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众生世界的交流
2007年9月
无花幽谷漫奇香,绝迹云顶觅仙踪。
雾里看花花还在,心意画佛佛非佛。
当有人问:“佛”到底是什么?
我想每个人一定立刻就会胸有成竹,有了答案吧。有的人会说,你看那面如皓月,慈祥庄严,威仪超俗的佛像不正是佛吗?有的人会联想到那伴随中国古老文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具有博大胸怀的佛教精神;有的人又会想到:梵乐清音,香雾缭绕的佛寺殿堂;更有各位大德法师,虔诚信众所理解的改造命运,变被动为主动,誓作命运主人的觉悟之路。
其实,自己心中对“佛”的理解,方决定着“佛”在我们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能起到的份量,这也就决定了“佛”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究竟能发生怎样的影响,或轻于鸿毛,抑或重于泰山。
为何会有这轻重之别呢?不是有人说,关键是虔诚,诚信,信则灵吗?是啊!但我们究竟信的是什么呢?原来我们在信仰着自己心中所编织理解的“佛”,这是真佛吗?这个理解与真佛的差异可能相距甚远,又何止十万八千里!真佛即真觉,真觉需探索。
“佛”在我们生活中是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还是仅为多种业余爱好并存的需求之一;还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行好事,作好人的精神慰籍;还是那道出了万事万物运作机制,能决定我们命运,而无需他求的唯一?
如果我们的生命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是由自己所控制的,那为什么还有诸多不请之缘未经我们的许可与商量就纷然踏至呢?
今日不知明日事,风雨人生向前走;
镜花水月因缘海,匆匆兼程至白头。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生命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障碍何时会来,从何而来,我们能成功地阻止它们的反复再现吗?我们能获得心中向往的那真正永恒的幸福吗?
如果生命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纯属偶然或自然的安排,那还有多少因缘是由我们自己所支配的呢?这道生命的算术题该怎么去做呢?
如果我们就像那笼中之鸟,对社会中的种种无奈,无能为力,早已习以为常,并漠然视之,还快乐的活着,何时才能到达心想事成,如意自在的境界?这一天会到来吗?而对于我们的困惑与障碍,挣扎与无奈,又有谁能为我们指点迷津呢?
“佛”正为此而来, “佛”对生命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真面目有着真实、客观的正确掌握和了知。对一切事物的明了,方才不至于出错阿!一个再有社会经验的伟大的人,在“佛”的面前,亦等同于“井底之蛙”,或“盲人摸象”。一个即便是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秀品质的人,其思想虽无意于传厄,然一定会谬之者大矣!真不知我们何时方可对得起自己!
“法力无边”,正是说,真理的力量是无限的啊!当我们全心全意地依靠她的时候,终于可以让滚动不息的漫漫生命长河找到了无悔的最终归宿。这正是“佛意”之所在,正是佛所希望的与众生世界的“意”之交流。
“佛”的智慧终于在向世间推广普及时,形成了伟大的佛教。其实,真正“佛”的奥义还根本还没有发挥出来,仅是从道德层面的净化心灵与慈悲无私,使现实存在中的佛教在民俗社会生活中与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互融互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古文明与文化。虽然绝大多数虔诚信众仅从圆觉慧海中吸取了微不足道的养份,便已对其生命之调节与升华,收得不容小视之奇效。
纵观中国的佛教发展史,她向全社会积极传达宣扬的,始终如一地在坚持和平与慈悲的主题。现今世界在和平发展的主流之下,种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单边霸权主义势力企图遍地开花,极端恐怖主义肆意狂行,令人发指。
同时应看到,现今世人心浮气燥,追求感官肉体刺激多于高雅怡情养性,日日忙碌不知所终,生命悄然流逝而不自觉,不懂得享受体验生命的每个当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在一片抱怨声中,在意乱情迷的纠缠之中茫然了,茫然的后果是变本加厉的追求私欲的满足,冲突与矛盾的加剧亦在所难免。
嚣喧人世 何处静心 匆匆归程 何处是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可谓应时契机。这是充分尊重客观现实事物本身所蕴藏的,自发优化调整的潜力,使国家在各个领域做好宏观监督和调控的同时,给社会中的人和现象自身以充分的自由空间去发展、融和,从而实现自然微妙的变化式动态平衡。
世人的思维早已被有限生存环境中的所见所闻狭隘地禁锢了。为了将这世人难解难思,无从下手的奥义在世间流布传扬,佛无与伦比地巧妙运用了世人自己的语言与经验,创立了一套表达身、心、世界互动关系及其来龙去脉的理论修持体系——佛法。其中每一点滴的方法,法门都是在带领着我们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到丙地……,将我们从这个无比错乱的迷宫中一步步地导向出口。
净化人心显真常 普摄世间呈和谐
“佛”智的通达延伸出无比的创造性和可能性,佛教的博大胸怀感召着每颗心灵回归于奉献。“佛”对生命的改造可谓是终极深远的,一个真正领略佛意的智者,才会捅有最强的生命力。他可以结合任何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编织创造出一个奇妙活力的人生。
一个受到佛的启迪并勇于实践探索的社会,一定不会是个平庸的社会,她一定是能将充满灵性的创造力与当前物质科技文明充分结合,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及全社会人性化的和谐与稳定,铺垫出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
- 上一篇: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 下一篇:在新时期形势下,旅游经济应与宗教管理更好地联系与结合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仁德上人:众生与诸佛的法身是平等无二的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梦参法师:为什么众生不能得见诸佛菩萨?
- 仁德上人:为什么众生见性成佛这么困难?
- 星云大师:众生要谨慎于一念之间
- 仁德上人:众生把自我放第一位而菩萨把见性放在第一
- 仁德上人:什么是众生?“众”表示很多,“生”表示有生有灭
- 本源法师:佛陀度化众生的两种做法
- 仁德上人:传心为难歌
- 印光大师:每天的功课都应当回向法界众生
- 印光大师:境遇不好的人应当退一步来想
- 仁德上人:明理透事歌
- 仁德上人:情愿舍我归家歌
- 大安法师:一切众生充满贪嗔痴但人人皆有佛性
- 仁德上人:心痛歌
- 仁德上人:落实歇下歌
- 仁德上人:佛法的根本是让众生都能明心见性
- 印光大师: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设种种方便为其种下善根
- 印光大师:净土法门广大无边、承载万物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