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1111年前他诞生了!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

阿弥陀佛由来

  阿弥陀佛圣诞在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

  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道、畜生道地狱道。轮轮转转,始终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于天界,天神享尽之后,仍然会再下于人间,又再流转,业力重时,又会再转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堕入地狱道主动经千劫,求出无期。但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世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它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 则皈依无量寿佛。

  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

\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定光佛以下的第五十三佛)。乔尸迦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开朗,遂发无上菩提心,弃舍了国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赐号法藏比丘。

  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众生之苦,而发广大愿力。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并希望达成最极无上的佛果。又对于沉沦苦海中的苦恼众生,尤欲赐与极上无比的大安乐与利益,才能满足他的心愿。于是他仔细思维,欲达成此目的,必须先建立一殊胜极乐的世界,来摄度众生才可以,又遂复立定一种最简要的行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易于修持而喜欢生到他的国土。

  尔时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佛的佛土最为超绝?修持如何法门最为简易,方能达到大愿,克成伟业。于是法藏比丘重诣佛前,顶礼已毕,长跪合掌,以颂赞佛,赞已,禀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唯愿世尊广为宣演十方诸佛如来壮严的净土,并诸修证的法门,我闻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令我速成正觉,拔诸众苦)。

  时世自在王佛,感念其壮志及他的高明,即细为开示诸修行门,并广说二百一十万亿诸佛刹土的境界。尔时,法藏比丘仗佛之不思议神力,并其一念真诚感应的心愿,诸佛国土即时悉现于眼前。法藏比丘闻佛所说,更加欢喜踊跃,发起无上胜愿,遂于诸佛国土中,精细选择其胜而舍其劣,则唯有西方净土,最为殊胜,最为适意。又于过去因行中,细心检定,舍其难而选取其最易的行门,莫过于称名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是时即再白佛说:“我已摄取壮严佛土,清净之行”。时佛告法藏:“汝今可说,悦诸大众”。法藏比丘白佛言:“唯垂察听如我所愿,遂于佛前广发四十八愿”,创设新的极乐世界,广度九品含灵,愿愿壮严极乐,愿愿拔度众生。

  尔时法藏深自思维,若非绝胜殊妙的净土,则希望往生者就少,或且是因生难为修持,虽则是殊胜的净土,如何的壮丽,亦不能广摄众生,求生我国。如是奈何能酬兹大愿呢?于是就以壮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众生的归宿处之果,提倡念佛法门为一切众生修行往生之因,如此绝世的大业,非是大愿大力,岂容易成就!所以法藏比丘即时发大道心,依本誓愿力,历劫修行,勇猛精进,忍力无倦,善行不退,或生为王,或为豪富,或为比丘,或为天人等,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广修万行,多植德本,乃至修诸艰难的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都修持过由此可知法藏比丘的用心了。

  法藏比丘曾于过去的久远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称为删提岚,当时的教主号称宝藏如来,同时的法藏比丘为转轮王,宝藏如来曾为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世界名安乐,国土清净。”

  须知法藏比丘欲达成此超世绝大的宏愿,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劫而修来,宝由无央无数劫中,长期的修积,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议之万行功德,来壮严此绝胜的西方净土,现时说来已是圆满成就伟业,更在极乐国中,垂手殷勤,说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们为何不尽早发愿求生,而甘心长久的愿作醉生梦死之辈,流浪在生死苦海中呢?

\

阿弥陀佛圣诞来历

  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祖师。他著书很多,如《心赋心经》,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一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二宗,中国人分佛学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深浅,皆穷源彻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至误入歧途。他老平生说许多话,未曾说过宗下不好的,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又弘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融,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究净土,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人人尊重。圆寂后,在净慈寺建塔纪念。

  《佛祖统纪》说:有僧来自临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还,见殿有僧像,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像何人?曰:杭州寿禅师也,据闻已于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于此礼矣。中国佛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

  永明延寿大师,公元904年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

  他说:“什么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

  “哪一个?”

  “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

  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

  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

  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

  “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