中,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个性、不同的想法与思路、心理状态,因此,真正全方位的教学,老师与学生必须能够进行自由的对话与身心灵的直接交流,如此才能了解学生心理演变或思想成长的过程。
在长期的教育熏陶下,学生就能够把课程理论(佛法)化为自己的行为,再从行为回到自己的内心,再从内心融入到意念,最终达到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无不与法义相应。这就是最完整的教育、学习过程。
由于现代的教育强调专业自主,所以身为教师者,除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专业的素养之外,更应该仿效佛陀的教育方式,因时因地实施「契理、契机」的教学,以契合普遍学生的心理需要。如此,才能满足学生们的「教育选择权」。佛陀针对八万四千众生,以无穷的智慧,施设了八万四千法门,目的无非为令所有的众生(学生)人人都能成佛。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下)
在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每次说法,都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可见,他的说法,同一时间集合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生。而到信徒家中应供开示,听众少则三、五人,多则一百多人。此外,在不少的经典中,我们也看到佛陀为个别弟子或善信单独说法。例如:周利盘陀是个愚笨的人,跟他的哥哥一起出家修行。可是他太笨了,一首四句偈学了三个月都学不成,他哥哥就赶他回家,他伤心地哭了起来。佛陀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单独告诉他:「愚笨而不知道自己愚笨的人才是真愚笨,您知道自己愚笨,可见您不是真愚笨。」佛陀同时还教他「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让他天天扫地时专心一意,净除身心的尘垢。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周利盘陀的烦恼断了,智慧也开了。还有音乐家二十亿耳,以及相传是波斯匿王的宰相央掘摩罗的开悟,都是佛陀针对他们特殊的根性,实行个别施教的成功例子。
由此可见,老师教学时需要不断地观察学生,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取向,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百分之百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同时在课堂中及时解决与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才是真正专业的现代化的教学。
五、 善巧譬喻以为引导的教学原理
相信曾经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在教学实践当中,善用「譬喻」可以将为人处事的道理,轻松地、生动地、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慢慢地进入课程内容,使学生感觉到课程充满了吸引力。就是以这种方式,每个弟子听完佛陀讲法之后,都会被教法深深地吸引,觉得佛陀正在给自己讲故事,而不是在讲道理或授课;从这些故事当中,佛陀将严肃的道理灵活地引导出来,使弟子们能够把它直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喻经》中,佛陀轻松地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将宇宙万事万物的大道理说了出来。而在其它的经典中,佛陀也是非常的善用譬喻,例如在《观佛三昧海经》中,举了六个譬喻,来让弟子了解念佛三昧的殊胜;在《如来藏经》中,举了九个譬喻,来让弟子了解众生都有佛性;在《般若经》中,举了十个譬喻,来让弟子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在《妙法莲华经》中,运用六个有趣的譬喻,来让弟子了解大乘自利利他的殊胜。
又如在《涅盘经》中记载着:佛陀趁着弟子在帮他理发的时候,教导他进入了四禅天。而在《法句譬喻经》中也有这样的故事:佛陀和弟子走在路上,看到一张旧纸。他问弟子:「那是一张什么纸?」弟子捡起来看了看说:「那是檀香的包装纸,仍然有檀香味。」他们继续往前行,又看到一条绳子。他问弟子那是一条什么绳子?弟子捡起来看了看说:「那是绑鱼的绳子,上面仍有鱼腥味。」于是佛陀告诉弟子们:「纸与绳子原本都是干净的,可是,接触到不同的外缘,气味变化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我们修行者也是一样,亲近善知识,久而久之,成贤成圣。可是如果交到坏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学坏。」这就是佛陀的善巧教化。其它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多不胜举,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因此,为人师者若能以此为教学榜样,相信必定会成功。
六、 激发学生意志的教学原理
根据学者专家所分析:人生教育可分四大阶段:(一)、幼儿养性;(二)、童蒙养正;(三)、少年养志;(四)、成年养德等四个层次。
(一) 幼儿养性:刚出生的婴儿到三岁之间,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若能培养优美的人格,则终身受益不尽。
(二) 童蒙养正:三岁到十三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所以要慢慢的开始教他讲话和一些简单的词句、简单的行为。所以「童蒙养正」是在培养他正确的行为和观念,用圣贤智慧做为陶冶的教材。
(三) 少年养志:十三岁以后,就进入中学阶段,甚至到大学阶段,这是进入青少年期了,「养志」是指鼓舞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志向,一个宏观远大的理想抱负。
(四) 成年养德:就是真实生命的开展。如果我们有了正确的志向和抱负,或许一时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但是如果抱有效法圣贤的精神,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就能尽心尽力去做,即使遇到阻碍,亦不会退心。
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意志力的激发最为重要。孔子在《论语.为政》一文中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可见,「少年养志」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就能确立远大的理想,他的一生就能保持正确的方向,而且走得更高,走得更远。若是立上志者,得其中,一生就会很有成就;若是立下志者或胸无大志,这样的人肯定就会一事无成。所以,「以圣贤为师」可以说是人生教育的最佳教材。
同样的,佛教教育中,佛陀也强调意志力的启发,学习的前提就是发最高、最大、最远的大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即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心,即通过正确的学习道路,追求最高的觉悟与智慧。《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就训诫我们:「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善发无上大愿」就是立志立愿,就是最大的意志力。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修学首重的是信、愿、行;信、愿、行是修行的动力,是成佛的根本。因此,在佛弟子皈依三宝时都会发愿:「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知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由此可见立志与发愿、发心的重要。所谓「发心之初,成佛有余」;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恒持追求最高觉悟的心愿,加上不断的努力学习,最终肯定会成为一个觉悟者。
结语
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其实,只要我们明白了佛陀的教化精神与方式,就会觉得研究佛教教育,可补现代教育之偏。
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做人、修身为本;一个人把自己的身心都修养好了,才能把家庭的关系、人际的关系、社会的关系、国家的关系处理好。可是现代的教育,却似乎偏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做人这个大前提。所以青少年的人生方向才会越来越迷失,社会问题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我们都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这就说明了,佛陀是以提倡人间教化为主的,也就是说,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因此,佛教的教育,可以说,就是教我们学做人,即如何把人做好的教育。
所以,近代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他说:「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人生佛教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完人、超人、超超人」三个阶段的提升。佛陀就是一个超超人,完成人格的第一人。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是太虚大师基于「人成即佛成」的真现实论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诗偈──佛陀就是我们最高的导师,他是我们学习、效法的最高榜样,只有我们在为人、处世、做事上都做好了、都圆满了,我们的人格也就成就了;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的人格,那么,这个社会就和谐了,这个世间就清净了,这样人们离成佛就不远了。
- 上一篇: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 下一篇: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师:佛教“牧牛”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师:佛教经典与道教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根本在大乘经中多有阐发显明
- 宏海法师: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净界法师: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宽运法师:念佛要有什么心?念佛人在心性上要好好下功夫
- 觉真法师:佛教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
- 界文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宏海法师:佛教为什么不杀生?戒杀是首善
- 印光大师: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觉真法师: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学而又伟大的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明海法师: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