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结语
结语
佛住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世。吾等虽福薄智浅,而人身难得今已得,惟此身将何去何从?实应深思熟虑,仔细思维。
《杂阿含经》中,佛说大海之中,有一盲龟,寿命很长,每百年便探出水面一次,而海中有一浮木,浮木中有一孔,盲龟若想遇此浮木之孔,是为稀有极难之事,故佛说得人身如盲龟遇浮木孔,佛又以指甲擎土,问弟子地上土多抑甲上土多,当然是甲上土少,佛说得人身者如甲上土,失人身者如地上土。
旷劫以来,众生寄居五浊,为三毒所惑,不识客尘,反客为主,贪名货利,积集资财,增大势力,为子孙作牛马,不念生死无常,急不急之事,是为贪毒;不畏因果,逆天悖理,争夺杀伐,结无始之冤,辗转报复,受无穷之苦,是为瞋毒;颠沛流离,以苦为乐,不知生命在呼吸间,人身一失,堕恶趣中,出离无期,是为痴毒;纵得出离,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复作恶业,不久之间,复堕恶道。周而复始之流转生死皆由三毒所缘,三毒由此身所作,是故要律护今身,毋令放逸,为此身急寻归路。
我大觉世尊,哀悯众生,愿船广驾,为引领群迷,秽土成佛,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载,孜孜不倦,演说小大二乘,天天劝修。佛为诸天人说法时,名《增一阿含》;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阿含时)。又回小向大,藉广大甚深平等理趣方等经典,演说第一义谛,名为方广(方等时);说五种般若,显示真实智能(般若时);以法华涅槃,开除三乘之权便,显示一乘真实之义,开权显实,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引导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共成佛道(法华时)。化缘将尽时,不问自说易行难信之净土法门,化弥陀身,教众生以信愿念佛,往生彼国,遇佛授记,于西方成佛,得不坏金身,永离此臭秽污浊之色身。
佛灭后,于阿阇世王护持下,在王舍城山边之七叶窟中禅室内,以摩诃迦叶为上首,集合五百比丘,将佛陀在世时之教示,结集成经教。当时摩诃迦叶命多闻第一之阿难尊者升于高座而说出佛陀一生之教法,阿难首先诵出「如是我闻」,然后宣说佛说之一切经法,经憍陈如等长老确认为佛陀所说后,结集成为以后佛教之经藏;由优婆离诵律,是为律藏;由诸长老将所诵出经、律检讨修订,编辑成为论藏,称为三藏。佛法得以留传至今,全赖诸圣之悲心愿力,佛力持持;而佛慧得以延续,亦全赖历代祖师们法脉辗转相传不绝,证法实性,如灯传照,照破世间黑暗。
净土法门胜于一切法门皆因有阿弥陀佛佛力可倚仗,其余诸门皆仗自力。自力又何能与佛力加持相提并论?如「二河白道喻」中,行者如无西岸之呼唤,恐已为恶贼所所诱,堕泥犁恶道矣。修行净土者,此点不可不知也。
今之世界,释尊已入灭,弥勒尚未下生,只有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的西方说法,为众生作依怙,如不求生弥勒佛国,将何可以从?况处此恶世,妖冶魔女、邪恶之声到处扰乱道人;而极乐世界,风树传于法音,禽音鸣于道品,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种智所现。此五浊间,五趣杂居,烦嚣愦闹,丘陵坑坎、土石不平,充满秽恶,令人厌离;而极乐世界,栏网行树,池水楼阁,金地天华,四色交映,庄严妙境,令人向往欣羡。
阎浮众生,长命者亦不过百岁,而幼时无知愚昧,老时又衰残胡涂,加以疾病间杂,昏沉睡眠占了人生大半时光,菩萨处此浊世,尚有隔阴之迷,声闻处此浊世,仍有出胎昏昧失忆,祈到不退转地,需三大阿僧劫;而念佛往生极乐之上上者,往生彼国即得无生法忍,游历诸佛国,遇诸佛授记,永不退转。上中生者亦于生后七日得不退转位,飞游诸佛国,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诸佛为之授记。下下生人,虽作诸恶,因宿根缘熟,遇善知识而为说法,教至心念佛一至十声,以弥陀本愿加持,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地狱现前,化为凉风,吹来天华迎接行者往生极乐,虽住于莲华十二大劫,仍有出离之期,往生时没有四大分散之难言痛苦,故应深信勿疑,切莫暂信暂不信而堕极乐国土之边地疑城!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多方示现。如母忆子,但若子逃逝,虽忆无为,即如众生不念佛,则无由感应,若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然,念佛首要发心,(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以三心念佛,定无往而不利,感应说不能尽。
此身何去何从?当息心念佛,生则消业障迓吉祥,终则归极乐圆佛道。佛之正道,修行必获正果,念佛必定生西,毋庸置疑,愿与众共勉。阿弥陀佛!
全文完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