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世缘明五辛
随顺世缘明五辛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守好戒》,讲到管好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戒律的精神,遵守纪律、遵守规矩、遵守戒律、遵守法律……这样就能使得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事情都能顺利没有障碍地完成,看一切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随顺世缘就会是自然的事情了。
戒律里面的五辛很难搞明白,因为佛陀时代离我们很远了,而且还在印度。所以,有太多的不知道。下面是藏经中古德有关五辛的说法,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戒五辛
佛戒五辛。以其臭秽能障圣道。食之者必招无间之业耳。今人不能戒。是不欲见圣道。而甘为无间之罪辈。可不哀哉。兹用备录经律。为世告劝。粲然五章。幸思遵奉。
一名体会异。夫言荤辛。是为二义(荤臭辛辣)荤而非辛。如臭菜阿魏是也。辛而非荤。芥姜是也。是荤是辛。五辛是也。梵网云大蒜(天台疏云。葫菱广韵作胡荽)茖葱(薤也音格广韵山葱)慈葱(葱之正名)兰葱(小蒜)兴渠(葱蒺也。生熟皆臭。叶如蔓菁。其臭如蒜。经音义云。生于阗国。应法师云。乌荼国人常食。即阿魏)杂阿含云革葱(茖同)慈葱(葱)木葱(非小蒜即韭)蒜(大蒜)兴渠(此五出梵网也)涅槃经葱韭薤(但列三名)楞伽经葱韭薤蒜(但列四名。不出兴渠而加以韭若蒜分大小则仍有五名)此方言五辛。当云葱韭薤大蒜小蒜如楞伽所列云。
二大乘永制。楞伽经云。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人间人天净处。何况诸佛净土。梵网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故食者犯轻垢罪(石壁注。体非重过故轻。点污净行名垢)楞严云。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臭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涅槃云。食者当生苦处污秽不净。金棺敬福经云。饮酒食肉五辛之人。虽造经像劳而少功。主匠无益诸天不祐。
三小乘病开。报应经云。七众不得食肉荤辛。有病开。在伽蓝外白衣家。服满四十九日。香汤澡浴。然后读诵不犯罪。杂阿含云。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僧祇律开病比丘服蒜。听七日在一边小房。不得卧僧床褥。讲堂处大小便处皆不得到。不得僧中食。不得就佛礼拜。得下风遥礼。七日满澡浴熏衣。方得入众。
四方便救过。楞严云。持此咒时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佛菩萨天仙不将为过。观世音陀罗尼经。灌顶印咒二大母指屈掌中。捻无名指以无名指相背。二小指头相拄。二中指直竖头相拄。二头指屈各捻中指背上。咒曰。唵步三末啰苏摩监莎诃。诵二十一遍。自灌其顶。每旦于盆上结印诵之。持咒之人。犯欲及五辛。诵此咒解之云云。此二咒法以备误犯之用。若恃此术数犯数解。则是重增渎法之罪。咒部神王反生嗔谴。适足以速无间之业也。可不谨哉。
五三教事证。竺昙猷礼天台。石梁遇圣僧谓曰。汝母怀妊时行经葱园。胎气犯秽不可住寺(僧镜录)天竺沙门觉称云。吾国食肉五辛者驱出城外。故国中无货此。道藏云。诵黄庭经忌食五辛。又云。道士受法忌淹秽五辛。仙传云。乐子苌举家饮仙酒升天。独从子坠地。天神言。此人茹蒜故不得往。司马公祭仪云。凡祭虽得饮酒而不至乱(谓改常度)食肉不茹荤(谓葱韭蒜有臭气之物)。
述曰。为不急之物。而自招无间之报者。世人啖五辛是也。今诸师家多忽此事。岂不痛哉。昔樝庵食三白。正避此过耳。非故为是矫世之行也。因撰述斯文。忿今时知法者。遂发其愿曰。愿十方诸佛菩萨天仙。闻我祈请咸起加护。愿使禅林教黉律苑三宗法门。若主若伴。咸知思护净戒。不于清净伽蓝种葱薤之臭草。不于清净斋供而和葱薤之臭味。不以清净身器而啖葱薤之秽食。当知其人与境。若不清净则凡斋戒禅诵法事之所。岂复可得感佛天而降神祇乎。岂复可得却灾殃而来嘉祥乎。岂复可得动幽冥而拔沉滞乎当愿普天之下。凡僧蓝道观斋厨之内。不用葱薤调和众食及私自煮啖。凡官府第宅斋醮之际。于十日前严行禁断不蹈非法。僧道赴请受斋俗舍。常须自检不得故食误食自取秽染。庶乎人心交劝共隆圣道。将俾事佛事天清净谨严自行化他二俱有益。毋忘今日立愿之本。伏惟佛眼照之天心监之。决意禁断用逃苦报。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要自律》
- 上一篇:《与祖师同行》文摘28
- 下一篇:第三年长江放生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