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仰应当具备十种正见

\

  信仰不是心灵寄托,不局限于祈福免祸。

  我一直在用心构建的一个佛教文化交流的体系——所谓的铁三角体系。这个铁三角是指哪三个角呢?第一个角就是汉传佛教,第二个角是藏传佛教,第三个角是印度佛教。

  其实,汉传佛教最初都是从印度传播过来的,再其次,藏传佛教也是借鉴了印度佛教,其中也有一部分向汉传佛教传过去。汉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历史上做得并不多。我这里的铁三角构想,是汉藏之间,我们进行本土化的这种沟通,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东周西周的时候,周朝的文化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来说,它是一个外来文化,但是后来为什么我们把周秦两汉的文化作为本土了,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呢?虽然是外来的,只要它是优秀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本土文化当中的精华部分,来进行传承。那么,藏传佛教,如果佛教这一块有它精华、深邃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它引进进来,成为汉传佛教里面本有的一支力量。藏传佛教也就是借鉴了唐代汉传佛教的一些宗派的影响,所以藏传佛教也得以健全。将来,我们这个地球都变成一个村庄了、变成地球村了,互相各个建立门墙,那是没有用的。有人说:“我只弘扬我的一个宗派,就不学你们的其他宗派。”如果一直坚持着这种观点,时间长了叫做闭门造车,自己把自己给关起来。

  所以这个铁三角的构想,怎么样来做呢?

  首先,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沟通。同时汉传佛教以适应了新的经济大潮的这种适应能力,来帮助藏传佛教的一些区域和寺院,帮助它们来组织好,使它们适应新的经济浪潮。在这个过程当中,来保存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本有的信仰。比如说藏人,当一个藏人要逐渐放弃他本身对于藏传佛教信仰的时候,我们以汉传佛教的形式向他提供信仰的资讯,逐步地来维护他本有的信仰,使他最终不仅了解了汉传佛教,而对于藏传佛教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为亲切的信仰。

  其次,就是汉藏佛教群体之间在翻译经典方面、在佛教未来发展方向上进行思想性的探讨。就像开船一样,这个船舵该向哪里去把?由汉传佛教的一些寺院或团体,向他们来提供一些资讯、提供指导意见,让他们来认识到藏传佛教在发展中,现在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的方向,向他们提供指导或意见。所谓“他山之石”,当他了解到了更多的这样一些资源以后,维护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他们本有的信仰群众,就不在话下,困难就不会大了。

  汉藏文化交流,如果是在国家和民族正处于这种文化交融和佛教交流的大的趋势面前,这件事情就可以做得强大有力了。为西藏人民多带去一些汉传佛教的光辉,我们也能够从中了解到藏传佛教有多少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这里是用完全对等的态度来交流的。所谓对等是什么意思呢?我并不是仅仅只是去当奴隶,我来当朋友:你有好的我要吸收,你有错的我还得批评。是交流,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移植。如果是移植,会有一些土壤问题,就像荣格说过的:这个土壤问题,你只要是谈到表层的土壤,是一定有区别的,你有你的土壤,他有他的土壤,你们在西北地区的就是黄色的土壤,在中原地区的就是沙土,到了东北就是黑土……在表层的土壤肯定是不一样的,到了深层次可以说是一样的。

  就像我们的心理结构一样,藏人的心理结构从表层上面来说,他跟我们是一定会有区别的。他们的修行在我们的涅槃五根当中,就是从信根入手,他就是一个相信,就能一生贯彻到底。让汉人来相信一个什么事,不太可能,信仰一件事能够从生到死那么一辈子贯彻下去,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我们汉人的修行还得从慧根入手。

  在五百罗汉所共同编著的《大毗婆沙论》里面,列出涅槃五根,即信、念、定、精进、慧。从涅槃五根来说,涅槃五根都是我们修行的缘起和因素。藏人目前的这种根性,我们依涅槃五根来进行分析,他们就是要从信根入手,他们的根基如此。而我们汉人这边,就是从慧根入手的。

  从表层土壤上面来说就是不一样,如果完全盲目地移植过来,让一个汉人来纯粹地从信根入手,最后所犯的是一个很基本的错误。这个结论是从荣格心理学中提出来的。

  我们这里也不广泛地说了。就是说这个信仰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汉藏的信仰交流?我这里是有一些原则的。我们发现现在居士群体的一些共同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发现了,所以才提出来。佛教和佛教之间一定要交流、一定要碰撞,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才能前进。

  这些问题大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这里带了几个主题来。今天我这里所讲的几个话题时间都不会太长,但一定都是重要的问题,希望大家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我这里提供几个问题的思考,目的就是要表达一个信心。我们选择信佛,不要做那种外国人所说的平信徒。他们说中国人都是迷迷糊糊的,你跟他说什么,只要是好的都信。你跟他说一个佛教的好道理,他也信;说一个道教的好道理,他也信;说一个基督教的好道理,他也信;说一个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好道理,他也信……为什么只要是好道理就信呢?因为对这个“好”不去分析它,不分析它最后有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是表面上、表层意识上觉得过得去的就都接受。

  对于佛弟子来说,如果是实在没有受过佛教的教育,实在是没有听过法师讲经,或者也不研究佛教的人,仅仅只是一句佛号,现在已经老年了,头昏眼花,没有精力来思考佛教的人,我们暂时这么接受是可以的。但只要是我们还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自己曾经出过问题的人,就不能这样了,就一定要有所选择。

  这个选择是要从信仰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不要选择太过分走近的小道去走。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所开显的修行之道,它一定是光明和坦途的,一定是大众可行,并不是说只有一个两个人可以接受,一定是大众都可以接受,它一定是宽坦可行,而绝不是特别陡峭、特别严峻而让大家觉得没有接受余地。

  第一种正见:皈依是目的而不是起点

  我们要把皈依佛教当成一个结果,而不要把皈依当成一个信仰的起点,不要设定这么高的一个门槛,让别人有一些选择的余地。

  第二种正见:佛教信仰是具备理性的实践

  我们不太过分地强调感性的东西,有感应也好,没有感应也好,奇迹的东西我们不追求。奇迹可以鼓励我们的发心,可是我们的奇迹是在实际修行当中来寻找,在我们生命本身来寻找。我们能活着,这就是奇迹,我们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我们不到心的外面去寻找奇迹。所以具备理性的实践,是我们要强调的第二个正见。

  第三种正见:信仰不是心灵寄托

  要知道,心灵空虚才寻找心灵寄托。如果有人说:“你们信佛的人,就是得到心灵寄托。”我们要反对这个观点,我们信仰佛教不是在寻找心灵寄托。

  第四种正见:信仰不局限于祈福免祸

  祈福免祸,正因为它有逃避现实和贪图侥幸这么一些嫌疑,所以我们不会把祈福免祸当成我们信佛的一个主题来看。我们信仰佛教的主题绝不仅仅只是祈福免祸,不要拿祈福免祸这个词对佛教来定性,这是第四个正见。

  第五种正见:佛教的核心不是“教人为善”

  “佛教就是教人为善”,我们也要反对这样一个观点。这个反对是因为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并不是说它在一些细节方面没有正确的地方。因为做善人不一定要信仰佛教,所以善报也不是信佛的首要目标,善报是信仰佛教的一个必然结果。一个孝顺子女,不会为了遗产来敬重父母亲。为了觉醒生命的尊严,善行是一种无造作的、自然必要的行动,所以“自净其意”、“关注当下”,然后我们内心里面有一种“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责任感,这是做善行的推动力量,它并不是一个行为标准的需要,它是心灵尊严的一个自然要求。所以这个“教人为善”,它不是佛教定性的词汇。做善人不一定要信佛,可是信佛的教人为善,它绝不是一个首要的东西。所以第五个部分:教人为善不能作为佛教信仰的正见,不能作为它中心的核心正见。教人为善,不是外在行为标准的需要,是心灵觉醒的要求,是发诸内而形诸外的、带着责任感的一种推动力。它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你要求出来的,它是内心里面的自然要求。

  第六种正见: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寻找奇迹就是说得到一个感应,见光、见花、看到佛菩萨。我们生命当中,我们有身心、有血肉,能够享受阳光、空气和水分,这都是奇迹。信佛的人是从内心求道,在道上来寻找奇迹,道是我们要求的奇迹。在心灵之外,没有奇迹可言。佛菩萨给你现身,如果你没有证悟空性,你不懂得无常,这也不是奇迹。所以,信仰不能够只是追求世间奇迹,追求世间奇迹也不是我们信佛的正见。

  第七种正见:不要过分感性乃至狂热

  我们不要过分去强调感性层面的东西,过分强调感性层面的东西,我们会逐渐变得非理性和反理性,乃至让自己和他人走向狂热之途。我们信佛,我们的信仰远远要比一时的感动流泪深刻。深刻的宗教体验会让人感动,但这是健康的、不是偏激的谋求。有时候会热情感动,有时候是冷然面对。有时候是有佛菩萨的感应,有时候也是长夜守候,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进步。有时候是非常苦苦的一个人在那里摸索和探求,这些你都得接受,这都是你的信仰。所以并不是你在觉得有所感受的时候才是信仰,信仰要避免陷于狂热,不要过分强调感性层面——这是第七点正见。

  第八种正见:信仰不单是追求理想更能改变现实

  所以说佛教的信仰不是一种说教,不仅仅只是一个精神胜利法,它更是一种实践。

  第九种正见:求得平衡不如自净其意、培养观察力

  我们求得世间和出世间的平衡,求得自利和利他的平衡,求得世俗真理和胜义真理的平衡,求得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平衡……我们有很多的平衡想去找到,但要知道这个平衡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不要把它作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支点的问题。这个支点是什么呢?是指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取决于你内心的清净,内心的清净要拿修行来换得。我们一点修行都没有,一次修行都不去实践,那我们内心的烦恼减不掉,内心的平静找不到,这种观察能力就找不到。所以我认为,与其到水里按葫芦,以那种方式去求得平衡,——自利利他的平衡、世出世间的平衡……这个都是很难的事情——与其这么难地去寻找平衡,不如给自己一次修行的机会,让自己的心得到一次清净。当心一清净了,就自然有一种观察能力产生。观察能力产生了,平衡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所以,修行和心的清净比平衡更重要。

  第十种正见:信仰一定要强调家族性的推广推进

  我们不要去追求那种背离家庭的、单个式的信仰,我们自己信佛,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家庭开始来接受自己和佛教的影响,一个家庭来感染更多的家庭,像这样推广开来,世代相传,上辈影响下辈,这样才真正地进入家族。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没有进入家族的宗教都变成边缘群体,凡是进入家族化的信仰都变成社会的主流。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文化,它正是因为进入了家族,所以它变成了主流。如果佛教一直都做那种边缘群体,那很难引导这个社会的正常发展。所以,我们信佛,一个标志:我开始影响自己很好的朋友,影响自己的家人开始信仰。如果总有那么一层隔碍,我在这里信佛,我一定不让我的先生信佛;我信佛可以,我一定要藏着不让我的夫人信佛;我信佛可以,我一定要让我的小孩多吃点肉;我信佛可以,我一定要让我的老公多喝点酒,这样他的交际圈才能够耍得开……你如果被陷在这样一个观念圈子里面,佛教在你的家庭里面就一点力量都没有。我们更希望、更想推动的是一种家族式的信仰,就像藏传佛教那些家庭一样,父亲那辈信佛,他会教下面的子女,让他们先信佛再学文化,先从信仰开始接受,再来接受其他。

  我很希望大家遵循以上十种正见,希望大家对这些感兴趣。我敢肯定,对这些感兴趣,你们可以受用一生。如果是对以上所谈的相反观点感兴趣,我相信以后我们的信仰中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所以作为佛教徒,我提出以上对于佛教信仰状态的考虑,这是一种忧思。凡是对中国佛教发展有一点悲心的人,刚才我谈到的这些,多少会有一些认同。这里所谈的情况可能会有一点过激的言辞,会冲击一点敏锐的触角,但是我也没有删掉,我这里还是讲出来,是因为我希望大家能够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一点思考。而且这个话题,我们以后还将继续讨论下去,希望将来信仰这条道路走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