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大其心

  得失大其心

  修行各种禅法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的障碍,这是我们多生累劫种下的根,也就是说我们的福报不够。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上净下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更是教导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样能最快地修到很大的福报以完成智慧的修行。按他老人家的话说:“有福报就没有坎坷,修行就好上路;有智慧就没有烦恼,就能修更多的福报。”那么在一边修福一边修慧的时候往往很难平衡自己,那么这里就劝大家先要得失大其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很多这样的人,尤其是住在寺院里面的居士。他们一边在寺院里面为大众服务修福报,一边参与僧人的智慧修行。有经验的人就会很好地安排自己,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再去上殿坐香什么的,真正地实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而有些居士则往往不会安排自己,特别是新来的居士。他们往往是把自己的工作放下不管去参加佛事,结果是佛事他们不能全心全意地做还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搞的鸡飞狗跳竹篮打水。这实际上就是得失之心没有把握好,所以把握好得失大其心是很重要的。

  众生因为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产生很多的业障,使得智慧被蒙蔽从而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是我们的心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心有贪爱就会有得失,这有错吗?不究竟地说是没有错,因为我们之所以会投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就是因为我们的贪欲。但是有贪爱我们就会有烦恼,就会有痛苦,我们就要寻找解决觉烦恼的方法。我们带着贪欲之心来到这个世界,贪这个欲界的种种事物,必然会有种种的得失,而这些得失又和我们以往的所作所为有着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既然们知道这个道理后要怎么做呢?当然是从去除贪开始。

  一开始马上要自己一点儿也不贪那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我们就慢慢来,慢慢地把得失的心放大。今天得到个奖励,不要太高兴,要努力去做得更好。明天得到一个惩罚不要颓废,找出原因,改过自新。即使智慧不够一时不能明白,感觉受冤枉,那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慢慢地就能一点一点放下,慢慢地就能把得失之心放大,慢慢地就能明白因果的关系。

  达摩祖师在他的《二入四行论》里教我们: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报怨行论云: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这就是要我们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观想我是为了接受无始以来的怨业,现在要以平和的心面对现实,创造机会,而不是逃避或徒生怨尤,建立稳建而宽容的心境,不为外界的苦难所中伤。

  随缘行论云: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这就要求我们不因外界的苦乐等八风顺逆境界而动摇道心,必须从万有因果规律的角度,认知世间的现象,把握实际机遇,不过份贪求,也不消极放弃,免得自寻烦恼。

  无所求行论云: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少欲知足的良好心态,以悲苦的人生观导世入俗,辅之以积极的菩萨度世情怀,则养成高素养的品格,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拥有的。因此,对心性的历炼,也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称法行论云: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金刚经》里也说:“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就能明白即使受到了冤枉,这也是我们以前所造恶业的果报。现在受到这样轻的果报,把自己本来要受重的果报的业转成轻报应该是个高兴的事情。

  三祖《信心铭》里也说:“梦幻空华,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我们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如梦似幻,像空中之花。天空不会有花,看到天空有花一定是眼睛有问题。得失是真的呢?还是假的?其实,即使任何真的事情也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

  云什么爱恨?说什么悲喜?道什么美丑?讲什么你我?辩什么对错?看什么红黑?劝什么圣凡?点什么迷悟?百年浑是戏文场。最近看到一则报导,美国有家太空公司可以把死人发射到太空,旋转三万六千年。这时间好长!不过三万六千年以后也就没有了,到头来还是没有。地球将来也会没有,人类历史也一样,所以那一样是真的呢?我们从生到死没有多少年,能发生多少事?而死后这些事也都没有了,所以这一切不过是梦幻空华。

  得失之袭来,正是自我束缚,自寻烦恼的结果。解除之道在于,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则自然会清静自守,心境澄澈,如同青山白云,静者自静,闹者自闹。慧中禅师偈云:"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演,出没太虚之中。"青萝攀附,爬者自爬;白云疏淡澄澈,游者自游。它们摆脱了追逐争斗,自由生长,自由往来,都达到一种极至。“万法自闲人自闹”,都是自寻烦恼,自家闹出来的。得失心生,莫此为甚。

  得失易生,清静难寻。摆脱名缰利锁,岂是易事!得失之由,在于自我束缚。偏爱执着,便会枉费心机,横生妄想。整天殚精竭虑,岂非大错。文偃禅师言:“日日是好日”,着眼目前,重视目前,投入目前,便可随处解脱,随时排除得失。排除了得失,自然就恢复自我本性,心境明澈清静,自然即可达舒适轻快的佛境。

  得失之心一时难去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忍。这是菩萨修行佛法中的六度之一。

  成语“唾面自干”的公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唐朝的宰相娄师德,学问渊博,品德高尚。他的弟弟也很有才华。一次弟弟被派任州牧,上任前去向娄师德告辞。娄师德说:“我当宰相,在朝廷遭到很多人的嫉妒,你现在去当州牧,一定也会有人在背后嫉妒、毁谤,如果遭到恶言或恶人相害,你该怎么办?”弟弟答:“请您放心,我就是一个‘忍\’字,如此,就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娄师德又问:“如果有人当面毁谤你、骂你,你怎么反应?”弟弟说:“我不理他,笑一笑就好了。”哥哥说:“假使你这一笑,人家更气,马上朝你脸上吐口水,你怎么办?”弟弟又说:“这很简单,我不跟他计较,把口水擦掉就行了。”娄师德说:“你这么做,我很不放心……”弟弟问:“我只是擦去口水,并没有和他计较,为什么您还不放心呢?”娄师德表示:“人家已经气到极点,才吐你口水,你又将口水擦掉,对方岂不是更气。所以,你最好不要擦掉,让口水留在脸上自然干了就好。”

  这个公案教给我们怎么样自己反省检讨:被对方无端的辱骂扰乱,是因为自己过去的业,可能自己过去曾经如此对待过他,所以现在要甘心愿受,不再指责对方。不论对方如何毁谤、加害、辱骂,自己都能不理它,这念心保持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心中自会有无量的光明、智慧。“忍”,不只是逆境要忍,顺境也要忍。逆境中要忍,或许比较容易,因为这种境界很明显。例如他人给自己不好的脸色、粗恶的言语,眼一看、耳一闻就能察觉,就知道要提起正念,回光返照,忍心不动。相对地,在顺境中要忍心不动,就不容易了。譬如看到好吃的食物,相貌姣好的男女……,这些都是顺境,从中要忍心不动、不起贪爱是不容易的,所以佛经云:“忍色忍欲难”。然而,若能一念返照,忍得下来,心也就能得清凉、得解脱。

  佛陀时代,富楼那尊者想到民风野蛮、好勇斗狠的输卢那国弘扬佛法。佛陀问富楼那尊者:“假使你去了,那个国家的人民对你又骂、又毁谤,你该怎么办?”尊者回答:“世尊!如果他们骂我、毁谤我,我会心生感谢,因为他们没有打我,还算对我很客气。”世尊再问:“假如他们进一步打你,你又该如何?”“世尊!他们打我是帮我消除业障,而且他们虽然打我,但没有将我打死,所以我还是很感谢!”尊者平静地回答。世尊最后再问他:“如果被打死了,你又该如何?”尊者说道:“世尊!这个身体本是业报之身,前世造了无数恶业,今生又有老、病、死苦。若因此为法捐躯,也了无遗憾!” 。由于富楼那尊者这种“忍辱”的精神,最后终于感化了输卢那国的人民,从此虔信佛法。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誇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後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也都是教导我们要放下得失之心,修忍辱之道。

  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说:修身审观,以身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阴之所合,终归无常,不得自在。虽未坏灭,毕竟是空。《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萝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亦无物。当知人面不来入镜中,镜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镜之与面,从本以来不出不入,不去不来,即是如来之义。如此细分判,眼中与镜中,本来常空寂,镜照眼照同,是故将为比。鼻舌诸根等,其义亦复然。知眼本来空,凡所见色者,须知是他色;耳闻声时,知是他声;鼻闻香时,知是他香;舌别味时,知是他味;意对法时,知是他法;身受触时,知是他触。如此观察,知是为观空寂。见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此是解脱门。学者得解脱,诸根例如此。

  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已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复次,若心缘异境,觉起时,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至。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毕,故不造新,名为解脱。看心绪烦热,同乱昏沉,亦即且从散适,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净。”

  以上祖师佛菩萨的教诲无不是要求我们要忍辱负重、要得失大其心,我们按照他们的教诲去做,通过这样长时间的修行,慢慢地我们的得失之心就会扩大,扩大得像无边身菩萨一样,广大如虚空,究竟如法界。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做到: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真正做到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真正地落实生活禅的理念,实现个人的解脱。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