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需要人乘佛教的文化
美国需要人乘佛教的文化
公元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日的美国「中报」,第三页有一则「主妇女学生兼差卖淫赚外快,陪客度春宵,每夜收入上千元,纽约新兴行业,出身多清白教育水准高,含羞吐艳接客,不带风尘味,魂醉寻芳客」的新闻,其报导说:
【妇女杂志九月号特稿】卅一岁,金发,打扮入时的珍妮,每周三晚回到新州瑞吉坞的家,看一眼熟睡的孩子,然后与丈夫上床。实际上她已与四个不同的男子消磨了这个夜晚。
珍妮是那一群人数日众兼差卖淫的母亲和已婚妇女及中等收入阶层的一员。她每周三晚到曼哈顿最昂贵的陪伴服务社上班,每晚和一至四位男子「约会」,一夜的收入约在千元左右。她以此支付象征性的所得税,送子女上私立学校,以及摊还丈夫的薪水无法负担的购屋贷款。
虽然有些丈夫知情,有些丈夫有意让妻子兼操此业,但珍妮的丈夫却完全被蒙在鼓里。他以为他的妻子这些夜晚都在推销服装或化妆品。
珍妮对事情的看法是:「我与丈夫做爱,与顾客发生性关系。这是我的职业,是截然不同的经验。」
珍妮在陪伴服务社的同事有赚取学费和房租的大学女生、觅金龟婿的单身女郎、遭丈夫冷落的妻子,以及无暇结婚或约会男友的职业妇女。
当曼哈顿地检处检察官摩根索下令搜查一家陪伴服务社时,探员发现众香国中竟有一位无暇与男友作「传统约会」的华尔街女律师。
在这一行中,年龄显然不是问题,美貌与健康才最重要。
一名应召女郎说,已婚妓女是她们这一行中的上等人物。如果她们不在陪伴这一行,她们就到健身房或俱乐部去,或自张艳帜;她们大部份只是兼差,可能一周工作一晚,也可能三晚,平均大概是三晚,尤其是子女年幼的母亲。
明尼亚波利斯专门协助妇女脱离淫业的组织PRIDE的发言人珍﹒海尼斯说可不能小看这些兼职妓女,她们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份子。
陪伴服务这一行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晏哈顿电话簿的黄页部份,陪伴服务社整整占了八页,共有六十八家。在许多情形下,性交易都是在服务社安排约会后由陪伴女郎自行与顾客谈判。偶然也有巨商富贾花大把钞票找陪伴女郎,目的只是为了让人看到他手臂上挽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郎。
绰号「五月花夫人」,因在晏哈顿经营高级陪伴服务社被捕的雪妮﹒巴洛斯,旗下的女郎按A、B、C三级收费。颀长、模特儿型的女郎,列为菁华的C级。
一名卅来岁的应召女郎说,你可以听到妇女何以操此种行业的千种理由,已婚妇女和其他妓女完全一样。她说,许多人洗手出嫁,但不久又回来重操旧业。她猜想金钱大概是主要的理由。但也有一些人是为了未得到性的满足而来的。有人也许不易相信,但性终究是一种自然的冲动,为什么要强行压抑。何况对已婚的女人来说,这种工作已是稀松平常的事。
她觉得一个女人工作到四十多岁,在目前是极平常的事。但许多已婚妇女在婚后就停止外出工作,可是她们不能在无钱的状况下抚养子女,或维持婚姻。因此她们必须找出一条路来。
旧金山一个叫作「破除旧道德」的组织甚至主张妓女合法化。
不过,尽管社会上及妓女本身对淫业有不同的看法,PRIDE的珍﹒海尼斯说:「我们的观点是我们从未见过一个喜欢卖淫的妇女。许多我们接谈过的妓女,都以吸毒和酗酒自求解脱。许多由于她们过去的经验而对男人怀有极深的怨恨。这些都不是金钱所能补偿的。」
笔者站在人类的立场,仔细看完了这篇报导,深为美国人生起了莫大的惭愧,一些出身清白,而受过了高等教育的妇女,以及女学生,竟不知卖淫是一件极其卑鄙下贱的行为,曾有人说:「美国人有高度的科学技术,而缺少文化;有极其聪明的头脑,而缺少智慧。」,我想不定都是如此,我认为不但美国需要人乘佛教,整个人类,都需要人乘佛教的文化来净化人心,使世人这种丑恶的观念得以改变,方能得到幸福完美。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佛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入世的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界文法师: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师:“科学”、“贸易”、“单位”这些名词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师:佛教“牧牛”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师:佛教经典与道教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根本在大乘经中多有阐发显明
- 宏海法师: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净界法师: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 觉真法师:佛教因果论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
- 界文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禅的?
- 宏海法师:佛教为什么不杀生?戒杀是首善
- 印光大师: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觉真法师:佛教的平等思想,是科学而又伟大的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明海法师:佛教为什么提倡吃素?
- 本源法师:佛教中有“女神”吗?大爱道比丘尼的故事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