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伍 时时觉地花 因病悟得真实相
因病悟得真实相
很多祖师都是因病而猛下肯心,精进用功而上路得道的。其实我们每一个都是生病的人,因为我们平时只看到身体的疾病,看不到我们思想上的疾病。所以,往往要在身体产生大疾病的时候,才会联想到思想上的疾病,然后再下苦功。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身体的疾病本来就是来自思想,只有把思想上的疾病疗治好了,才能于病、不病毫无挂碍。
禅宗的僧璨祖师算是这方面的典型,其他有这种情况的人就多了,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他们都是因为生病而下肯心,从而悟道。而治疗好思想上疾病的人,在身体出现毛病后就不一样,他们或者表现出痛苦、或者表现不在意,或者……更多的是用生病来说法。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最典型的要算维摩诘居士,当然祖师里面也有很多,比如说:“日面佛,月面佛”的洞山祖师等等。
这里介绍珪庵祖玠侍者,他悟道后身体生病很严重,以至于很快入灭。他的事迹知道的人不多,之所以把他的事迹介绍给大家,为的是想说明平凡的侍者也一样能演扬妙法。下面请看《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里面的介绍。
珪庵祖玠侍者,投子楚山幻叟绍琦禅师*之法嗣。祖玠侍者出家后,一直执侍绍琦禅师左右,殷勤备至。丛林大众皆惮其严厉,而敬其慧识,因而把他比作香林澄远禅师。
一日,祖玠侍者生病。绍琦禅师前往探视。当时心上座(大心真源禅师)亦在场。绍琦禅师看着祖玠侍者,问道:“如何是心?”
祖玠侍者道:“开口不容情。”
绍琦禅师道:“未在。”
祖玠侍者于是回头看了心上座一眼,说道:“何不礼拜和尚?”
心上座便礼拜。
祖玠侍者道:“呈似了也。”
绍琦禅师道:“子既如是,还能觌体颂出乎?”
祖玠侍者遂应声颂道:“祖师心印若为传,有语分明不在言。能向机前亲领得,海门撑出钓鱼船。”
绍琦禅师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嘱咐道:“珍调四大,饶益将来。”
说完便离开。
后来,祖玠侍者的病情加重了,不停地发出痛苦的呻吟。
绍琦禅师又前来探望,并问道:“子平日得力句,到此还用得着么?”
祖玠侍者道:“用得着。”
绍琦禅师道:“既用得着,叫苦作么?”
祖玠侍者道:“痛则叫,痒则笑。”
绍琦禅师道:“叫与笑者复是阿谁?”
祖玠侍者道:“四大无我,叫者亦非真,空寂体中,实无受者。”
绍琦禅师道:“主人公即今在甚么处?”
祖玠侍者道:“秋风不扇,桂蕊飘香。”
绍琦禅师道:“那么则遍界绝遮藏也。”
祖玠侍者道:“有眼觑不见。”
绍琦禅师道:“只如三寸气消时,向甚处安身立命?”
祖玠侍者道:“雨过天晴,青山仍旧。”
绍琦禅师道:“从今别后,再得相见否?”
祖玠侍者道:“旷劫不违,今何有间(分别、离别)?”
绍琦禅师道:“子不病耶?”
祖玠侍者道:“病与不病,总不相干。”
绍琦禅师于是握着祖玠侍者的手,问道:“此是甚么?”
祖玠侍者道:“是祖玠手。”
绍琦禅师道:“祖玠是谁?”
祖玠侍者道:“玠固非我,亦不离我。”
绍琦禅师听了,便赞叹道:“善哉!妙契无生,彻证真常。子虽妙年,死亦何憾!”
祖玠侍者遂合掌礼谢,并说道:“与祖玠趱将龛子来。”
绍琦禅师于是命人将龛子抬到祖玠侍者的床前。
祖玠侍者环顾了一下左右,说道:“吾当行矣!”
说完,便整衣龛坐而化。
* 延伸阅读【楚山绍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