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丨普陀山有块风水宝地,你一定要去看看!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来了,我后面呢就是这个佛顶山的山门牌楼。从这儿进去呢,就入三摩地,入清凉境了。佛顶山呢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虽然这里的海岛上面,还有其他的山比这儿高,但是呢只有这个佛顶山,一直是云缠雾罩,仙气十足的。所以,大家看我后面的一副对联,叫做:补怛洛伽徧山清净,云雾独秀佛顶峰;这边是:莲花海洋全面碧波,光明洞彻琉璃界。确确实实是一个风水宝地。
所以当时我们这里,佛顶山的开山祖师呢,就是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了,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来这儿建寺安僧的。这个祖师呢很有特色,又叫做沙弥祖师。那什么是沙弥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沙弥就是已经剃度,现了这个(出家 )相了,但是呢,还没有受僧人的戒,这个中间呢就做沙弥。
严格地讲呢,沙弥还在这个初级阶段,所以他只能呆在庙里好好地学习,不能够出去云游参学的。天下的寺院里边呢,沙弥他没有这个受戒的戒牒,其实也是不能挂单的。但是为什么佛顶山,我们这里可以接受沙弥来挂单呢?因为这里的开山祖师慧锷法师,就是一位沙弥。所以就有这个殊胜的典故。我当时在这儿出家呀,告诉诸位,在当沙弥的时候,每天就在扫这条道路,这条道路也有几里长。这个进进出出,落的叶子呀每天要扫好几遍。那会儿还扫得很烦恼,太累了。
现在想想嘛,能够培一点点福,一直把这身衣服穿到死,当着和尚,还真是那会儿培的福报。所以也很庆幸,也很感恩。
那么说到沙弥了,跟大家说一下,在佛门里面呢,常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叫“四不可轻”,轻视的轻,轻慢的轻。小小的国王,也就是太子不可轻,为什么呢?因为他将来要登基,做皇帝;小蛇不可轻,为什么呢?因为它将来能长成大蛇,毒性十足;小小的星星之火不可以轻,为什么?它将来可以燎原;最重要的就是沙弥不可轻,因为他将来要当祖师,成为一代高僧。
所以我们常告诉大家,要恭敬僧宝,恭敬僧宝。每一位高僧大德呢,都是从刚刚剃度,开始学习,开始修行,沙弥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呢,这个分别心太重,来到名山道场,还喜欢挑肥拣瘦。就觉得见到这个僧人好像不如法,那个僧人看上去不修行,这个满脸俗气呀,或者说,看看他发个微信,打打手机,就觉得不修行了。千万千万不要被外相给迷惑了。就算是在僧人里边,也有修行的,也有不修行的,才组成一个僧团。修行的正在修行,不修行的他将来也会修行。他能有福报出家,就值得我们尊敬。
所以有时候呢,我们的这个目光是短浅的。以前的祖师就打过个比喻,说我们由于看见乱石一堆,就觉得这些石头都不值钱,全把他们随手扔掉。殊不知呢,翡翠也罢,和田玉也罢,南红也罢,都是出自于乱石一堆。所以,真正的高僧大德,就隐藏在这个形形色色的僧人组成的大僧团中。所以我们恭敬僧人呢,一定要平等地去恭敬,现前地去恭敬。当我们的心没有分别的时候,那么你真正的敬僧功德就圆满了。你自己的心,本来也是大德高僧的心态。
所以,就这点而言,希望我们每一位来朝山的人呢,能从心地上,生起这个正确的认识。心里常住这个对于僧宝的正知正见。
好,阿弥陀佛
原标题:普陀山有块风水宝地,常年仙气环绕,你一定要去看看丨《普陀山的小故事》10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 刘宋大比丘尼慧木法师的往生故事
- 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 圆果法师的往生瑞相实录
- 雪梅禅师预知时至坐化往生的故事
- 站着往生的宝珠和尚,从来佛号不离口
- 天如惟则禅师感念恩师的动人、独特方式
-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用禅悟与僧格折服了元朝
- 大通善本禅师,一生广衍禅法,却密修净土
- 真歇清了禅师的故事,劝化数百渔民改变职业
- 普陀山的小故事
- 第23课丨护法到底护什么?
- 第22课丨两个师父打架时,你怎么做才如法?
- 第21课丨这样做能让你快速成佛!
- 第20课丨“依止”的真正内涵
- 第19课丨你真的看破了一切吗?
- 第18课丨什么是佛法呢?你的心就是佛
- 第17课丨普陀山这个地方能看到观音菩萨
- 第16课丨这个地方种福田能得更大福报
- 第15课丨朝拜普陀山,这里是必到之处!
- 第14课丨这里是普陀山最好的修行圣地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