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即佛?
六即佛: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这六即,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为什么叫做六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从凡夫到成佛,其间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滥,所以称“六”。从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体,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称“即”。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从明暗盈亏方面观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从月亮的本体上观察,原只是一个月亮。同时还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从凡夫到成佛,佛性虽然一样,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滥,分明有六个阶段,这是“即而常六”。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十五天盈亏不同,只是一个月亮,这就如“六而常即”。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是一个月亮,然而却有十五天的盈亏不同,这就如“即而常六”。
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六即的道理,是最为恰当的。大师的《六即颂》,这样说: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
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理即佛”。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约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惭,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还有谓:“呵佛骂祖,是祖师家风;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言语虽然相像,争奈“行藏事尽非”,自已到底仍是一个业障凡夫。还有一种人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是一个业障凡夫,那里有资格学佛?那里有资格生净土?更那里有资格成佛度生?这便是辜负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动静理全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明白这理即佛颂,便可以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磋陀
这是颂名字即佛,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是”。从前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磋砣”。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观行,而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是念念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尘”,是心心息灭虚幻的尘缘。遍观一切诸法的本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义谛。这正是修观行时,所用的法门。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末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这是颂相似即佛,指观行有得,相似解发而言。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却相似于断惑证真,所以称“相似即佛”。“四住”便是见、思二惑:见惑一住(见一切住地),思惑三住(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见思烦恼,虽然已经断除,而无明还没有破,所以说:“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无明还在,还没有得到清净的智慧,亲见本有的佛性。譬如眼病尚未全愈,空中仍见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断惑证真的不同。这相似即佛的位次,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然而要得到却也极不容易。南岳大师自称证十信位,十信位便是相似即佛的位次。《起信论》说:“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成就信心,就是证十信位,可见证十信位不是容易的事。而智者大师自称证五品位,那是观行即佛的位次;蕅益大师自称名字位,那只是名字即佛的位次而已。这几位大师自示所证的位次,并不一定是谦虚,是在告诫学者,要老实修持,不要生增上慢,未得谓得,疑误自他。《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说六根清净,所得功德,便是相似位中的相貌。举世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没有看见一个人,有这样的六根功德。可见相似即佛的位次,已经不容易证到,何况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呢!所以我们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弘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超凡入圣的途径啊!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这是颂分证即佛,指分断无明,分证法身而言(法身就是佛性)。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直到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法身,都属于分证即佛。无明分分而断,法身分分而证,所以称“分证即佛”。功行既深,一旦无明豁破,心得开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然而还没有断尽无明,满证法身。比如虽穷水流,犹未能尽其源头,虽见明月,犹未能十分亲切,所以说:“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经中说:“菩萨虽见佛性,犹未了了,如隔罗【索*殳】。”正是这个意思。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这是颂究竟即佛,指真穷惑尽,智断圆满而言。无明断尽,法身圆证,这是妙觉极果的位次(妙觉就是佛),所以称“究竟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不能认识,于是逆性而修,招种种苦报,翻本有的佛性,成为虚妄之法。诸佛如来,明见佛性,顺性而修,得常、乐、我、净的胜报(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翻众生虚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果。其实众生诸佛,佛性相同,因为一则顺性而修,一则逆性而修,顺性便全妄成真,逆性便全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说:“众生所迷,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所证,即是众生理本。”所以说:“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诸佛成道,但证本有佛性,佛性以外,那里更有一法,为诸佛之所证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所以说:“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六即的道理,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但也有原则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为真、俗二谛,不相和会,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通教虽六而常即,而不即是佛,因为虽真、俗二谛,互相融通,而没有谈到佛性;别教虽谈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为别教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虽谈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边以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所以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圆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圆教方才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湿性之一体。所以说:“前三皆权(方便),唯圆教是实(真实)。”
就藏教而谈六即,是很勉强的。因为藏教虽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谈本有佛性,是六而非即。现在姑且模仿圆教的教义,就藏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即
就是偏真法性。《止观》说:“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这法性,但为苦、集二谛之所遮蔽,而不为苦、集二谛之所染污;但为道、灭二谛之所表显,而不是道、灭二谛之所创造。因为法性之理,本自清净,所以不能染污;本来自有,也不待创造。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谛,譬如云雾;道谛譬如风,能吹开云雾;灭啼譬如云雾已经吹去,整个天空,净无纤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显露了。这里所说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却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隔别不融。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道理,而判此因果事相以外的真谛,叫做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
就是初闻经教,了知名义。知道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邪因缘生,也不是无因缘自然而生。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灭,不是常住不变;一切法生灭变异,并没有主宰。了达正因缘境,知一切法,无常、无我,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三、观行即。
又分为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以前已经闻名解义,现在就依解起行,这是外凡资粮位。没有亲见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称“外”;用有漏的身心,学习观行,还没有得到无漏,所以称“凡”。这三种观行,是超越三界,了脱生死的资粮,所以叫做“资粮位”。
(一)五停心。有五种: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这五种方法,能停息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
甲、多贪众生不净观。贪有三种:一外贪:男爱于女,女爱于男,男女身分,互相贪爱。这种贪爱,可以用九想观对治。九想观,观所爱的的人,作九种想:1、膀胀想,2、青瘀想,3、坏想,4、血涂漫想,5、脓烂想,6、噉想,7、散想,8、骨想,9、烧想。对所爱的人,作这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的心,息灭无余。二内外贪: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起贪爱。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背舍对治。八背舍:1、内有色相外观色,2、内无色相外观色,3、净背舍身作证,4、虚空处背舍,5、识处背舍,6、无所有处背舍,7、非有想非无想背舍,8、灭受想背舍。违背五欲,舍离贪爱,所以叫做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灭自身和他身的贪爱。三遍一初处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悉皆贪爱,如贪田园、屋宅、衣服、饮食、色、声、香、味、触等,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胜处对治。八胜处:1、内有色相外观色少,2、内有色相外观色多,3、内无色相外观色少,4、内无色相外观色多,5、青胜处,6、黄胜处,7、赤胜处,8、白胜处。想心纯熟,转变自在,叫做胜处。修八胜处,可以对治遍一切处贪。(上面所说九想、八背舍、八胜处,但举其名,它的内容,将来当作专文叙述。)
乙、多嗔众生慈悲观。嗔有三种:一非理嗔,无理而嗔;当修众生缘慈对治。观想一切众生,犹如自家的眷属,都要叫他们得到利益安乐。二顺理嗔,因了他人的恼乱,而生嗔恚;当修法缘慈对治。观想一切法,都是因缘而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为了随顺众生,都要叫他们得到安乐。三诤论嗔,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他人的所说所行,都以为不对;当修无缘慈对治。修无缘慈时,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往来五道,心著于法,分别取舍,受诸苦痛;为要使一切众生,解脱诸苦,得诸法实相,叫做无缘慈。
丙、多散众生数息观。心思多散乱,可以用数息观对治。息就是呼吸,详细分别,有四种相貌:有声音的叫做风,结滞而不通畅的叫做喘,出入不细的叫做气,风、气、喘三种,都不是息;没有声音,也不结滞,出入都细的才叫做息。数息,是从一到十,不多不少,可以使心不散乱。或但数出息——呼,或但数入息——吸,或取便而数,都可以。但不许出入俱数,因为出入俱数,容易生病。如上面的方法修持,可以使身心安定。常常修数息观,可以对治散乱,证得一心。
丁、愚痴众生因缘观。不信因果,不了因缘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缘观对治。因缘观,便是观十二因缘。修因缘观,可破愚痴。
戊、多障众生念佛观。障有三种,一昏沉暗塞障,昏睡无记,可以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二恶念思惟障,想作五逆十恶等事,可以念报身佛十力、四无所畏等对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以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念佛法门,可以对治一切障。这里所说的念佛观,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不同。
五停心观,通于藏、通、别、圆四教。这里虽就藏教而谈,其实像慈悲观中的法缘慈、无缘慈,念佛观中的念报身佛、念法身佛等,都已经超出了藏教的范围。
(二)别相念。就是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分别观身、受、心、法,所以叫别相念。这四种观,可以对治凡夫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三)总相念。观身不净,受、心、法,都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观心无常,身、受、法,都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都无我。这是用一观观四境。还有,观身不净,也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也是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也是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也是不净、苦、无常。这是于一境用四观。都叫做总相念。这总相念,虽仍用别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净等四观,然而能总摄而观,境观自在,较别相念进步多了!
四、相似即。
此中分四:(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这四位,是内凡加行位。以前修五停心、总相念、别相念,现在进一步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伏烦恼,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心游理内,所以称“内”;身心仍属有漏,没有到见道位,所以称“凡”。以禅定资助观慧,加功用行,所以叫做“加行位”。
(一)暖位:用总相念、别相念的智慧,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伏烦恼,得佛法气分,这叫做暖。譬如钻木取火,火虽没有生,而木已经发热出烟了。用苦、集、灭、道四谛的智慧,修习种种善法,善法积集,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这也叫做暖。譬如春夏,积集花草,自能发热。这是用譬喻来解释的。
(二)顶位:从暖位进修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对于真谛的道理,更加明显;用十六行观(十六行观在忍位中说明),观察苦、集、灭、道四谛,更加分明;譬如人登山顶,观瞻四方,悉皆明了,这叫做顶。
(三)忍位:从顶位再进一步,得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对于真谛的道理,愈加明显,烦恼的势力,愈加削弱,对于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忍可于心,这叫做忍。
忍位又分为三:就是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下忍位:以三十二行为能观(三十二行见表),遍观欲界四谛和色界、无色界四谛。中忍位: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缘,就是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和色界、无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共有八缘。在道理上讲,这是三界的四谛,在修行人以心念缘道理时讲,就叫做缘。
行,就是苦缘下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集缘下的集、因、缘、生四行,灭缘下的灭、尽、妙、离四行,道缘下的道、正、迹、乘四行;欲界四缘下共有十六行(顶位中所说的十六行观,便是这十六行),加上色界、无色界四缘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下面说明。上忍位:中忍位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灭到最后一行只剩二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上忍位。从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只剩一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世第一位。从世第一位再经过一刹那,便证得了须陀洹果。
在下忍位,普遍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的苦、集、灭、道八谛,修苦、空、无常、无我等三十二行。在中忍位渐渐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一直灭剩一行二刹那。这里就有七周灭缘和二十四周灭行:开始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上下八谛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无色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一周灭一行(就是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二周灭二行(就是迹、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三周灭三行(就是正、迹、乘三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么所缘的道谛,同时也就除去了,这就称为一周灭缘。再灭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五周灭五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六周灭六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七周灭七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于是所缘的道谛也就除去,这就称为二周灭缘。
就是这样的灭下去,一直灭到只剩下欲界苦谛下的苦行(或只剩空行),这里共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总共有三十一周灭缘灭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数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灭缘的,共有七周。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灭行的,共有二十四周)。在上忍位,只灭剩欲界苦谛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刹那,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实上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四)世第一位:从上忍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世第一位,再一刹那,就证到须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实上也是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因为身心仍属有漏,所以称世间,而于世间法中,最为超胜,所以叫做世第—。
《俱舍论》中有四句颂:“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道,第一入离生。”
证暖位的人,遇到恶因缘,还能造五逆重罪,断善根,堕无间地狱。不过他虽堕地狱,终不久住,以后必定能生人天道中,证涅槃果。若到顶位,虽造恶业,堕三恶道,必不起大邪见,必不断善根。若到忍位,虽起烦恼恶业,决不会再堕三恶道。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刹那,便入见道,证须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以上内凡四位(暖、顶、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贤位。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说起来,都是凡夫地位,请读者想想,超凡入圣,是何等不容易啊!依通途法门修,是这样的困难,而我们现在遇到既简易而又圆顿的净土法门,为什么还不信呢?
五、分证即。
此中分三:(一)须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这三位,称为前三果有学位,因为在四果阿罗汉之前,所以称“前三果”。研习真谛的道理,断除见惑和思惑,真谛的道理还没有彻底明显,见惑和思惑还没有彻底消灭,正在修学期间,所以叫做“有学”。自此以去,通名圣位。
(一)须陀洹果。华言为“预流”,最初参预圣道的法流,所以叫预流,《金刚经》称为入流。初入圣道,所以称初果。从世第一位,经过一刹那的时间,在三界八谛下(欲界苦、集、灭、道四谛,和色界、无色界苦、集、灭、道四谛),发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详上表),总有十六心,顿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藏教的道理”一节中的列表),见到真谛的道理,名见道位。
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法忍;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类忍;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法智;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类智。下面集法忍等十二心,都是这样解释的。忍能断惑,是智的因;智能证理,是忍的果。十六心虽然同时顿发,仍旧可以论因果。又八忍能断三界八谛下迷理之惑,不被见惑之所间隔,名为无间道(也名无碍道);八智能证三界八谛下无为之理,已离见惑的缠缚,名为解脱道。无间道用禅定断惑,是即慧之定;解脱道用智慧证理,是即定之慧。
(二)斯陀含果。华言为“一来”,在欲界中还有一番生死,所以叫一来。这是二果。须陀洹果时,已须断尽三界见惑,到斯陀含果,断欲界六品思惑(就是在八十一品思惑中,断了五趣杂居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的六品思惑),还有欲界的三品思惑没有断。
(三)阿那含果。华言为“不来”,从此不再来欲界受生,所以叫不来。这是三果。斯陀含果时,已经断欲界六品思惑,现在,再断欲界剩余的三品思惑(就是五趣杂居地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思惑),并且还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上八地就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是无色界四地),再向上进修,便可以证阿罗汉果了。这斯陀合果和阿那含果,名修道位。
六、究竟即
此中分三:(一)小乘阿罗汉果,(二)中乘辟支佛果,(三)大乘佛果。这是三乘证道位。声闻乘四谛而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六度而证佛果,所以叫做“三乘”。到这时,烦恼已经断尽,智慧已经圆满,无法可学,所以叫做“无学位”。
(一)小乘阿罗汉果:阿罗汉,有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见、思烦恼如贼,能坏涅槃,今断见、思烦恼,证真谛理,烦恼已经断除,喻如贼已杀尽,可以得到安乐了,所以叫“杀贼”;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所以叫“应供”;烦恼已尽,不再到人天中受生,所以叫“无生”。还有,阿罗汉也叫“真人”,因为他已经证到真谛的道理;也叫“应真”,因为他的智慧同真谛的道理相应;也叫“无著”,因为他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无所滞著。这阿罗汉果,是小乘的第四果。在阿那含果时,原已先断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并且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现在上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每一地有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品思惑,八地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通通都断尽了。经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三界的生死已没有了,所以说“我生已尽”;戒、定、慧的德行,已经成就,所以说“梵行已立”;四果圣位,已经证到,所以说“所作已办”;灰身泯智,永不再受后来的果报,所以说“不受后有”。
阿罗汉:有二种阿罗汉,三种阿罗汉,六种阿罗汉,九种阿罗汉。详细分析起来,很是复杂,现在但作简单的说明。
二种阿罗汉:一、时解脱阿罗汉,须等待时节,一切因缘都具足了,方能得到解脱;二、不时解脱阿罗汉,于一切时,随意所乐,修集善业,可以得到解脱,不一定要等因缘具足。
又有二种阿罗汉:一、慧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习空观,缘空观直入,得到解脱,只证真谛理性,而没有三明、八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兼观事相,在果上,具有三明、八解脱。(三明: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尽明。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又有二种阿罗汉:一、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九想观,为了早求涅槃,早得断苦,令所观的骨人,烧坏灭尽,这样的阿罗汉,没有神通变化;二、不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也修九想观,但修到第八骨想的时候,不进修第九烧想,这样,就可以使八背舍、八胜处、神通变化等一切功德都具足。
照上面的说法,慧解脱阿罗汉和坏法阿罗汉,他们因为只求早证涅槃,忽略事修,等到证果的时候,就没有三明、八解脱和神通变化。虽和俱解脱阿罗汉、不坏法阿罗汉同证阿罗汉果,而功德庄严,却相去很远。可见兼修事相法门,是学佛因地中的重要事项啊!
三种阿罗汉:一、慧解脱阿罗汉,修性念处,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断见、思惑,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的一切智外道;二、俱解脱阿罗汉,修共念处,不但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而且还兼修禅定,事理共观,得三明、六通、八解脱,对破根本爱、慢的五通外道;三、无疑解脱阿罗汉,修缘念处,缘佛三藏、十二部经教,和一切世间名字,通达一切道理,无所疑惑,对破世间的文字外道。
六种阿罗汉:一、退法阿罗汉,遇到违逆的因缘,能退失所得法;二、思法阿罗汉,常思念所得的法,恐怕退失;三、护法阿罗汉,于所证法,心生爱乐,善自守护;四、住法阿罗汉,住于所证法,不退失也不进步;五、进法阿罗汉,能自进修;六、不动法阿罗汉,不被烦恼所退动。
九种阿罗汉:一、思法阿罗汉,二、进法阿罗汉,三、退法阿罗汉,四、不退法阿罗汉,五、不动法阿罗汉,六、住法阿罗汉,七、护法阿罗汉,八、慧解脱阿罗汉,九、俱解脱阿罗汉。不退法阿罗汉,所作功德,不会退失。其余八种名,上面都已解释,不必再述。
依果地、和种性而论,还有退和不退的道理,说起来也很复杂。一往而言,在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有退,后一种不退。
阿罗汉所证的涅槃,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见、思烦恼已经断除,而五阴的身心,仍旧存在,这叫有余涅槃;灰身泯智,一切都没有了,这叫无余涅槃。这种无余涅槃,身体灭尽了,智慧也灭尽了,独一解脱,叫做孤调解脱。
(二)中乘辟支佛果:辟支佛,就是缘觉,也叫独觉。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缘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缘觉”;有的辟支佛,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就叫“独觉”。辟支佛不但断见、思烦恼,并且还能进一步侵chú习气。习气是习惯气分,烦恼譬如臭物,习气譬如臭气。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还有习气存在,譬如臭物虽除,臭气仍旧存在;辟支佛则连习气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连臭气也没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过阿罗汉。
(三)大乘佛果: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义。藏教本来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来只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如此,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见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实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为了要度藏教的人,权宜应现,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从菩萨修成的。菩萨,具足名“菩提萨埵”,那是梵语,华言“大道心众生”,也叫“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思。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发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经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示现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虽勤修事善,而观察真谛的智慧很不够,亦不自知将来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外凡位(准,是指见理断惑相当,并不是说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萨,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说菩萨,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见、思烦恼,令不发起,而修因行,却并不断见、思烦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藏教的人,以为生死是由见、思烦恼而来,若断见、思烦恼,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萨却要在生死中,广度众生,若断见、思烦恼,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众生呢?假使佛说:菩萨已断见、思烦恼,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发生疑惑。因此佛就说藏教菩萨是不断见、思烦恼的。其实,那里有不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渐渐明白,但还没极其明白,虽然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但还不能对人说。若望小乘位次,准当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也能自说:“我于来世,当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顶位。
经过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经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须摩陀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庄严一相,经过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样算一福呢?这有几种解释:有的说:像转轮圣王,于四天下自在为王,称为一福。有的说:像帝释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为主,称为一福。有的说: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为一福。有的说:除补处菩萨,其余一切众生所得的福报,合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共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瞎眼,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药,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应死,能救济他们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见,能教他们得净戒、开正见,有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这样经过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这是指藏教的一生补处菩萨)。若望小乘位次,准当下忍位。
一生补处菩萨,从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这便是八相成道。菩萨降魔以后,安坐不动,准当小乘中忍位。经过一刹那,到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到世第一位。这时,发真无漏三十四心,这三十四心,就是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无碍、九解脱的十八心,合为三十四心(九无碍、九解脱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说的,每一地有一无碍、一解脱,九地成九无碍、九解脱)。用这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烦恼和习气,坐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丈六应身佛,受梵王请,三转法轮,度三种根性的众生,化缘已尽,便入涅槃,如薪尽火灭。究竟和阿罗汉、辟支佛一样,同证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报也没有,依报也没有。
其实大乘佛果,是否是这样的呢?肯定的说,绝对不是这样。那么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对藏教的人,所以这样说。藏教人只晓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别教的“但中”,何况圆教的“中道佛性”!因为他们不知,所以佛就隐实而施权,所谓薪尽火灭。不过所度的众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并非从此就没有了!佛身本来充满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现,那里会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见的呢!
上面所谈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内容也很复杂。虽然如此,只要细心研究一下,也并不难懂。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要学大乘,必须先把小乘的教义,弄个明白。有许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谈玄说妙,侈言大乘,对于小乘的教义,采取不屑研究的态度。结果,小乘教义,固然没有明白,而对于平时一贯提倡的大乘教义,也往往弄得糊糊涂涂,笼侗真如,颟顸佛性,这是要不得的!)
摘自:静权法师《天台宗纲要》
- 上一篇:佛教是否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
- 下一篇:什么是三十七道品?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说起来容易,活起来不容易
- 人生总在成长
- 抬头是天,脚下是路
- 偈语是怎样形成的?
- 一路走来一路忘
- 因为哭过,笑才灿烂
- 假如生命能够穿越
- 无论过去将来多美,记得珍惜眼前
- 日子还长,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坛老咸菜
- 对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头,且断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闪现
- 好心情为生活着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风中,望红尘种种
- 人生转瞬即逝,不如怜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来源?
-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 人生有什么体验?
- 如何才能做个名副其实的“观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营养
- 知足的意义
- 谦虚是待人处世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 烦恼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开发心地,帮助自己、帮助他人
- “期待”对人生有什么重要?
- 从今天做起,凡事把握当下、活在当下
- 如何决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则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颗欢喜心?
- 佛教的这六事为什么能让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吗?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过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样美化人生?
- 如何评价一个人?
- [星云大师]修桥铺路又斋僧,戒杀放生第一因的解释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陈越香”吗?
- [华严经]宁受无量苦,得闻佛声音,不受一切乐,而不闻佛名
- [禅宗典藏]《祖堂集》的价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赠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总是睁得那么大
- [佛与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学常识]偈颂的术语
- [星云大师]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的解释
- [六祖坛经]《坛经》中对于“不二法门”是如何解释的?
- [红茶]滇红工夫茶属于什么茶?
- [禅宗公案]骑牛觅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蓝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无碍
- [佛与人生]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佛学常识]偈颂有哪些形式?偈颂的形式
- [星云大师]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的解释