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眼看台湾》海会云来集
2007年11月15日星期四
云来寺的名称是取自于《法华经》的意蕴。在《法华经》的开始,来聆听佛陀讲法的众生尽十方遍法界,无量无边,犹如天空中的云一样云集而来;同时,佛陀亦放光现瑞,周遍沙界,无穷无尽,将要宣说无上微妙法义。因此,后来的佛教,举行重大法会,常常会唱“海会云来集”的赞颂。“云来寺”就是取这种意含,圣严长老“希望能汇聚各方人才,齐力推广佛法,落实法鼓山的理念,将佛法的好,让更多的人知道。”
云来寺虽然名为寺院,可是见不到传统中华佛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复杂与严肃,它的外观就是平常的大楼,不仔细看,不会晓得是一座寺院。它的色调以冷静的灰色与湿润的褐色为主,简单质朴、宁静优雅。
因为地面有限,寺院绿化造景不是很多,但很精致,有种高雅的感觉。寺院周围是居民社区,略显故旧,可是正面相对的却是即将成为市立公园的一大片绿地,其中还包括一个小湖泊,公园与远处的群山相应。所以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心胸舒展。寺院在建设时也考虑到了这个环境的因素,大楼的左右与后面只留些许窗子,而前面却用大型的玻璃做了大面积的透明窗,因此无论站在哪一层,都可以毫无遮拦地欣赏美丽的风景。在这里居住、工作,若有闲情雅致,日出日落、晴天雨雾,都是如诗如画的快乐。
云来寺的内部装修简约,以清静、明亮、开阔为基调,犹如禅者简单的风格,暗喻人们通过建筑美回归自然淳朴的生命价值观。它最有创意的地方是外观呈优美弧形,中间凹进六公尺,左右退后四公尺,据说这样是为了避免大楼对街上行人造成一种压迫感——台湾的城市道路都很狭窄,所以两侧建筑常给人以倾跌而来的挤压感。
云来寺是法鼓山的行政总部所在,加上地下室,寺院共有八层楼房,每层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地下有两层,分别为仓储、停车和餐食的地方。大殿在地上二楼,有一千五百多平方米,是一个大厅形式的长方形空间,除了一尊玉佛,中间什么设施也没有,简洁明朗,可以于其中举行任何大型的活动。除此之外,余下五层楼皆为办公部门。
一楼为信众服务中心、财会处、警务处、行愿馆、会客处、捐款处理组与法鼓山社会大学管理处等;二楼是大殿;三楼是慈善基金会、护法总会办公室、社会关怀院与法鼓大学筹备处等;四楼是文宣处、工程处、资讯处、弘化院、传灯院、公共事务处与活动室等;五楼是文化中心,包括丛书部、企划组、杂志部、视觉设计部、推广部、网络事业部、产品开发组、影视制作组、国际翻译组、文史资料组、印刷业务组、文物典藏组与行政资料部等;六楼是创办人办公室、都监办公室、正副行政执行长办公室、财务处、总务处、人力资源处与ERP专案办公区等。
楼内所有办公室都用半截隔间隔开,各部门既能保持独立空间,相互之间又可以看得见,沟通交流也很方便。所有的办公室都是电子化办公设施,而且全部都有网上链接,可以说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行政中心的全部人员有几百位,分散在各个楼层。我们参观时,正是上班时间,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在低头忙着他们电脑上的事情。但看到整整齐齐的一个个办公区域,但听到一阵阵电脑键盘的敲击声,没有戏闹的人,没有闲聊的人,没有昏沉瞌睡的人。地面一尘不染,窗子光可鉴人,环境整洁卫生。
参观云来寺,我感到非常震惊,这哪里是一座寺院,分明就像一个大企业。它就是法鼓山的神经中枢,把法鼓山所有事业、各个道场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说法鼓山本山是一个人的身体,那么这里就人的脑子。而且这是个非常管用的脑子。我觉得,云来寺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这里真是“海会云来集”!
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圣严长老为什么一定要弟子们安排我们到这里参观。云来寺里一趟行,胜读十年书啊!
- 上一篇:《僧眼看台湾》受戒归来时
- 下一篇:《僧眼看台湾》关于佛事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